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小农民-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镇里包括下面的村里大大小小学校十几所,按他的说法那钱可是得不少,他这一个小小的矿泉水公司一年能有多少纯利?一二十万那就很了不得了,每年能用这种方式支援个万把块钱,梁振邦想想也算挺满意,如果有一万,他可以解决差不多50个老师一个月的工资。

也许很多人不信,但这又的的确确存在,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县以下的教师工资没有像十几年以后那样全部划归到市里,由省财政统一拨款,那个时候就算是国家正式公办教师,在神农架这样的山区镇上的教师一个月工资也不过100多不到200的样子。

在上一世的刘一流曾去过江北省另一个全部是大山组成的自治州支援山村教育一段时间,那里的老师拖欠工资长达两三年的比比皆是,每次镇里领导一到接近年关想到要解决教师工资问题,就会大大的头疼。所以梁振邦就算觉得这钱没多少,但能解决一点儿就是一点儿,心里也还是挺高兴。

“一流,这钱少了点儿吧,要不,你再加点儿,弄个百分之十?”黄大少自然也会算账,这万把块钱对他来说着实算不了什么,他现在又是镇上的副镇长,还是刘一流指定的资金管理的领导,也希望钱越多越好,这样他施展拳脚的空间也大一些。

方小勇差点儿被这两同学给气疯,一个已经傻不拉叽的让出百分之五的纯利,都已经让初为老板的他心痛至极,这位还好,竟然还想着往上加码,这是把我当散财童子了是吧,直起身子就想说话。刘一流轻轻一笑,朝他摆摆手示意少安勿躁,对黄副镇长说道:“那要不,这钱政府来投资呗,赚的所有钱都归你们。”

“嘿嘿,我就那么一说,你急啥?这捐钱的事儿还不是你们大老板说了算呗。”黄逸自然听得出来刘一流的意思,再贪心人家不干了,你自个儿开去。

先别说现在穷的叮当响的镇里拿不拿得出来这笔投资的钱,就算有,黄逸对自己镇里的同僚们可是一点儿信心也没有。

这个时代正是国家工厂大部分都举步维艰,时任政府最高首脑的铁腕总理一声令下,不管是集体的还是市管的省管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国家工厂们要么资产重组,要么破产买断,“下岗”这一词语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几千万人因此失去了昔日的铁饭碗,脱离了国家的帮助要自己出去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一定程度上说也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动荡,也可能因为以此,铁腕总理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连任的总理。国家工厂大部分因为资不抵债低价卖给民企,虽然其中也因此滋生了无数的腐败,但让国人不奇怪而外国人不理解的是,绝大部分濒临倒闭的企业在私营企业接手后,很多就立刻焕发了青春,迅速开始盈利。

后来,社会上就流行一种说法,政府搞企业只能越办越垮,肥了私人,坑苦了老百姓。基于此,黄逸怎么可能会让刘一流他们撒丫子不干,自个儿抄家伙上呢,那绝对是要把投入的钱又败的是一干二净。

梁大书记和黄副镇长现在自然对刘一流所说的这百分之五不是太以为然,也不过就是几千万把块钱的,只能说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穷惯了的梁大书记倒也不嫌弃。

可到了一年后,当“神农山泉”畅销全国供不应求,方小勇的公司拿出纯利的百分之五高达二百万的时候,这两位主当时那才叫一个亮瞎眼,没想到这区区一个卖水的公司,就能做成销售额上亿,纯利润高达几千万的生意。

那街边卖凉茶的要是早这么卖,是不是早就发财了?

那他们还真是想对了,没过几年,号称某祖上一直卖凉茶,都调配出喝了就不上火的凉茶秘方的某品牌,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市场上又一支卖凉白开就卖成跨国大企业的超级公司。世上的事,还真不是说只要高大上就一定会牛逼哄哄,小屌丝只要肯努力说不定也会有春天。

梁大书记那叫一个心如刀绞,这二百万人家当初已经写在合同里,是支援大山教育的专款,不是搞教育,那他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的。税收才是盘龙镇真正可以支配的钱,可恰恰这第一年的税收为了表示对企业入驻镇里的欢迎,他代表镇里签字免去了“神农山泉”公司一年的税收。说白了就是,你随便卖,卖多少都是你们的,镇里一分钱也不要。

还好,还好,还有第二年,第二年只免了百分之六十,梁大书记在心痛若死之后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也不管再过一年自己就会老去一岁,梁振邦热切的盼望着下一年度的到来并迅速完结,也不光是他,整个盘龙镇的大小官员,包括身体倍儿棒还固执的要求继续看大门的梁大书记的老丈人,都觉得时光过得太过缓慢。

但刘一流转账过的这二百万对于当时全镇财政收入加上求爷爷告奶奶从林区财政局拨下来的那点儿可怜的办公经费总共才不到二百万的盘龙镇来说,那可是一笔超级巨款。

一时间,镇上各部门想分享这块儿唐僧肉的各路神仙纷纷大显身手,企图从这块儿诱人的香肉咬上一口。这里再山高林密,也抵挡不住肥肉飘香,林区各大单位自然也都听说了此事,那当然也眼馋盘龙镇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要沾得上边的,无不派人来拉关系谈感情,无外乎都想来分上一杯羹。

梁大书记和主管此事的黄逸自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只不过这种焦点人物,他们俩谁也不想当,镇上的还好说点儿,身为一把手的梁大书记拍拍桌子怒吼两声就能赶跑这帮上赶着来分肉的,但从林区找过来的可就不那么容易打发了。

来找的单位不是管这就是管那,梁大书记和盘龙镇上上下下的官员只要还想在这个圈里混下去,这基本的人情就得维系,要是不给面子,那以后再登门办事,必定各种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就算领导签了字,那也能给你拖着,抽支烟的功夫就能办完的事,能拖上你十天半月,那怕你急得跳脚,那也只能自己在那儿干蹦。

而且你吃了哑巴亏还不敢说,说了事儿有可能给办了,但这梁子可更是结得深了,有些部门你也不是就去一次两次,每次都弄你一下,你给谁说去,难道每次都去找领导?那你连基本的协调能力都没有,要你当这个官有什么用?

梁大书记这个苦啊,自从这个钱到了账,纯粹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自己用不到不说,还吸引了众多闻着腥味儿赶来,又得罪不起的牛鬼蛇神。

老狐狸自然有老狐狸的狡猾,眼看也躲不过去,干脆来的每个想吃肉喝汤的单位他都批了条子,最后都推给了已经在盘龙镇搞的风声水起的后起之秀主管此事的黄副镇长。

本身就家传渊源后来又在镇上锻炼一年的黄逸现在自然也知道此事的麻烦,他现在还在林区官场这个圈子里混着,阎王好找,小鬼难缠,凭空得罪这么多人,也不是他所愿。

可这钱是无论如何不能给的,两难之下,他也只能找到此时正在村里悠哉悠哉到处晃悠的刘董想办法。

刘一流这时已经兼任青峰村村办企业“青峰”和方小勇的“神农山泉”两家公司的董事,就是后面不带长,人人尊称其刘董,一个不喜欢管事,就喜欢在村里逗鸟钓鱼的不很懂事的家伙。

听完好友的苦恼,刘一流哈哈一笑,“这有何难,你批条子,让他们到我这儿来审核领钱,集体来,我还管饭。”

黄逸自然心领神会,合同上早就约定好,就算镇里都通过,但这钱要怎么用,还得人家提供资金的金主认可才成不是?没他们的签字,这钱再多,也只能躺在银行里呼呼睡大觉,谁都只能看着吃不着。

刘一流早知道国人这些毛病,自古以来就喜欢雁过拔毛层层盘剥,中央再好的政策,只要是钞票,经过那个部门都要被砍上一刀剁下一块儿才会放行,等到真正要用到的人的手里,出来的时候是个西瓜,拿到手上也只能嗑西瓜子了。这种现象,不是他自己想贬低自己的国人,再过十几年,虽有好转,但仍然存在,几千年遗传在骨子里东西,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改变的。

所以他早就防着他们这一陋习,特意在合同中注明,并以此实施,虽然钱在镇里的专项账户上,但银行见不着他的签字,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款的,否则,银行将会失去这个大客户了。

刘一流制约银行也很简单,面上的事有合同就不说了,实际中几千万的资金流动一过银行,银行那还不知道这位是怎样的一位大鳄?

第559章 领导吃饭一般都打白条

于是,黄副镇长有样学样,回去就乐呵呵的给这帮等着的人全批了条子,想要多少给多少,反正都是支援兄弟单位办年货,购置办公室物品,报销大病住院等等。

黄副镇长自然得到了各路牛鬼蛇神的各种推崇,这年轻副镇长不错,够大气,怪不得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一镇的副镇长呢。

只是拿了支票的各路分了香肉的神仙们去了银行才得知,拿到手的支票上还得人家青峰村“神农山泉”刘董签字,找董事长都不好使,这钱听说是人家刘董从自己应该获得的那份儿利润里拿出来的。

虽然一年后的刘董在林区已经是声名鹊起人尽皆知,背后盘根错节高层如云的关系也为这帮混官场的人所熟知,得罪自然是不敢得罪,但这钱眼看都快拿到手了,谁也不会甘心不是?都按照银行的要求,集体来青峰村找已然是神农第一土豪的刘董签字画押再去分肉喝汤。

刘一流也不多说,带着这帮人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大巴,说带着大家去考察旅游。

不考察别的,就去考察学校,一帮人都嘟囔着很是疑惑,看过了青峰村的小学,还能去考察别的学校吗?恐怕就是省城最好的小学也不过如此吧。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随着青峰村企业的飞速发展,村里的小学各种条件设施比城里都还要好的多,塑胶跑道,人工草坪的操场,现代化的微机室,甚至大城市里刚刚流行起来的多媒体教室已经普及每个教室,连每间学生宿舍里都配备了空调。

教师的待遇比当初更是翻了几倍,高达2000元每月,相对于林区公务员们每月800多的工资水平,算是提前进入了小康水平。

这一年里有不少大学生来到这个显得有些奢华的山村小学任教并且没有人离开,因为刘一流不光是给了极高的待遇,还承诺凡是教学五年以上,如果自己愿意,还可以到青峰集团任职,也不是说一辈子就呆在山里面了,你说,给了现在又给了未来,不被忽悠的那才是傻瓜吧。

教师水平高,教学条件好,这样的小学在整个林区算是独一份儿,要不是这里实在太远,林区中心镇上的孩子家长都要找关系把孩子转到这里来上学了,这拿着支票想来吃唐僧肉的这帮人里面可是有不少人都打过这个主意。

只是这个叫流白希望小学里面除了一个叫扣子的城里丫头在这儿上以外,只接收附近村寨的学龄儿童,再有就是家里特别困难的山里其他地方的孩子,现在在校人数已经超过400人。

虽然不知道刘一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有免费旅游的机会,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管他考察什么学校,反正有得吃有得喝就成,又不需要他们掏半毛钱?

刘一流也没给他们拉太远,直接拉到他前世曾经去搞调研过的磨盘小学,一如前世一样,磨盘小学仍然顽强的坚持在山岩之上,只不过这个时候要比刘一流曾经来过的那一年要早些,学生也要多些。

当刘一流带着爬山爬的气喘吁吁的那帮官老爷们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半山腰,十几个学生正围着那个曾让他流下热泪的大磨盘在做作业。

突兀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正上课的孩子们都怯生生地站起身来警惕地望着眼前这群衣着打扮明显不似山里人的陌生人。

而抱着过来随意转转的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之中有很多人也是山里的孩子,最后考学出了山最后进了城工作,但眼前这所简陋的小学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整个学校没别的,就一个大大的磨盘当做课桌,一块儿黑漆都剩下不多的小黑板架在正中,要说非要说这儿是个学校,那是因为,不远处的一个大石头缝里,插着一根竹竿,竹竿上绑着一面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旁边一棵大树上靠着块烂木板子,上面被人用毛笔写了几个大字“十里峡小学”

不用刘一流再多说什么,凡是来的人,都几乎掏空了身上所有的钱,留给了这所磨盘小学的校长,也是唯一的老师田校长那里,希望他能用这些钱去买些桌椅和书籍。二十个人也就凑了几千块,这些钱并不多,顶多也只是能解解燃眉之急,解决不了什么根本问题,可刘一流还是在这帮刚才还有几分贪婪模样的官老爷们那里发现了人性中最至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