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月道:“郎君,往常您不让我和彩霞给您行礼,我们也便听您的吩咐了。可是,从今天起,咱家后院的规矩可不是您说了算了。婢子们今后,要听夫人的了。”

这这这怎么一结婚,我这家主的地位还动摇了呢

“哈哈,男主外女主内对吧我懂我懂”赵云泽笑道。

明月又道:“郎君,咱家的账本,奴婢也要交给夫人了。今后,你若是再想入厕时用纸,那这笔开支可就不归奴婢管了。”

呃赵云泽又尴尬了。这小丫头怎么还惦记着我用纸擦屁股的事呢还好,她说的很委婉。要不然,我这家主今天就要在两个新入府的两个小丫头面前丢人了。

“明月呀,你不要再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今后咱家由夫人说了算了。对不”

“郎君明白就好”明月点头道。

一旁的香兰和麝玉见到身为丫鬟的明月居然用如此随意的口气跟赵云泽对话,便有些吃惊了。

“你俩谁是香兰,谁是麝玉啊”赵云泽问那领个秦府随嫁过来的丫头。

“婢子是香兰。”一个瓜子脸的丫鬟答道。这丫鬟便是昨晚为难赵云泽,要他做两首却扇诗的那位。

“那你就是麝玉了。”赵云泽望向另外一名丫鬟。

“对,婢子是麝玉。”另一名丫鬟答道。这名叫麝玉的丫鬟生着一张苹果脸,两腮有些许婴儿肥,看上去很萌。

赵云泽点了点头。瓜子脸的是香兰,就像兰花一样,尖尖的;圆脸的是麝玉,就跟玉佩似的,圆圆的。嗯,很好区分。

“郎君,如无他事,婢子们要进去服侍小姐了。”香兰说道。

“去吧去吧”赵云泽让开了房门。香兰和麝玉又对着赵云泽福了一礼,这才进入卧房。

“郎君可曾洗漱”彩霞问赵云泽道。

“还没呢”赵云泽说道。

“啊难道夫人没服侍郎君洗漱”明月压低声音,问赵云泽。“往日里我和彩霞可以伺候郎君洗漱,可是今日,要由夫人服侍您的呀”

“那个夫人她昨夜太卖力,腮帮子疼。”赵云泽口无遮拦的说道。

“登徒子,你瞎说什么呢”卧房里,传出秦茉儿的一声羞斥。

“那个我去前院了。”赵云泽赶紧落荒而逃。

明月和彩霞疑惑的对视一眼。她们两人都在想,夫人腮帮子疼也不至于无法服侍郎君洗漱呀。

“肯定是夫人下不了榻了。什么腮帮子疼,郎君净会蒙我们。”明月像是很懂似的,窃笑着对彩霞低声说道。

“啊夫人为什么会下不了榻”彩霞眨动着大眼睛,一脸的茫然。

“这个嘛,等你出嫁就知道了。嘻嘻”明月一脸的神秘之色。

分割线

赵云泽来到前院堂屋时,刘善宝和秦府随嫁过来的那两名仆从也已经等候多时了。

“秦平秦安拜见郎君”

那两个秦府的仆人一见赵云泽来至,便一齐朝他拱手。

既然人家自报家门了,赵云泽也不用打听他俩谁是秦平、谁是秦安了。

这两人都是中等的身材,年纪大约在十岁的样子,长相也很端正。而且,这两人的面容有些相似。

“你俩是兄弟”赵云泽好奇的问道。

“回郎君的话,某与秦安,是堂兄弟。”秦平回答道。

“堂兄弟那怎么一块到了翼国公府上”赵云泽诧异的问道。

秦平又道:“秦安是某二叔家的,我的二叔和二婶在秦安三岁那年便在一场瘟疫中亡故了。是某的父母抚养秦安成长的。八年前,某的父母也在战乱中亡故了。某便带着秦安乞讨为生。翼国公行军时遇上我俩,便收留了我们。”

赵云泽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唉,这也是俩苦命人啊天灾、战乱,对百姓来说就是劫难啊

秦安这时说道:“郎君,翼国公待某与堂兄甚好。让我俩随府中的公子一块习文练武。我俩对文武之事,虽不精,但也通。不知郎君打算如何安排某与堂兄”

赵云泽一听秦安的话大喜,哥们家中终于也有人才了,老丈人秦琼待自己还真不错。

“你俩先暂时跟着刘管家做事吧。至于今后让你们做什么,某还没想好。”赵云泽说道。

“诺”秦平和秦安一块对赵云泽拱手应下。

过了一会儿,秦茉儿在四名丫鬟的陪伴下也来到了堂屋。于是,赵云泽便和秦茉儿坐上主位,刘善宝、秦平、秦安、明月、彩霞、香兰、麝玉一同给赵云泽和秦茉儿见礼。

新妇第二日一早,是应该给家中公婆和长辈、兄嫂敬茶的,赵云泽家中没有这些亲眷,这道礼节也便省去了。

看着下方对着自己行礼的七个下人,赵云泽有些发愁了。又多了四张嘴吃饭,这以后的经济状况不妙啊

唉,愁人啊,愁的我腮帮子都紧绷绷的了呃,好像今早忘洗脸了。

第233章赵家庄(上)

今天是赵云泽新婚的第二天,又恰逢腊月二十三小年,赵家要做的事情很多。

按说,第二日是要上坟祭祖的。可是赵云泽一直说自己是孤儿,不知道父母是谁,便不用祭祖了。

秦茉儿提议去给赵云泽的师父秦川散人上坟。赵云泽又说了,我和师父以前隐居的地方离长安城远着呢,咱们要是去给他上坟,那今天就不用做别的事情了。再说了,昨天入门时就已经祭拜过师父了,今天不去给他上坟,他也不会怪罪的。

于是,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家中所有的事情,赵云泽都交给了秦茉儿打理。他自己则一头钻进书房,对着昨天阎立本和方直记录的来宾贺礼账本算了起来。

一番计算之后,赵云泽得出了所收礼钱的结果,二百二十二贯多点,很吉利呃不,很二的数字。

昨天的来宾虽然不算多,但是有几个大头,上的礼钱不少。比如尉迟恭和杜如晦,就给了二十贯。阎立本给了十二贯,方直穷点,只给了六贯。还有李靖、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孔颖达、温彦博、魏征、褚遂良等人,虽然人没来,却也都打发家人送来了十到二十贯不等的贺礼。

剩下的宾客,给的贺礼就都很少了。武库别署的那班官吏,好歹还给个一贯两贯的;可是那些延康坊的街坊们,却都是几百个甚至几十个铜子。这也可以理解,平头老百姓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人家能来就不错了。

赵云泽又算了一下昨日迎亲和婚宴的花费,一百六十来贯。好,还赚了六十多贯呢。

不过,要是再算上下聘和其他花费,那赵云泽的这场婚礼便亏了老本了。;

唉,也不知道秦茉儿的嫁妆一共值多少钱。下聘时秦琼就已经给了价值五百多贯的回礼了。想来,昨天随嫁的嫁妆,也不会值太多钱了。关键是,那些嫁妆就算再值钱,自己也不能这就拿出去卖了呀秦琼还给自己又送来了四张吃饭的嘴唉,心塞啊

“郎君,夫人问你算好帐了没。要是算好了,夫人喊婢子把账本拿给她。”明月来到书房,对赵云泽说道。

“算好算好了。”赵云泽连忙应道。

他刚要把账本交给明月,却又有些不舍了。账本一交,自己在家中的财政大权可就被剥夺了。交还是不交呢这是个问题呀

唉,看在昨晚媳妇把腮帮子都累酸的份儿上,还是交吧。

“拿去拿去”赵云泽一把将账本交给了明月。那决绝的语气,像是怕自己会后悔似的。

“嘻嘻,看郎君今后还能不能随便花钱。”明月丢下一句幸灾乐祸的话,抱着账本走出了书房。

唉,心塞啊婚姻果然是自由的坟墓。赵云泽双手抱着脑袋大叹。

分割线

下午,赵云泽与秦茉儿坐着刘善宝的马车出了长安城。他们是要去赵家庄。

赵守义代表赵家庄的乡亲参加了赵云泽的婚礼,还送了一大车的土特产。这让赵云泽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那些当官的同僚的贺礼钱,赵云泽只会嫌他们给的少。可是对于赵家庄的那些乡亲们,赵云泽却觉着受他们的礼有愧。

赵家庄还不足五十户人家,可昨天那一大车的东西,光小米就有三百多斤,鸡蛋也有好几百个。还有那些羊肉、鸡鸭、兔子等物。这些东西论价值,可能还及不上一个武库别署的官吏给的贺礼多。可是赵云泽也知道,这些东西,可都是赵家庄的乡亲们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所以,在秦茉儿忙完了家中的事情之后,赵云泽便对秦茉儿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带上点东西去赵家庄串门,答谢赵家庄的百姓。

秦茉儿听说了赵云泽和赵家庄的渊源后,满口子的答应了此事。秦茉儿说,人家赵家庄的乡亲们可都是出了贺礼的,却只有村正一人来赴宴了。于情于理,她和赵云泽都该去赵家庄走一趟。另外,秦茉儿还说,她顺便去看看自家的地。

于是,赵云泽便让刘善宝挑选了一些办婚礼剩下的吃食之物当作礼物,装了一马车,便和秦茉儿往赵家庄而去。

赵云泽和刘善宝来到赵家庄时,恰好看见赵守义坐在庄头的一块大青石上晒太阳。赵守义的膝头,还揽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老赵正在逗弄那小男孩,一脸的怡然。

直到马车在赵守义身边停下,赵守义才诧异的抬起头来。

赵云泽赶紧钻出车厢,跳下了马车。

“赵老伯,您老这是在看孙子呢”赵云泽笑着向赵守义打招呼。

“小郎君是你呀,这正是我的小孙子。”赵守义抱着那孩子站了起来朝赵云泽笑了笑,又疑惑的问赵云泽:“郎君今日才大婚第二天,怎会有空到此”

“赵老,家中诸事都忙的差不多了,我便与拙荆一起来看看您老和赵家庄的乡亲们。”

“诶哟,这话说的,论起来,您是我们的东家,怎么还跑来看我们呢”赵守义赶紧说道。

“呵呵,什么东家,我的地还得劳烦乡亲们照料呢。再说了,昨日赵某大婚,乡亲们都出了贺礼,却没有到场。不领着新媳妇来见一见大家,我这心里也过意不去啊”

这时,秦茉儿也下了马车,赵守义端详了一下秦茉儿,便笑着对赵云泽说道:“郎君好福气,您这位夫人生的比那画上的人还俊上三分呢。”

昨日赵守义虽然去了赵云泽家,可拜堂时秦茉儿还带着红盖头,又以扇遮面,所以赵守义并不知道秦茉儿的长相。

一听赵守义夸自己媳妇长得漂亮,赵云泽立刻毫不谦虚的说道:“赵老这话说的一点都对,我赵云泽看中的媳妇,哪能见不得人呢。”

“哈哈哈哈”赵守义和刘善宝一起笑了起来。

“夫君,哪里有你这么厚脸皮的”秦茉儿嗔怪的说了赵云泽一句,便对着赵守义福了一礼:“茉儿见过赵老。”

“使不得使不得,夫人是贵人,哪能给老朽行礼。”赵守义放下怀抱的孙子,就要伸出两手阻止秦茉儿施礼,可又因为男女有别,他便有些不知所以了。

“您老是长辈,当得起茉儿一礼。”秦茉儿施完礼,便自己站直了身子。赵守义这才收回双手,神态也自然了一些。

“赵老,咱这就去您家”赵云泽说道。

“瞧我,光顾着说话了。走走走,咱们回家”赵守义一拍脑门道。

第234章赵家庄(下)

赵守义的家就位于村头,是一个有着五间正房和东西两侧厢房的院子。农村的房子,都是泥坯垒的草房,也非常低矮。但院中却收拾的非常干净。

赵云泽和秦茉儿来到赵守义家后,赵守义便让他的老妻烧水煮茶。

今天的太阳很好,也没有一丝风。赵云泽和秦茉儿也便没进赵守义的屋子,只是在院子中跟赵守义聊天。刘善宝根本就没有进院,在门外看着马车。

赵守义和赵云泽、秦茉儿坐在蒲团上,聊起了家常。这一聊,赵云泽也知道了赵守义家中的情况。

赵守义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赵守义刚才抱着的那个小男孩,便是他的小儿子的孩子。今天因为是小年,附近的庄上有庙会,赵守义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带着孩子赶庙会去了。家中便只有他和自己的老妻留守。

“您老好福气呀,儿孙满堂。”赵云泽对赵守义说道。

“唉,儿孙多了也没什么好的。庄户人家,多一张吃饭的嘴都是愁事。好在,这几年关中安稳了些,地里的庄稼也没有乱兵祸害了。这日子,总算是有了点盼头。”赵守义说道。

“赵老,我那一百二十亩地,你们明年还种谷子吗”赵云泽问道。

赵守义点头道:“自然是要种谷子的,这东西虽然产出少,但耐折腾。只要不是大旱,地里总有点收成。”

“谷子抗涝吗”赵云泽又问道。

他之所以有此一问,是他惦记着明年关中地区的大涝。

赵守义道:“谷子抗旱,但却不抗涝。水大了,茎叶疯长,不结籽实。;要是太涝了,还会烂根,谷子也便毁了。咱关中这块下雨少,所以大家都种谷子。”

“那有没有耐涝的粮食呢”赵云泽又问。

赵守义想了想,说道:“稷子和黄菽倒是抗涝些。”注:稷,音季,高粱;菽,音书,大豆。

赵云泽犹豫了一下,说道:“赵老,钦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