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败家子-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它们安全了吗?

就像是汉人兵法中讲究的围师必阙是一个道理,草原部族同样从动物身上领略到了这个道理。

动物来了,狩猎也便正式开始了,众人立即拍马而走,提着弓寻找猎物。

趁着混乱,谢逸终于逮到机会摆脱薛延陀跟屁虫,当然了,这是突利失派来的帮手帮助下完成的。

“谢使臣。狄使臣,我家小王子吩咐过来,现在小人便护送两位离开,放心好了。我们对地域熟悉,会有旁人发现不了的小路,可以直接往南到阴山或者是大河边。”突利失的手下言辞凿凿,但神情略微有些慌张。

这倒是完全情理的。在旁人密切的关注下,通过些许微妙的,甚至自欺欺人的方式自我安慰。想要做些投机违规的事情,必然会有些许慌张。当这些事情关乎生死安危,身家性命之时,紧张是必然的。

如果一来,倒反而显得真实,要么突利失没有说谎,要么他们找来了一位眼界高手想要骗自己入彀。

正是因此,谢逸迟疑了,沉吟不语!

因为即便是到了此时,他还是有些不信任突利失,一切都太过突然。从夷男滞留他们的做法,再到突利失的高密,从逻辑是完全是想关联的。

虽说怪罪到大度设头上或许也说得过去,但多留个心眼总是对的。相对来说,薛延陀两位王子中,多智谋,诡计多端的突利失更显更有威胁,大度设不过是个莽夫而已,反倒是没有什么好怕的。

谢逸不止一次在想,如果换位思考自己是西突厥使臣会怎么做?毫无疑问,那就是联络突利失。

在搞不定真珠可汗夷男的情况下,只能在两位小王子身上多动心思。也许最初西突厥人确实喜欢大度设,彼此的合作更多,关系也更为亲密,但能起到什么显著的效果吗?

大度设显然不是个很优秀的继承人,能力更是有限,而且还很鲁莽。如果将薛延陀交到他手中,或许更容易控制,甚至可以让其成为西突厥的代言人,说严重点或许还以是傀儡。

但薛延陀的价值就会大大下降,牵制大唐,甚至鼓动来攻大唐的作用与做成威胁就大大降低,对西突厥而言还有多大价值呢?

如果是以往,西突厥恐怕不会介意这样一个开疆拓土的好机会,薛延陀日子也曾是他们的附庸,后来叛出自立了。如果将其纳为己有,也算是收复故地。

但今时不同于往日,薛延陀南边有个大唐,是个极为强劲的对手,自打颉利败亡之后就没有什么人敢轻易招惹。西突厥同样是这般态度,他们虽然和大唐背地里是对手,,西突厥似乎并不愿意直接和正面与大唐接触和动手。

他们的较量主要是在背后操纵那些西域小国,或者其他较大一些的部族国度,比如高昌和薛延陀,然后作为和大唐博弈和手段和筹码。而不是直接和大唐接壤,然后动真刀真枪开战。

他们很希望保留下这些中间的缓冲地带,只要没有被唐朝彻底击败并吞并,西突厥便会默许并支持他们的存在。

这就是当前很微妙的关系!

在这样复杂的情形下,选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王子为自己的代理人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也许表面上是大度设,但背地里突利失兴许更为合适一些。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一拍即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夷男在搅和在其中,那么这件事就更为复杂了,所以突利失的话不那么足矣让人相信。他派来的人,更得谨慎对待了。

谢逸这边沉吟不语,突利失派来的人却会错了意思,悠悠道:“谢使臣、狄使臣不必担心,小可汗说了,只要两位能够顺利脱身,贵部的人马反而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说到这里,又是另外一个颇为严肃的问题。

来的时候,护送使团的有五百兵卒,还有一些随从,但返回之事,如果不是光明正大离开,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谢逸和狄知逊商量过后的想法是自己两个人先走,虽说这有点擅离职守,抛弃的同伴的意味。但诚如这个薛延陀人所言,如果两位正使先行一步,安全回到大唐,纵然是夷男起兵反唐,也不敢轻易加害这些兵卒。

否则就是彻底激怒大唐,必然引发战争和最为惨烈的报复,所以薛延陀人肯定会慎之又慎的。

相比于现在看似平安,时机则朝不保夕的处境而言,还不如铤而走险,换个方式,看似危险重重,但实际上却安全度更高的做法。

反正想要大家一起走是没有可能的,目标太大,稍微动弹就会被发现,哪里瞒过薛延陀和西突厥人的眼皮子?

所以留下使团护送的兵马也算是一种计策,就好比大军班师离开时故意留下一堆的呃空营帐迷惑敌军一样,需要扮个假象。

留下使团,主要是故布疑阵,迷惑薛延陀人,给自己和狄知逊创造逃生的机会。虽然这种做法有些不太地道,也不是很光彩,但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或者说有了一些办法,但不知道实行到最后会是怎样一个结果,谢逸对此也没有充足和信心和明朗的预期。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信息不够准确,没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然而此刻,突利失派来这个所谓的向导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谢逸猛然一惊,好像意识到了一些什么事情。

也许自己疏忽了一些事情,也许其中还有不小的漏洞。哪怕一惊到了箭在弦上的要紧时刻,似乎也不得不停下来,好好审视一下先前的做法。

不管怎么说,绝对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一二章隐遁

最大的顾虑在于突利失言辞的真伪,如果其中有假,一旦踏入彀中,结果必然将会是万劫不复。

按照之前的约定,突利失将会派人来护送谢逸和狄知逊沿着小路,躲开薛延陀人的追捕南归阴山和黄河。

现在护送的向导来了,谢逸反倒不敢走了。

如果所谓的引导与护送是诡计,是陷阱,只怕自己和狄知逊根本没机会回家,只会横尸荒野,甚至尸骨无存。

若是在草原上被薛延陀人杀害,或者自主逃离时遭遇什么危险,万一遭遇不幸,那至少是为国捐躯,算是烈士。

但若是不明不白死在外头,那就不一定了。毕竟现在有抛弃使团随从,只身逃离的嫌疑,无论是被薛延陀人污蔑,还是将来被大唐国内之人所诟病,都会对名声大为不利。

人死了还要背上骂名,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就算谢逸不在乎,也得为家里的娇妻幼妹着想。普通的大唐将士阵亡,家里人都会得到不菲的抚恤补贴,何况是一位伯爵。再者,毕竟还有狄知逊也在,他显然更为在乎“身后名”,以及关乎的身后事。

当然了,这些都是万不得已时要考虑的事情。

此时此刻,首先要考虑的还是怎样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能活着回去比什么都强。

但突利失的人不能相信,无论他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都不能相信,哪怕最后落得不识好人心的诟病也无所谓。

尤其是这位突利失小可汗的使者不断“催促”,略微有那么点反常。

所以……

思来想去,谢逸使个眼色,雪殇立即出手。这位使者……击晕是不行的,所以很遗憾只能让他丢掉小命,与他同来的伙伴也是同样的待遇。

“狄侍郎,对不住了,薛延陀人不可信,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狄知逊摇头道:“逍遥多虑了。你的做法是对的,我们要的只是这个逃出薛延陀人视线的机会。至于突利失……到底非我族类,不可轻信。”

对于有这么一位懂道理,好相处的同事,谢逸相当庆幸,当即点头道:“接下来日子可能有些不容易,还望狄侍郎见谅,也有个心理准备。”

狄知逊笑道:“不过是辛苦些而已,我虽上了些年纪。但是这点苦还是能吃的。”

“那好,我们这就启程。”谢逸转身道:“夜北,些许事情少不得要麻烦你。”

“分内之事,但请阿郎放心。”随即有人便穿上了谢逸和狄知逊的衣服,朝着东边远遁而去。

故布疑阵是很必要的,只有引开了薛延陀追兵,并迷惑他们,才有逃生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谢逸是丝毫不敢含糊!

幸好有夜北这么一个擅长追踪的高手在,在反追踪这方面自然有能力做足功课。

除了有人假扮谢逸和狄知逊引开追兵外。他们一路上行动的痕迹也会尽可能被抹去,减少被薛延陀人发现,衔尾追踪的可能。

狄知逊有些担心道:“逍遥啊,你的这下属下去引开追兵会不会有危险?”

“放心吧,只要引开了追兵,他们就会立即恢复本来面目。隐藏在牧民和商贾之中,不会被轻易发现的。”

听到夜北的说法,狄知逊稍微放下心来,但谢逸抬头看着远去的背影,心中同样泛起了些许担忧。

夜北虽然说的很轻松。但他的神色却颇为紧张,显然这事不那么简单。如果是中原城池乡村倒还罢了,但草原之上多时空旷之地,想要隐藏可不那么容易。

相同的道理,自己这一行人也不好隐藏行迹,始终会有被发现的可能。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那些假扮之人必然就要更为努力,也更为冒险。

所以……

一时间,谢逸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没来由地有些堵得慌。但愿他们能平安回去吧,只要回到长安,一定不会亏待他们,有这样的属下,当真是三生修来的福分,弥足珍贵。

没有过多的时间耽搁,谢逸和狄知逊当即启程,很快便消失在苍茫的群山之中,不见了踪影。

……

在谢逸等人消失后的数个时辰后,薛延陀人终于发现了异常。

首先发觉异常的是一支本该伏击大唐使臣的队伍,在预定的地点,他们等候了许久,根本没有发现等候目标的踪迹。

然后及时禀报了汗帐,自然是一系列的调查,于是乎便发现了那几个被打晕,然后杀死的部下,突利失的部下。

看到这个局面的时候,突利失的面色变了!眼前的局面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毫无疑问,到了此时此刻他已经没必要在隐瞒自己真实面目,他确实骗了谢逸和狄知逊。

但是……

似乎没有成功!

眼前的局势如果非要有个合理的解释,最恰当的便是大唐人识破了自己的真面目,自始至终没有相信自己,更没有按照自己的安排逃离。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也许发生了什么变故,出现了什么意外,有人杀了自己的人,劫走了大唐使臣。但在薛延陀的地面上,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第一种,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谢逸将计就计,反过来骗了自己,自以为能让大唐人入彀,结果最后反倒是自己被欺骗了。

一时间,突利失不免有些郁闷。

但片刻之后,他便觉得无所谓了,即便识破了自己的计谋又能如何?不过几个时辰,谢逸和狄知逊仍旧在薛延陀的地面上,还能飞了不成?

只要在逃出薛延陀之前拦住他们,一切都好说,没什么大问题。

“父汗、胡禄小可汗,不必担心。汗帐距离大唐国境遥远,想要逃出去并不容易,立即派兵马搜索,应该还来得及。”

突利失信誓旦旦向夷男和西突厥的胡禄做出承诺,至于原本风头正劲的大度设却不见了踪影。

见到眼前的情景,胡禄虽然失望。但至少还算稳定。但夷男的表情却不怎么好看,做出这个决定本来就忐忑,如今却出了意外,事情没能按自己的预期与控制发生,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箭已离弦,已然没有反悔和退缩的余地了,难道……

一旁的胡禄小可汗忙道:“真珠可汗,事已至此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只会更糟糕。还请明鉴。如果为了稳妥,不妨早做准备,早些派大度设王子南下准备。”

“大度设?”夷男轻声念叨自己儿子的名字,神情突然有些迷惘了,而突利失嘴角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不过一切的一切,有个难题是抓住大唐使臣,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

针对大唐使臣的“搜救”;立即展开了,也许是为了以防万一。也许是因为心中多少有点顾虑。在目前的阶段,薛延陀方面没敢公开宣称反唐。更不敢明目张胆地追捕谋害大唐使臣。

所以对外给出的说法是,进山行猎之时,大唐使臣迷路或遭人谋害,暂时失踪了。

得知这个消息,留守薛延陀汗帐的昭武校尉孙武开立即向真珠可汗提出严正抗议,要求尽快搜救。如果大唐使臣在薛延陀有个闪失,责任他们承担不起云云。

既然要装模作样,就必须要装得像,虽说心里没底,但孙武开还是拿出了在九成宫锻炼成的勇气。尽显一个上国使臣的豪迈与威武。

他比谁都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谢逸和狄知逊找到他,提出要走时,他便知道会有现在的局面。

虽然看起来两位使臣的做法不地道,但详细听过分析,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