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尤里!苏丹的情况似乎有所恶化,长久的低强度战争让阿布德将军的威信有所下降,似乎有些军官对他有所不满,我们怎么处理?”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问道。

“要不就不动手,动手苏丹就要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真正为了国家的政变力量一定会过来联络我们的,这点我们不要着急,也不要主动联系阿布德将军的反对者,等着……”在非洲来讲,政变只是一场日常活动,但什么样的政变对苏联有利,这是必须要考虑的,普通政变并不难,难的是政变后的国家亲苏,所以这个问题还是要小心操作。

此时的克里姆林宫中,赫鲁晓夫正在主持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只不过这次的会议上,赫鲁晓夫身边缺少了第二书记科兹洛夫的身影,这次的会议赫鲁晓夫还没有确认谁才是第二书记的人选,这件事还要等到两个多月后的中央委员的全体会议上来讨论,实际上赫鲁晓夫本人也在考虑这件事。

“监察部门将合并成一个部门,来集中权利和能量建设干部们的清廉和纯洁性,现在我们有一个现成的人选,谢列平同志在共青团和克格勃都担任过部门首长,不论是从组织还是从专业性上面来讲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为此我建议由谢列平同志主持这方面的工作!”赫鲁晓夫大声宣布道,这项提议得到了全体通过,谢列平站起来点头表示感谢,从他的表情上面来看,显然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非常平静的接受其他人的祝贺。

赫鲁晓夫扩大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权力,增加监察外交部、军队、克格勃和公共秩序维护部的职能。这就意味着谢列平可以监察苏联陆海空三军和火箭部队,克格勃国内外特工机构和全体边防军、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和全国各地的内务警察机关。还间接领导苏联各级检察院、法院司法体系的干部,这种权利曾经出现过,十年前的贝利亚。

结束会议的赫鲁晓夫把谢列平招到自己的办公室当中,对于谢列平他已经给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没有人比谢列平升职的速度还快了,此时的谢列平是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部长会议副主席、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身兼四个部门的重要职务,不论是主席团还是书记处、政府和司法部门,谢列平都可以进行组织工作。

“亚历山大,你觉得谢米恰斯内担任克格勃主席的成绩怎么样!”坐下来的赫鲁晓夫问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 格里申

谢列平心中一凛,知道赫鲁晓夫还是动了换掉谢米恰斯内的心思,在自己升职的同时,似乎克格勃这个重要部门有脱离自己掌控的倾向。但事情还不算太糟,克格勃内部有谢洛夫作为备选,而且眼前的第一书记对谢洛夫也没有反感。

“谢米恰斯内在克格勃的工作还是很努力的,我不能否认这种努力!当然他的表现远远称不上是卓越。”谢列平斟酌着自己的语句,其实这种表态让谢列平本人比较尴尬,谢米恰斯内是他一直以来看中的朋友,谢洛夫也是这样,让他评价自己的朋友总有些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感觉。

“仅仅是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要看到能力,用最为专业的人才管理最为专业的部门,这点是未来的方向,为了我们的*建设的发展,一定要挑选出来最为合适的人,就像是我把工业和农业分开一样,各自分管一片不是很好么?”赫鲁晓夫颇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思,不知道其实大部分的干部都认为这种改革是一个败笔,会造成工业书记和农业书记争权的情况发生。

但就像是赫鲁晓夫很多的决策一样,这种改革的初衷确实是为了苏联有更加专业的干部队伍,提高苏联的生产效率,和戈地图那种完全不知所谓的改革不是一回事。赫鲁晓夫的改革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差不多五五开,而戈地图的改革一九开都达不到。

说了半天很多关于苏联的改革大道理,如何让国家比美国更好的话,赫鲁晓夫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说道,“其实克格勃本身的干部当中,谢洛夫才是最杰出的安全干部,这个年轻人早期在共青团工作,身世很清白,没有贝利亚那些部下的坏名声。进入安全系统工作之后,直接执行了克格勃的组织建设,以及把主要目标放在海外,这都很好,目前看来在安全系统干部当中有着很高的评价,这点不光是我,苏斯洛夫同志也是很同意的,你知道,能让苏斯洛夫那个花岗岩脑袋都认可的事情,可是多么的不容易!”

赫鲁晓夫和苏斯洛夫的关系,也就处在大体上过得去的状态中。对于赫鲁晓夫解冻文化界的动作,苏斯洛夫那是一百万个不愿意。在苏斯洛夫看来赫鲁晓夫这种举动,完全就是在培养文化界亲美的风潮,未来不一定会出现多少个美国人的带路党在苏联文化界摇旗呐喊,所以对于文化领域,苏斯洛夫还是坚持着一切要密切监视的态度,对任何向往西方世界的观点发现就必须打压。

从长远来看,赫鲁晓夫的意见才是更加正确的,但如果目光放在眼前就不是这样了,因为苏联曾经发生过大清洗,赫鲁晓夫对文化界不加限制,首先就会出现对大清洗时代的不满言论,毕竟在斯大林眼中,什么文学家,和工人农民都是一样的,在斯大林眼中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搞文学我就不清洗你。

赫鲁晓夫也知道苏斯洛夫对自己有抵触情绪,所以得知苏斯洛夫在这件事上和自己意见一致,刚开始都有些不敢相信。每次意见向左的时候,赫鲁晓夫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说服这个中央书记,苏斯洛夫不向科兹洛夫那样不同意就对着干,但总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保留意见,这次苏斯洛夫竟然没有抵触哪怕一分钟,才是赫鲁晓夫最为惊讶的地方。

“尤拉确实是现今我们最为卓越的安全干部,这点我也是没有异议的,在安全领域中我们找不到比他更加适合的主管了!”谢列平说话的时候也是松了一口气,谢洛夫被扶正,说明克格勃还在自己的影响之下,唯一的顾虑就是想办法怎么安抚谢米恰斯内。

如果谢米恰斯内从来没进入过克格勃就好说了,但那个时候谢洛夫不但年轻小,而且还没有古巴导弹危机和处理中印战争的履历,而谢米恰斯内曾经在阿塞拜疆担任过书记,早先在担任主管安全的第二书记时候做的也不错,所以当时空降了谢米恰斯内进入克格勃做主席。但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比起谢米恰斯内只能算是合格的表现,作为第一副主席的谢洛夫随时出现在热点地区,总能找到获利的地方。

让谢洛夫离开安全机关?这更加不可能,谢列平知道自己的部下除了在安全工作中有着卓越的功绩之外,就剩下一年多的共青团第一书记经历。当谢洛夫去共青团工作?这不是浪费人才么?现在的问题是,谢米恰斯内去什么地方?

“两个多月后中央委员的全体会议上,我会颁发对新任克格勃主席的任命,同时那次会议我还有一些事情要谈!”本来任命克格勃主席就是中央主席团会议的事情,在正确一点的说是赫鲁晓夫本人的意见最为重要,根本不需要中央委员的全体会议讨论,事实上赫鲁晓夫也没准备让中央委员讨论这个问题,这和他们又没有关系。赫鲁晓夫主要是在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公布另外一件事,任命克格勃主席只是顺便。

谢米恰斯内心事重重的离开了赫鲁晓夫的办公室,脑子里面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谢米恰斯内到底要安排到什么地方去?加盟共和国?不行,他在阿塞拜疆就是第一书记。去一个部门做一把手?还是不行,克格勃本身就是直属于中央主席团的重要部门,不要说一般的二级部门,就算是交通部那种一级部门去主管,都属于被降职。只能从中央机关里面挑选一个职位让谢米恰斯内去把握了,这个职位还不能太低,谢列平觉得自己必须要想想办法。

谢洛夫的事情已经被决定了,六月份的苏联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就会被宣布,如果是平时谢列平一定会提早通知谢洛夫,但现在他不能这么做,至少在安排好谢米恰斯内去处之前他是不会这么做的,一个部门有两个自己的部下还形成了竞争关系,如果当初不是害怕克格勃脱离掌控,知道今天局面的话,谢列平一定不会让谢米恰斯内去克格勃做主席,白白浪费了两年时间。

“格里申同志不在嘛?”自我感觉一直都很不错的谢洛夫,今天专门来到了苏联中央理事会的办公大楼中,谈谈关于一件案子,就是克格勃和铁路部门起摩擦的那件。

那件案子其实和苏联中央理事会没什么关系,但要硬扯上关系也有,苏联中央理事会主管苏联全国工会的事情,自然也包括工人福利。铁路部门的执法人员也是工人,从自己部门往外掏钱的谢洛夫这几天一直都睡不好觉,凭什么是克格勃帮助别的部门?苦思冥想之下想起了这个领导苏联工会的机构。

最基本的工人福利都归中央理事会继续规划,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各企业的电影院放电影,很少有人知道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是美国之外,第二大的电影市场其实是苏联。知道也没用,美国的很多电影根本就进不来。从电影院的数量上来讲,苏联电影院其实远远超过美国电影院的数量,只不过苏联的电影院不是盈利为目的,而是让苏联工人有娱乐的地方,和各种文化宫、广场一样,是苏联城市和企业的标配。这些电影院遍布苏联所有镇以上的行政单位,包括各大企业和集体农庄。每周各大电影规定一个星期有三天是免费放电影的时间,当天可以免费进入电影院,至于你进去之后什么时候走,没人管你。剩下三天的时间则是收费的电影,包括进口的电影和苏联本国新出的电影,每周休息一天时间检修设备。

苏联中央理事会就是专门应对这件事情的部门,在苏联刚成立的时候,苏联中央理事会是一个地位非常高的部门,毕竟作为工人的祖国,制定保障工人权益的部门地位高理理所应当,当时的中央理事会主席位列******。

得知中央理事会主席格里申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回来,穿着军装的谢洛夫只能在格里申的办公室里面等待,虽然觉得不妥,但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敢拦着他。

目送格里申的秘书离开,谢洛夫不自觉的吹了一个口哨,不得不说格里申的秘书长得很漂亮,绝对是优质毛妹。有着一切可以让人心动的特点,没想到格里申和自己还是同道中人,等着格里申的秘书出去,谢洛夫来回转转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屋子,推开门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双人床,而且从床上的摆设可以断定,这张床经常是两个人一起睡的,“格里申不但是我的同道中人,而且比我的胆子还要大,我都不敢在克格勃总部这样!”这时候格里申在谢洛夫眼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不知道刚刚出去的女秘书是不是也睡在这里。(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谢洛夫种地

“值得调查一下!”谢洛夫没有停留太长时间直接关上了门,格里申是莫斯科本地人,后世第聂伯罗黑帮的骨干之一,在和戈地图的竞争中惜败。连同第聂伯罗黑帮一起被戈地图摧毁,那是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总书记之后的事情。

但实际上根据历史记载,格里申在赫鲁晓夫下台的时候还算念旧,没有过多的指责赫鲁晓夫,只是因为赫鲁晓夫已经被反对者团团围住,所以才随大流表态的。当时作为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维克托?格里申想尽量缓和一下气氛。

自赫鲁晓夫四九年回到莫斯科后他一直同赫鲁晓夫共事。他感到良心上过不去,但又不敢与其他人背道而驰。他说,“这里在座的有您真正的朋友”。这话让勃列日涅夫为之一震。不过,格里申立刻言归正传:“因此,我们应该直言不讳地说话,现在所干的事不能再继续了。你一心想好,做了大量工作,但同志们说得对,赫鲁晓夫一事无成。”

苏联中央理事会并不是什么权利巨大的部门,只是掌控的资金比较多,毕竟建设工人设施是要钱的,当时格里申被主要政变的组织者瞒住一点都不奇怪。以谢洛夫的分析,格里申应该是在赫鲁晓夫下台之后才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信任。

坐在沙发上的谢洛夫,觉得自己应该调查一下格里申的私人生活,有用是肯定的,不论是现在对赫鲁晓夫观感不错的格里申,还是后来的勃列日涅夫心腹格里申,都有让谢洛夫专门调查一下的价值。他也没有调查出来问题打击格里申的意思,喜欢漂亮女人这个爱好他可以理解,谢洛夫本人就是这个德行,根本没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用这个事情去收拾别人。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攥在自己手中,终归会让自己多一层保护。

“谢洛夫同志,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