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什么都重要!”

苏联本土领土庞大,一个国家就占据了欧亚大陆的将近一半面积,天然就具备影响欧亚大陆的资本,这点苏联自己知道,美国也知道,所以从土耳其、伊拉克一直到伊朗、巴基斯坦、美国费尽苦心打造了一条防止苏联南下的防线。希望把苏联封锁在寒带当中,在中苏关系还算和睦的时候,苏联其实不会显示出来太大的劣势。

但这肯定是暂时的,苏联和中国都是大国,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中国不可能把冷战胜利的希望完全放在苏联身上,自己去打下手。苏联同样不敢把所有希望全部放在中国身上,把命运寄托在中国永远和自己并肩作战上。

要改变苏联本身被封锁在寒带的劣势,还得苏联自己动手。只要在土耳其、伊拉克和巴基斯坦方向上任何一点取得突破,让苏联的势力进入到海边,苏联就可以独自扭转地缘劣势,不但不会被封锁,而且会取得在欧亚大陆的绝对优势。

因为只要苏联的南下战略成功,整个欧亚大陆就会被苏联截断成为互不相连的两个部分,以阿拉伯地区为界限,在地理上苏联就可以把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砍成两段。这样美国的任何地区的盟友都形不成合力,苏联在地理上无论是怎么部署,都是占尽优势的。

历史上阿富汗战争,也可以理解成苏联在在地中海方向埃及的支撑点被美国破解后,最后一次尝试改变地缘劣势的举动,但那次努力失败了。

“我明白其中的含义,第一副主席。”谢尔久科中将深深地点点头,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克格勃情报人员,也必须会看地图,这是基本的能力。更何况身为总局局长的谢尔久科呢,只不过一般特工看的是逃跑的地形图,而克格勃的领导阶层看的是世界地图。

最明显的就是,克格勃的第一总局和第二总局的下属机关,都是按照世界地图进行划分的,所以连基本的策划能力都没有,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组织结构。

在莫斯科登机之前,谢洛夫碰到了一个出人预料的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这难道是给自己送行的么?最高苏维埃主席什么时候这么清闲了?

马上谢洛夫就知道,勃列日涅夫还真的是顺道过来给他送行的,估计一般人早就感激涕零纳头便拜,从此进入第聂伯罗黑帮,拥护勃列日涅夫到死。但谢洛夫是不会的,历史教训深刻,内务部部长季库诺夫和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可是被这个人畜无害的长者玩的团团转,双方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真当真了谢洛夫好一好是谢米恰斯内的下场,惨一点直接像是季库诺夫英年早逝了。

勃列日涅夫一手拆了谢列平的共青团干部和司法干部的团体,简直是微操大师。

“尤拉,其实第一书记和第二书记还是有些保守了,你的建议真让人心中激动,其实我是绝对支持你的,这次去印度完成任务快点回来,我还想和你谈谈这方面的事情!”勃列日涅夫貌似非常感兴趣的说道,似乎他比任何领导人对苏维埃格勒的设想都上心。

“勃列日涅夫主席,感谢你的认可,也许到时候我们仔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谢洛夫心中毫无波动甚至有些想笑,自己有多大的胆子和你拉关系,连赫鲁晓夫都被你拉下来了。

时间不长,谢洛夫和勃列日涅夫挥手告别登上飞机,直到客机升空消失在天空中,勃列日涅夫才收回目光,和契尔年科离开了机场。

“这次的目标是撤军,同时要拉着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我们空降兵一起撤退,印度国内不能留下美国人的力量,哪怕只有一个人,下飞机立刻帮我联系安东诺夫将军,我想知道一个多月来印度发生的情况,马上联系尼赫鲁总理,商量撤军问题!”谢洛夫不断的在客机上发布命令。'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们要撤军

英伦风格以自然、优雅、含蓄、高贵为特点,运用苏格兰格子、良好的剪裁以及简洁修身的设计,体现绅士风度与贵族气质,个别带有欧洲学院风的味道。作为大英帝国的明珠,印度就深受这种风格的影响,一首优美,当然也许只是熟练的克罗地亚狂想曲在指尖弹奏而出,谢洛夫似乎有一种错觉,自己似乎应该做一个有逼格的文化人,而不是一个置身在黑暗当中的肃反工作者。

把最后一段弹奏完毕的同时,钢琴的琴盖扣上,带起一阵破音的谢洛夫转过身来,一边自恋的看着自己好似艺术家的手,轻松的问道,“工作完成了?谈谈最近的收获吧,安东诺夫将军,一个多月不见,你似乎年轻了不少!”

年轻是一种状态,从事自己喜欢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都有这种心情,使得从气质上往往比外貌要年轻,很多人在退休之后身体会瞬间垮掉,没几年就变得病病殃殃。安东诺夫将军此时就显得很有激情。

“在印度的经历让我找回了久违的激情,希望这种经历以后还有?”安东诺夫将军也不讳言,直言自己在这种环境当中是最为快乐的,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答案比较悲哀,肃反不光影响了当年的很多无辜者,对执行者也造成了困扰。

“完成了多少名额?”谢洛夫尽量不会去问触碰心灵的问题,而是问工作进度完成了多少,没错,肃反是有指标的,什么人被资产阶级、奴隶主和敌对势力容易影响,将会成为克格勃进行判断的准绳,谢洛夫上次留下的指标是锡金王国一万人,这是考虑到印度对锡金王国的疯狂渗透得来的数据,到底合乎不合乎情况,其实他心里也不知道。

但就算是多了,那有怎么样?对于锡金王国本身来讲,避免被吞并本身就是最大的理由,清理掉一个被外国控制的阶层,对于本身的锡金民众来讲,谁会关心一群外国人的死活?

“一万一千四百多人吧,我们通过了锡金国王作为媒介,让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摆脱印度控制的举动,争取民族独立,这点美国人也不会说什么!”安东诺夫将军表情不变,他这辈子已经习惯做这种事情了,清理内部敌人的时候都不会心软,更何况是在外国。

“没有被美国人发现?”翘着腿的谢洛夫靠在后面的钢琴上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受过反侦察训练,知道如何避免被敌人察觉,全面封锁消息自然是不可能的,但目前美国人相信确实是锡金王国在抓住机会摆脱印度的控制。”安东诺夫将军淡然的回答道,安全和情报不分家,不论是内务部的反侦察训练还是克格勃的反间谍训练,对于他这种老牌肃反工作者都不是问题。

因为印度和中国在西里古里走廊对峙,让处在中间本来应该无人问津的锡金王国瞬间重要起来,这点美国和苏联几乎同时发现,这颗平衡双方而处在最中间的砝码,开始进入了美国和苏联的视野当中。一般人可以想象到三八线附近有一个小国家把朝鲜和韩国隔开么?锡金王国虽然没有完全把中国和印度隔开,但已经很大程度上有了这种作用。

这次中印边界战争基本上对苏联来讲,可以缓解未来一段时间的北方压力了,如果这种压力很存在的话,唯一似乎有些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在边界战争之后,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开始对中国频频示好,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在谢洛夫这个安全干部的脑海中,根本就没有巴铁这个词汇,提起巴基斯坦首先会想到这是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国家,马上还会想起巴基斯坦亲美反苏。就是这么简单,这种国家在苏联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被消灭。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未来肯定会越来越恶劣,一旦苏联选择在阿富汗南下,中国会不会因为对抗印度,转而在巴基斯坦的问题上和苏联冲突?谢洛夫认为应该是不会的,从时间上来讲,阿富汗问题应该是最后爆发,如果前面的土耳其和伊拉克布局都失败,苏联就只剩下最后一条通道,这个时候谢洛夫就会策划在孟买试图引爆的贫民窑聚集区,造成重大死伤后,谁敢拦着印度报仇,谁就是******。

希望中国不要再这个事情上犯糊涂。谢洛夫认为中国不会在这个明显的立场问题上犯糊涂的,那可是针对几十万平民的大事情,一旦爆发就算是印度出倾国之战都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印度东北部印度本土移民的逃亡问题上,谢洛夫没有多问,不用一点操作印度就已经把这个事情推到了中国身上,本身就是敌国关系,推到中国身上正合适。估计以后宝莱坞会多几部抗中神剧描写这件事的。

比起这方面的问题,谢洛夫反而对美国大兵的日常发泄比较感兴趣,刚刚下飞机一天,谢洛夫就从印度的英文报纸上看到了大版面的报道,他想知道的是这件事跟安东诺夫将军有没有关系?

“这个嘛?我到了印度后才听说有一种名为神女的东西存在,只不过进行一番引导,谁知道美国人比较喜欢对普通妇女下手呢?”安东诺夫将军的回答,表明了其中有几起案子,确实和他有关系,但谈不上策划,只是释放消息进行引导,归根究底还是美国大兵本身管不住自己的裤裆。

印度有一种与其历史一样古老的传统——来自贱民家庭的女孩子年纪轻轻便开始为寺院服务,成为印度教高级修士和婆罗门长老的"xi nu"隶。她们被称为圣女。

这些地位低下的乡村女孩十岁时便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婚姻模式,将自己一生幸福都献给了当地的神,为本村的村民进行宗教仪式和做祈祷。刚刚进入青春期,她们便在仪式和庆典上嫁给寺院,然后与教会僧侣共度洞房花烛夜。

遵照传统,“印度圣女”全部来自贱民家庭,她们刚刚进入青春期,就被迫卖身于寺院。人前。这种丑事儿瞒不了人,所以,走进寺院,向神灵献身的少女,注定要出卖青春和肉体,也注定要过一辈子没有婚姻的奇特生活。

“我们的空降兵不要出现这个问题就行了!”谢洛夫倒吸一口凉气,美军在男女关系这个问题上,还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随便释放点消息都能起到作用。 △≧△≧,

“不会,在我们这些肃反工作者面前,红军的士兵不敢,只有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性作用!”安东诺夫将军想都不想就回答道,让谢洛夫不要在这方面担心,“换成卫国战争时期,那些美国大兵的事情都足够枪毙了!”

谢洛夫了然的点点头,表示了解。苏联红军的军纪这个问题,绝对不能说是好,但当时的内务部蓝帽子态度也很明确,别让我们抓住,抓不到你什么都好说,反正没人举报你就算了,一旦被揭露,除了枪毙还是枪毙。和美国想方设法把犯了事的士兵弄回国不同,涉及到苏联的形象问题,肃反工作者的手段比当地的法律还要狠,当地法庭可以判刑,而肃反工作者会枪毙犯事的士兵。

因为这次一批克格勃的肃反工作者跟着空降兵来到印度,于是空降兵的士兵相当的老实,每天除了维持秩序之外,还给当地的农民劈柴挑水,调节家庭矛盾,在呆上几年没准能在印度当地建立一种叫做军民鱼水情的东西。当然这种情况最为受益的是低种姓的印度民众,主要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造成了影响。

这种情况谢洛夫本以为只有中国在对待驻军当地的民众才会出现,没想到苏联红军士兵完成的也不错,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接受的教育和体制都是差不多的。

“这就好办了,我这次过来是处理撤军的问题的!”谢洛夫点点头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他的目的不是过来帮助印度进入共产主义的,好事做一点就行了,把剩下的经历放在自己国家的民众身上吧。本国人民还是比外国人民要更加重要一些,而且总是这样在面对战争的时候其实是吃亏的,长时间总是这么教育士兵,一旦出国作战有时候士兵会出现惊人的天真,苏联在历史上的阿富汗战争就束手束脚,这和这种心态也有关系。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次见到尼赫鲁的时候,谢洛夫感觉尼赫鲁的精神似乎又萎靡了一些,看起来中印战争的结果真的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包括国防部长梅农、陆军二号人物考尔中将的一批人都被撤换,这算是个不小的打击。

“这次我的目的很简单,准备撤出联合国的武装力量!”一见面谢洛夫就开门见山的说道,“这点是我们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决议,印度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长时间国土内有外国士兵并不合适,而且我们苏联和美国在一个国家存在,并不是好事!”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印度反美

苏联和美国的矛盾所有人都清楚,不说理念就说国家利益,也必须是一个国家彻底服软才能解决问题,而且这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从来都不是。 苏联和美国各自背后还有一群支持者,一旦失败可不是自己的国家低头认输这么简单。这是国际责任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