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之祸害-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真实得了解彼此,就比如在鞑靼人窃国期间,我们的老百姓甚至视欧洲人为妖魔鬼怪一样,但现在,他们就不会再这样认为了,科技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互相之间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消除了误会。”

杨丰说道。

“大人,火车马上要到站了。”

杨忠在一旁提醒他。

“好吧,那么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什么才是民主。”

杨丰站起身说道。

这时候外面汽笛鸣响,隆隆行驶的火车开始减速,外面丹徒县的站牌一晃而过,很快列车挺稳,两人走出车厢,出了车站后杨忠立刻朝着一辆出租车招了招手,车夫赶紧甩了下鞭子,两匹马迈动步子上前。

“县衙!”

杨忠说道。

紧接着杨丰和孟德斯鸠一起上车,大明头号特务头子,巡抚见了都忍不住腿软的杨都指挥使往踏板上一站,这辆马车就立刻开动起来,沿着通往县城的道路很快进了城门,穿过繁华的街道停在一座老式院落门前,两人下车之后,走进这座挂着县衙牌子的大门,没有任何阻碍地直奔挂着县令牌子的办公室。

“这是县令?”

孟德斯鸠愕然地看着办公室内一个中年人说道。

后者此时正在几名看上去穿着普通的乡民围攻下,那些乡民很显然对政府的某种税收非常不满,一个个情绪激动地喊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之类的威胁,而那个胸前斜着县令绶带的则陪着笑脸解释,还不时端上杯茶递过支烟,然后督促旁边一个书吏记下那些乡民的要求之类。

很显然这一幕颠覆了他对官民的认知。

杨丰向墙上一指。

“为人民服务!这是所有大明官员的行为准则,他们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统治者。”

然后他用法语翻译那五个大字的意思。

“二位有什么事吗?如果不是特别急的话,请到这边休息一下略做等待。”

这时候一名工作人员走过来指着对面房间说道。

“不用了,我们改日吧!”

杨丰说道。

然后他带着被震惊了的孟德斯鸠直接离开了县衙,重新登上了那辆等候的马车。

“去督察院!”

杨忠说道。

马车赶紧再次开动,很快停在了相隔不远的督察院门前,正好里面还在开会,他俩同样没有任何阻碍地走进会场,在专门的旁听席坐下,在他们旁边还有几个人正坐在那里拿着笔往本子上写着什么,其中居然还有两个年轻姑娘。这些人是报社的采访,至于女性出来工作在大明也没什么稀罕的,尤其是新一代的姑娘们在接受了大学教育后,根本不可能在安于深宅大院,别说是出来当采访,就是自己出来开公司的都有,反正有皇后做她们的靠山,现在皇后陛下亲自兼任大明妇联主席。

而他们目光的焦点在中间会场上,一个中年男子正声色俱厉地斥责会场正中发言席上另外一人。

“这是干什么?”

杨丰问最近的一姑娘。

那姑娘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另一边的孟德斯鸠,然后带着一丝幸灾乐祸说道:“交通局预算三十万把县城到京口的公路硬化,结果三十万花完了,还没硬化了三分之二呢,督察院这帮老爷们怀疑交通局有人中饱私囊了,要当面讲清楚账目,否则就要送刘局长去西金州养老。”

“那他贪没贪?”

杨丰问道。

孟德斯鸠来之前已经学过汉语了,虽然说不太好,但听懂是没问题的,他同样很关心这个问题也在看着那姑娘。

“他哪敢呀!”

那姑娘说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当初是为了在督察院能够通过预算,估计是故意低估了造价的,他要说五十万,那些老爷们肯定不干,那都是他们交的税钱啊,但这条路修起来老百姓得方便,他今年六十多了,反正干完这一届就退休了,先把路修起来,现在老爷们想不修也不行了,他确确实实没贪,怎么查他也不怕的,大不了督察院通过弹劾让他撤职。”

“把他名字记下来。”

杨丰回头对杨忠说道。

这时候那位刘局长果然两手一摊言明你们不掏钱就停工,反正修了三分之二,剩下你们愿意留着让人笑话就留着,不愿意就掏钱咱们修完,愿意去大理寺起诉我就去。

“你这是什么态度?”

质询他那位勃然大怒,但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也知道,这路要是没硬化也就那样了,但如果硬化了半截剩下不干了,他出门是很容易挨臭鸡蛋的。

“诸位,是否同意追加二十万龙元的预算,同意的请举手!”

这时候督察院院长说道。

说完他先举起手来。

然后接着一堆人民代表或举手或不举手的,最后点数举手的超过百分之六十,于是这项追加预算得到通过,紧接着是否成立调查委员会,对交通局在修路期间是否有中饱私囊行为进行专门的调查,然后这项在百分之八十同意的情况下也得到通过,剩下就是调查委员会成员了,很快督察院院长就拟出一个名单,再次表决得到通过后这项调查也正式展开。

至此会议结束,一帮人民代表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而那位刘局长则在报社采访和几个旁听的老百姓欢呼声中,笑着一抱拳也走人了,估计明天的报纸上他该成头号明星了。

“你看,这就是民主。”

走出督察院的时候,杨丰对孟德斯鸠说道。

老孟很显然对此感触也是挺深的,自从半个世纪前,路易十四穿着猎装拎着马鞭,走到巴黎议会大厅,告诉那些正在开会的议员们从这一天起,禁止再召开任何此类会议后,法国的议会就名存实亡了,在太阳王的光芒照耀下,所有人民都只有顺从路易的旨意,哪怕路易奢靡无度好大喜功,不到二十年让法国人口减少近七分之一,法国人民也依然必须忍耐。

很显然和大明比起来,法国就像是鞑靼人的国度。

他无限感慨地长叹一声。

就在这时候,刚才那姑娘突然满脸兴奋地跑过去,就在同时不少人也在激动地涌向前面。

杨丰一把揪住那姑娘。

“出了什么事情?”

他问道。

“丹徒伯的儿子在ji院打架被抓了。”

那姑娘一边急不可耐地挣脱他一边说道。

“快,过去看看!”

杨丰急忙对车夫说道。

他们赶过去的时候,那位倒霉的贵族公子已经被警察从ji院里揪了出来,手上戴着手铐,垂头丧气地在众人围观中被押上了警察的囚车,后面还有被打伤的人用一副担架抬出来,也正在被装上医院的马车,那人顶着满脸血挥舞拳头喊着:“我要告你,我要让你去北海过下半辈子,贵族怎么了,贵族就能抢别人姑娘还随便打人呀!”

然后周围一片叫好声。

“侯爵阁下,那位伯爵会怎么样?”

孟德斯鸠问道。

“不好说,看情况如何了,如果他这个儿子的确无故伤人而且是初犯,那倒也不至于牵连他,但打伤人肯定是要流放的,是金州还是北海,就看那人伤得如何了,不过他这个儿子的继承权肯定剥夺,如果他这个儿子是有前科的,那么子不教父之过,他作为贵族应当为道德之表率,所以肯定也是要受到牵连的,轻则公开登报谢罪,重则夺爵。”

杨丰说道。

孟德斯鸠又是长叹一声。

在法国这算个屁,贵族别说打伤人,就算杀个小pi民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370。第370章 世界和平

在看过了大明的民主和平等之后,孟德斯鸠就已经可以说彻底地沦陷了。

当然,实际上这时候已经从他爹手中继承波尔多法院院长职位的他,和年轻一腔热血的伏尔泰多少有点不同,他还需要了解得更深入一些,接下来他又在杨丰安排的人陪同下,继续在大明各地游历,白天看晚上奋笔疾书写作他的见闻和分析。尤其是那位丹徒伯世子因为打人致伤被废除袭爵资格,而且丹徒伯本人登报谢罪,甚至亲自去受害者家里公开登门谢罪后,他更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直接被大明的平等与法制精神所折服了。

总之一本取代了波斯人信札的游记,就这样随着他的游历逐渐完成,然后变成了一门指向法国封建制度的大炮,向着路易十四的du裁统治发出正义的怒吼。

当然,杨皇帝没工夫陪他。

好歹也是日理万机,这只是玩玩小游戏而已,要是天天玩这个就不务正业了,就在他陪孟德斯鸠感受大明民主和平等的时候,内阁和军方之间的讨价还价终于也尘埃落定,内阁最后还是同意了为军方拨款给每一个营购买十二挺机枪组建枪炮哨,之所以打动那些尚书们的,还是加强后的营作战效能增强能够在某些方面代替旅来行动。

比如说对付游击队。

这时候明军在战场上真正的大规模交战已经没有了,尤其是在中东,没有什么正规战中能对抗明军的,主要就是zhen主勇士们的游击战,过去一个步兵营进行深入山区的扫荡很危险,毕竟那些zhen主勇士们真要玩猪突,仅仅一个步兵营很难挡住,明军一个步兵营扣除炮队和各种乱七八糟人员,真正参战的也就不过八百多支步枪,这东西再快还能打出多少子弹?

一万zhen主勇士绝对淹没了。

而在信仰的力量下,那些长老们召集一万炮灰并不难,老人小孩在前面消耗明军的子弹,青壮年在后面当主力,冲过拦截线之后玩弯刀,明军就算素质再高也挡不住源源不断的勇士,最后累也累死了,之前在汉志已经有过一次一个步兵营差点被一万zhen主勇士给淹死的例子,幸亏附近两个营救援得快,但这也让郭洪不敢再以营为单位扫荡。

但加上十二挺机枪后,一个步兵营基本上就不会再害怕什么zhen主勇士了,这些机枪在一分钟内打出的子弹,几乎相当于大半个步兵营,同样宽度的战线上,火力密度陡然增加一倍,对于勇士们无疑就是灾难了。

这一点很重要。

这就相当于扫荡效果暴涨三倍。

而财政上的负担,却仅仅增加了给机枪购买子弹的钱,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得以旅来执行扫荡任务,这样在作战资源上的浪费就不是几颗子弹钱了。

这个结果杨丰也很满意。

实际上这样明军的步兵营基本上就和二战时候,华北战场上的日军大队差不多了,虽然这样想有些别扭,但事实上明军在各处战场上扮演的角色,也就和地道战里的山田差不多,包括干活儿的风格也都是一样一样的,甚至郭洪这个恶棍连三光政策的口号都喊出来了,搞得杨皇帝听到后还挺茫然。

而就在此时,奥斯曼帝国和俄国还有波斯的战争也结束了。

奥斯曼人不但收复了北頓涅茨克河东岸,以及高加索地区所有被俄军之前占领的土地,而且还经过一场血战,夺取了俄国的察里津,可怜彼得一世再次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抢到一口肥肉反而最后被人家撕下一大块,而他的难兄难弟侯赛因,同样被艾哈迈德撕掉了整个西北部,还在明军的威胁下,不得不主动求饶最后换取了奥斯曼人停战。

当然,艾哈迈德也同样损失惨重。

他在俄国和波斯的胜利,只不过是为了出口恶气,而他损失的那些广袤领土,却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阿尔及利亚,昔兰尼加,的黎波里,埃及,巴勒斯坦,汉志,巴士拉,特兰西瓦尼亚,克里米亚,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波斯尼亚这一连串的名字,永远从奥斯曼帝国消失了,多察里津和大不里士两个名字又算什么?

一点点安慰罢了。

“波斯人求饶?”

杨丰说道。

“是的,陛下,波斯人的使者到了巴士拉请求和谈。”

冯祯说道。

这时候明军已经在布什尔港完成了会师,兵锋直指设拉子,不知道明军真实意图的侯赛因和那些寺庙长老们,正拼命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力量,赶往设拉子保卫这座古波斯帝国的荣耀,曾经的帝国中心波斯波利斯,但很显然他们也知道这并没什么卵用,这些天从布什尔起飞的明军飞艇经常过去轰炸,这些连禁寺都没放过的恶魔,早就把波斯人的勇气给泻得差不多了。

这种情况下,屈膝求和成了最明智选择。

“可以。”

杨丰说道。

“但是条件必须讲清楚,割地赔款就不需要了,但他们要允许咱们修建从巴士拉到阿什哈巴德的铁路,还有铁路沿线驻军权,我们的军队可以在铁路线两侧三十里内驻扎和自由行动,当然这个范围内矿产勘探开采也归我们,还有就是大明在波斯的治外法权还有议定关税权,总之就是以这些做交换,换取他们不用割地赔款了,甚至阿巴斯港和布什尔港也可以还给他们。”

紧接着他又说道。

阿巴斯港和布什尔港对他没什么用处,到时候各留一个租界充当商业区就行,他现在最想要的是铁路,既然艾哈迈德不能夺取波斯,那么这条铁路就只能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