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村里去种地-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兽医以前是属于一门手艺,是由师傅代代相传,归于镇上的畜牧站管理,工作虽然不太体面,却也属于事业单位,每月有固定工资,医治家畜的时候也能赚些外块,退休后也有退休工资。

兽医在村里真的不太体面,经常要翻猪圈,农家的猪圈实在是不怎么干净,也就经常会沾上猪粑粑。

两人是专门到寥小雨的猪场去看看,也就顺便过来拜访一下,李无一的爷爷是个老兽医,也算这两人的半个师傅。

“建国,战友,你们来了啊。”爷爷从房间出来,很是热情,两个男人的名字都很有时代意义。

“李师傅,最近身体可好。”一个中年人把带来了的几包糖放下,就聊了起来。

奶奶外出走亲戚,家里没别人,李无一就把茶水倒上,上午没什么事,也就在旁边听着。

“好,吃得香睡得好。”爷爷拿出烟发上,烟是红梅,四块钱一包,老人习惯了这种烟味。

两个中年也都把烟点上,开口说道:“李师傅,您现在的工资有多少啊。”

爷爷回想了一下,“前年只有今年涨工资了,现在能拿

名字叫战友的中年人叹息了一声,苦笑道:“李师傅,不怕您笑话,我们两个现在的工资还没有您多呢。”

爷爷眼睛一瞪,惊讶的问道:“有这事,你们跑勤快点,加上找猪的钱应该不少了吧。”

建国听老人这么一说,也苦笑道:“李师傅,现在不同以前了,村里养猪的人少了,油价涨了,光是医猪,挣不了几个钱。”

“你们啊,现在都骑摩托车了,我那个时候全靠这双腿,走了几十年。”爷爷叹息了一声。

给猪看一次病,除了兽药成本,大概能挣5到10块钱,这李无一也非常清楚,如果除掉摩托车的油费,还真剩不了几块,兽医也就没了外水可赚。这医治家畜的价格比较透明,比如青酶素,土酶素,牛子西林,这些常见药的价格村民都比较清楚,你看病用了多少药物,这明明白白,多收几块钱的跑路费很正常,但超过十块村民们就有意见了,跑到镇上一告,兽医就有麻烦。

“李师傅,现在比不了以前了,习惯了摩托车,在走上一个小时的公路,哎!我们现在的工资是也就凑合着过,等熬到退休,工资反到是高了,呵呵。”

爷爷也没什么办法,虽然干了四十多年,但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兽医,“你们找猪不是能得不少钱吗。”

“呵呵,是啊,我们空下来也就专门找猪。”中年人不好意思说道。

“找猪,找什么猪?”李无一出声问道。

“李兄弟,现在猪少了,也就多了个找猪的行业,镇上杀猪匠要猪的时候就联系我们,带过去,一个猪能得20块钱。”中年人回答道。

李无一到是惊奇了,找猪还能得钱,“镇上要杀的猪也不好买吗?”

“是啊,养猪不赚钱,现在村里一户人家也就养个二头,四头的,过年还要留一头杀了,以前那个时候一家人最少也是八头猪啊。”中年人很感慨。

李无一心叹,难怪这猪肉会涨价,肥料涨价了,人工涨价了,小猪涨价了……山沟里永远不涨价的就是这黄土地啊。

“找猪也不容易,很多闲汉就专门在干这事,我们也是占了工作的便利,大概知道谁家有猪,也能算到谁家的猪该出笼了。”中年人继续说道。

“是啊,村里就有几个专门满山找猪的人。”另外一个中年人也接口道。

社会在发展,城里在发展,这村里也在发展啊,方向却是差不多的。

外面发达点的村庄,因为靠近城里,养猪都实行了批量化,也因此产生了一种职业:肥猪经纪人,猪老板要去村庄买猪,只能联系肥猪经纪人,谈好价格后,在由经纪人去联系养猪农户。

农户也愿意找经纪人,一是能随时知道猪的价格,二是要卖的时候也能随时找到收猪的老板。

这年头,就连猪也是经纪人,不比大牌明星档次低啊。

这山村的猪虽然没经纪人,却也衍生出了找猪人,专门找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一,你去支呼一声,把午饭安排好了。”爷爷发话,李无一也就到小宾馆去了,上午没他什么事,下午就要忙着去发钱,午饭后也要集体给村里人培训。

他还挂着一个冷冻厂主管的名头,下面分了三个小组,选了三个大妈当组长,表现好坏工资待遇也不相同。

在有十来天,葡萄就差不多能收完,然后各家各户就忙着收玉米,玉米收完了,能歇息十来日,到了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就是收稻谷的日子。



第九十章露天电影

李无一陪着爷爷到老公社去理发,老人年纪大了,不愿意坐车去镇上,也习惯了在老地方理个短发。;

从冷冻厂走十几分钟,就有一座大桥,路段一分为二,一边是水泥路,一边就是石子老山路,只因右边上去有煤炭场,左边的公路下去没有一处煤矿,到也是怪事。

每日赶集的时候,班车也是不去左边公路的,家住在左边的就只能在大桥下车,然后从小山路上面走着回去,最远的能走上两个多小时,这么多年下来,一直也没什么改变。

而在大桥的旁边,公路的交汇处,有一大片地方很平坦,也是老公社的地址,谁说村里人没眼光,整个山沟最好的平地就属老公社了。

楼房还不低,有三层楼高,只是没规划好,一楼就在公路边上,门面也没办法用,离公路太近了,一过车子灰尘漫天飞。

老公社有一个二亩地的大院坝,合着一片小*平房闻着,是以前集体开会的地方,好些年没用,坝子里长了不少杂草。

老公社和乡村小医院连在一起,有几个茶馆,一个理发店,打米房,几家杂货店,还有村里唯一的幼儿园,错落的一片,占了好几亩平原地。

老公社一直就这么荒废着,长长一片三层楼房连个窗户也没有,只有几间房用来当村长们的办公场所,小学的教师也可以住在里面,实在是大大浪费,偏偏这么多年下来,也没人管过。

“老伙计,这是你孙子啊,真是高大。”还没到理发店,一个老人就出来招呼。

理发店很古老,生意一般,都是给一些老头老太太理发,反复就是几招,平头,光头,锅盖头。

“年轻人吃得多,就长得高。”爷爷笑呵呵的说道,每个月都要来理发,主要是来和一些老朋友聊聊天。

店子还是木头双开门,有一个几十厘米高的门槛,这在以前很流行,走进店里,一个旧桌子,一面老镜子帖在墙上,镜子前面一把木头椅子,后面靠墙放着几张长木板凳,店里在没其它东西,理发是不用电的,水是小锅炉里烧着水倒在桶里,在把桶挂在墙上,接上一跟小管子,水流出来,也就把头发洗了,剪头发用的老推子,卡卡推过,就成了短发。

也难怪村里的年轻人中年人不愿意来这里理发,实在是出不了门啊,长得不丑,理发都能把人理丑。

“老张也来了啊。”老人正要给爷爷铺上大布,又来了一个老人。

“恩,来剪个脑壳,老李也在啊,等哈哈留到打长牌。”老张进门开口遍道。

“好。”爷爷答应下来。

村里理发不能说理发,叫剪脑壳,一些年轻人到了城里也改不了口,出口便道:剪个脑壳,到把人家理发小妹吓着了。

“爷爷,我先出去转转。”李无一招呼一声,也不打扰几个老人聊天。

从打米房一路走过,这些路上都有他的足迹,在往上面走一段时间,穿过一条小山路,就是村里的小学了,小时候读书都是走小道从公社穿过去。

打米房一直存在,并不是每户都有小机器打米,不是买不起,很多老人就算买了也不会用,要吃米的时候就背上一些到打米房来,不贵,一次两块钱。

小医院很破败,在门口就能见到躺在床上输液的病人,村里看病也不便宜,一个感冒也能花上几十上百块钱,屁股上长个疮都能叫你输液,大多数村民一般都自己弄点中药吃了,如果病没好,在到小医院来看西医。

“各家各户都注意了,通知个事,今天晚上八点半,在公社大坝子放电影,放地道战和南泥湾的笑声,各自带上板凳,有免费的花生瓜子,有开水,自带茶杯,都注意了,晚上八点半……”

广播里连续念了两便,李无一听着笑了笑,又发了一圈烟,从公社里出来,赶着回去发钱,晚一点在过来接爷爷。

放电影是忽然冒出来的想法,还记得小时候为了看次电影,一些离公社远的农户,六点吃了晚饭就提着板凳往这边赶,看完了还得走上一个小时才能到家,那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孩子他爸,晚上有电影你去不去。”一个妇人大声叫道,男人在另外一块地里摘葡萄。

“孩子他娘,电影有什么好看,在家看电视多好,要去你自己去。”男人抹了一汗水,昨天看电视就看到广告了,今天晚上圈圈台播放功夫熊猫呢,俺就是喜欢动画片,小时候没看成,现在抓紧时间看。

“豆豆,晚上和妈去看电影,大电视呢。”妇女见男人那表情就转移目标鼓动小儿子。

“妈妈,什么是大电视啊,比王小宝家的电视机还大吗。”小豆豆含着一颗葡萄,坐在土边上玩着泥巴,奶声奶气的。

“比王小宝家的大多了,好多人看呢,小丫也要去呢。”妇人哄孩子也是一把好手。

“妈妈,妈妈,我要去,我要和小丫玩,同学们都说小丫是最漂亮的。”小豆豆欢快的叫道。

妇人脸色一黑,叫骂道:“这么小就知道漂亮了,跟你老爹是一个德行,想当初你妈我也是村里的一支花啊,谁想到了会便宜了老爹。”

“嘿,什么叫便宜了我,我怎么了,不比那啥,那明星叫啥呢。”

“张飞。”妇人黑着脸色提醒。

“对,就是张飞,俺这大胡子不比那黑小子差。”男人抹了把胡子,很是自得,一年多没舍得刮,专门留的。

“你到底去不去,不去我可要刮你胡子了。”妇人实在不明白,自己男人怎么就喜欢留上大胡子呢。

男人大惊,连忙求饶:“好媳妇,俺去,俺去还不行吗,你可千万别动俺的胡子。”

“……”

“可艺,晚上公社放电影,你来吗。”李无一徘徊了好久,最后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恩,听见广播了,我爸说要去。”女孩声音有些欢快,想来也唤起了儿时的记忆,那个时候父亲还没生病,母亲还在,一家人看电影多好。

“恩,晚上见。”

在公社里就联系了县里放电影的人,晚上七点多就过来,弄好差不多八点。

下午照常发钱,到是听见了大家伙都是议论晚上看电影的事,好多年了,都快忘了看露天电影是怎么回事了,年纪大一些人都表示愿意去,三十岁以下都没什么兴趣,电影有什么好看,电视里天天在放。

到了晚上六点就到了公社,把爷爷接回来,吃了饭带着爷爷奶奶都到了公社,占座位可是个技术活,可不是在大学里,一本书,一张卫生纸就能占座的。

到了公社,县上放电影的人已经来了,李无一扔了几包云烟过去,工钱放完后在给,现在人都这样,给钱之前你是爷爷,给完钱你就是孙子。

给几个村长一招呼,从公社里搬了二十几个椅子出来,万一有年纪太大的老人来,就做在前面,顺便也把女艺的位置留出来。

记忆中,电影的屏幕真的好大啊,那时候感觉这世界上电影屏幕就是最大的电视了,当年很多小孩的志向都是放电影啊,开飞机啊,开银行啊……

“没问题吧。”李无一见几个师傅在调试机器,老式的放映机,手摇式。

“放心吧,绝对没问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点头到,难得出来下一次乡,这可是外快啊,电影放完还安排有夜宵,不错,真不错。



第九十一章南泥湾

不到八点,陆陆续续就有村民来了,拖儿带女的,不少八十老母还有嗷嗷待抚的幼儿,好在这坝子够宽敞,有一千多个平米。、QunabEN、

“太爷爷,到这边来,您老怎么也来了。”李无一眼尖,连忙跑过去,这辈分可不能乱了。

90岁的李太爷带着孙子小胖墩,也提着有个小板凳,“无一啊,不麻烦你吧。”

“麻烦什么啊,留着座位呢。”李无一带着两人到了最前排,那里已经摆上了一个桌子,上面摆着茶杯,瓜子花生糖果都不少。

“叔叔我要吃糖。”小胖墩看着东西就挪不开眼了。

“你这孩子就知道吃,这电影还没开始呢。”老人骂道。

“小胖墩,你叫什么名字。”李无一笑着问道。

小胖墩真的挺胖的,大概五六岁,“我叫李飞,爷爷都叫我狗蛋。”

“呵呵,来叔叔给你一个大苹果。”开心了摸了摸小胖墩的嫩脸,路口上可艺两父女来了。

“村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