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之祸害-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扬州程家下一代家主激动地趴在地上叩谢皇恩。

这是三百万龙元的回报。

虽然这有卖爵嫌疑,但杨皇帝并不在乎这个,事实上他现在正在努力多封几个爵位。

按照大明封爵制度,军功第一,文功第二,特殊贡献第三,军功那就肯定不用说了,历朝历代那都是军功为第一等的,文功即行政系统的官员们治理国家的功劳,但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功劳也都算在文功里面。科学不用说,教育包括教化育人两个方面,教化也就是传播华夏文化方面,当然也包括传播圣教,而育人是指学生中有功于国家的数量比较多的,那老师也有可能得到封爵。至于第三项特殊贡献,那就很广泛,或者也可以说杨皇帝看着高兴了,而程庭捐三百万龙元肯定是让他高兴的。

未来杨皇帝是要把贵族院当上议院使的,自然不在乎多封几个爵位。

甚至他准备封上十几万个。

反正一个男爵无非就是赏赐几百亩地而已,他封十万个男爵才几千万亩土地,他又不是说非得封耕地,比如程庭这个盖平男实际上是辽东半岛上一片临海的荒山,他得到后唯一的用途,就是在那里建一片海滨别墅,反正他要的就是爵位,至于封地……

他家一年收入去那些穷点的属国都能买半个国家呢!

哪还在乎那几百亩地呀!

把那片荒山封给他,他还得建设得漂漂亮亮的,要不然人家笑话。

而文莱国王加的平远侯则是在广东的群山里,同样也就是一片不大的山区,话说以文莱国王的身份外加有钱程度,怎么着还不得给当地先修条铁路通到梅州啊,要不然以他堂堂享受亲王待遇的郡王身份,难道顶着九旒冕在山路上颠簸近百里视察自己的封地?那岂不是得让报纸的采访们笑死!

这是各取所需,他们要政治地位,杨皇帝要龙元,要他们投资穷地方建设,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交换。

而他封一大堆爵位,把社会各阶层全都囊括,甚至有见义勇为做好事表现突出的,他都准备给封爵,由这些封爵选举议员组成贵族院充当上院,而平民选的督察院就充当下院,首相由上院选候选人再由他面试确定,但下院有弹劾权质询权总之有各种制约力,这样就勉勉强强有点君主立宪的味道了。而且还是君权比较强的君主立宪制,毕竟无论首相还是地方主官,最终都是由皇帝确定,军权和特务机构也掌握在皇帝手里,但权贵和平民的利益也都照顾到了,等自己差不多该寿终正寝的时候干脆弄个宪法出来,把这套东西以宪法形式确定下来,至于再以后怎么发展就听天由命了。

反正有他这个神格在,后代怎么还不传个十代八代的。

至于千秋万代,那个他还真就没想过,帝国总会灭亡的,无一例外,他现在手上多沾点血腥,多吞并几个国家,多屠灭几个异族,到最后就算他的帝国没了,好歹也还照样是汉人的天下,那时候就爱咋咋地去吧!大英帝国废了,世界老大不也照样说英语信上帝吗?以后就算大明帝国废了,世界老大还照样说汉语信圣教也就是他最大的追求了!

“陛下,这是龙城的设计图。”

邵廷采把一份图纸在杨皇帝面前摊开说道。

邵首相此时心情那也是很愉快的,虽然杨皇帝这次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但这个大难题却给他一下子带来大笔的财政收入,作为首相此时心情愉快那就很正常了,这一次光属国君主和富豪们的捐款就超过了五千万,而且还在不断捐款中,已经开始形成一场运动了,话说大明那财政入不敷出都是理论上,实际上大明财政根本不缺钱。

他怎么可能缺钱。

战争赔款加掠夺,光这两项就已经很恐怖了,莫卧儿人可是一下子赔了好几亿,而且英国人和荷兰人还在继续赔款中,孟加拉虽然加入大明,但赔款这东西也是不能免的,这还不算前一阵子明军在印度洗劫的,光德里皇宫搜刮的就已经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明财政部可是真不缺钱。

不过这龙城建设也的确需要巨额的资金。

这座城市可非同一般。

“整个龙城外城为环形,但城墙设计为棱堡,这样从天空向下望就如放射光芒的太阳般,象征陛下恩泽万物的光辉,设计有三十六棱以符合天罡之数,城内正中为皇城,皇城内为皇宫,皆依照应天皇宫修建,皇城两侧辟为商业区,主干道以井字状绕皇城而过,道路皆以沥青硬化,城墙上设有十二门,八座为陆门,四座为水门……”

邵廷采给杨丰详细介绍未来的西京龙城设计。

“不错,就照这个建吧!”

杨丰满意地说道。

“不过还有一点,你们得在这里给朕建一座水坝!”

紧接着他又指着城北伊犁河上一个点补充了一条,那里其实就是原本历史上卡普恰盖水库大坝的位置。

“这样倒也正好形成御苑,臣等原本设计在城南一座,不过那里地形南高北低,这个御苑就算建成也不会太大,在这里有了这一座就足够了,筑坝高度足够的话就足以形成绵延达数十里的湖面,两岸栽植树木可以形成大片的森林,再放些珍禽异兽,倒也是一处盛景。”

邵廷采说道。

“呃,朕只是想在那里建一座水电站而已。”

杨丰说道。

很显然他并没有自己首相想得那么多,他只是为了同样把水电站建设起来,这时候电力在大明已经进入试验阶段,不过和原本历史上一样,这时候发展的同样是直流电,除了用于通讯设施之外,目前能够用到的地方也仅仅是照明而已。他的皇宫里就安装了第一批电灯,而且还是钨丝灯泡的,下一步正在研究电动机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这样他的西京龙城肯定也必须使用电力,一座水力发电厂必不可少。

“倒是臣疏忽了。”

邵廷采忙说道。

这时候电力只是在试验阶段,除了皇宫之外,也就是应天的无线电报站刚刚开始安装,皇宫也仅仅有几间宫殿通了电灯,他的确疏忽了这个问题。

“另外还有,在修建通往龙城的铁路时候,还必须再引出一条支线到这里。”

紧接着杨丰又手指塞米巴拉金斯克位置说道。

“臣尊旨。”

邵首相没多说话直接答应。

话说杨皇帝想干什么,这位首相大人自然是明白的,肯定陛下的扩张瘾又犯了,实际上大明政界对于往这种不毛之地的扩张兴趣并不是很大,这时候大明夺取的这类地方太多了,远远超出了需要的范围。遥远的金州不用说,那么广袤的土地上总共还没内地一个县人口多,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无人涉足的蛮荒,可以说再养活几千万人都没问题。而北海省更甚,金州至少有金矿银矿可以吸引移民,但北海省就几乎无人问津了,无论那里有什么资源都很少有人会移民过去,冬天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就阻挡住了几乎所有人的脚步,直到现在整个北海省人口还不足两万。

而那是数百万平方里的广袤土地呀!

那里常驻的只有军队几个兵站而已,补给全靠春天用船送去,一到冬天就把门闭上,全都待在屋子里靠着壁炉过日子,甚至一连几个月都不出去,也就是春夏季节的好日子里,有些商人和猎户跑过去狩猎野兽取一些珍惜皮毛,还有采集些药材之类,而曳河下游同样全都是这样的土地,至少在内阁看来完全食之无味。

不过既然皇上喜欢,那就随他去吧。

反正这时候大明除了还在天方打仗外,其他地方的作战都彻底结束,现在有足够精力伺候皇上的扩张欲。

331。第331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

这时候各地的明军的确都把活儿干完了。

从南到北都干完了。

长白山里最后一批还在抵抗的旗人游击队,也在明军的围剿下唱着圣诗带着坚定的信仰,毅然决然地投了天池,算是彻底从这片黑土地上绝迹了,就算还有活着的也都在大明光荣的奴隶队伍里,为帝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好在毕竟他们有语言和各种方面的天然优势,尤其是非常懂得如何拍那些管理者马屁,所以在奴隶队伍中混得还算不错,很多人都走上了管理者岗位,这也算是体现圣朝的仁慈了。

而南方的战火同样平息。

或者也可以说该杀的也都被明军杀光了。

就连最后一个还坚持自己信仰的苏禄苏丹,也终于改邪归正亲手将收缴的数万本经书一把火点着,彻底告别自己那不堪回首的过去,并且下令将全国所有寺庙长老全部砍了,然后将那些寺庙拆除,分别在原址上重新建起圣祠带领全国百姓皈依圣教……

当然,他也得到了苏禄国王的封爵。

至于在这些年里,吕宋诸岛上到底死了多少人,那个就真没法查清楚了,反正刚刚完成的大明吕宋省人口普查结果,不算苏禄王国的话,全省人口还没两百万呢,这里面即包括汉人,也包括皈依王化后被编入汉籍的土著。总之整个吕宋诸岛上,不算苏禄国王控制的棉兰老和几个小岛,其他加起来就两百万人口,而苏禄人口估计也就还有三四十万,至于之前他们到底有多少,那就只能说天知道了。

香料群岛上战火同样平息。

无论苏门答腊还是爪哇抑或苏拉威西甚至于新几内亚岛上土人都已经没有再抵抗的了,当然或许在丛林深处还有几个为信仰而战斗到底的,但那已经没有必要动用军队,这点小事地方警察就解决了。

还在战争中的也就只剩下也门了。

所以说现在大明帝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基本上停止了高速运行,就连各地驻军都在不断撤回国内,一些不重要地方的守备队也开始撤销转入预备役,甚至连东北经略使,安南经略使,占城经略使,真腊经略使,吕宋经略使这些军区级编制都直接撤销拉倒,反正他们也没活儿干了,不撤销留着干什么?

目前还剩下的军区级编制,还有南北两京留守,西北经略使,这个马上就要改西京留守了,西南经略使,虽然西南也没什么战事,不过那里民族复杂,而且还有几个属国也需要镇压,所以经略使府依然保留,驻地设在了昆明。南洋经略使,这个虽然也同样没什么活儿了,但镇压各属国和镇南省各岛土人也是很有必要的,包括吕宋也纳入南洋经略使的辖区,再就是玄策府的印度经略使,昭武府的锡兰经略使,还有亚丁港,或者刚刚改名振武府的天方经略使。

总计还有八个军区。

野战军倒没怎么裁撤,裁撤的都是些地方守备队,大明目前依旧是十五个步兵军,甚至还多出一个骑兵军变成了两个,另外还有一个军级的海军陆战队,总共十八个野战军。

不过这十八个野战军目前也绝大多数都无所事事,只有第二骑兵军,还有第二和第九步兵军各一部在阿拉伯半岛作战,剩下各部甚至连敌人都没有,也就西北经略使所属第一骑兵军,还有第五军一部在中亚有那几个乱七八糟汗国的威胁,另外第九军和第二军在印度有点活儿,其他各军那生活也是无聊得很。

陆军闲,海军更闲。

陆军好歹还有个敌人,海军不出印度洋连个敌人都没有,奥斯曼舰队被打得全军覆没,阿曼海军也不值一提,波斯和莫卧儿帝国甚至连不值一提的都没有,强大的舰队完全失去对手,实际上印度洋和太平洋都完全成了大明海军的洗澡盆,以至于杨皇帝下令把所有老式风帆战舰全部退役了,包括剩下几艘二级战列舰也转给海军学院,所有战舰全部换成蒸汽巡洋舰。

而这就是大明资本家对西京建设充满热情的原因。

很简单……

不打仗了,他们没钱赚了。

这时候的大明资本家们无师自通,早就已经明白了所谓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说白了那就是得不停折腾,得打仗,得搞大规模的建设,不打仗不搞大规模的建设,光凭出口和民间消费是没法带动经济高速增长,或者说让自己狂赚大钱的。

杨皇帝为什么建西京?

那还不就是为了向西扩张吗?

向西扩张就得打仗,一打仗他们就立刻财源滚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大军一动那就跟往外喷钞票一样,他们在后面等着捡就行了,当兵的衣食住行弹药消耗武器损耗全都是商机,更何况还有战胜后的战利品抓获俘虏的奴隶贸易占领区的资源占领区的市场,这统统都是钱啊!前些年他们疯狂赚钱靠得是什么?不就是大明的战争机器疯狂运转吗?程家十年财产增加十几倍从哪儿来?他们家是仅次于皇帝陛下的大明第二大钢铁巨头,明军打出去的每一发炮弹都给他们财富增加一笔。

现在这台战争机器突然停下来,那些资本家心里急呀!

而西京建设,一下子让他们看到了这台机器重新高速运转的希望曙光,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推着它快点转起来,杨皇帝之所以不向西进攻不就是因为铁路修不过去,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