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仔细一看电风扇上边的商标,赫然便是腾龙牌电风扇,这种电风扇便是出于王宾的一个念头而彻底的推广了起来。

说起来这个电风扇的推广还是和列强脱不了干系,自从上一次王宾接受列强对中日战争的调停之后,便每个公使都送了一个电风扇。

当然除了俄国公使是不怎么需要的,其他几个国家的公使都对电风扇这个东西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能够在炎热的夏天提供凉爽的风,岂不是十分的舒坦,不仅如此这些公使还想到为自己国家的首相、总统、女王什么的装个电风扇。

于是在上层社会的带领之下,电风扇这个东西便在西方流行了开来,不仅能够在夏季带来凉爽的风,而且价格也不是十分的贵,这些达官贵人便纷纷攀比了起来。

而原本只是一个快要破产的韦德爵士顿时从当中抓住了商机,从北中国购买大量的电风扇贩卖到欧洲。

一时之间欧洲人都在流传着“电风扇就是他们的第二条生命”这一句话。

“亨利,对于电风扇的采买我们还是要加大数量,你根本不知道现在电风扇在国内有多么的热销,不仅有来自军方的购买需求,还有来自贵族的需求,目前的这点库存根本不过用的。”

韦德爵士在吹了会电风扇,将炎热驱走之后,便对着他的合伙人亨利开口说道。

目前电风扇这个东西在欧洲的上层社会成为了一种攀比的奢饰品,虽然在欧洲一台专门供给贵族的豪华电风扇已经卖到了每台十英镑,相当于一百多两白银的价格。

但是这些贵族依旧是相互攀比谁家拥有的电风扇更多,这样一来便导致韦德爵士的电风扇根本不够卖的,基本上是刚运到欧洲便被贵族、平民和军队分了个一干二净。

亨利在听了韦德爵士的话之后,也是十分赞同的说道:“是啊,北中国对于专利保护这方面做的简直是毫无死角,在各国都申请了专利保护,我们根本得不到这个电风扇的生产许可权。”

电风扇的盛行是王宾所没有想到的,但是在流行开来之后,王宾便派人注册了相关的专利,直接垄断了电风扇的生产权。

王宾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年代,自己只不是将电风扇提前几年给搞了出来,就受到了这么大的反响。(其实电风扇诞生于1880年,剧情需要还望必要太计较)

看到了新世界的王宾立马下令扩大电风扇的生产线,并且将电风扇装进了军营里面,可以说凭借这个电风扇,王宾赚取了莫大的利润。

1907年中国的分裂,世界各国的列强都是保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并没有随意的插手,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

毕竟在西方谁都不想去惹怒现在军队战斗能力已经冠绝亚洲,并且引领了未来军队作战方式的王宾。

一个新生的中国似乎将要在这长南北之争当中,浴火重生成为一个觉醒的强国。

一个强大的中国更为符合俄国和沙俄的目标,但是却不符合英国和日本人的政策方向,因此虽然在明面上面没有任何的一个国家插手其中,但是在暗地里面英国人和日本人却是对南清朝进行秘密援助。

所有列强都认为最后统一中国的必然是王宾,毕竟军队的战斗能力放在那里,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王宾到底会以何种的代价统一中国。

是精锐尽失还是轻轻松松,这一点谁都无法保证,万一到时候出现什么意外呢!

眼下看似和平,其实双方都是在鼓足了劲在为北伐和南进做着准备,在英国人和日本人秘密对清廷进援助的时候,沙俄也是提出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王宾进行军事和经济上面的援助,帮助王宾统一中国。

但是王宾表示了拒绝,沙俄人向来不会有这么好心,反正自己并不要外力的帮助的就可以统一中国。

即便是南清朝有着外力的帮助,但是军队的战斗能力却是放在这里的,即便是有外力的帮助让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那么一点,但是终究是不堪一击。

而且其他国家也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军队派出来,帮助满清。

在江宁的两江总督署内,作为两江总督的端方此刻却是在和几个外国人进行着交谈。

“端桑,这一次对于王宾举动帝国是表示谴责的,在我们看来中国只有一个合法政权,那就是你们大清朝,所以这一次大日本帝国将会是你们的支持者。”

一个有着八字胡、剃着平顶头的日本人坐在总督府内,朝着端方说道。

“不错,总督阁下我们大英帝国也是会站在清政府的这一边,谴责王宾的叛乱。”

对于英国人和日本人的突然来访,端方是有些高兴的,这日本人和英国人态度已经十分明朗,那就是会支持自己这一方对付王宾。

听到这话之后,端方当即也是十分高兴的说道:“二位的仁义之举,简直是雪中送炭啊,只是不知道贵国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端方先是高兴了一阵之后,便问出最为关键的问题,这光口头上说支持可没有什么用处,得有一点实际的才行。

端方的话说完之后,日本人和英国人就好像早就商量过了一般,说会对清政府提供经济、物资、军火一系列的帮助。

并且还会派出最专业的教官来替清政府训练军队,端方一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有些高兴的不得了,最关键的是这些支援还是免费的。

当即便和日本人以及英国人愉快的交谈了起来,却不知道在他们达成协议之后,在王宾的手中就多出了一份关于这方面的情报。

王宾在看完了手中的情报之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想道:“哼,以为有了日本人和英国人的帮助就可以和本执政抗衡?简直是痴心妄想!”(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工商业的发展

多谢书友守护财富和panggeyu的打赏。

事物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一个过程,一切的事物,只有在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从本质上面来说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

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好的东西只会留下来,不好的东西只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面,在建立宪政之后,王宾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去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偌大的地盘总是不能够一直按照过去所保留下来的脚步进行发展,不然的话总是被时间所慢慢的淘汰,因此王宾不得不考虑自己下一步需要去做些什么。

用比较比较通用的观点来说,国家是由主权,土地,人民,政权这四个要素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但是在这个时代,从王宾的角度所看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这些因素:领土和资源。

没有领土那里来的国家,有了领土却又没有资源谈何发展,日本政府便面临着这个抉择,空有领土却资源稀少,所以它不得不通过掠夺来不断的发展自己。

除此之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这里面的所有指标算的上是上层建筑,但是所有的上层建筑都必须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即便是国家也不例外。

所以在宪政政府成立之后,放在王宾面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虽然自己有着满清的国库里面的诸多金银,但是这些金银终极是会有被用完的那一天。

于是在熊希龄的建议之下,王宾先是将盐铁、烟酒、铸币这一系列的权力全部收归政府,并且利用满清国库里面所留下来的巨额财富建立起了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成立,对于王宾的宪政政府来说可以充分的管理国家外汇交易、黄金准备与发行公债,也就是说王宾有了发行债券的能力。

随后王宾有准备建立新的的工业园区和商业区,光是在奉天的工业区和商业区已经无法满足产能的开发。

建立新的的工业区和商业区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大量的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才能够让经济这个一切的基石彻底的牢固起来。

顺天府作为京师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宪政政府的政治中心,在这里的周边建立一个商业区是一个很好的地点。

作为政治中心的京师,自然会有许多国外的商人在这里,庞大的流动人口也是注定这里会成为一个繁荣的地方。

只是满清却没有这么一个增加收入的觉悟而已,确定下了商业区之后,王宾便又将目光看向了工业区。

工业区的建立,王宾只是在地图上面观察了片刻之后,便有了一个大致的决定,天津府便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天津自从在1860年便正式对外开埠,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况且还有着铁路、海路以及海河上面的运输优势,在这里建立一个工业区,因为它的交通优势必然是会大放光彩。

除了这些王宾还决定建立一系列属于自己的工场,这些个工业区建立起来了,也不能光让外国人进行投资,虽然说赚大头的还是自己。

而自己只不过出付出了场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已,但是这工业区建立起来总是得有一些自己的工场才好一点。

于是在王宾的推动之下,一批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冒了出来,而王宾也是通过政府建立了一批属于政府的工场。

比如钢铁厂、电风扇厂,至于资源的问题更是不用担心,山西作为优质煤炭的生产地,自然是不缺少煤炭。

而在关外的鞍山地区亦是有不少的大型铁矿正在进行由政府主导的开采,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便利的公路以及铁路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工场,发挥它本来的作用。

同样的作为一个拥有着超前眼光的后世人,王宾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整合了自己目前所掌握的六个省份当中的兵工厂。

并且从当中挑选出了优秀的人才,重新组建了一个中央陆军兵工厂由谢尔盖担任厂长,主要是参与武器的改良与研发。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之后,王宾才发现作为一个领导者,当自己所管理的地盘越多之后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每天都有无数的公文需要你去批阅。

不禁如此,一些不好以公文形势送上来的文件,还需要专门派人来和王宾进行汇报,这样一来王宾就不得不保持自己一直待在执政府里面,好让人找的到。

不至于遇到什么突然的情况,想要找自己却找找不到,这一一来王宾就愈发的感觉到自己是失去了一定的空间,没有太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每天都不得不坐在执政府里面,看着自己面前许许多多的公文,充当一个人形公章。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宾不得不将财政总长熊希龄和行政总长梁子龙给叫了过来。

梁子龙和熊希龄原本还在好奇怎么这突然只见,执政就把自己两人给叫了过来,难不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到进了执政府看见了王宾之后,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执政府王宾的办公室里面,王宾见梁子龙和熊希龄到了之后,便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对两人说道。

“本官,这一次叫你们过来是因为,这些公文里面一些不是太重要的文件,你们自己就可以单独批示,事后留下一个副本即可。”

王宾的意思已经是说的很明确了,你们这些个公文实在是太多了,本官根本看不过来,除了一些重要的公文,剩下的公文只需要你们自己处理即可。

事后留下一个处理的副本保存下来,留本官有时间看即可。

梁子龙和熊希龄在听了王宾的话之后,当即也是表示会将无关紧要的公文自行处理,只将重要的公文送上来。

大佬既然发话了,这熊希龄和梁子龙即便是想偷懒也没借口了,只好乖乖的答应。

第三百零二章政体

“诸位,今日本执政邀请你们前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就是来商议一下目前这个政体的问题。”

在王宾看来,既然已经同满清分裂了,自己总不能还是用着满清延留下来的政治体系以及官制、官职等东西,因此王宾在经过一系列的整理之后,便召开了今天的这次会议。

王宾的话在说完之后,下面的人都有些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毕竟要是发布命令的话,他们只需要按照命令去做即可。

这个讨论政体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摸索的话,怎么说也得摸索个一两周的。

而熊希龄在听了王宾的话之后的第一反应便是,大人必然是有了一个大致的方法,不然的话怎么会极为突然的召开这个会议。

的确,在确定成立宪政政府之后,王宾就一直琢磨着改变一下目前的官职,总不能打着宪政的名义,却还使用满清那一套封建的官职。

于是在第一时间,王宾便将中央的官职给改掉了,全部变成了各部总长和行政院院长,虽然官职变了个名字,其本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