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判已经结束,剩下的自己就是派人先去接受这一次俄军给自己带来的军火了。

于此同时的九连城,在虎山战役结束之后立见尚文可谓是被赤裸裸的打脸,一个旅团的军力全军覆没,连联队长都当场战死,最主要的是造成了这一切的虎山守军还成功的撤退了。

立见尚文在自己的心中立下了誓言,一定要让九连城守军以及撤退到后面的虎山守军付出代价。

虎山大捷的消息传到段祺瑞这里,段祺瑞自然是无比高兴的,在高兴的同时段祺瑞也是有所担忧的,因为虎山守军的完美歼敌,接下来的九连城之战必然是会受到日军的疯狂打击的。

为此段祺瑞下令阵地上面的士兵,多加构筑防御工事,在阵地的前面不惜代价的在阵地的前方构筑了两层的铁丝网。

还有堡垒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日夜构筑工事的同时,段祺瑞还将城中库存的所有轻重机枪以及手榴弹全部放到了阵地上面,让阵地上面的火力点顿时多出了许多。

现在的九连城可以说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战争要塞,目前所欠缺的只是来自敌人鲜血的沁染。(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战前准备

趁着这些天立见尚文忙于清理虎山阵地全部阵亡的日军尸体的时候,段祺瑞则是趁着这段时间尽可能的亲自到九连城防线上面巡视阵地。

作为一场即将到来的战壕战,九连城的战壕需要大量的堡垒,但是这些堡垒都是用水泥浇筑的,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凝固,为此段祺瑞费了不少的力气。

就在段祺瑞为这个堡垒的数量不够而发愁的时候,在阵地上面的段祺瑞看到了因为需要将战壕拓宽而不断堆积到上面的泥土,顿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将这些因为拓宽战壕所多余的泥土,放在一起然后再用袋子装起来,然后在阵地上面将这些袋子垒在一起,只是在中间露出一个可供机枪手射击的洞口。

这样一来便是出现了一个简易了堡垒,虽然说无法防御火炮的攻击,但是对于迎面而来的子弹却是有着不俗的防御能力。

段祺瑞在想出了这个方法之后,便立马开始执行。

只是一夜的时间,防守九连城的阵地上面便多出了许多这个无比奇怪的堡垒,所有的重机枪全部都布置到了这种堡垒里面。

为了保证火力的因素,这种堡垒的两边还架设有两挺轻机枪,九连城的防线在经过这般的加固之后,段祺瑞虽然不敢说这到防线固若金汤,但是让日军付出极大的伤亡还是能够做到的。

指挥部内,此刻身为炮兵总指挥的吴佩孚则是在在段祺瑞讨论些什么。

“统制大人,对于九连城的火炮部署职部有着不同的看法。”

“哦?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段祺瑞听了吴佩孚的话之后,便立马示意吴佩孚说一说。

“回统制,对于将迫击炮放在城墙上面虽然说对于炮手观察视野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大人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来迫击炮顿时便成为了一个靶子,所以职部认为应该将迫击炮布置在城墙的后面。

让日军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底细,还以为火炮是从城里面打出来的,其实却是从城墙后面打出来的,这样一来在火炮的攻击上面我们就先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吴佩孚的话落在了段祺瑞的耳中,段祺瑞顿时便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段祺瑞自己本来就是炮兵出身,对于迫击炮这个武器自然是大为赞叹的,只要有着开阔的视野,迫击炮足以成为战场上面的一大杀气。

因此段祺瑞才决定将迫击炮放在城墙上面,但是现在经过吴佩孚这么一提醒,顿时就反应过来了,将迫击炮放在城墙上面纵然是有着百般好处,但是也是会让日本人摸清楚一些迫击炮的底细的。

与其这样不如将迫击炮放在城墙后面,造成一种神秘感让日军以为自己在城池中布置了数量极多的火炮。

实则只是因为迫击炮的射速极快而已。

这主要是利用日本人根本不知道迫击炮这个武器的特性而出来了专门欺负日本人的方法,反正被迫击炮大规模攻击所洗礼过的只有攻击虎山的三个日军联队,而且这三个联队还被全歼了,自然日军就不知道迫击炮这个玩意了。

哪怕是目前有了迫击炮技术的德国人和美利坚人也只会将迫击炮秘密的保存,作为一种杀器来用,自然是不会向签订了英日同盟的日本人透露了。

这几天立见尚文一直在承受来自国内的压力,足足将近一个旅团的军力被清国士兵全歼,这样的战绩是日本人所无法承受的。

在将虎山阵亡的士兵遗体收集起来之后,立见尚文只好就地安葬,对于向九连城展开攻击这一事情,因为一个旅团的军力被全歼,使得这支日军终于开始正视和他们对峙的中国守军了。

日本人就是这个鸟样子,你把他给打疼了他才知道什么是敬畏,你不把他给打疼让他意识到你的强大,日本人反而会认为你不如他,到时候是会对你狠狠的咬上一口的。

现在便是如此被打疼的立见尚文终于知道要将九连城的守军当作对手来看,所以这些天立见尚文一直在为和九连城的守军作战进行积极的准备。

首先立见尚文针对九连城阵地的复杂性,加大了后方对于炮弹的供给数量,用火炮来占据一定的优势,并且立见尚文还紧急的调来了一批“防弹衣”来给冲在最前面的士兵装备。

这个年头所谓的“防弹衣”便是一个厚厚的大铁甲,士兵进入里面之后只能够缓慢的前行,但是这个大铁甲的防弹性能不是吹出来的。

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日军便投入了这种铁甲,并且在突入俄军的战壕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样的铁甲寻常的步枪在远处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任何的伤害,但是到了近处之后便防不住步枪造成的伤害了。

而立见尚文所需要的便是这个远距离防住子弹,等到了近距离之后这个大铁甲因为极为笨重也就没什么作用了,到时候只需要让自己的拔刀队跟在大铁甲的后面到达九连城的阵地前即可。

然后只需要让拔刀队进行白刃战拖住战壕里面的士兵,后面的战士紧接着跟上去便能够拿下敌军的阵地。

至于拔刀队是否能够拖住以及能不能接近阵地,立见尚文并没有考虑,在立见尚文的眼中没有拔刀队一次冲锋所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就冲锋两次。

拥有拔刀队的立见尚文就是那么自信、那么任性。

在立见尚文定下来作战方案之后,便开始着手对九连城的阵地进行攻击,当然不是真正的进行进攻,而是对九连城的防线进行一下试探,看哪里有机会可抓。

殊不知虎山的日军便是因为这个得到了一个错误的情报从而全军覆没的,立见尚文关于火力试探的命令很快便下达了下去。

在接到命令之后,日本人的反应很快马上就派出了一个联队的军力开始对九连城阵地的攻击,九连城防线在看到了日军的动作之后,也是做好了防守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又见火力试探

在虎山大捷后的第三天,平静无比的九连城防线终于出现了一丝的波澜,宛如一粒石子落在了这个平静的水面上面,击起了不断散开的涟漪。

九连城在瑷河流入鸭绿江的河口之西,城建于小丘上,瑷河流过丘下,老龙头和虎山耸立于城之东西,颇具形势,故此段祺瑞便以之为根据地对付日军。

虎山守军虽然已经撤退,但是占据虎山的日军想要从虎山至九连城就比须要通过瑷河。

而瑷河自栗子园分为两支水流,一宽百丈,一宽70余丈,“河深及马腹”,“河底石滓水急,甚难渡”,因此段祺瑞在瑷河西岸有布置了一道简单的防线,防止日军从这里发起攻击。

可惜立见尚文并没有从虎山反动攻击的欲望,而是想从正面朝段祺瑞发起攻击。

日军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了九连城的防线面前,日军出现在九连城防线之前后,便开始分成三路以扇形向九连城下的防线发起了攻击。

在日军发起攻击之后,防守九连城的守军也是不甘落后的开始对日军进行反击,这一次九连城的守军终于尝试到了之前徐大军手下的士兵的痛苦了。

这一次日军只是纯粹的为了试探一下阵地的火力分布而已,自然是不会冲上来的,只是在冲到距离阵地还有一二百米的时候,便开始全部匍匐下来,一边匍匐前进一边开枪射击,在后面的军官则是在对火力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日军这一次的攻击目的,身为阵地上面的士兵那里懂这些,即便是一些中层的军官也不懂这些,虽然说这些军官多多少少也是在奉天讲武堂呆过一段时日了。

但是对于从战略层次上面看待问题,这些普通的中层军官是远远不懂的,这些中层军官们往往会的只有在进攻的时候相互支援以及一些浅显的战术布置。

所以在日军开始试探性的进攻之后,这些军官自然是下令对日军的攻势进行抵抗,而这些士兵所想的内容就更为简单了。

敌人打过来了,自然是要全力反击了,反击这个词语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深深的烙印在了这些普通士兵的脑海当中。

九连城内的总指挥部,段祺瑞在听到外面突然响起的枪声之后便知道日军开始了攻击,听到枪声的第一时间段祺瑞便来到了阵地的后方,从一处堡垒里面通过千里镜来对战场的局势进行观察。

一看到战场的局势,段祺瑞就知道这一次必然不是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从战场上面的局势来看,这一次参与攻击的日军虽然分成了三个方向来进攻,但是在仔细的观察一下日军的攻势之后,段祺瑞便发现其中的门道了。

虽然看起来日军是从三个方向发起了攻击,但是在细细看去之后却又发现参与进攻的日军数量是极不对头的。

九连城防线上面集结了一共两个镇加部分的巡警总计三万多人的兵力,但是日军却只出动了一个联队的力量实在是有些不太正常。

段祺瑞在略微的思考一番之后,便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此前徐大军防守虎山的时候,便和段祺瑞通过电报告诉了日军的这样战法是为了试探自己这一方的火力点以及阵地的薄弱之处。

徐大军正是因为利用了日军盲目的相信虎山左面的阵地防守最为薄弱才贸然发动的攻击,没想到现在日军又开始故技重施。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段祺瑞又岂能让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好的,当即便命令了下去所有在阵地上面的士兵停止如此密集的火力,对于轻机枪段祺瑞更是直接命令轻机枪手停止对日军发动攻击。

其实说实话日本人的确是不怎么长脑子,一种战术被敌人识破了一边之后,却还要施行第二遍,搞的这群日本人以为天底下就自己最聪明,至于其他人都是傻子一样。

段祺瑞的命令下去之后,很快就有不少的士兵停下了火力输出,而是不时的打出一颗子弹,轻机枪更是全部停下来,只有重机枪还在不断的攻击。

这一情况被日军后面负责观察的军官看到之后,并没有在意而是十分简单的认为是因为此前九连城阵地上面的守军突然遭到了攻击,这些士兵慌乱之下自然是不计成本的将手中的子弹打出来。

现在经过了适应之后,才开始慢慢的经攻击的速度放了下来,这个负责记录的军官一边记录还一边在自己的心中想道。

支那的清军果然没有受过什么基础性的训练,一开战便只知道将子弹打出去,完全不像帝国士兵懂的判断局势。

随着清军的火力开始降低之后,这个负责记录的军官顿时将自己之前所记录的纸张撕下来,这张纸所记录的内容在这个军官看来完全是九连城的守军因为惊慌才导致的如此密集的火力。

这样的内容与缓过来的北洋军火力分布有所不同,万一传了上去,上面说自己没有尽力怎么办,于是这个军官便开始重新观察记录。

最重要的是这个军官自己一个人这么做也就罢了,可这个军官还十分好心的将自己所想的和其他几位负责记录的军官说了一下,其他的几位军官在听了这个军官的话之后,都纷纷觉得十分的有道理。

便一个个都按照这个军官的方法,重新开始对九连城阵地的火力进行记录。

要是立见尚文知道这个军官的举动的话,估计是会吐血三升,无怪乎日军在虎山会栽个大跟头。

日军的火力试探整整进行了一天时间,把九连城阵地的方方面面都试探了个遍,就连士兵的疲惫问题都考虑到了,上午一个联队负责进攻,下午一个联队进行进攻,轮流试探。

而段祺瑞这一方,一直都是在压制自己这一方的火力输出,甚至为了真实性,这一整天阵地上面无事可做的士兵都是拿着枪在战壕里面装模作样的对日军进行攻击。

夜晚上日军的军营里面,关于今天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