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眼前一片模糊隐约看见了一个军官带着一队士兵往这里跑来,最后便陷入了黑暗之中。

第十二章 锦州新军(一)

当袁一翔再一次的睁开双眼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百色的大床上,白色的大床加上白色的窗帘以及床头旁的桌子上所摆放着的一些水果。

袁一翔顿时意识到自己这是躺在病床上。

袁一翔顿时在心中庆幸道,还好俺醒来后不在阎罗殿里,这要是在阎罗殿里那可如何是好啊,俺家里还有老爹和老娘要孝顺呢,俺还没娶媳妇呢。

不过还好俺还没死。

袁一翔正想着便看见一个军医进来了。

这个军医进来后看见袁一翔已经醒了便对袁一翔说道

“你可真是幸运,那一枪从你的腹部穿过,所幸得救及时,没流那么多的血,不然的话就是大罗金仙下凡也救不了你。”

说着军医便顺手拆开了袁一翔腹部的纱布

”嘶“这时的袁一翔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你说你个男子汉还怕疼?忍着点。“

军医对袁一翔说道

”可是俺真的觉得疼啊,俺觉得被子弹打到都没怎么疼。“

袁一翔有些委屈的说道

军医听到袁一翔的回答后看了一眼袁一翔什么都没说手上则加快给袁一翔重新换药的速度。

换完药后军医又给袁一翔重新裹了层新的纱布后对袁一翔说道

”你恢复的倒是还不错,伤口已经开始愈合了,估计再过上两个月就能好了。“说完后军医又嘱咐袁一翔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就离开了。

在军医了之走后袁一翔正在庆幸自己命大的时候。

这时门又被推了开来,袁一翔往门口看去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军官进来了,这年轻军官赫然便是王宾。

王宾刚好来探望一下这次剿匪的有功之臣时碰巧看见军医出来说病人已经醒来,身体恢复的还不错。

于是王宾便与随从一同进入了病房。

袁一翔看着这个军官穿着在他的映像中极为华丽的军装一看就是个当大官的,还是个特别大的官,后面还跟着麻子和一些袁一翔一看就是大官的人。

袁一翔估摸应该是来探望自己的,于是正试图起身敬礼时,被那个穿着华丽军装的年轻男子所阻止了。

袁一翔正欲说些什么,被那年轻男子所阻止了。

只见那年轻男子开口说道:“你现在先好好修养不要想其他事,这次剿匪你带头击毙了土匪头子我已经下令给你提升一级做剿匪支队的棚长,你现在先把伤养好再想其他的。”

袁一翔正好奇这年轻男子是谁啊怎么一张嘴就是给俺升官哩?

此时站在王宾身后的麻子似乎看出了袁一翔的疑惑。

于是开口对袁一翔说道:“啊翔啊,这可是统领大人,这统领大人说的话还能骗你不成?”

袁一翔听了麻子的话之后顿时呆了,他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大的官啊,正欲起身感谢统领大人的恩情。

王宾看见了袁一翔的举动后急忙示意袁一翔躺下并且对袁一翔说道:“不要这么急着谢我,这升迁是你自己用命换来的,并不是欠谁的,这有功就要有所奖赏不然我怎么服众呢?

你的功劳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不升你的官升谁的?你要是想谢谢我话那就先把病养好,然后好好打土匪。”

袁一翔听了之后顿时想道这上哪去找那么好的大人啊!

于是开口说道:“大人,俺别的就不说了,您对我们这些小兵这么好真那是难得的好人啊,俺以后肯定好好打土匪不会辜负大人提拔的恩情。”

在和袁一翔又唠叨了几句后王宾又去看了一下其他几位在这次剿匪中受伤的士兵后便离开了医院。

袁一翔在看着王宾离开病房后在心中喜滋滋的想道。

这可真应了村里老人的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而此时此刻远在京城的袁世凯却看着王宾在今天发来的电报。

电报就那么几句话,说的是这辽西之地流匪极多,就是巨匪也有那么几个,而职部既要弹压地面又要剿匪维护地方治安还需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来防备俄国人与日本人职部实在是分身乏术,还望大人能够再派遣部分援军来支援职部。

袁世凯看着电报有些拿不下主意,于是问道在他一旁的徐世昌。

“卜五兄,你看这王宾发来的电报向我请求援军来维护辽西之地的治安情况,但是我又担心这日俄双方的反应。”

袁世凯有些犹豫的说道。

“慰亭兄,我倒是有个办法。”徐世昌思虑了片刻后说道

“卜五兄,你就别再吊我的胃口了赶快给我快说说是什么样的方法?”

徐世昌此时在袁世凯的追问下才说道:“这王宾不是很擅长练兵吗?

那就让他暂时负责编练这辽西之地的旧军,并从中抽取一些精干的士卒补入他的第一协不就行了。

实在不行的话我最近可是听说了,那曾祺一直想找一个会练兵的人帮他训练一下他手下的那群旧军,那就告诉曾祺这驻防在锦州的王宾极为擅长练兵。

到时候那曾祺必然会上报朝廷请求王宾协助编练辽西之地的旧军。

而且这王宾身处锦州到时候就让他在锦州协助编练旧军这一旦开始编练了这旧军不就暂时归属王宾指挥了吗。”

袁世凯听了徐世昌的话后先是思考了片刻随后眼前一亮一拍大腿兴奋的说道

“卜五兄真乃大才啊。这到是个极好好办法,借练兵之名将旧军集中到锦州统一训练。

这样一来这王宾就可以以练兵之名来指挥这些旧军了,这辽西之地的治安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而一旦开始编练新军必然要裁剪部分战力底下的旧军。

这样一来必然有人离开而这空下来的位置必然从下层军官亦或是从一协当中挑选军官填补上空缺,这升了官的人必然会有所感激,待到这新军练成之后,这新军便已然掌控在我北洋的手中。”

“卜五兄至于这如何让那曾祺知道王宾在练兵上有一手,而不让曾琪知道是那我有意告诉他,这就全要靠卜五兄你了。”

袁世凯略有深意的对徐世昌说道。

第十三章 锦州新军(二)

癸卯年的二月,日俄依旧在辽东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着激烈的战事。

纵然王宾这个后世人知道这场战争的一些经过但那只是在网络上所见到的。

现在王宾来到了这个时代又亲自关注着这场战事才感觉到此时沙俄是多么的腐朽,在战前竟然没有一丝的防备。

更有甚者还认为这场战争是不会爆发的,原因也是颇为可笑,说什么日本是不敢和强大的俄国开战的。

却不知近代以来的日本一向以赌上一国的国运而发动战争出名。

甲午海战是这样,对俄作战是这样,之后的对马海战也是如此。

随后的战争一如王宾前世从网络上看见的一般,日本人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而沙俄在接受了失败之后,才开始重视这场战争。

自从日俄开战后,清政府宣布保持中立,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这两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开战,自己却摆出一副那不是我的领地我保守中立,你们随便打的样子,实属开天辟地的第一遭。

全国上下一片声讨,更有甚者自发的组织力量前去抗俄。

总之癸卯年的二月是一个混乱的月份,也是一个属于野心家的年月。

但这场战争再怎么打对于现在的王宾来说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王宾也不可能告诉俄国人日本人接下来会干什么,这并不符合王宾现在的利益需求。

王宾甚至巴不得日俄双方的战争越拖越长甚至损伤到双方的国本才好。

只有这样王宾才能利用这段混乱的时间好好的发展自己实力从中获得利益与升迁。

这几天王宾一直在等待袁世凯给自己的援军的回复,却一直都没有等到,就连每天关心日俄战事的心情都没有了。

而这几天远在增祺在新民府都快忙的焦头烂额,这自从日俄开战之后每天都有难民从交战区来到新民府。

但是又不能不放难民入城,不放难民入城的话说不得朝廷之上就会有人弹劾自己无所作为,放难民入城后这新民又一时治安紧张。

增祺也知道自己手下的那群巡防营都是些什么货色,平日里欺压百姓倒是有一手,等到要用他们的时候,一个个都好似缩头公鸡一般。

如今这战事一开,流匪遍地都是。增祺手下的旧军欺负下百姓还行,但是让这群旧军去清剿留匪无异于异想天开。

曾祺已经催了巡防营好久,要求巡防营前去剿匪,可巡防营方面总是在推脱。

这要说清末的巡防营啊,差不多全部只有步兵和骑兵单位,加上有限的几门炮,兵士们多数使用1888年式毛瑟来复枪。

但是他们的前身那可是鼎鼎有名的防军,本来吧这防军就是清政府整顿军队的结果。

在初期来看这防军还是称得上精锐的,但是后来就开始变的颓败不堪,至于后果就是这防军从上到下都糜烂透了,坐吃空饷,武备松弛。

那些满清的大臣们并不在意这些,这下面的人有钱孝敬他们,才不管下面防军怎么样呢。

至于结果嘛?很快就出现了君不见甲午战争这些所谓的“精锐”的防军上了前线之后,嗯所遇之处战无不败,遇敌即溃,引领了当时逃跑的潮流。

后来这些朝廷诸公意识到了旧军不行了。

于是开始编练新军,至于这防军也开始整编了,变成了所谓的巡防营了,平日里负责维护治安,缉拿盗贼,说的倒是好听。

其实也就是换汤不换药,这到了后来这巡防营的成立标准只要你手下聚了一群人哪怕是土匪,只要你愿意被招安那就是巡防营,张作霖等人就是这么个例子,所以足以突显出巡防营的无能了。

平日里欺负一下老百姓还可以,可一旦到了正经事想让巡防营去办,就两字“没门”。

但是,这些旧军对于朝廷倒是颇为忠诚的,于是就导致了平时旧军是有枪有子弹,而新军则因为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所以极易被革命党收买,因此朝廷对旧军还是比较倚重的。

正因为朝廷对待新军与旧军的态度不同,导致了旧军与新军的矛盾也是重重。

这增祺也是知道手下的巡防营常常出工不出力,但是又没办法啊,谁让他手下没有会练兵的人呢。

至于曾祺这个人,在历史是个无能之辈。

曾在私下与与俄军擅自签订了《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还一手招揽了张作霖,就连自己的夫人都还被张作霖绑架过,可见增祺是个无能之辈了。

“大人,这巡防营向来就是个摆设这谁不知道啊,不过下官倒是有个主意可为大人分忧。”

此时站在曾祺身旁的一位幕僚对增祺说道。

“哦?”增祺看了一眼这个不知名的幕僚有些疑惑的问道

“你,可有何种方法可以解决本官的心头难题?”

“大人,我听说这驻防在锦州的王宾在练兵上可是有一套啊,即便是那袁世凯都有所称赞啊,如果大人向朝廷请道圣旨让那王宾负责编练这关外的巡防营,这练完之后再由大人指挥,这样一来大人手下不就有了一直可战之师?”

这位不知名的幕僚向增祺建议道。

“可是你是如何知道这王宾擅长练兵的,即便他会练兵,也不一定代表他会剿匪啊,这剿匪和练兵可是两码事。”

这王宾的名头曾祺也是有所耳闻的,年初这袁世凯就曾因王宾的升迁一事和朝廷诸公有过一场辩论,最后还是在在军机大臣奕劻的支持下才通过了升迁。

“大人,您忘了这王宾升迁的原因就是提出了新的训练方法啊,至于这剿匪前不久这王宾不是在锦州剿灭了数个土匪窝。”

幕僚向曾祺提醒道。

“这本官倒是忘了,本官现在倒是有些映像了,你这方法倒是不错,本官这就向朝廷请旨让这王宾负责在这辽西之地再编练一支新军。“

增祺拍了拍脑袋后说道。

”大人此举英明。“

这幕僚低头说道,而此时正在摸头的增祺并没有看见那幕僚低下头后那一脸这个笨蛋真好骗的神情。

京城早朝,年迈的慈禧仍在临朝称制,这个掌控了大清朝政的女人如今虽然老态已现。

但在这朝堂之上却依旧无人敢违背她的意愿。

这一天年迈的慈禧向早朝的群臣问道:”这几日,盛京将军增祺向予请旨,向哀家说到那驻守锦州的王宾极为擅长连兵,特此向予请旨让那王宾负责编练关外旧军,使之重新编成一支辽西新军,不知众位卿家有何意见?“

“回皇太后这王宾不日前刚刚升任一协之统,此时不过过刚过月余此时若在有所升迁实在是不妥啊。”

立于群臣前方的肃亲王善耆,立马反对。

随后练兵处襄办铁良也出言反对。

此刻在一旁的袁世凯看向铁良心中想道,我就知道你会出言反对。

于是袁世凯出列说道:“臣反对肃亲王的言论。

这王宾几天前在关外剿匪的势力朝中诸公那是有目共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