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然而这不耽误我们的伏特加产量再创新高。”谢洛夫哭笑不得的说道,酿酒当然是需要粮食支持的,一方面今年粮食在减产中,另外一个方面伏特加产量在稳步提高。

“保加利亚方面有什么缺口的话,可以直接和我们说,今年海运部的捕鱼量再创新高,超过了国内市场一百多万吨,如果保加利亚需要的话,可以把这方面的缺口告诉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谢洛夫把一盘大龙虾推到马拉科夫的面前道。

饭菜还是很丰盛的,有北极虾、大龙虾、牡蛎、等世界各个气候带的鱼类,还有蘑菇、木耳、谢洛夫给克格勃带来的最显著改变就在食堂当中,因为他是一把手,所以基本上他喜欢吃什么,克格勃的食堂就会做什么。目前总部猪肉需求激增,当然这是红烧肉的功劳,和他没什么关系。大米需求激增,没办法、谁让远东开垦是种水稻呢,苏联的大米需求又不高,那克格勃只能起带头作用首先消耗一批大米了。

今年中央主席团刚刚宣布,虽然遇到了气候困难,但苏联的水稻产量获得历史性的爆炸增长,就差明说号召苏联人民买点大米和面包搀和着吃了。就算如此,好像也没什么效果。

第二天卢比杨卡又来了一个客人,斯塔西的马库斯沃尔夫,克格勃和斯塔西的关系现在快到了穿一条裤子的地步,马库斯沃尔夫的前来则是着重和谢洛夫商讨苏丹的问题,最终两人把时间定在明年春天,其实也不远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我们派多少军队?要人民军上,还是我们自己的边防警察出动?”马库斯沃尔夫在卢比杨卡的健身厅中,看着赤着上身的谢洛夫背负杠铃进行深蹲,心中暗叹这简直是一个运动员的身体,随着谢洛夫起伏身上的肌肉随之隆起,让人清楚的看见其中爆炸性的力量。

“不需要军队,我们只负责制定计划,相关的人员我已经找到了,那些学生曾经在苏联受训,我一个一个亲自见过面。我们出兵就相当于侵略,苏丹人自己的事情还是他们自己动手比较好,随之而后的援建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回去看看民主德国需要什么,这块蛋糕我会把你们应该有的一份留着。”谢洛夫一边穿着粗气一边说道,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淌。

谢洛夫身上的杠铃分量绝对足够,甚至比特种部队训练背负的还要重,做好一百个深蹲,旁边的谢尔瓦诺夫赶紧递过来毛巾,以前这种活是两个女人做的,现在两人都在加茨拿待产,谢洛夫有时候还会想念她们。

扯远了,两人聊的是很严肃的问题,这个时候想女人有些不太合适,“不考虑参加一下十月革命节么?”过了一会恢复过来的谢洛夫问道。

“不了,我站在您身边会留下照片的,我马上回国制定计划,我觉得在阿布德出国访问的时候动手比较合适。”马库斯沃尔夫吹着口哨道。

“计划在细节上做好规范,但不要制定规定大方向的计划,不然会限制成功的条件。到时候再说,我们这边的参谋人员也会制定计划,我们在沟通一下,明年春季之前动手!”穿好衣服的谢洛夫冷然道,“抓捕反革命的工作先押后,否则会有反复!”

马库斯沃尔夫点点头,显然同意谢洛夫的判断。在大局已定之前还是不要动大动作,不然会激起反对的浪潮,先保证成功率在谈其他。

俄历十月二十五日是十月革命节,整个红场红旗招展,巨大的列宁像被挂起来,军乐队站在主席台对面演奏者一首又一首的经典苏联军乐。红场沉浸在一片严肃但是兴奋的状态中,赫鲁晓夫发表关于十月革命胜利的庆祝讲话,肯定了十月革命的意义,随后讲道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

和社会主义这个词不是乱用的,在干部阶层的件中都用前者,因为这是远景目标,但在对人民和外交领域中,苏联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国家,说苏联是国家的是美国,同时美国把第二国际那些社民党执政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阅兵式谢洛夫前世从视频上看过很多遍,但都没有直观看起来有冲击力,微微抬头、昂首挺胸的苏联士兵,双手自然垂下大踏步像你走来的时候,那种震撼力远远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他们虽然没有后世中国的步伐齐整,但在震慑力方面有过之无不及,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未来数以万计的坦克碾压自己一样。

非要具体形容的话,那就是这支部队有杀气。对着一个又一个方阵的士兵敬礼,终于到了边防军方阵,国家安全委员会边防军方阵,这是克格勃的重要军事力量,同时担负着苏联旁边国境线的守卫工作,作为克格勃主席的谢洛夫在这个方阵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对这些部下行注目礼。

“今晚国境线上静悄悄,不过哨兵并没有入眠炮声随时能震彻天际,紧随着集合的号令响起。肩上的绿色肩章,我们会和你一起,朋友,再次准备战斗。边防军有严格的纪律,在你们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睡觉。”轻声哼唱着克格勃边防军进行曲,谢洛夫目送这支方阵直到消失在另一端。

随后的大游行,则是克格勃最为密切关注的时刻,因为人数很多,但所幸没有出现什么事情,让谢洛夫把悬着的心放下,这次的十月革命节算是圆满结束。

“把守卫总统的卫队调开,换上我们的人,他要离开白宫竞选了。我们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动手,相关准备都做好了?”

“没问题,想要他死的人多了!”两道声音先后响起,随后有陷入到了沉默中,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

第四百五十六章 肯尼迪和阴谋论

送别了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之后,摆在谢洛夫面前的事情就只有一个,如何利用近在眼前的肯尼迪遇刺案。如果在肯尼迪死的第一时间掀起舆论战,很可能会会引火烧身,如何利用阴谋论也是一件值得仔细研究的事情。

对于不同的对手,需要抓住不同的心里,知道对方害怕什么,才更容易进入对方的内心,在卢比杨卡的谢洛夫奋笔疾书,例子其实有现成的,欧洲不是美国,一直都有很浓重的反犹土壤,就拿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来说,反对犹太人虽然德国是集大成者,但必须知道其中的过程,过程就是德国本土其实犹太人并不多,死在德国集中营的犹太人,大多数是波兰国籍的犹太人,而波兰本土人就是最大的帮凶。

没有波兰人在其中推波助澜,犹太人不会有族灭的危险。这就很容易了,后世中国流传着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书籍,正好可以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在网络的掩护下,网络上也有反对犹太人的声音,这种声音中国基本没有,主要就流传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可见反对犹太人一直在东欧民间有庞大的市场。

谢洛夫很重视犹太人,但他对美国的犹太人势力有着清楚的评价,犹太的商人看起来势力庞大,但因为本民族人口有限其实上限不可能到达掌控美国的地步。美国真正的掌控者之所以把犹太人推出来,更多有一种自己躲在幕后的心思。如果以一个旧社会的家族体系来看,犹太人在美国统治阶层的地位,应该是类似于大管家的二把手,使唤着底线的女仆和佣人,看起来威风八面,其实真正说的算的人物是不出面的美国英国裔财团。

英裔财团需要犹太人出来挡子弹,谢洛夫根据东欧最容易接受的反犹太情绪,也需要利用犹太商人作为散布阴谋论的靶子,在这方面两者完全可以合作愉快。

“在波兰的阴谋论,还要突出肯尼迪的天主教徒身份,让波兰人认识到美国那些新教徒对天主教徒是有敌意的,才招致了肯尼迪的下场。”愣了一会谢洛夫继续往里面补充细节,肯尼迪一旦死亡,他就会命令假宣传部立刻在苏联国内和东欧散布阴谋论。

还有一个主要方向是必须注意的了,那就是谢洛夫必须为肯尼迪进行洗白,这点在慎重考虑之后,他万般不情愿的得出了这个判断。作为一个美国最大的敌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谢洛夫竟然要思考美化美国总统的工作,这特么还有天理么?还特么有法律么?

但就算是再不愿意,谢洛夫也还要这么做,阴谋论一定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利用克格勃的全球网络同时开始散布,肯定会引起怀疑,万一被对手栽赃是苏联动的手可不好,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缓慢的流传,从苏联的阵营流传到整个欧洲,在流传到美国本土。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克格勃的工作还需要伊丽莎白泰勒那边的演员帮一下忙。

大明星嘛,大明星的八卦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在交谈之间泄漏一点八卦消息是很正常的。

吹捧肯尼迪的主要工作在于,让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和资本家有种不信任的感觉,一旦越南战争开始,美国无法取胜国内陷入动荡的时候,这种不信任感就会增大。会让美国陷入更长时间的衰退,这对苏联是非常有利的。

已经死去的美国总统,不再是谢洛夫或是苏联的敌人。相反这是一个突破点,谢洛夫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让对外情报总局收集肯尼迪的正面资料。谢洛夫从来不承认这个历史时空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输了,但在散布阴谋论的时候可以承认。

给黑人平权也可以算到肯尼迪的身上,美国人民相信不相信不要紧,谢洛夫把声势制造的大一点就行了,再加上把美联储的货币发行一说,这妥妥的能够进入美国人民的视线当中。

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在什么位置上,哪怕现在已经是克格勃主席,谢洛夫都比一般的苏联干部要懒的多得多,连交给赫鲁晓夫的安全报告都是口述让秘书写出来,但这次绝对是一个例外,莫斯科的黑夜来的如此之早,卢比杨卡的主席办公室灯光一直点亮……

歪歪的魅力在于,可以很容易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谢洛夫就感受到了。当东方的太阳缓缓升起,写了十几页关于如何操纵阴谋论报告的谢洛夫停笔走到窗边,叼着烟头活像是一个小地痞的他双手插兜道,“这个世界上,肯尼迪的好名声必须有一半功劳在我的身上,如果未来美国冷战失败,这个功劳就是全部……”

工作一夜的他精神好的不像话,透过窗户看到广场上不断汇聚而来的克格勃工作人员,按灭烟头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边上。

“截止到目前,今年一共给中央写信反应问题的一共是两万三千五百封,从家乡来到莫斯科的有三千五百多人,我们应该处理的是九千五百封信,一千一百人。”谢尔瓦诺夫到达谢洛夫办公室的时候,直接拿出了关于上访问题的部分材料。

上访不归克格勃管,归克格勃管的那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闲的蛋疼的那部分。以一个基辅的例子来说,这位仁兄来到莫斯科上访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上班的时候钱包被偷了。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苏联的人民素质和社会治安都有问题,万里迢迢跑到莫斯科来上访。

对于这种显得蛋疼的人,最高苏维埃方面实在是无法接待,于是把屁事没有纯属蛋疼的这批人和信交给克格勃处理,基辅的例子还算是正常。一个从塔什干来的工人,来到莫斯科反应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没有女朋友,希望国家可以帮他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我没有记错?苏联的女性人口是比男性人口多的?这也能上访?是不是专门过来去苏维埃骗吃骗喝的?”这又不是中国,是中国国家也没有义务给你找老婆。安耐住给予预防警告机制,或者批示进入精神病院治疗的冲动,谢洛夫只能寄出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罚款,直接让负责社会治安方面的内务人民委员会去办理。

“把各大总局已经有了意见的文件先拿过来!”在谢尔瓦诺夫的眼皮子地下,谢洛夫掏出了自己的印章,以一秒五下的速度批准了今天一天的文件然后道,“我今天休息一天,总部这里的事情交给伊特瓦索夫和萨哈托夫斯基第一副主席负责就好了!”

此时的肯尼迪是春风得意的,他不知道远在莫斯科的谢洛夫已经准备利用的死做一一些文章,其实何止是文章,未来苏联还准备把他塑造成圣人,如果肯尼迪是东正教教徒的话,没准谢洛夫会罕见的让莫斯科大牧首出面把他塑造成东正教圣徒,反正大牧首同志目前也没事事情可干,出来散散心也好。

“罗伯特,我准备去达拉斯一趟!亚巴勒为代表的自由派与以州长康纳利的保守派吵得很激烈,我准备去那里调节一下这边的关系,德克萨斯州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了我们能够连任的问题。”肯尼迪在自己的弟弟面前很坦荡的说道,搂着妻子杰奎琳的肯尼迪脸色露出温和的笑容,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对于总统的连任肯尼迪本人还是非常乐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