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富甲天下-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大郎微一迟疑,看了看岳陵,见他轻轻点头,这才躬身禀道:“回先生的话,咱们得报时,暂时应该还没事儿。但是,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就不好说了。”

李园脸色一变,霍的站起身道:“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啊,先把人救出来再说。”

岳大郎没说话,却把眼光看向岳陵。李园这才醒悟,转头也看向岳陵。

岳陵先是向他摆摆手,示意别急,这才转头问道:“可知他们因何起的冲突?现在堵住他们的,又是些什么人,有多少人?”

李园听他问的这些,不由暗暗惭愧。自己枉自比人家痴长那么些岁,这遇事之沉稳,可是差上许多了。

其实这却是他妄自菲薄了。毕竟他只是个文官,向来尊奉的就是孔孟之道,以理服人。尤其在乍闻变乱,关心则乱下,那种反应也无可厚非。

可岳大官人是什么鸟变得啊,首先是奸商,再其次,对于聂弃,又或者吐蕃,这厮压根就不在乎。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所以当听到出事后,最先关心的才是事发原因、对方是什么人,又有多少人这些问题。

归根结底,这货是个不肯吃亏的性子,打架没什么,但总要在自己没危险时,才会去耀武扬威一番。若是感觉没便宜可占,八成接下来的命令,就会是立刻报警,一切让□□叔叔去解决。

当然,这个时代□□叔叔是没有的,但官府总有吧,官府的差役在岳大官人的认识中,那就是这个时代的□□。

第261章:山雨欲来(1)

第261章:山雨欲来

烈日炎炎,鎏金似火。这种天气下,除了对高原气候早适应了的吐蕃人外,整个郫县城的大街上,少有汉人在外晃荡,甚至连狗都吐着舌头,懒洋洋的找个树荫下避着暑气。

南大门的门洞里,罗四宝正百无聊赖的跟几个城门兵打屁侃山,却忽听大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愕然扭头看去,但见一队极是雄壮的骑士,如旋风般飞驰而来,到得近前,停也不停的便冲出城门,只卷起漫天的尘土,将一众人等扑了个灰头土脸。

“呸呸呸,**你个仙人板板的,这是哪家的龟儿子如此嚣张?有种别再让大爷看见,不然定叫他知道厉害……”

众守门兵吃了满嘴的尘土,待到反应过来,便是一阵的齐声大骂,连连吐槽不已。

罗四宝却愣愣的望着早不见了人影的官道,半天没说话,面上只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有亲近的卒子看到,还当他恼的恨了,忙伸手扯扯他,赔笑道:“四宝哥别恼,待这帮贼囚回来,小的一准给您出了这气。”

罗四宝这才反应过来,只是却并没有那卒子意料中的夸赞,这位四宝哥只是古怪的看看他,一声不吭的掉头走了。

众卒子们楞在当场,老半天才纷纷议论不休起来,不明白自家头儿这是搞的哪一出儿。他们不知道,罗四宝此刻心头的疑惑,一点也不比他们少。

刚才虽只一照脸的功夫,但他可看看的清清楚楚的,那队人马不是旁人,正是那位财神的护卫。里面还夹着那天,让自己大吃了一顿苦头的李姓老者和他那三个护卫。

这些人是什么人啊,随便拿出一个来,也不是他这等级惹得起的,可笑那些无知的丘八,还嚷嚷着想找人好看,怕是到时连死都找不着地儿。

可这些人刚刚全都是一脸的紧张严肃,以他们这等身份,在这小小的县城,又有什么事儿能让他们这般紧张?

“娘的,不对,这味儿不对啊……”罗四宝慢慢往哨所里溜达着,想着刚才的一幕,敏锐的察觉到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气息,不由低声喃喃念叨着。

最近几天,城里忽然多出了一些生面孔,别人没发现,但作为本地的地头蛇,他罗四宝虽不敢说识得这城里每一个人吧,但八成以上是都差不多认的过来的。

而之所以能让他,在如今大批的游客中分辨出来这些人,除了上述这个本事外,最大的依据就是,这些天外来的游客全是吐蕃人,而那些他认为的生面孔,却全是汉人。

这些人三三俩俩而来,总有十好几个,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互相之间碰到时,便会有些隐蔽的眼神交流。这种现象,可逃不过罗四宝的眼神儿。

再结合刚才所见的情景,罗四宝几乎可以肯定,这些异常的现象,绝不是独立单一的。想到其中隐隐的关联,他不由的心中暗暗警惕。

第261章:山雨欲来(2)

以那个财神,还有那个姓李的老头的范儿,能敢于撩拨他们的,又岂是等闲人物?就算不是同一级数的,估摸着相差也不会太多。这种神仙打架的事儿,做为凡人的他,最好是有多远躲多远才好,那绝不是他可以掺和的。甚至连热闹都不能看,不然,一准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这个世上,像罗四宝这样的小人物比比皆是,但像他这样有自知之明的聪明人,可就实在不多了。

就在郫县城内,罗四宝暗暗决定这阵子要谨慎小心的同时,青城山下的王家村里,却有一个同样的小人物,正在美滋滋的做着发财梦呢。

王家村是个有着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紧依青城山下,地处偏僻。离着附近两个县城远近都差不多,说是哪个县的领地都可,说不属于哪个县的管辖也没啥说不过去的。因此,到颇有几分三不管的意思。

村里的人大多都是猎户,靠山吃山嘛。由此,这本该是管民的官府对这儿的控制力,反倒不如满青城山上的道观在这儿的影响了。

好在这青城山的道爷们,都是些教人向善的好人,而且,在这山上老神仙铁拂道长的威名下,附近的山民百姓们,对这些道人也都是极尊敬信任的。便平日里有些磕磕碰碰的,虽没有官府管事,但总能在一些热心的道爷们的斡旋下,找到解决的途径。

所以,整个青城山范围中,像王家村这样的村子,都是极坚定的道门拥趸。

在道家清静无为的教义影响下,原本就比靠耕种求生的百姓更闲适的山民们,愈发的显出几分与世无争的性子。当然,这种无争,是指的除信奉之外的事儿。

只不过正所谓百样米活百样人,这哪里都是一个道理,有好人就有坏人,从来就不会好的全好,坏的全坏。

这王家村的山民中,大都是淳朴厚道的,但也有些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

王似贵就是这王家村里的头一号无赖。

这王似贵的老爹,原来是村中有名的厚道人,乐善好施,极得村民尊敬。老头儿晚年得子,便是这王似贵了。

只是后来,一场突发的瘟疫,王老头好人却没得到好报,诺大一家人接二连三死去,临到最后活下来的,便只有王似贵一个了。

众村民感念王老头的情谊,帮着处理了王家所有丧事,对于这个仅存的王家后人,便也多出几分宽容。但没成想,这种宽容没让王似贵感念学好,反倒惯出了一身毛病。

待到长大后,文不学武不修的,便只游手好闲,四下闲逛。众村民虽颇为厌他,但终是瞧在他死去的老子面皮上,并不多为难他。只是一来二去的,也便没了从前对他那般热情,这让王似贵大为不忿。

曾经叫嚣着,总有一天自己飞黄腾达了,要叫这些势力眼看看王大爷的本事。

只是这等飞黄腾达的机会,似乎总是与他无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始终不见有半分希望。到得后来,连王似贵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提了。

但就在前阵子,在他早将那份希望自己都忘了扔到哪个旮旯里了的时候,幸运之神终于垂青到他头上了。

郫县那边来了个什么吐蕃的观光团,观光团里有一批吐蕃的喇嘛,这阵子跑到青城山上游访了。也不知这帮秃驴怎么得罪了人,有人便偷偷找到他,出五百两银子,让他散播这些喇嘛的坏话。待到事成后,将再付五百两酬谢。

具体要做的就是,说这帮贼秃本是异族,心存叵测,妄图施展妖法毁坏青城仙山的道基,以达到他们霸占这个仙家福地的目的。一俟他们占了这里,下一步便是要颠覆整个道教,让天下所有人,都去信了他们的邪教,彻底沦为他们邪教的奴隶。

第262章:佛道之争(1)

第262章:佛道之争

对于这些人的说辞,王似贵初时可是着实吓了一跳。他再蠢笨也明白,这其实不单单是算计那些什么异族贼秃,更是将青城山的道门也一并牵扯进去了。

作为一个生在青城长在青城的人来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道门对于青城周边的山民们意味着什么。一旦事情败露,那些个异族贼秃会怎样他不知道,但作为始作俑者的他,却一定是小命不保的。

所以,即便是在前后有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下,他仍是没敢答应下来。

但是,接下来的事儿,却渐渐让他看到了拥有这千两雪花银的希望。

那就是山上果然来了一帮外族的和尚,个个袈裟缁衣,头上却不似往常惯见的光头,而是戴着一顶古怪的高帽。在一个年老的和尚率领下,几天来到处游荡,见了道观就进。

这且不说,而且每次见他们进去,不管时间长短,待到再出来后,却都是一副臭臭的面孔,许多年纪小的,还颇有些忿忿之色。

他心有所系之下,便施展手段百般打听,一问之下不由的心头大跳,欢喜的便要心儿炸了一般。

原来这些和尚竟真的是想在这儿传道,至于他们是不是真如那人所说,想要先害了道门不知道,但各道门甚为不待见他们这事儿,却是千真万确的。

既然仙长们不喜欢他们,那么自己在背后推动一下,既能得一大笔银钱,实现当年自己的发达梦,还能讨好了各家仙长,这般顺风顺水的活儿要是不做,那可真是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不做的才叫二傻子呢。

于是,自认为不是二傻子的聪明人王似贵同志,便主动再次与当初那帮人联系,拍着胸脯,以他死鬼老子的名义发誓,绝对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原本就和道门相谈不欢的聂弃喇嘛一行,丝毫没觉察到,一张无影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向他们罩来。

先是附近一些村中传播着那种谣言,几代人都受着山上道门恩惠的村人们开始愤怒了。从开始的路上相遇便横眉冷对,发展到后来的一见聂弃一行,便紧紧关闭门户,连碗水都不肯施与。

这种迹象,让本就憋屈的聂弃喇嘛,心火是一天高过一天。他火大的对象,倒不是对着这些无知的山民,而是冲着山下不务正业的岳大官人去的。

那个无耻的家伙,几乎骗光了哲古寺的所有,当初说的天花乱坠,但这才刚到周境,就将自己一行扔到山上不管了,还美其名曰让自己多多走访,增加经验。

麻痹的,就算增加经验,相互交流,那也该去往南那边的峨嵋才是啊。聂弃大喇嘛在这种郁闷的“交流”一天后就得知,峨嵋那边才是佛教的天下,而青城这里,庙压根就没有,有的全是道观。佛道不同路,这种各占一方、互不来往的局面,甚至比吐蕃那边,两种佛教流派间的争斗更彻底。

第262章:佛道之争(2)

与那边的争斗不同,中原的汉人似是将传承已久的隐忍和含蓄,彻底的融入到骨子里了,便是这种门派间的斗争,也只显露出表面上的这种冷战,让人乍看上去,根本无从觉察。

这种情形下,以至于对聂弃一行居然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光明正大的前来拜访,许多道观的主持,差点没把他们当成踢场子的,直接击鼓聚将,准备开战了呢。

可想而知,在这种心理前提下,聂弃等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好脸色?便偶尔遇上些修养好的,也只是淡淡的虚应了事,哪肯与他坐下来,真心谈什么佛道经义,讨论什么人生至理的?

于是乎,几天下来,聂弃大喇嘛全是一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局面,饶是他修持深厚,也是虚火渐旺,不克自持了。

他几次派人去跟岳陵交涉,要求岳陵兑现当日承诺,立即引导他们更深一步进入大周其他地方。最不济,也当带大伙儿去峨嵋那边,跟真正的佛门弟子交流才好。

但那时候,正是岳大官人闭门不纳,全身心钻研养殖业的关头,哪有功夫管他们。所以,每次得到的回报,都是一个理由:观光团的游客们还没安排完,总不能为了他们一小撮人而置大多数人不管吧。

岳大官人说的明白,出家人嘛,便当有为人之心、慈悲之义,更该有比常人更大的耐心。在这里便算不能立刻开始传教,但借此游览下这灵秀山水,细心体悟,本也是一种修行不是?

这话却是冠冕堂皇至极,让聂弃大喇嘛说不出道不出的,最终只得默默咬牙忍了。要不然,还不知要被那个毒舌喷成什么呢。

这些日子,在经过了开头非常不愉快的拜访后,聂弃已经极少再去道观里,奢望搞什么交流了。只是带着众弟子,真个如岳陵所说那样,徜徉于山林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