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败家子-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长安城的第一天,禄东赞便迫不及待地通过鸿胪寺递交了求见大唐皇帝的请求。

吐蕃大相,位高权重,身份尊贵,李世民也不好不见,直接答允了。并且由长孙无忌亲自出面作为迎接使,一同进入太极殿。

这算是给足了吐蕃人面子,禄东赞一路笑呵呵,从容不迫地进了承庆殿。

禄东赞的年纪并不算很大,约莫五十出头,很是健康硬朗,脸上除了两处明显的高原红外,并无粗犷野蛮气息,甚至还有几分汉家的儒雅气息。

进入长安以后,禄东赞的行事作风,接人待物也都很有礼貌,连长孙无忌都为之啧啧称奇。

更惊讶的是禄东赞一口汉家话说的十分流利,甚至还懂不少汉家典故,是以连长孙无忌这等素来傲然的人杰都不敢小瞧这位吐蕃大相。

“禄东赞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大相快快免礼!”人敬我一尺,自然也就要以礼相待,李世民对于如此恭敬识趣的吐蕃大相也算是颇为热情。

“早就听闻大唐皇帝陛下的威名,今日总算见到天颜,荣幸之至。”禄东赞道:“请容许我转达我国赞普对大唐皇帝陛下的问候。”

“好,谢谢赞普的问候,也请大相代为转达对赞普的问候。”李世民哈哈笑了一下,也不知道是真的高兴,还是心有不悦。因为禄东赞此举无疑是将吐蕃与大唐放在相同的地位,这一点并不符合天可汗陛下的期望。

毕竟如今大唐周围的国度部落都是以臣子的身份来侍候大唐的。但是吐蕃没有这样做。显然是仗着他们强大的实力,颇为自傲。

“陛下……我国赞普十分仰慕大唐,一直希望能够求娶大唐公主为妻,此番命我带来诸多贵重礼物,肯定陛下恩准。”

禄东赞也不知道是担心什么,还是比较着急。也没有任何的顾虑和迟疑,便开门见山提出了求娶大唐公主的话。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此也略微有些诧异,难道这是吐蕃人素来的行事风格?还是怎么回事?

“求娶我大唐公主?”李世民笑道:“不止是你们,就连回纥也派来使臣前来求亲,但如今我大唐只有一位适龄的公主,这可如何是好?”

“这……”禄东赞立即听出异常,显然事情有变啊,大唐皇帝这是在找理由推辞,这可不是好兆头。

禄东赞小声问道:“那大唐是要在吐蕃和回纥之间择婿吗?”

“公主自然是要择婿。不过是不是在吐蕃和回纥之间就不好说了。”长孙无忌道:“文成公主殿下有言,谁要想娶她,必须要通过她的考核才行。”

禄东赞诧异道:“呃,贵国婚事不是素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公主本人……”

“唉,话不能这么说,公主尊贵自然是要嫁得如意郎君,如果夫婿公主自己都不满意,何来如意之说?”

长孙无忌道:“所以啊。公主求了恩典,陛下也同意了。贵国也不是没有机会。只要通过了公主殿下的考核,也是有机会。”

“确定如此吗?”禄东赞已经明显意识到,大唐在和亲这件事上改了主意,并不十分乐意,这些都是推辞的借口罢了。

“是的,上元之日。陛下会在芙蓉园设宴,到时候文成公主殿下会亲自到场出题择婿。”长孙无忌道:“既然贵国赞普有意求娶公主,大相千万记得到场答题,只要答出了公主的问题,便可梦想成真。”

“贵国文成公主殿下该不会有意刁难未来的夫婿吧?”禄东赞笑着询问。显然是有些担心,也在故意点拨,防治大唐故意刁难。

“怎么会呢?”长孙无忌笑道:“公主殿下正当妙龄,一心想觅得佳婿,只要能答上公主的问题,自然是天作之合。大相乃是吐蕃智者,想必手到擒来,定能为贵国赞普娶得公主贵,成就我大唐与吐蕃的美满姻缘。”

长孙无忌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禄东赞却一点也不曾当真,现在这状况,摆明了大唐不希望吐蕃求娶大唐公主。只是没有明着拒绝罢了,何谈什么美好姻缘。

怎么才数月时间,大唐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从皇宫里出来的路上,禄东赞的情绪一直有心低落。

他很庆幸自己提前入宫探知了虚实,知道了大唐皇帝的心意,却很忧愁这样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大唐究竟因何改变主意?当此之时,禄东赞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回到驿馆后,禄东赞李绩召见了一个人,一个吐蕃使团中的随员,但其褐色的眼珠子比较特别。

“大相入宫似乎没有听到好消息?”尽管禄东赞表现的水波不兴,但还是被人看出了端倪。

“是,大唐皇帝没有一口许婚,而是有些推辞,究竟是何缘故?”禄东赞也不遮掩,直接沉声询问。

“大相,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大唐有和亲意向时,我吐蕃兵临松州城下,而北方还有薛延陀与突厥虎视眈眈,李世民不敢得罪我吐蕃。”

褐色眼珠之人道:“如今唐将李绩在北方有了若真水大捷,薛延陀已经被灭族,突厥人也老老实实,大唐北方安定,对吐蕃的态度自然就有所变化,从原来的毕恭毕敬,变成了如今的虚以委蛇和多有推辞。”

禄东赞不免惋惜道:“这么说,我们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褐色眼珠之人道:“是的,只是时机变化太快,让人意想不到,薛延陀灭亡之快谁也不曾遇到;因此李世民才会仗着这点子优势出尔反尔,得意狂妄。”

“哼!”禄东赞拳头紧握,显然他也没料到出发前和到达时的境况会有如此大的分别,以至于吐蕃完全失去主动,也失去了很多优势。不过这些都是“盟友”的错误,也怪不得自己。

禄东赞冷笑道:“纵然没有了这些,我吐蕃铁骑的厉害之处……大唐人未免也有些忒托大了。”

“是,李唐皇室素来自大,没什么奇怪的。”褐眼之人少不得添油加醋,大有煽风点火,巴不得唐蕃立即开战的意思。

“李世民说上元之日,大唐的文成公主会在芙蓉园出题择婿,对此你可有了解?”禄东赞继续询问。

褐眼人道:“此事已经在长安城中传开了,这位文成公主并非李世民的亲生女,而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不过是徒有公主名号罢了。”

禄东赞对这种宗室女为公主的做法有所耳闻,故而并不觉得十分奇怪。

褐眼人续道:“听说原因是有意下嫁的,但后来不知怎地李世民突然改变了主意,好似是有人求情的结果?”

禄东赞好奇道:“谁有这么大的面子?难道是那位江夏郡王?”

“不是,据我打探到的消息,是一个叫谢逸的年轻人,二十出头,已经被拜为淮阳侯,乃是李唐最聪明的年轻人,李世民的新宠。”

褐色眼珠之人道:“灭薛延陀据说与此人有很大关联,故而立功不小,便是此人入宫……也不知对李世民讲了什么,好似自那日起,公主下嫁之事便淡了。”

“谢逸?一个年轻的侯爷,是他破坏了吐蕃的求亲大计?”禄东赞目光凝重,不断追问。

“据说是他,现在有传言说,文成公主所谓的择婿仪式也是由他来打理的。”褐色眼珠之人悠悠道:“大相如果想要将这些大唐公主带回吐蕃,首先需要打败此人。”

“有些意思,不知这个年轻人何以对此嚣张,是大唐皇帝的意思吗?”

“兴许不是,听说此人与那文成公主颇多私交,孤男寡女,也不知……”褐色眼珠之人悠悠道:“所以,还请大相千万小心。”(未完待续。)

第三〇四章公主择婿

贞观十五年上元节,长安相当热闹。

太平盛世,每年城中的庆祝活动都不会少,而且越发的丰富多彩,百姓都会在上元之夜出门游玩,从而成为大唐每年最喧嚣欢乐的节日。

今年的热闹对针对朝廷而言的,各国使臣在上元之日涌入长安,向皇帝李世民表示祝贺,态度相当恭敬。

更为特别的是吐蕃和回纥两国纷纷向皇帝陛下上书,求娶文成公主殿下。

不过皇帝并未准许,而是于上元之日在芙蓉园款待各国使臣,文成公主会当场出题考核,如果吐蕃和回纥能够答对试题,她将主动下嫁。当然,如果答比不上就很可惜了,只能遗憾出局。

政治层面的事情老百姓不懂,只是觉得这样的形式很有意思,尤其是朝廷准许的一千名百姓在曲江池另岸遥观。这可是让长安百姓惊喜不已,朝廷还真是念着百姓啊,如此盛事也算是与民同乐,老百姓自然是极为乐意的。

尤其是被选中的那一千名百姓,更是惊喜不已,那料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回头定要将见识到的皇家盛景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好好说说,至于严格的审核与安全检查,那完全就不是事。

对此,大唐朝廷乐见其成,为什么选这么多百姓前来,可不是为了什么与民同乐,为的正是借用他们的嘴巴。然后用所谓的民意来堵住吐蕃人的嘴,让事情显得自然且合乎民意,合乎情理。

上元节最热闹的本该在晚上,但皇帝接见并宴请使臣如果放在晚上显然不大合适。

中午的时候,芙蓉园便装饰一新,张灯结彩,这座刚刚赐给晋王殿下的皇家园林被用来作为国事活动场所,多少有些让人意外。甚至再揣度皇帝陛下是不是在暗示。或者传达某种意味。

谢逸听说之后,完全嗤之以鼻,当真是想多了,只是因为芙蓉园里有设宴的场所,更有水域。

水域很重要吗?谢逸点头,当然很重要了,至于用来做在什么,现在还得卖个关子。

虽然长安城里其他地方也有水域,比如皇宫里的太液池。但后庭之地,举办此等宴会显然不是很合适。所以没有比芙蓉园更合适的地方。

正月十五中午时分,皇帝李世民便驾临芙蓉园,朝廷三公九卿,以及各邦国部落使臣全部被引导至此。

皇帝李世民在此处接受了各邦国的朝贺,前段时间刚灭了薛延陀,侯君集在高昌的战事也颇为顺利,大唐的威名远播天下。是以各邦国部落都服服帖帖,对大唐王朝,对天可汗陛下毕恭毕敬。

这种态度。让李世民十分满意,也十分得意。

如果不是吐蕃大相禄东赞,和回纥使者贺努拔向大唐求娶公主,一切将会很和睦。

回纥使臣正是谢逸在定襄见过的那位。在于吐迷度联系之后,便直接带着礼物来了长安,一来是求得大唐对于回纥崛起的承认,其实主要目的是这个。

没想到有谢长史帮忙。大唐朝廷的反应很快,在某些暗示和悄然的鼓舞之后,他们也提出了求娶公主的意图。

至于加封可汗之说反倒被延误了。不过谢逸已经听过鸿胪寺的人给他们灌输了一个想法,只要成为驸马,到时候为了照顾公主的身份,可汗必定是会册封的。当年的吐谷浑可汗便是如此,娶了弘化公主,这才有了一系列的封赏。

回纥使臣不明大唐风俗制度,这样敏感的时候也少不得毕恭毕敬,如履薄冰,哪里又敢说个不字呢?

对于这样的结果,谢逸很满意,原本回纥人属于不入流的那类,但现在需要给吐蕃人找个竞争对手,或者说随便找个对象,只要显得大唐是一碗水端平,是一视同仁即可。

公主自然只有一位,想要娶到是要竞争的,先把吐蕃和未来草原上最强大的部族放在对立面,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便是一同接受文成公主殿下的考核,能不能答上来才是关键。

以禄东赞的智慧,当然看得出来这是大唐故意刁难或者拖延的计策,却又不能怎样?毕竟大唐没有明确地拒绝,想要发火都找不到理由。另外,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搞清楚大唐皇室的真正意图,因此也不敢轻举妄动。

回纥人也发觉了异常,但这对他们而言算是难得的机会,哪里敢挑三拣四呢?多嘴几句,大唐朝廷很可能不会再理会他们。

李世民坐在御座上,笑道:“两国都对我大唐公主有仰慕之心,朕深感欣慰,只是公主只有一位,则朕曾允诺文成公主,她的夫婿需要经过她亲自考核,所以两位使臣,准备接受公主的垂询和考察吧?”

“皇帝陛下,外臣有句话想先问一问?”贺努拔出生询问。

“但说无妨。”

贺努拔道:“我国吐迷度王子对大唐与公主殿下仰慕已久,只是我们身处北方偏僻之处,对汉家之学虽有涉猎,但了解不多,一直期盼着能有公主下嫁,带去汉家典籍教化百姓。今日考核,公主若是问及诗书文章,我等恐怕暂时给不出答案。”

未雨绸缪,贺努拔很聪明,知道这是自己的一个短板,所以先把问题抛出来。我不懂这些,你要是还问我这些,那就不合适了。

李世民略微沉吟,转身道:“去问问公主,今日会是什么题目?”

片刻之后,曲江池畔一座精致的小楼上走出一位侍女,先行礼之后说道:“公主殿下让使臣放心,今日题目并不考诗书文章,所出题目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