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兄,莫不是这些清军士兵以为阵地在被攻破之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才会如此悍不畏死的守卫阵地,就是为了给自己留点希望?”

余笋的话虽然是猜测,但是却正好猜中了答案的关键所在,只是两人还不知道他们已经猜中的答案而已。

此话一出,陈东升在听了之后,顿时双眼亮了起来,认为这一点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当场便说道。

“余兄,这倒是有些可能,不如咱们给那些满清的士兵宣传一下?”

陈东升的想法得到了得到了余笋的赞同,当天下午满清的阵地上面便出现了一个奇观。

北军的火炮声响起来之后,满清的士兵顿时全部做好的躲避的准备,却没想到的是炮弹在落下来之后并没有爆炸,而是扬起了阵阵“雪花”。

这些好奇的清军顿时看了过去,这所谓的“雪花”正是一张张纸条,纸条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承诺这些已经成为孤军的满清军队可以投降,北军保证会保障俘虏的安全。

末了在纸条中还让士兵多考虑考虑自己的家人,活着还是有见到家人的那一刻,死了所带给家人的只有伤痛。

这些话顿时击中的这些满清士兵的内心深处,是啊,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家人永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无论在外面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回到家之后一切都会变的平静下来。

这些宣传无不击中了满清士兵内心的深处,况且上面还说他们已经成为了孤军,与其选择抵抗到底,不如选择投降,这样一来还可以活着回到家乡见到自己父母、妻儿。

无疑这些纸条成为了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时候即便是这些军官又再多的话也无法阻止这些士兵的行动。

一个个士兵开始不断的离开阵地,走向对面的北军阵地选择投降,大势已成再怎么阻拦都是没有用的,此刻还在不断赶过来的满清援军还不知道,东平州已然被北军顺利的拿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章长驱直入

多谢书友的打赏和月票了。

战局在这短短的几天的时间里面便开始不断的朝着北军有利的方向,端方看着手中的战报不禁的有些唏嘘,同时对于大清的未来也是产生了疑问。

作为这一次北伐的策划者之一,端方从来都没有想到战局会如此的变化,前一刻自己还认为北伐的胜利指日可期,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时间的问题。

下一刻却直接将他给打落于地狱当中,如此两级反差的变化,没有人知道此刻端方的内心是什么样的。

“周兄,这北伐我等只怕注定要空手而归了。”说完这句话之后,端方莫名的长叹了一口气,将手中所拿的纸张放了下来。

“端兄,何必如此自暴自弃,纵然这一次北伐没有获得什么成果,咱们也是得了一些教训,知道军队在那些地方有什么不足。

只要咱们最后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地盘,手下的士兵经过这些战斗之后也就磨合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咱们在励精图治个几年,北伐便会比现在多出几分的把握。”

经过这些事情之后,周馥也是发觉了自己这一方和北军的差距所在,所幸一切在他看啦还有挽救的希望,虽然自己这一方目前损失了三个镇的军力。

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伤筋动骨,只要退回江苏死死的守住江苏,依托这一次北伐的经验,回去好好的将军队训练一两年,到时候再北伐比现在就有把握多了。

端方在听了周馥的安慰之后,当即也是说道。

“周兄,此言有理,我只是实在是有些愤慨而已,经过这一次的打击,咱们再过几年之后还是能再打回来的。”

纸张上面的内容十分的简单,是关于东平州的情报,端方所派出去的支援部队在还没有到达东平州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从东平州方向溃散的士兵。

根据这些士兵的口述,东平州的两镇军队已经被北军击溃,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投降,只有他们这些士兵跑了出来。

就在前去支援的统制好奇这些士兵是怎么从北军的密集包围中跑出来的时候,这些士兵却是有些支支吾吾的,不好意思说出口。

看到这一情景,统制顿时知道只怕这一批跑出来的士兵是北军有意而为之的,想让这些溃兵来给自己报个信,让自己知难而退。

而这个统制也真是这么做的,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当即便做出了原路返回的命令。

这个统制也算是好玩,什么都是自己想怎么猜测就怎么猜测,这些溃兵之所以跑了出来,还不是因为陈东升的仁慈。

东平州的清军在投降之后有相当一部分的清军直接选择了加入北军的行列,对于这些选择加入北军行列的士兵来说。

他们既然已经选择了投降北军,返回到南方也没什么好日子过,甚至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倒不如就此加入北军,说不定最后就是北军统一了全国。

到时候,自己就是回了家乡也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从这里面也是不难看出,在这些满清的士兵眼中看来,竟然是北军统一全国的概率大一些,而不是自己这一方。

对于这些士兵的选择陈东升自然是无比的高兴,东平州的这些清军在打到最后,这些士兵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信仰,那就是为了家人而战。

况且打到了最后,这些清军当中所留下来的士兵都是算得上老兵了,在如此高强度的攻势之下,这些清军还是顽强的支撑住了数天的时间,足以证明了这些士兵的战斗能力。

只要将他们给拆散了重新整合,再经过略微的训练之后,那就是一支能打的部队,对于这样的士兵选择加入自己这一方,陈东升怎么会不感到高兴。

剩下的一小部分清军担心自己在南方的家人则是希望能够离开,陈东升在听了这些士兵的话之后也是没有反对,亲自吩咐让下面的人不要对这些士兵做出任何的阻拦,并且还给这些士兵提供了一切补给。

当然,这些士兵手中的枪械什么的都还是要留下来的。

陈东升之所以同意这些满清士兵离开的举动,主要是出于两点来考虑的。

第一点便是在宣传的时候,自己这一方着重宣传的便是家人,家人击中了这些清兵的深处一块最为柔软的地方,不然的话这些清兵也不会选择投降。

现在这些士兵想要选择回去看一看家人,自己要是做出阻拦的情况,岂不是有些失信于这些士兵。

第二点,这些士兵返回南方之后对于自己这一方也是存在好处的,不管南方的满清朝廷对北边是怎么宣传的,那都是口头上的。

远远没有这些从北边回来的士兵所说的有说服有利,这些从北边回来的士兵才真正的知道北边到底是什么一种情况,在这些士兵的宣传之下,南方的满清士兵自然也就知道北边是怎么对待俘虏的。

不会出现被南方单方面蒙蔽的情况,对于自己这一方好处也是极大,省的出现之前清军作战如此顽强的情况,投降之后人身有保证,没有满清士兵会愿意战死在阵地上面的。

山东的危局解了一大半,双方的主力部队还没有正式的接触,满清方面便损失了三个镇的军力,使得端方等人也是出现了一丝想要退却的心理。

而且端方的举动也是如此,放松了对沂州城的攻击,使得沂州城的两协守军顿时松了一口气下来。

就在山东方面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原本属于湖北的义阳三关也是完成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华丽转身。

在余大鸿和张锡元的家人到达了义阳三关之后,武胜关就半推半就的落入了北军的手中,而平靖关的满清军队见自己遭到了友军的背叛之后,刚开始的时候倒还坚挺了一下。

说什么要与平靖关共存亡之类的话,但是在平靖关的守军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一支孤军之后,也就不再说些什么共存亡的话。

反而在余大鸿和张锡元的数道劝降信下选择了投降,自此义阳三关已经彻底了落入了北军的手中。

湖北就像是一个被脱去外衣的女子一般,失去了一切的防备,无法做出任何的抵抗,只能够逐渐的被北军依托京汉铁路这一交通大动脉所占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最后一战

谁都没有想到义阳三关的陷落会这么的迅速,连半点风声都没有,义阳三关的守军就选择了投降。

而满清方面一直都是处于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直到两天之后,北军顺着京汉铁路直扑武汉,才后知后觉的得到了这个消息。

义阳三关陷落的消息一经传出,处于湖南长沙的满清小政权立马就陷入了慌乱当中,目前在湖北只在武汉的附近布置了三个镇的军力。

这三个镇还随时做好了通过京汉铁路支援的前线的准备,没想到还没去前线就被北军压到了家门口,打了个措手不及。

后滞的情报体系使得满清对于战局上面的情况掌握的并不够,连义阳三关的陷落如此重要的情报都是在北军利用京汉铁路到达武汉之后才知道。

单凭布置在武汉的那三个镇能抵挡多长的时间,谁都不知道,万一北军从湖北长驱直下进入湖南。

作为目前满清首都所在的长沙附近,除了一个必须的近卫军之外,整个湖南地区都没有任何的军队。

大多数的军队全部聚集在了江苏和山东,和王宾的北军在山东死死的纠缠着,现在都要被人给打到门口了,满清朝廷才急匆匆的发布了勤王的旨意,让所有的军队原路返回,保卫首都。

“周兄,这怕这一次我等真的是无路可走了。”

沂州城外,端方在军营里面朝着周馥有些失落的说道。

看到端方有些失落的样子之后,周馥也是出言说道。

“端兄不必如此,现在目前的局势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的危险,,但是这一次的危机也是一种机会。”

“机会?”端方一听到这句话,顿时显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会是一个机会?

看到端方的样子之后,周馥立马开始娓娓道来。

“端兄,虽然局势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太好,这一切主要都是王宾对我们施行各个击破,但是在后方的两广,云贵、福建等地我们还是能够立马将地方上的旧军编练成四五个镇的新军。

到时候,这湖北战场上面咱们的人数也不必王宾这个乱臣少,说不得我们还能够扳回一局。”

直到现在周馥还依旧无比固执的认为,自己这一方目前之所有有这样的局势,是因为军力以及被王宾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问题。

从来没有思考过是不是自己这一方面出现了什么,才导致目前自己这一方莫名其妙的损失了六个镇的军力。

而王宾那一方的损失满打满算也就伤亡一万多人,周馥的话在说完之后,端方这么细细的一品还是有些道理的。

当即整个人又恢复了不少的信心,开始不断的下达后撤的命令,让位于山东的军队开始放弃沂州城,选择后撤到江苏境内。

北军绕过了在山东的主要战场,直接从河南的信阳方向展开进攻,迫使将战争的重心转移到湖北。

端方不得不承认,王宾这一手的确做的不错,在所有人都认为王宾会让北军在山东集结兵力的时候,王宾却反手一击。

在湖北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使得自己不得不放弃山东,全线后撤退守江苏,并且派出一半的军力返回湖南做好和北军决战的准备。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整个战局就像活了一般,不需要在山东和满清的军队进行无所谓的争夺战。

现在大势已经把握在了自己这一方,战争的节奏早已从一个个小小的山东转移到了湖北这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拿下湖北便意味着王宾可以随时对满清******的首都长沙造成威胁,满清******为了不受威胁,必然是会从各处调兵在湖北之地进行一场大决战,赢了自然是王宾的军队遭到重大的打击,没有数年的时间是无法恢复的。

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更多的可能性则是王宾的军队在湖北武汉一举将满清的主力部队消灭殆尽。

满清要么选择南迁到广州再负隅顽抗一段时间,要么就是直接选择投降,满清朝廷到底会选择怎么做,这要取决于朝中的那些大臣会做些什么。

随着一道道满清朝廷的命令下去,一支支军队开始朝着湖北的方向进行集结,在满清的军队开始朝着湖北的方向集结之后,王宾也是将自己所掌握的所有军队当中除却需要防守地方的军力之外的所有军队投入了湖北战场。

这一次战争是满清这王宾的最后一次决战,成王败寇在此一举,而王宾亦是亲自参与了这一次的指挥作战,时刻关注前线的战况。

一月中旬的湖北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寒冷的天气以及双方迫切的需要时间来不断的增兵,使得武汉的战况倒是一时间平静了下来。

增兵的同时物资也是在源源不断的朝着前线运输,相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