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万余人的佳绩。而在胜局已定的前提下,日纵针对旅顺守军发动的宣传攻势效果大增,当旅顺日军的最高长官被203mm大口径重炮轰得死无全尸之后,群龙无首的鬼子陆续放下了武器向中原野战军投降,总数超过3万人。如果加上战斗中被俘的人数则还要多上不少。至此被外国侵占40年的旅大地区终于彻底光复了!

    得知旅大光复后就连太祖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亲自向中原野战军发来了贺电,因为他很qīngchu旅大收复后沈阳抚顺一带的华野主力再无后顾之忧,从此可以全力东进,而日军再次损失十余万精锐之后则将毫无疑问地元气大伤。即便能够侥幸取得一些局部的胜利。也依然无力回天。心中笃定的伟人当即向东野与华野首长发出命令“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将日寇彻底赶出中国”

    而胡卫东则更关心大连与旅顺的造船厂,虽然由于日本人最好的东西总是留在本土,两地最大的船坞也就八千吨的规模。甚至还比不上抗战之前的青岛,更不要说是和上海比了,但日本毕竟在此经营多年,若比较造船工业的总产能,青岛与上海的造船工业加起来也比不过旅大地区。因此胡卫东打算将驱逐舰、护卫舰、鱼雷艇等中小型舰艇的建造任务移到这里来完成,以减轻青岛和上海造船基地的负担,反正现在东北战场胜利在望、旅大地区又有众多现成的要塞工事,安全方面不需担心

    在旅大之战中,贡献最大的主要是三支部队,即海军陆战师、日纵和炮兵师。其中炮兵师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新式大炮的威力,因此只在全军范围内通报表扬了一番,而研制和生产203mm重型加榴炮的军工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则受到了赤色党中原局、中原解放区政府和中原军区的通令嘉奖。

    与之相比,海军陆战师与日纵取得的战果却都是用无数指战员的生命换来的,因此自然都受到了隆重表彰。本来胡卫东还想对海军陆战师进一步扩编,但这类特殊的部队远比普通的轻步兵部队要烧钱得多,而且对中国这个大陆国家来说重要性也比不上装甲部队与炮兵部队,因此胡卫东后来只是将海军陆战师一分为三,变成了三个兵力一万多人的甲种师,海军陆战队这一兵种的总人数并未增加,但是大部分军官都因此或多或少地提升了级别,基层官兵上进的空间也大了许多,算是皆大欢喜,而且部队的战斗力也因为编制更加合理而愈发强大了

    与之相比,日纵的编制却进行了大幅度的扩编,由于大量新近改造完成的原日军战俘的加入,旅顺口之战中伤了元气的日纵不但补满了所有损失的兵员,而且还由一个军三个师团的编制一跃升格为方面军的编制,下辖9个野战师团、3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野战重炮兵旅团,总兵力不下30万人。

    之所以一下子进行这么大幅度的扩编,一方面是现在俘虏日军的总数已经突破百万,改造的效率也不断提高,日纵有了足够的兵源,否则就算想要扩编也只能在嘴上说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国内抗战胜利在即,在中国海军还不够强大的前提下,想要打上日本本土,只能tongguo日纵的示范效应增大日本国内革命的可能性,从内部瓦解日军。

    此外,解放军兵力的不断增加也令赤色党有了足够的底气完全驾驭这股转化自侵略军的武装力量,旅大光复的时候,解放军的总兵力早已经突破了400万大关,其中光是野战部队的人数就接近300万之多,而各大解放区的民兵总数更是不下2000万、其中基干民兵的人数也多达200余万。如此庞大的陆军力量远非日纵可比,事实上光是中原野战军就已经足以令日纵的官兵不敢生出异心了

    当日纵扩编完成的时候,中原野战军即使不算调往东北作战的两个重装师和日纵,总兵力也已不下百万之众,其中精锐的野战军兵力超过60万,而其武器装备与战斗力就更非日纵可比,甚至就连日纵的司令员白石智久也承认即使武器装备完全相同,中原野战军的野战整编师(兵力3万多4万多不等)也可以稳赢两个日纵的主力师团(兵力56万),而如果都使用现在的武器装备,在补给充分的前提下,中原野战军的野战整编师甚至可以轻松击败日纵的一个军,有这么强的武力作为后盾,胡卫东自然不惮使用日本人来打日本人,以减轻中国人的伤亡了

    注1:此时水翼艇还没定型生产,这些鱼雷艇都是木质的常规鱼雷艇,先造出来应急用的,虽然它们性能不佳,但是鬼子军舰无心恋战,鱼雷艇上的中国海军官兵可以从容发射鱼雷、加之渤海海峡狭窄而又岛屿众多,十分利于鱼雷艇的伏击,因此战果颇丰。(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七章 垂死挣扎(上)



    PS:感谢书友“看海开心胸”的慷慨打赏和书友“新生活开始”投出的月票。

    PS:很感谢书友“新生活开始”投出的8张更新票,但是码字速度实在更不上,本来我打字就慢,一小时也就1000字上下的速度,还因为某些原因动不动就要大改,能够一直不断更就很不容易了,希望大家谅解TT

    也正是因为深知中原野战军的强大,华野的林总在旅大之战打响时根本就没有派兵南下支援,只是派出少量疑兵进行牵制,同时也防范鬼子败兵北窜危害到解放区的百姓  。同时,以林总之能,自然不会看不到旅大之战胜利后东北战局迎来了重大转机,不等中央的命令下达,他就亲自率军东进,要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与东野合力将关东军最后的几十万部队彻底消灭,但这时候他却接到了东野遇挫的急报

    旅大告急令之前一直犹豫不决的关东军司令部终于下了决心,将筱冢义男的机甲第一军派了出去,这一方面是为了给长春的日伪军解围,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围魏救赵,将沈阳的华野主力吸引过来,以减轻旅大日军的压力。可他们却没想到,解放军第一次实施登陆作战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原野战军的实力、尤其是攻坚的能力更是比他们预料的更加强大,竟然独力攻取了工事坚固、兵精粮足的旅顺口。这样一来,除非筱冢义男有本事将东野的主力全歼。否则再大的胜利也不足以扭转南满的战局了,而一个装甲军再怎么强大,想要全歼一支总兵力超过六十万、而且作战勇猛顽强的强大野战军,也绝对是不可能的。日本装甲军的这次出击,其实只能算是鬼子的垂死挣扎罢了

    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意识到这一点后,不禁为自己之前没有果断派装甲军出战而万分后悔,但后世史家却普遍认为,以当时各大解放区已经陆续形成的现代动员体系和飞速发展的军事工业,别说区区一个装甲军,就算是十个装甲军。也无法与越打越多、愈战愈强的解放军抗衡

    不过。对于正在围困长春的东野来说,日本装甲军的突然杀到,确实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尤其东野的徐总一向擅打硬仗、也敢于冒险。居然想只靠手中的三个以步兵为主、总兵力不足二十万的纵队围歼鬼子的装甲军。结果纵有反坦克壕帮助。终究还是不敌装甲部队在大平原上的机动灵活和强大冲击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也被日军的中央突破凿穿,若非东野的援军及时赶到。伤亡的人数恐怕就远不止3万人了。

    可是对战果更加感到沮丧的却是日本机甲第一军的军长筱冢义男,因为纵然在包围圈被打穿之后,东野的广大指战员依然没有阵线崩溃,而能继续顽强地坚持战斗,并充分利用各种简易的野战工事与反坦克武器不断给装甲军造成损失。这一幕令筱冢义男不禁想起了当时还是红军的胡卫东给他摆下的“撒星古阵”(筱冢义男一直认为那是胡卫东有意为之,殊不知这根本就是巧合。),但却更加令他惊骇,因为当时阻击他的是敌军精锐中的精锐,而现在死战不溃的敌人却只能算是解放军中普通的野战部队罢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的作战意志竟然已经超过了我们日本人呢?”

    其实,这固然是因为随着抗战的深入进行,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解放军也随着战争的磨砺而越来越不畏死,也因为两个时期人们的心态不同所致。在当初华北抗战的时候,除了少数的智者,对于抗战的前途都并不怎么看好,那时中国军队对日作战时虽然勇敢顽强,却带着很重的悲壮色彩,所以不怕死的虽然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类似鬼子板载冲锋一样简单地拼掉自己的性命一了百了,既悍不畏死而又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却实在不多,因而只有精兵中的精兵在阵线崩溃地时候仍能沉着冷静地选择最为合适的作战方式与敌周旋到底。

    而现在即使是因为恶贯满盈而只能铁了心跟着鬼子一条道走到黑的铁杆汉奸,也大多相信中国的抗战即将获得胜利,更不要说是那些抗日军民了。在这样的信心支撑下,当初精兵强将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一般的官兵就能做到了。历史上德日法西斯前期势如破竹、后期却兵败如山倒,固然是因为兵员素质确实不如战争初期,但信心的失去显然影响更大,毕竟要说新兵太多导致战斗力下滑,那么美苏扩军的幅度更大,那些不一样是新兵吗?要说老兵损失太多,再多能多得过苏军?

    由于东野三个纵队十几官兵的死战不溃,日本机甲第一军虽然成功地打穿了阵线,却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全军一千多辆战车当中被彻底击毁的超过了三百辆,再加上受到重创而无法开动或者参加战斗的、以及路途中出现抛锚等技术故障而掉队的,鬼子装甲军现在已经仅剩不足五百辆战车可用,扣去其中的“炮战车”与装甲车,作为装甲军基干力量的坦克总数更是仅剩不足二百辆,突击能力不可避免地大幅下滑。即使华野主力没有及时东进,即使长春日军还有能力与其内外夹击,筱冢义男也没有把握将东野六十万大军完全打败,而现在眼见敌人两大野战军再度会师,总兵力何止百万,这厮自然更是彻底没了自信,当即又率军再次穿过已经被贯穿过一次的东野三个纵队,给其造成不小的伤亡后扬长而去

    筱冢义男明智的选择避免了机甲第一军因为补给断绝而被敌人的百万大军歼灭的风险,而且至少保住了一半的战车和不少于八成的人员,还杀伤东野近4万人并击毙上万敌军,从数据上来看机甲第一军的这次出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筱冢义男却清醒地意识到,这场战争日本已经输定了,接下来不要说是满洲,就连保住朝鲜都完全没有把握,如果再考虑到国内经济的崩溃、中国海军进行的远洋破交战和中国人tongguo善待战俘进行的攻心战,甚至日本本土都会变得不再安全(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八章 垂死挣扎(下)



    PS:感谢书友“书友0808121435”投出的月票和书友“太阳真人”与“看海开心胸”投出的评价票,继续求推荐票^_^

    最终,对日本前途深感绝望的筱冢义男选择了切腹自尽,他此前之所以多次从战场上逃跑,为的只是以后还能有复仇雪耻的机会(带回情报乃至火箭筒等实物只是顺便为之),但现在的他再看不到成功的半点可能,日本陆军已经完了,就算按他最乐观的预想,日本最终能够保住朝鲜、台湾和本土,靠的也只会是海军,而非陆军,他筱冢义男就算继续活着,也再没有机会洗清国内人称“逃之筱冢”的巨大耻辱,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以死谢罪,同时证明自己并非懦夫

    在自尽之前,“人之将死”的筱冢义男对为他介错的爱将西竹一说道,“或许我们的大陆战略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半个世纪的努力最终毁于一旦,却反而将中国这头沉睡的巨龙给唤醒了”

    筱冢义男的自尽令之前一直认为他懦弱畏死的裕仁天皇叹息不已,同时也深深后悔,而日本军部的大佬们也都心有戚戚,因此筱冢义男临死前破格举荐当时还只是一个旅团长的西竹一接任机甲第一军军长的提案得到了破格批准  。不过西竹一出身贵族而且在历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并且人品高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是一个日军之中难得一见的真正武士。撇开资历不谈的话,也的确有这个资格。

    对于总兵力超过六十万人的东野来说,几万人的伤亡还不至于让其伤筋动骨,但由于赤色党一直以来对战绩严苛的要求,东野的徐总还是向中央发出了电报自请处分。但与此同时,他却又准确地捕捉到长春日军因为这次小胜而产生的短暂心理松懈,不等华野主力赶到就命令部队独力发起急攻,明显缺乏心理准备的长春守军当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竭力想要挽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