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3万吨级和2个7万吨级的现代化船坞(民国时期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缺的只是高水平设计师,只要能从国外引进到一些,建设一些大工程并不难,与工厂相比。建筑工程的精细程度差远了)。不过,船坞建造费时费力,哪怕是相对较小的万吨级船坞,用上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工人师傅也拿出了少活二十年的精神拼命苦干,完工也至少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再加上日军飞机不断的袭扰,九个月内能够建成就该谢天谢地了。至于那些规模更大的船坞,需要的时间则还要长得多,两三年都未必能够建得好

    所以当时胡卫东根本就没指望过中国能在二战胜利之前就将国内的造船业发展起来,毕竟有船坞这个没法快速建成的硬件条件限制着,再怎么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也依然是来不及的。可没想到上海的光复竟然来得这么早,这实在是令胡卫东欣喜若狂,而且上海的造船厂可不仅仅只有江南造船所一家,论整体规模的话,由昔日上海第一大造船厂耶松船厂等多家企业陆续兼并合股形成的英联船厂才是上海最大的造船企业。

    英联船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联船厂)是一些主要是英国背景的外资与中资企业为了减小内耗而合并形成的中国境内最大的造船业龙头企业,合并后共占地30万平方米,职工近1000人,拥有4座大型船坞(杨树浦1号、2号船坞,董家渡船坞及和丰船坞)。有了这么好的基础,只要注入其相对缺乏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一些先进的加工设备(比如焊机),三五个月之后这里就可以同时开造四艘排水量万吨级的民船或者八千吨以内的军舰,这比现在仅有一座万吨级船坞的青岛造船厂无疑要强太多了,但问题是,这家造船厂却是外国人的资产

    注1:这事与胡卫东也有一定关系,他考虑到历史上解放战争后期胜利来得太快,以致于建国时的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很多政策法规的出台并未经过仔细斟酌,因而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就拿推广简体字来说,当时因为普及教育的需要,时间十分紧迫,以致于很多简化方案都明显欠妥,字体是简化了,但因为汉字的造字规则没有被严格遵循,很多简体字只是读音相同就直接选用了,结果不但对文化传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同时接受简体字教育的人在识字较多之后因为没有规律可循,深入学习的难度反倒比繁体字还大,结果简化字只对早期的初级扫盲帮助较大,对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来说,花在识字上的时间反倒比繁体字更多(现在的简体字是多次修正过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但因为都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问题依然没能完全解决。),这对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早在1938年的时候,胡卫东就已经上书中央,希望能够未雨绸缪,提前开始准备工作。中央采纳了胡卫东的建议,便将已经是政治局常委的张浩调入中央全权负责此事,张浩性格沉静、心思缜密、立场坚定、处事公平,又与胡卫东长期搭档,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收回租界



    在抗日战争初期,胡卫东和赤色党的领袖们采纳了国际友人斯诺的建议“在抗战形势还很严峻的情况下暂不宜树强敌”,因此对西方列强的租界等各种特权暂时隐忍。浪客但是如今抗战胜利在望,赤色党的武装力量更是今非昔比,仅以陆军而论,超过300万、而且还在飞速膨胀的庞大兵力足以与一等列强相比,这种时候要还是对西方列强忍气吞声,那可就不是赤色党和胡卫东了,上海公共租界在胡卫东来到上海的次日就被正式收回,一并废除的还有西方人在中国的种种特权

    由于现在与美国的那笔至关重要的一揽子贸易还未完成,胡卫东对美国人的态度相对和缓一些,对其在上海的各种产业采取了赎买的办法,除非有罪不容赦的重大恶行(主要是害死人命和侮辱妇女),对美国人之前的各种行径也都尽量容忍,直到几个月后中福国际在美国采买的军舰、飞机、粮食和引进的设备人才大都落实之后,胡卫东才有了对美强硬的底气小说章节。没办法,为了中国的将来,有的时候该忍还得忍啊!

    而对于其他西方国家、尤其是牛逼哄哄的英国人,胡卫东则毫不客气地将其在沪产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几乎全部没收(少数与中福国际有过往来的大企业或大财团得以幸免),因为它们都是帝国主义用来剥削中国人民的工具,而对于那些有罪于中国人民的家伙,则更是逃脱不了人民的审判(群众公审),而他们的财产自然也要收上来用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向中国人民赎罪了

    结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原解放区政府就接管了上海的全部工业企业和物资仓库。并且先后没收了外国资本家和本国买办的大量非法所得(对中国无益有害的投资如赌场、妓院之类带来的收入也属此类),其中光是金银外汇的总额合计就高达1亿多美元、珠宝古玩地产之类较难变现的更是不计其数,不愧是东方第一大都市。得知此事的日本当局一方面为自己没有提早下手却便宜了中国人而后悔不已。另一方面却寄希望于西方、特别是美国制裁赤色党进行报复,如果因此加大对日本的扶植力度,那就更好了

    然而,遭受损失的又不是美国人。美国政府为何要为他们出头?何况这些来到中国的冒险家们大体是些什么货色,美国人也清楚得很,全部抓起来或许有冤枉的。抓一半绝对有漏网的,更重要的是,美国与西欧国家、特别是与目前名义上还是世界老大的英国之间同样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因此对于中国人收拾英国佬的做法,美国人其实心中暗爽

    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日本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而德国人又光拿钱不办事,这令美国政府十分不满,因此罗斯福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中国倒向苏联,为此美国政府先是积极在中国两党之间斡旋,努力促成联合政府的组建。失败后则转而拉拢很明显将会统一中国的赤色党,以免人口世界第一、而且已经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而开始团结起来的中国坚定地站到苏联一边,身为中国通的罗斯福看得很清楚,中国赤色党的力量越强大,与苏联的矛盾就越难调和,将来反目成仇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美国人即使站在整个西方阵营的立场上,也不会轻易得罪中国赤色党。

    因为同样的原因,美国人甚至不顾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对,派出舰队为中福国际的船队进行护航,胡卫东也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中福国际引进的设备与人才大部分按照原定计划投入了青岛与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地带环洛阳工业区,但也有一部分因为胡卫东临时变更的命令而被运到了上海,比如2套3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另外Dc3大型客机的生产线也被确定放在上海,因为上海本来就有一定的飞机制造能力,虽然此前仅有过利用进口配件组装了5架飞机的成果,但总比那些完全没有基础的地方要强得多,至于基础更好的洛阳飞机制造厂,到现在为止无论是研制中的,还是已生产的(都是教练机),全都是木质飞机,而且在歼1和轰1定型生产后,那里也肯定腾不出多余的产能,还不如在上海另开一家飞机制造厂,专门研制和生产各种全金属飞机

    对于这次总金额不下20亿美元的全方面技术、设备与人才引进,胡卫东原以为少说也得三五年才能基本消化下来,但不过一年之后,部分项目就已经开始形成产能,两年之后更有超过一半的项目全部完工,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固然要归功于解放区群众空前的建设热情和胡卫东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更因为1938年中原边区在工业建设方面继续高歌猛进,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1938年在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上堪称是承前启后的一年,以至关重要的钢铁工业为例,在引进的设备还未形成产能的情况下,边区的工人师傅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死抠细节和加班加点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1938年不可思议地生产出了30万吨合格钢材,较1937年增加了200%,其中固然有地盘扩大了、转炉建造起来也相对较快的因素,这样的增速也足以令人惊叹。

    而电力工业的发展就更是迅速,1938年全年的发电量多达50亿度以上,较前一年暴增了十五倍以上,这固然是因为胡卫东选择了特斯拉提供的方案,让洛阳电机厂大量制造发电成本较高、单机功率较低、但可以快速生产的永磁式发电机,再加上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而令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依然堪称奇迹。(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中德合作(上)



    此外,年产化肥30多万吨、抗生素2千多万支、汽车1万多辆、水泥1200多万吨、煤炭1500多万吨、成品油30多万吨(由于炼油工业起步很早,中原边区与西北边区的炼油厂足以消化自产的全部原油。)等各项工业部门的成绩也都令人深受鼓舞。不过在战争环境下,要说发展最快的,除了军工,还能有别的工业部门吗?

    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各大边区的兵工厂合计生产了超过10亿发各种枪弹,人民军队子弹不够用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而昔日战士们最爱的手榴弹和枪榴弹尽管因为炮兵与空军的日益强大导致需求相对下降,但1938年的产量依然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分别达到了200万枚和40万枚小说章节。即使是当年全靠缴获补充的炮弹,1938年全年的总产量也超过了10万发,而且还是在没把30多万发迫击炮弹算进去的前提下

    轻武器的产量也较前一年突飞猛进,1938年合计生产半自动步枪20多万支、突击步枪10万多支、冲锋枪40多万支(大部分“出口”)、各式机枪上万挺、各型迫击炮近4千门、火箭筒逾2千具,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军队飞速壮大的需要,但相比以前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

    而更大的突破,则是1937年还基本不能生产的重武器,进入1938年之后已经陆续开始批量生产,其中身管火炮的产量更是达到了600多门(包括100多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而飞机和坦克的产量也都过百,尽管大多是用缴获或者回收得到的零配件组装而成,飞机更以教练机为主,但与以前相比。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日益雄厚的工业与军工基础,赤色党才能连续发动大的攻势,特别是两个吃补给十分厉害的重装师远道前往东北战场支援。这在以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事。获得这两支王牌部队之后,一向用兵谨慎的林总也不禁豪气顿生,竟然罕见地以区区三十万部队向东疾进,连续攻取营口等地。以微末损失的代价毙俘日军数万后,兵锋直指伪满重镇沈阳。

    一时间日本关东军上下人心惶惶,而东北的中**民则信心大增。同时一度只剩三千余人的南满纵队也利用关东军南满主力被牵制住了的大好时机,迅速形成烽火燎原之势,不但很快恢复了长白山根据地,而且还向外积极扩张,夺取了多个县份并将武装力量发展到10万人枪。正如当初首长高原所预料的一样,南满人口相对稠密,由于东北独特的斗争环境。这对游击战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只要能够撑过来进入反攻阶段,南满的潜力是地广人稀的北满根本无法相比的。

    但就在东北抗战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苏联政府却瞒着赤色党私自与日军媾和了。这段时间以来与抗联合作得相当愉快的朱可夫在接到最高统帅部发来的命令后,对徐高二人说声抱歉便无奈地带兵撤回了苏联。中方也是到这时候才知道这个坏消息。连忙发电通告各大军区、尤其是东北军区和华北军区。得知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之后,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林总都忍不住连吐了好几个脏字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苏联这样的不义之举却令德国确认了中苏两国的确是面和心不和,从而坚定了拉拢中国的决心,协商中的中德秘密合作不但因此迅速达成了协议,而且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双方最初的预料

    为了表示己方的诚意,德国方面首先无条件地向赤色党赠送了一大批胡卫东早就渴求的重要设备,即便只算成本价都高达1亿多美元,而且其中更有德国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军用精密机床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30000吨级模锻式水压机和世界上最先进的15000吨级自由式水压机(这个苏联也有,同样是德国人的技术。)等不少花钱都买不到的战略性机器设备,不过考虑到赤色党在此之前已经花费了15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