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南洋吸引鬼子的是什么?自然是资源,尤其是橡胶与石油,橡胶南洋本来的数量就足够日本使用,再多也没什么意义,而石油则不同了,光是日本的海军,需求就几乎是个无底洞。历史上太平洋爆发前南洋的石油年产能大约是七八百万吨,如果这与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产能相比优势不算太大的话,那么若是南洋石油的年产量能够达到两千万吨、甚至更多呢?胡卫东就不信鬼子还能忍得住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米纳斯油田



    乍看之下,想让南洋石油产量增加一两倍似乎很难,但胡卫东却正好知道此时尚未发现的一个大油田所在位置。这个米纳斯油田也是历史上印尼最大的油田,位于在苏门答腊岛中部,廖内省马六甲海峡沿岸沼泽带,发现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可采储量超过了10亿吨,勘探充分的话年产一两千万吨是很轻松的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它附近还有印尼的四个主要油田,加起来总储量占到了印尼历史总储量的**成,当然,仅就二战期间来说,仅仅米纳斯油田这一个就足够用了。。。。。。

    这么大储量的一个巨型油田,远比德国那些中小油田好找得多,但因为位置偏僻的缘故,直到一年后正式投产才渐渐为世人所知。作为投资方的中福股份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就从中获得了上亿美元的净收益,身为其第二大股东的中福国际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

    而福特公司同样从中获益匪浅,中福股份的利润分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前那些犹太财团可以通过操纵国际油价来卡福特公司的脖子,以后这招可就不灵了。而且利用这次投资米纳斯油田的机会。胡卫东还将陈嘉庚等南洋橡胶业的几大龙头都引荐给埃兹尔。福特,双方随后又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下福特公司在橡胶方面的成本又可以降低不少。此外,由于利润的持续增长,手上不缺钱的福特公司又开始投资目前还处于不景气周期的远洋航运业,从而完成了“一条龙”的企业体系的构建。

    这种经营模式效率偏低,却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这在经济危机余波不止、又很快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下的三十年代末与四十年代初表现得十分显著,而且比起专心经营单一行业,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规避美国的《反托拉斯法》。于是没过几年,规模本就居于世界前列的福特公司进一步成长为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巨型综合性产业集团,即使连操纵了多国经济的犹太财团也对其忌惮三分。而意气风发的老福特更是公然撰文抨击犹太财团的贪婪引起了大萧条,是世界上最大的祸害,一时引起了极大的风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将鬼子引向南洋对于抗战胜利将有很大帮助,但对于居住在南洋的华人华侨来说,却会是一次空前的灾难。胡卫东心中内疚却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劝说南洋的华人华侨尽量迁离,尤其是新加坡这个“绝地”,只是大家普遍舍不得几代打拼出来的家业,而且几乎都不认为鬼子能够打败英军。所以听劝的不多。对此胡卫东只能在心中说声对不起了,毕竟他要捍卫的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胡卫东一回到国内,就得知了几个好消息,特斯拉不但安全抵达中原根据地,而且很快就作出了重大贡献,已经再次对试验性雷达作出改进的束星北在特斯拉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设计制造出了第一台具有实战意义的雷达。而之前一直困难重重的无线电近炸引信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素不服人的束星北在这特斯拉这位几百年一遇的科学怪杰面前彻底折服,他的性格也由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历史上他的人生悲剧得以避免。。。。。。

    此外,两年前在白云鄂博发现了稀土矿的原北大地质系讲师何作霖在湖北随州也找到了稀土矿,储量虽然远不能与白云鄂博相比,但至少抗战期间足够用了。稀土对于钢铁工业有着无法取代的价值,而且是生产球墨铸铁必需的添加剂,何况胡卫东正想让人研究稀土永磁材料,这下基本原料有了,该课题立刻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此极感兴趣的特斯拉不顾自己已然八十高龄,亲自出马主持了这个项目。

    由于两党和谈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物资门类都开始可以公开运进根据地,其中最为重要的自然是胡卫东出国采购的那些宝贝机器,由此不但中原根据地的基础工业突飞猛进,之前胡卫东被迫放弃研制的很多武器也终于可以立项上马了,除了前文提过的八一枪族中的那几种,40mm单兵火箭筒、107mm火箭炮、105mm山炮和各种高射炮的研制胡卫东最为重视。

    华北抗战中,原以为可以有效反坦克的枪榴弹暴露出了精度不足、射程太近的缺陷,当时胡卫东就下定决心要研制威力更大、精度更高、射程更远的单兵火箭筒。在中原根据地工业基础明显夯实,尤其是光学镜片与无缝钢管实现工业化生产后,胡卫东立即以历史上的69式火箭筒为基本模板,开始了40mm单兵火箭筒的研制。

    比起单兵火箭筒,107mm火箭炮更受胡卫东重视,这种新中**工史上的经典之作既可以集中起来对敌人的大部队与重要据点实施猛烈的火力覆盖,更可以拆成四管、双管、单管、甚至是放弃炮管,单用火箭弹用于游击作战,尤其是无炮管发射方式更是防不胜防,而且107mm火箭弹即使不用炮管,依然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高精度,对敌军的兵营、仓库、机场等大目标威胁极大。。。。。。


第一百六十章 新型火炮



    之所以107mm火箭弹不用炮管发射也能维持很高的精度,是因为它使用了比早期火箭炮更加先进的涡轮火箭发动机,飞行时的高转速大大提高了弹道的稳定性,加上设计完美的尾翼,使得107mm火箭弹即使采用无炮管发射方式,精度也高得令人发指,如果配合特制的参数对照表,107mm火箭弹无炮管打击4公里外的目标,偏差仅仅有2-3米,如果炮手经验丰富,误差甚至可以缩小到1米之内。而且107mm火箭弹的重量适中,单发18。8公斤的重量使得任何一个成年男子都可以单人携带它通过任何非天险地形,这简直就是天生为游击作战而设计的。。。。。。

    即使整炮使用,107mm火箭炮也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前线支援火炮,不过六百多公斤的重量,使得它可以轻易地由骡马拖曳机动,如果在平坦的地形上,更是两个士兵就能推着快速前进,极易拆分又令其具有通过绝大多数恶劣地形的能力,机动性甚至超过75mm山炮,而它较小的体积与低矮的造型,又令它藏匿起来十分容易,这对于防空压力极大的红军来说,简直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样。

    不过,107mm火箭炮也有一个较大的缺陷,那就是107mm火箭弹的涡轮火箭发动机稍显复杂,这一方面增大了研发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火箭弹的造价。前者因为有戈达德这位火箭专家在,很快就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但后者却是没什么好办法。如果连人工费也算上,第一批107mm火箭弹的平均造价高达三百多块法币,相当于当时中国大城市10口人一年的生活费。后来大批量生产后成本下降不少,但也依然高达一百六十多块。基于根据地的经济实力,107mm火箭弹炮再怎么好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只能作为奇兵,而无法发挥出它本来可以起到的战略作用。。。。。。

    正因为火箭炮太贵,所以主力火炮肯定还得是普通的身管火炮,其中机动性、尤其是地形适应性较强的山炮最受胡卫东重视。之所以胡卫东不造75mm山炮,而是直接上马现在日军都还没有装备部队的105mm山炮,是由于身为火炮专家的他洞悉了山炮与野炮的真正区别,并不在于两者的口径与炮重,而在于是否可以轻易拆分成能够纯靠人力携带的部件,既然如此,那么还不如直接上马威力更大的105mm山炮好了,当然,胡卫东脑中有现成的模板“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可用,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是新中国自主研制的一种中口径超轻型压制火炮。是一种可在多种军事行动发挥突出作用的多用途武器。该型榴弹炮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火力猛的特点,易分解与组装,在作战中具有灵活的机动性和良好的战术适应性,它是山地部队,特种部队理想的地面压制武器。

    与其他中型口径榴弹炮相比,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具备如下优点:优异的操纵性能: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的重量仅为1310千克。可由飞机进行运送、空投;由车辆或畜力牵引;或拆卸为11个部件由人员或马匹进行快速运送。7名炮手可在34分钟内拆解为11个部件,单个部件可由人力搬运;所有部件可在45分钟内重装为完整的榴弹炮,以执行新的任务。一炮多用:该火炮具有多种战术用途,士兵可根据作战需要调整火炮的膛线高度,在高膛线位置,该炮作为榴弹炮,执行火力压制任务;在低膛线位置,可作为反坦克武器,执行反装甲任务。除此以外,它还可作为迫击炮或无作力炮使用。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的主要技术指标

    口径105毫米;初速420米秒;最大射程10222米;最小射程2200米;全重1310千克;

    榴弹炮状态

    发射速度34发分;炮膛轴距地高度1070毫米;方向射界±18°;高低射界5+65°;

    作战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930毫米;宽度2530毫米;长度4200毫米;

    牵引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900毫米;宽度1500毫米;长度3650毫米、5300毫米

    反坦克火炮状态

    发射速度8发分;炮膛轴距地高度690毫米;方向射界±28°;高低射界5+25°;

    作战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550毫米;长度4000毫米;长度4700毫米;

    牵引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900毫米;宽度1500毫米;长度3650毫米、5300毫米。

    由于该炮采用的超时代材料与科技工艺很少,所以胡卫东自信几乎可以不加任何改动地将它制造出来,明明是一款山炮,却具有野炮的射程和重炮的威力,还可以充任更多的用途,这只能用逆天来形容。。。。。。

    这几种武器研制成功之后,胡卫东认为鬼子的陆军在武器性能上将不再具有任何优势,仅仅是有限时间内的数量占优而已,但是小日本的空中优势却还是令他颇为忌惮,在加紧实用型雷达与近炸引信的研制与改进的同时,胡卫东对于高射炮的研制花费了很大气力。。。。。。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型弹药



    山寨自然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但可惜的是,后世由于导弹的出现,只有小口径高射炮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大口径高射炮已经很难看到了,而在二战期间,配合近炸引信的大口径高射炮才是防空火力的中坚。好在胡卫东对于火炮早已经达到了“一窍通时百窍通”的程度,只要保证高射炮有较大的长径比,性能就不会差,只是l56、乃至l60的大口径高射炮管得等到电渣重熔和身管自紧技术研发成功后才造得出来,科学是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的,所以还得至少等上几个月。。。。。。

    除了火炮,子母弹、空爆弹等多种新型弹药也陆续开始立项研发,其中胡卫东最为重视他穿越前那几年里的研究重点——云爆弹。按理说云爆弹对石化工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胡卫东虽然买了不少相关设备,但距离形成产能还有不短的时间,现在就开始云爆弹的研制似乎为时过早。但胡卫东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如今的中国落后列强实在太多,一定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缩短中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他现在就对云爆弹立项,这样等到云爆弹研制成功的时候。根据地的石化工业也差不多建立了起来,立刻就可以开始大批量生产。也正是受到此事的提醒,胡卫东竭力挤出了一些时间,编纂了日后轰动世界的《并行工程学概论》。。。。。。

    此外,还有一种弹药不得不提,那便是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由于沥青铀矿的矿渣并不引人注意。所以很早就全部安全地运进了中原根据地,有了这些高品位的矿石,西安事变后来到洛阳的历史上新中国的“放射化学之父”杨承宗采用化学方法廉价高效地提炼出了大量高纯度的铀化合物。由此金属铀的获得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既然胡卫东当初购买沥青铀矿的理由就是制造特种穿甲弹,有了现成的金属铀后自然得真的生产一些以免引人怀疑,反正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铀235在金属铀中含量不过千分之七。也浪费不了多少核燃料,而且铀合金脱壳穿甲弹也确实是非常地强力,完全值得专门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