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掌天宫-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龙感应到这股气息之后,一张苦脸上露出说不出的烦燥之色。本来,他准备以此为晋阶的后盾,让他在佛门中爬上高位,不必整日看如来和其它佛门大能的脸色行事,哪想到会平生变故,雷峰塔中失落此物,令他竹蓝打水一场空。

“哼,小贼,本佛爷不论你是谁,不将你碎尸万断誓不为佛!”

降龙怒火冲脑,面上忽青忽白,竟然引动心魔之劫,一代高僧大德,面色变得狰狞起来。

“可恼!”

想起在雷峰塔中被神秘人物毁去红莲业火这等化解心魔的奇物,他更加恼怒,不得不从怀里摸出一品莲台镇住心魔,咬牙节齿地朝外面吼道:“伏虎可在?”

第二百一十五章互相吞噬

“伏虎可在!”

习惯性一声大喝之后,降龙才深感手下无人。

在佛门之中,降龙虽然掌管后勤工作多年,也捞过不到好处,私下里拿了许多佛门公用之物,借此收买了一批师兄弟。但是,若要称得上真正贴心之人,还只有伏虎一人。

其余诸者莫不是得到好处之时,当他为上人,没有利益之时,就成了路人。这种人,降龙还真不敢用,一不小心,说不准成为他人的暗线,反陷自己于困境。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降龙只得将正在执行金山寺任务的手膀右臂伏虎找来相商此事,以免偷鸡未成,倒蚀把米。

“降龙尊者,您可有吩咐?”

随着降龙的喝声,一名头陀应声而出。

与降龙的瘦削相反,这名头陀身材魁伟,气势不凡,结实而粗壮,一看就像生有伏虎之力的异像。

伏虎与降龙虽然并列十八罗汉之中,却都是降龙尊者亦师亦父地带出来的,对他十分尊重,在佛门的地位上,降龙与伏虎两人也明显高出其他十六人,而降龙的雷音寺的地位又犹在伏虎之上。

看到伏虎罗汉到来,降龙面上挤出一丝笑容,强抑内心的愤怒,平静地问道:“伏虎尊者,金山寺的事情查得如何了?”

“禀告尊者,金山寺被一片雷电所毁,现场查不到任何蛛丝蚂迹。不知何故,以神算之术也不能推导半分。伏虎无能,让降龙尊者失望了。”

“不过,伏虎这段时间查明。临我大梁北方的大明国境内常有一批修士经常趁我不在之时,独闯金山寺的西子湖畔,每每来去匆匆,不知在搞什么阴谋算计。”

“哦!”

降龙尊者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要是以前,他能听到这等消息,定会马上派出人马前往金山寺详查,说不定还会亲自出手。让一切可能的变故都掌于手心。

可是,残破世界之息出自南赡部洲与西牛贺洲的边境之带,令降龙罗汉再无兴致分散兵力。

他看了一眼忠心耿耿的伏虎罗汉。说道:“伏虎,金山寺的事情就不用再查了。”

“什么?尊者……”

降龙止住伏虎的话头,表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本尊者另有要事委托你去办理。不时。就将动身前往南赡部洲,为本尊者办一件大事。”

“南赡部洲?”

伏虎虎目一睁,一道精光泛出,说道:“尊者,如今大梁局势方稳,正待厉兵买马,行那十年之约事,何况金山寺事件出现一些端倪也不容放过。为何此时会派贫僧前去南赡部洲?”

“这伏虎……”

降龙叹息一声,伏虎啥都好。就是有些耿性,喜欢钻牛角尖,不通变故。要不是受如来委派,要他亲自坐镇大梁,暂代观音之职,全力以赴地筹备与天庭的十年之约,自己脱不开身,他哪会将此事交于伏虎去办理。

“伏虎尊者,此事事关本尊者的大事,事关佛门兴衰,事关三界之大局,切切不容有失。正是如此,本尊者才派出你亲自出马,明白吗!”

“是,尊者请吩咐。”

一旦将事情提升到一定高度,伏虎这不通变故的耿性之人立即服服贴贴,这是降龙罗汉治理伏虎的不二法门,屡试不爽。

“伏虎……”

降龙附在伏虎耳边,将残破世界之事与伏虎详细说来,直将这个胖头陀惊得虎目暴睁,心跳加速。

“伏虎,此事乃上古诸佛与圣人对我佛门的考验,过程自不赘述,你要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完成此事之后,你将是我佛门之功臣,三界之功臣!”

“此事务必严守秘密,任何人都不可传叙,否则走漏消息,你我都将成为佛门罪人,三界的恶徒!”

降龙一惊一乍地让伏虎罗汉面色煞白。想不通一件取回佛门法宝之事为何在降龙嘴里变得如此严重,一会儿是三界功臣,一会儿又是佛门恶徒。

但是,既然自他所敬重的降龙罗汉嘴里说出来,他自然会去严格执行,他才不会去管更深层次的大道理呢。

在伏虎的心里,除了整日所诵的因果经之外,再就是与师兄弟一起修炼战技了,其余诸事,他不烦恼考虑。当然,他的脑袋里的弦也并不比他身上的肌肉多多少,也考虑不出来更多的东西。

伏虎也要转身离去之时,忽然觉得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如果是世尊与观音大士问起来,伏虎告不告诉他们?”

“笨蛋!”

降龙险些气岔了气,要不是害怕被其他佛门中人得知他掌握着一个残破小世界的秘密,他又何至于如此费心竭力地布局此事,在雷音寺吃香喝辣多好。

“刚刚本尊者不是说了吗,对于任何人都不可泄漏消息。特别是世尊与观音大士,他们当然知道此事,但是,为了考验你我的忠诚,说不定专门会派出原身进行考验试探,到时候,一说漏嘴,就将受到我佛最严酷的惩罚。”

一席话说得伏虎战战兢兢,过了好一忽儿才回过味来,急匆匆地收拾行装,趁着师兄弟们都不在室内之时,化着一道青烟,朝南赡部洲方向,降龙罗汉的指引之处飞去。

……

残破小世界与黄风老怪的体内世界斗争到白热化之时,那道佛前灯油自主发出道道佛光,以残存的大罗金仙法力相抗,总算抵住对方的吞噬。

不但如此,这种力量的失衡令战局渐渐反转,紫金钵慢慢占据上风,开始反向吞噬、融合。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在这种反转之下,紫金钵陡然散发出一股庞大的吸力,一下子将这块无主的小世界全都吸入其中,变成混沌一变,唯有一团带着佛光的佛前灯油凝成一团,如一个火球一般,散发出阵阵金光,跃居世界的上空,带着禅唱之音,统领着这片世界的混沌之气。

张友仁看到如此结果,心里大喜,一扫眼看了看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地界,快速收起紫金钵,就要转身离去。

“好臭!”

他皱了皱眉头,闻到身上的污秽之气,才想起刚刚在黄风老怪的肚子里走过一遭。四下一望,他发现对面一条碧波涛天的大河横在面前,想也没想就扎进河中。

顺着这条河道,张友仁一边清洗,一边闭目思索着刚刚从两个世界交战中领悟到的大道法则,不知不觉中顺着河流慢慢游出了很远很远。

伏虎罗汉以最快速度赶到南赡部洲的八百里黄风山时,张友仁已人去楼空。这片地方也因为紫金钵被收取而气息全失。

而且,张友仁沉入水里,顺流而下,让伏虎罗汉再也寻不到半丝蛛丝蚂迹。

流水不腐!

在流水之中,就算最灵敏的狼犬也难以闻到气息,何况大个子粗脑筋的伏虎呢。

无奈的伏虎想起降龙临走之时的郑重眼神,茫然无措地不知该走向何方。

发出一声狮子吼,他拿出一双临时换置的草鞋,往天空中一抛,嘴里念念有词。

“佛祖保佑,鞋尖方向就是降龙师兄所取之物逃离的方向,唵嘛呢叭咪吽,事主课,给我起!”

第二百一十六章流沙河

张友仁沉入水中,一边洗去身上沾染的秽气,一边体悟着水的自由与波动,体悟着体内仙元力的流转,他沉浸于这种自由自在的洒脱之中,如水中的鱼儿,随波逐流,身心皆得到放松。

他不知道自己被水流冲到哪里,只是在这种体悟中,寻找到一种无以伦比的快感,让他迷失在这种快感之中,任由水流带着他不断前进,浑然不顾东南西北。

张友仁的神识沉入紫府,打开紫金钵的世界,看向那一团火球一般散发出道道金光的佛前灯油,脑子里快速闪动,不断摸索着大因果经的奥义。

要想战胜对手,必先了解敌人!

正是抱着这种思维观念,他不惜以身犯险,以道果相护,紧守心神,将神识沉浸于佛光的蛊惑之中,体味大因果经的一些秘法。

在长安城之时,张友仁与观音虽未就大因果经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是,两人道心坦诚相对,互相都了解了一些对方的大道奥义。

观音初窥了张友仁的众生之念和守护之道的门径,而张友仁同样从观音的大道道果之中,体悟到一些大因果经的玄妙。

正是这种初步了解,张友仁面对这佛前灯油,上古诸佛的大道之力,有了一定的抵御

能力,不至于全身心地陷入进去。

大因果经讲求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可以通过外界的因素来自己造一个好命。这个外界因素则是通过行善积德当好人与行凶作恶干坏事进行改变。

因果循环报应的规律则是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则得恶报。

后来。在佛门发展过程中,又开始展现出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三种不同的因果业报之法门。

到了这个量劫之始,佛门为了广纳信徒,更是以**力创建一个小世界。称其为西方极乐世界,以诵阿弥托佛的佛号即可归于极乐世界的教义,因为教义简单。任何人可行,而得到广大信徒的追捧。

可以说,佛门之大因果经最初设立的本质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佛门大佬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人的生命之中。远非黑与白这等单纯与直接。善与恶也只是相对某一具体时段,某一具体事件,或者说某一个具体的思维观念而言。你口中的恶可能是别人眼里的善,反之亦然。

比如屠夫杀牲畜,在佛门眼中犯了杀戮之罪,却不知他们却因手艺而让许多平民百姓能吃上肉,过上好日子;古时有孝子为母卧寒冰,只为化冰打鱼。让母亲吸取营养,对于这个叫王祥的孝子而言是大德。对于落于人口的鱼儿,却是大恶;

佛门讲求贪、嗔、痴三毒,却不知人如不贪则无进取之心,无嗔则无趣,无痴则没有极至的发展,真正无痴,就不会信仰,更不会成为某教的教徒,这样一来,恐怕连佛门普通信众也没有,更别说狂信徒了。

所以,佛门许多教义,因果的解说都带着一番牵强,前后矛盾,令世人心智蒙蔽,难以获得真知,无法摆脱前人思维的定式。

到了后来,佛门因果经也无法自圆其说,一句若人言如来有所说之法即为谤佛,将世人弄得懵懂,不明所以,只觉得高深莫测。而且,他们以大诅咒之法告诫世人,毁我者入地狱,谤我者下九幽,强行地一些小老百姓心中种下畏惧的影子,令他们害怕而信仰,因害怕而不敢议论其优劣,使其终身再无法摆脱佛门的感召。

其实,佛门的错漏之处,正是在于他们不懂众生之念,没有生众生之慧,让他们将自己建立在高高在上的云头,嘴上说着万物平等,众生皆佛的话,却以俯视态度对待众生。一句渡化,一句断情绝欲,就显现出佛门大众高高在上的嘴脸。而且,佛门高层所作所为,恰恰与他们向世人所宣的教义相悖,让张友仁大为不齿。

众生行走于三界,必有七情六欲,正是这种复杂而纷繁的众生之慧,才组成多彩而绚丽的世界。

张友仁想清楚这些之后,觉得自己的众生之念更加通达,大道法则也越来越完整,离金仙期的心境越来越近。以他现在地仙境界的仙元力修为,心境已达到如此程度,实在是不可思议之机缘。

他看向那团金光四射的佛前灯油,眼里有笑,对天下苍生的眷恋之笑,心里有怒,是对众生的苦累和不平而怒。为众生之喜而喜,因众生之苦而苦!

就在张友仁的领悟卡在关隘,即将突破之时,那道金色的佛光像是忽然受到刺激一般,陡然放出无量光,直接冲出紫金钵内的小世界,朝大河之中的某一处阴幽之地射去。

“咦!”

张友仁被这道佛光的动静惊醒,退出悟道境界。

他到没有因此而沮丧,顿悟的机会虽然难得,悟道之机也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一切皆是外物,强求不得!

以他现在对大道之本的理解,对法则的真髓的掌握,借助众生之慧的推衍,就算没有这种顿悟的机缘,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在紫府中自成法则之道,而且还是三界独一无二的众生法则!

张友仁退出悟道状态之后,眼里神光一乍,就顺着那道佛光朝深河之底望了过去。

只见这条河深不见底,长数万里,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