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4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了?你怎么不去参加克里姆林宫的聚会?”瓦莉娅给自己的丈夫开门后十分惊讶,但声音中还是说不出的喜悦。显然对恋家的男人非常满意。这不是说明自己有魅力么。

“嗯,回来了,去克里姆林宫有说明意思,有那个时间不如回家,教孩子做航模?纸工课?”一看到桌子上放的东西,谢洛夫就知道学校又有任务了。

“嗯,学校的课程,你现在也轻松了,两条大狼狗都出国了。”瓦莉娅手里面拿着发动机,准备安装在组装好的航模上,准备作为儿子的玩具,航模所有材料都由教育部提供,作为苏联教育的一部分,当然初衷是为了表明苏联比美国强,不然为什么叫冷战呢。只不过军事领域更容易引起关注,其他领域一样在对抗。

苏联的航模活动历史悠久,群众性广泛,早期以研制、试验飞机为用途,后来主要以培养青少个热爱航空事业培养航空工业和空军后备力量主目的,经常参加这项活动的有近百万人。苏联航模运动的技术水平很高,牵引模型、小组竞速模型、自由飞模型等项目,在世界上均名列前茅。

苏联是保持航模世界纪录最多的一个国家,在四十七项已公布的世界纪录中,苏联就保持了十八项。堪与苏联抗衡的是美国,航模在美国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一个重手段,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美国的航模运动水平也相当高。尤其在遥控模型项目上,经常名列世界前列。目前,美国仍保持十五项航模世界纪录。

“他们求之不得呢吧,巴不得在这个时候不在国内。”谢洛夫看了一眼外面洋洋洒洒的雪花,后世每到冬季,中国很多地方就会出现很多俄罗斯人,可见俄罗斯的冬天连本国人都不愿意在国内呆着。

转手换上了靴子,穿上了不带军衔的军大衣,谢洛夫拿着铁锹顶着风雪出去了。铲雪,这项工作他并不陌生,在上辈子的十岁左右他就已经胜任了,板锹他用的还是很六的。

这个时候就看出来住楼房的好处了,因为克格勃的领导干部住别墅区,所以除雪工作就需要自己负责,首先铲雪车不能进来,其次不能让市政府的人员进来。只能自己铲雪,其实本来是可以调克格勃内部的人员进来帮忙,不过连克格勃主席都忘记了这件事,其他住在这里的干部不敢主动叫人,于是就只能亲力亲为。

“要不要这么明显?我出来了你们都出来了?”谢洛夫从来没发现自己的部下们有这么高的觉悟,克格勃这座别墅区中将以上都可以住进来,可以说是苏联安全机关的中枢。目前内务部也在申请建立别墅区,他已经批准了,开春就会动工。

主席起到了带头作用,这些苏联安全高级干部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卖力,平时一个个看不出来,一个个五十往上的老头子,身体素质都还不错。动员儿子出来铲雪,顺便来帮助他这个克格勃主席,天理良心,他可没有求这些人。

“进来暖和一下吧,家里有伏特加,我平时又不喝酒。”看着几个肩膀扛着将官军衔的干部,他倒是很不好意思,人家都帮忙了,不邀请说不过去,看着这个下雪的趋势,说不定明天还要铲雪。话说回来,这天气能开展航模课程么?还是等雪停了开始?

“这天气真是耽误生产,相信现在乌斯季诺夫同志应该是最头疼的了。不知道有多少零件因为运输问题延迟!”回到房子之中的谢洛夫和自己的部下们聊了起来,一些安全干部不聊这个又能聊什么?像孩子一样从楼上往下跳么?这种俄罗斯传统游戏,他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可不想尝试了。

这个世界论铲雪效率,苏联敢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两天时间,所有积雪全部送到郊区堆积,整个莫斯科已经一尘不染,十月革命纪念日没几天了,不能耽误事情。

每次想到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几个小时,做出大无畏的样子检阅,谢洛夫心中就是一哆嗦,他深刻的怀疑勃列日涅夫的死亡和这种深冬季节的检阅有关系。

在这之前,首先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还要确定几个问题,那就是苏联共产党中央主席团的扩大问题,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通过增补程序进入中央主席团。晋升为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由谢列平提名,由勃列日涅夫进行程序认真,苏联中央主席团的人数再次扩大。

苏联中央主席团人数的变化,表明谢列平的反击成功,让苏联的最高权力部门再次恢复了大致的平衡,勃列日涅夫面不改色的宣读了决议,然后会议到了下一个议题。

“从任何方面来讲,在新领导层的集体领导之下,我们的祖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几年对我们所有人来讲,成绩都是可喜可贺的,西方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失业率增加,而我们在其他方向的成果令人瞩目。埃塞俄比亚的政策改变,智利情况的好转,毫无疑义的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卓越性,这是胜利的一年。”安德罗波夫谈了一下国内外的形势,显示出来一副乐观的态度。

“不利用这次危机就可惜了,我认为在这种西方世界需要救命的前提下,什么技术封锁都是没用的,再说对方不知道苏联的技术到底到哪一步,我们完全可以等着对方来求我们,事实上前几天的访问中,已经有几个国家的人询问和苏联的贸易问题。”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虽然刚刚进入中央主席团,可第一次发言也非常乐观,敌人的问题就是苏联的快乐之源。

按照苏联做出的规划,每次经济危机都应该是社会主义大发展的时期,现在外部环境已经具备,一切都需要看勃列日涅夫的抉择了,对方才是苏联共产党总书记。

就在这次会议的同时,石油价格可还在上涨,天知道西欧国家扛不扛得住。

“同志们,战胜资本主义的时候已经到来,相信这点你们都不会有意见。”勃列日涅夫沉默了一会儿,用坚定的口气陈述道,“在资本主义世界受到前所未有困局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进攻,把属于人民的东西拿回来,一方面稳住欧洲的动作还要继续,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要挖了西欧的根基,这就是非洲,克格勃对非洲的规划我已经看到了,我个人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步子可以迈的大一点,比如现在整个非洲竟然还有殖民帝国的存在,这是对民族解放事业的践踏,所以必须把这一部分要考虑进去。”

“总书记说的是葡萄牙帝国,现在葡萄牙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帝国。”谢洛夫低着头对身边的乌斯季诺夫道,“看来我们是准备公开插手了,不像以前只是提供援助。”

“刚果金是需要的,安哥拉、莫桑比克我们仍然需要,逼近南非,干掉西方的矿产基地,我们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勃列日涅夫的声音很高,这是非常罕见的。(~^~)

第六百八十章 征兆

北互不相连的两个部分,孤立南部非洲的南非和津巴布韦,这两个国家目前都是白人在掌权。”

“没错,为了在新的世界大战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我们必须在非洲取得决定性突破,身为克格勃主席,尤拉对此有很明显的认识,我很高兴。欧洲一时间我们难以下手,所以必须采取迂回作战的策略,瓦解掉敌人的基础。”勃列日涅夫干脆的承认了自己的目的。

在非洲中部建立亲苏地带,实现中间突破,腰斩非洲,以便进一步插手南部非洲。对于非洲之角和红海地区,苏联通过军事卷入和颠覆的手段,把军事人员派驻这个地区,建立基地,以进一步攫取红海两岸的重要港口,控制红海的通道。这样,苏联就能够以此为桥头堡,向阿拉伯半岛和海湾地区进击,控制和威胁西方最重要的石油来源。

其总的战略意图是要从侧翼迂回包抄欧洲,为新的世界战争进行准备。上述这些地区拥有西方赖以生存的富饶的石油和其他重要战略资源,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作为西方生命线的重要海上通道,居于战略要冲。在欧洲,由于两军对垒,苏联一时还难以下手,于是便在欧洲以外,从西方战略上的薄弱环节突破,从而横扫外围,紧逼欧洲。这是苏联争霸全球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如果苏联在这些地区的图谋成功,欧洲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涉及国家会是全部的葡萄牙殖民地,加上津巴布韦、我们能够以来的基地是苏丹和刚果布,还有********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后勤,好大的计划,单单凭借我们克格勃的力量,这份计划是绝对完不成的,我们需要国家的支持,外交支持,军事支持,外交部和国防部都要插手,甚至原来制定的计划中,古巴空降军的数量也要扩大。”

“那就扩大,现在的世界矿产价格下降,对我们的进攻是有利的,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种有利的国际形势。”勃列日涅夫信誓旦旦的道,“欧洲有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所有的支援都在其他大洲,截断他们的支持,我们就能赢得胜利,逼迫对方无法作战,直接投降。”

“同志们,还有什么问题么?”勃列日涅夫目光灼灼,扫视着眼前的中央主席团委员“如果没有的话,我想听见胜利的消息。”

“为了祖国,我竭尽全力。”谢洛夫站起来敬礼道,同时站起来的还有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格列奇科、他们明白这次会议的意义。不仅仅是扩大中央主席团这么简单,同样也是苏联真正的开始战略进攻了,就像是勃列日涅夫以前说的,这不是涉及到一两个国家的小场面,而是半个非洲大陆都会卷进去。

“把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刚果金、刚果布、********、肯尼亚的资料拿过来、刚果金计划不变,马上计算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和人力,还有武装力量。”回到卢比杨卡谢洛夫发动部下进行动员。

“年后的军工生产还要提高百分之三十,现在重新校正计划,我们要开始工作了。祖国需要强大的武器,我们军工企业来进行完成!这是我们的使命……”乌斯季诺夫对着自己的军工部门的负责人喊道。

“把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刚果金、刚果布、********、肯尼亚当地的进步力量资料进行汇总,我们看看谁比较合适领导非洲的进步力量。”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一脸的严肃,他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计划,各部门都不敢怠慢。

苏联在莫桑比克扮演的角色比较复杂。尽管各个民族主义组织在莫桑比克境内开展了许多政治运动,但苏联却无法对哪个组织会成功做出准确的预测。因此,莫桑比克境内的所有民族主义组织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

三大部门都制定了计划,已经在埃塞俄比亚的齐涅夫再次接到了卢比杨卡的电报,要求考察的国家瞬间多了很多,齐涅夫刚刚看见电报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里面设计的国家是在是有点多,再三确认之后才明白电报不是卢比杨卡自己的意思,而是整个中央的决定。整个时候他才明白,国内对非洲的评估已经完成了。

“同时进攻?天呐,开始了?”在河内的茨维贡也非常惊讶,电报上命令他立刻开战泰国的武装斗争,其中还包括柬埔寨、老挝和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所有亲苏武装,电报上写的非常明白,整个东南亚,没有任何以国家例外。

各部门在频频制定计划的时候,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开始通过各种场合对欧洲进行威逼利诱,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开启一个庞大的访问计划,开始对英法德和意大利开始进行访问,访问就在十月革命之后开始。对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的访问,很多国家都分成了两个意见,一方面谢列平曾经是苏联克格勃主席,名声比较差。所以有人对谢列平的访问进行抵制,另外一个方面,苏联的力量越来越强,欧洲出现了妥协势头,希望自己的国家不要和苏联对抗,让美国和苏联自己去斗。

就在他们还在争论的时候,一九七三年十月革命阅兵开始了。很长时间不见的赫鲁晓夫和米高扬,也接到了勃列日涅夫的邀请站在主席台上,观看十月革命的阅兵和游行。

在一片庄严的气氛中,带着熊皮帽的勃列日涅夫拿着稿子进行演讲,“伟大的祖国自从列宁同志宣布一切权利归于苏维埃以来,已经走过了六十五年的年头,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六十五年前那个伟大的日子,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六十五年来,伟大的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列宁同志、斯大林同志、赫鲁晓夫同志带领我们走过了艰难的路程,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和中央主席团的全体同志相信,未来属于伟大的祖国。前方的路程并不平坦,可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我们的人民前进。”

勃列日涅夫演讲完毕之后,红场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