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强国-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具体的事情,都有了智能帮手,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只需要动动脑筋,想想创意就行了,余下的逻辑方面的事情,智脑就能完全做好。

惟一让赵无极占便宜的是,赵无极智商在无限接近未来,但地球人目前的科技水平还非常低,很多科学的,生活的,艺术的创意空白还大量存在,这让赵无极要想个创意是不那么费事的;而恰恰因为地球科技水平低,大量的具体工作譬如科学中的统筹、运算等还得依赖于人工劳动,而这个,也是极其累人的。

这就好像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明朝,想要赚点钱非常容易,而一个古代人穿越到了现代,想要挣钱却要难得多,惟一能挣钱的方式,可能是写写春联什么的,那还得你的字写得不错才行。

系统从未来附身到赵无极身上,相当于从现代穿越到明朝,而且还带有金手指。这就是赵无极感觉到占尽了便宜的原因。

譬如那个“百变小秘”帮赵无极写小说,但“百变小秘”也不会离开赵无极的基本思想和艺术水平,他是以赵无极极尽全力能写出来的水平为最高水平,然后进行“制造”,写好后。也是以赵无极的最高欣赏水平为准进行修改。一句话,前提是要赵无极“想到”,只要赵无极能“想到”,百变小秘就能帮助赵无极“做到”。

系统升级了,赵无极的自信心再度涨高了一截。不过。他并没有用系统的“方案优化”功能立即给他整理一套凤山治理方案出来。下午的会,赵无极其实也没什么目的,就是随便聊聊,无主题会议,大家随便聊,谈凤山的风土人情也好。谈凤山的成绩变化也好,谈凤山的困难也好。总之,畅所欲言吧。

当赵无极坐在主位把这个会议的主题一宣布,众人顿时傻眼了:这是什么会,新领导上任,不研究成员分工。不约法三章,不烧几把火,不探讨问题,随便聊,俺可没时间和你弄这些虚的啊,俺是党的干部,要做实事的呢。你赵无极上午才说了。多干实事少扯蛋嘛,怎么下午就变了?

“赵乡长,我家里有事,能不能请个假?”苗成林是这群人中,惟一遭到“贬职”的干部,心头非常窝火,尼媒,虽然级别一样,但别人怎么看啊?

“苗部长,家里有什么事?”赵无极平静地问道。

“我家那口子感冒了。我想回去看看他。”苗成林脸色有些忧郁地说道。

“哦,那你去吧,叫嫂子注意休息,不行,记得看医生啊。”赵无极关心道。

“谢谢赵乡长、各位。我先走了。”苗成林说完,站起来,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衣服,头也不回地走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赵无极提拔起来的三人,则望着赵无极,看赵无极有什么办法。尼媒,这明显不给面子啊。

“其他的同志,家里还有没有事的?”赵无极平静地问道。

见众人都摇了摇头,赵无极对着徐庭放说道:“徐主任,做好记录:1986年10月14日下午,凤山乡党委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苗成林因妻子感冒请假。”

“是,乡长。”徐庭放答应了一声。而也是这句话,众人才明白,原来下午这个“第一副书记”召开的是党员组织生活会啊。

不过,说起来还真是这样,组织生活会,有时有主题,有时真还没主题。赵无极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苗成林可就惨了,尼媒,你一个党员,在新的领导刚刚来时,过组织生活会都要请假,这也太那个了吧……

众人突然发现,他们以前对赵无极的评估有些失误,赵无极这是阴人的高手啊,而且还是阳谋呢!众人心里不由一凛。

过去,包括甘霖等人在内,都认为赵无极的能力很强,但那是在处理具体事务时,而面对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年轻的赵无极还能镇住堂子吗?

但是,赵无极却不愠不火地化掉了苗成林这一招,而且,还被记上了一笔。谁知道这一笔,会不会与升职、升级、年终奖什么的挂勾?

“同志们,我们都是党员干部,不是普通群众。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有什么区别呢,第一是理想,第二是纪律,第三是责任。在场的人里,我最年轻,我就说说我对这三点的认识吧。”

“理想问题,不用我说,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写入党申请书那天,就已经说过了。可是,我们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当时对组织的庄重承诺!我在这里强调理想,就是要多想一想,我们党的宗旨是什么,我们的内心里还残存着多少内容?我到凤山不到100天,但就我的观察,很多人人在单位但心思不在单位,工作不在状态,思想严重滑坡,上班打屁聊天窜门子,甚至溜号去打麻将长牌赌博,说到底,这是缺少理想的支撑,这种情况,说到底是对组织的背叛,是对自己的背叛。”

“也许,我的话严重了,但这是事实,至少是部分事实。也许有人会说,你赵无极也是图个新鲜,过不了多久也会与我们一个样。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纪律。上午,我说过三句话,叫正人先正己。律人先律己,多干实事少扯蛋!”

“关于上班的纪律,说实话,我到凤山乡来上班,就没看到过有关上下班的纪律。当然,也有人告诉过我上下班时间,以及家在县城或其他地方的同志,星期六下午可以走,星期一上午赶车回来,后面这个规定不错。但是。我一个新人来上班,组织上就没安排一个人给我交待有关工作纪律的事,如果这样,我犯了纪律,该是谁的责任,如果要处罚到我赵无极头上。我也是很不服气的。

因此,徐庭放同志,你先在党政办找一找以前有关上班纪律的规定,找齐后我们下次照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讨论,最后形成系统而合理的规章制度,然后,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发一份。而且还要在党政办存留的规章上签字,表示你已经学习过这些规章;对于新参加或调入凤山工作的同志,由党政办安排专人负责给新同志交接有关工作纪律方面的规定,如果这项工作没有到位,我惟党政办主任是问!”

“是,乡长。”徐庭放很高兴地答应下来,赵乡长这是在给他授权了。政府官员,不怕有事做,就怕没事做。有事做,就表示有权。而“权”却是过好东西。它可以通“威”叫权威,它可以通“势”叫权势,还可以通“利”叫权利啊。

“最后,我说一说责任问题。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凤山发展起来。让凤山的老百姓富裕起来!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我看到的景象是,凤山的农民,特别是靠近乡政府所在的几个村,绝大部分还是住的草房,有的家庭,连手电筒都买不起,更不要说家用电器了;有的家庭,要吃点盐巴都要到代销店去赊;有的家庭,家人生病了只得硬抗,因为没钱拿药打针;有的家庭死了人,连一付棺材板板都买不起。难道,他们就天生该受穷,难道,我们真的就比农民更加高贵?农民受穷,我们心里难道就一点也不愧疚?”

“几年之前,中央就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凤山也搞了几个企业,可是,那些企业为凤山带来了什么?除了让极为困难的乡财政更为困难外,没给凤山带来一点好处,反而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接下来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现有的几家企业搞活,在座的各位,都要为如何搞活这些企业出谋划策。我们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这几个企业会把凤山给拖死!”

“这是我最近想得最多的几个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都畅所欲言吧。”赵无极觉得还是点到为止好,不要把大家给逼急了。就是韦长青、甘霖、徐庭放等人,也需要时间消化刚才说的那些东西。

果然,大家见赵无极的话里充满着一种叫“锋芒”的东西,都暂时沉默了。沉默的原因则是他们大多数人,基本上对存在的问题都司空见惯,麻木了!赵无极这样一说,对他们也确实有触动,但如何着手,他们却毫无办法。

“赵乡长,我说几句吧。”赵无极把一杯茶喝干,将水又加满之后,纪律、宣传委员何安突然想要表态。虽然赵无极不知何安要说神马,但这起码算得上是个好现象吧。

第165章选择

在凤山乡的在编股级以上领导中,何安的年龄最大,已经47岁了,翻过年就要再长一岁。要说谁对凤山了解得最多最深,也非何安莫属。何安17岁那年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那时凤山也叫凤山乡,两年后就变成了人民公社,然后两年前又变成了乡。

刚刚参加工作的何安,被安排到乡上当通讯员,那时他年轻,有激情有精力也有理想,工作更是被领导看好,可是,工作一年后的某项运动让他非常敬仰的乡党委书记被开除了公职,让他的激情顿时冷却下来,人生的方向从此也开始变得迷茫。

后来,凤山乡的领导换得非常勤,具体换了好多个一把手,何安竟然有些记不清楚了。后来终于因为资格较老,费仁强当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时,他也开始担任过革委会副主任职务,公社改乡后就成了副乡长,两年前成了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

但是,何安与费仁强搭班子这么多年,却并没有进入费仁强的圈子。而是与乡党委副书记、乡人大主任吕宁生结成了朋友,以期在费仁强的强势下保住自己的那丁点利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何安基本不问世事,除了分管工作之外,整天就是喝茶看报纸。

何安的激情虽然不再,想法也归于淡泊,谁来主政凤山他都不在乎,但是,何安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凤山人,再加上在凤山工作了三十年,说对凤山没感情那是假的。华夏人的乡土情结决定了,任何一个还有点良知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年轻的大学生赵无极放弃县城优良的工作条件,以副县长,后来还是县委副书记公子的身份到凤山来工作,说实在话,何安还是佩服的。一个领导干部的子女。即便要下乡镀金,难道不能选一个距离县城近一点的,或在国道省道线上的乡镇,何必要跑到鸟不拉屎的凤山来?而且,何安更是知道,费仁强与赵德正同志之间有过误会。赵无极到凤山来,胆量也真够大的。

赵无极一到凤山后,出手阔绰大方,其实是让何安反感的,心想,这是纨绔子弟啊。那种好烟,你要是能天天散得起,我何安就真的佩服你了!可是,赵无极这家伙还真的长期抽好烟!好吧,算你老子有权有钱,看你以后如何收场!

初时,赵无极的表现中规中矩。并没什么抢眼之处。赵无极平时也不到领导的办公室窜门,因此何安与赵无极之间也只是点头之交。

赵无极挣的第一个表现,是全乡干部大会赵无极自我介绍的“声震全场”,当时何安就觉得,这小子难道猜中了费仁强的想法?这小子,不简单啊!何安此时便开始留意起赵无极来。

接下来赵无极的表现可谓是一路抢眼,次次都让何安惊落了一地眼球,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一手漂亮的有想法的调研报告,徒手擒获三名持枪匪徒。能作词作曲唱歌,在省报发表文章竟然还引来了米国鬼子,省市领导与其像朋友一般的关系,让何安直觉到,这家伙的能力实在太逆天了。也是在这时,何安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不管赵无极今后会如何,都坚决不要与之为敌!

不过,真正让何安转变观念,让何安彻底“投降”的是赵无极力主操持的三大合作社。

何安的家在龙王潭村,上有老下有小,左右是兄弟姊妹,兄弟几家加起来也有三四十号人,并且,何安与龙王潭村支部书记谢君理还是表亲,赵无极在龙王潭村去联系山珍合作社时,谢君理还跑来问过何安,那事儿搞得搞不得。

当时何安只说了一句,这些木耳菌子,往年都能卖钱,今年照样能卖钱,即便要亏又能亏多少呢,权当支持赵无极吧。

如果最初赵无极想要创办这个山珍合作社,是有让农民不受商贩盘剥的意思在内,那么,当合作社创办成功后,赵无极对之就有了更多的想法,譬如规模效益,成本效益,分装与分级所展示出来的效益等,也许每一项效益并不明显,但加在一起就非常可观。

成本效益在这儿如何理解呢?譬如,一个农民家拥有20斤菌子,他要卖掉必须拿到凤山场镇去,这无论如何,来去就是一天时间,中途还得在凤山场镇买点心或吃碗凉面打尖等,假设价格为5元,可卖钱为100元,在场镇上消费至少需要1元,这样实得99元;再加上浪费了一天时间,当时的价格最低为2元;如果农民直接卖给山珍合作社,同样价格为5元,实得100元,再加上一天的劳动力再怎么也能挣2元,因此农民就可实得102元。99元与102元之间,就出现了3元的差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