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之祸害-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的尊重,也把这一点延续下来,毕竟高丽也是第一个回归大明怀抱的藩属。

而现在,文莱国王也获得了这项荣耀。

“这是你忠心应得的。”

杨丰拍着他肩膀说道。

好吧,他就是要以此来鼓励这些藩属国搞这个,让他们在互相攀比中大搞他的个ren崇拜,同时不断把财富耗费在这些东西上。

他对属国的原则其实很简单。

扶持上层。

给国王,给王国大臣稳定的权力,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剥削自己国民直接敲骨吸髓,只要他们对大明恭顺,可以说对自己老百姓想怎么压榨都可以,就是抓自己老百姓卖给大明奴隶贩子都行。

然后再以各种方式,比如搞大工程,比如奢侈品,比如朝贡,比如让他们购买大明国债,总之种种方式再把他们压榨的老百姓血汗钱吸到大明的国家建设中。而就在同时那些拥有特权的大明商人,通过这些特权,尤其是免税权和治外法权垄断这些属国工商业,这一点没什么难度,原本历史上后期南洋华人本来已经做到了,但只是被***摧毁了而已,而现在有着大明的后盾他们做起来会更简单。

同时不断人为制造饥荒之类灾祸让这些属国人口减少。

这同样没什么难度。

他有很多教科书可以借鉴,比如说英国人,十八世纪一场英国人为制造的孟加拉******,就轻松干掉了一千万人,孟加拉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一的人口,同样十九世纪也是英国人为的一场爱尔兰******,也让爱尔兰在五年时间里人口锐减四分之一,英国人能做到的,他同样也可以做到。

甚至他还可以用更狠的。

诸如散播点小瘟疫。

总之想干这个,他有的是办法。

而这样的结果,就会把这些属国变成类似欧洲殖民者后期的南洋诸国,封建君主依然在世世代代延续,并且在他们的王宫被当猪养,财富阶层全部变成华人,他们掌控这些国家所有工商业,他们都是大地主,大资本家,他们是上等人,他们居住在美丽的花园洋房里享受佣人服侍下的美好生活,至于这些国家的最底层就是那些土人,而他们过什么日子就没人关心了,继续在最污浊的贫民窟里一代代腐烂吧!

而原本历史上,会有一场***来改变这一切,但现在……

现在杨皇帝其实也想不了那么遥远,反正他只负责构筑起这座帝国的大厦,并且尽可能地让它牢固一些,但真就有后世子孙不肖,让这一切轰然崩塌,那个他也就没有办法了,他也不可能再从坟墓里爬出来。

带着一份对未来的怅惘,皇帝陛下离开了文莱,他的下一站是暹罗,当然,这时候的暹罗都城还不是曼谷,而是北边的大城。

不过曼谷也同样发展起来。

作为明军基地发展起来。

和南洋其他各国不同,暹罗这个国家身上华人烙印极深,实际上这个国家人口里面有很大的比例是华人,原本历史上缅甸攻陷大城时候,十几万华人为保卫暹罗而战,甚至到暹罗灭国后,还是华人领导着重新复国,当然以后他们肯定不会有郑信了,但这时候的暹罗国王也已经把华人任命为他的昭披耶,而指挥暹罗军队的同样是一名大明陆军的退役上校。

这个结果令杨皇帝非常欣慰。

在曼谷皇城的行宫里,召见勉励了一下暹罗国王,顺便又品尝了一下暹罗小姑娘之后,皇帝陛下启程继续前行,下一站是镇南府,也就是新加坡,这时候的镇南府已经初具规模,包括大明镇南省的各级机构也已经在这座城市运行。

当然,最重要的是……

“朕就喜欢这个!”

龙牙门北侧一座小岛上,杨皇帝抚摸着身旁的大炮说道。

这门大炮太大了。

前细后粗的炮管黑沉沉,如一头沉默巨龙般,从钢筋混凝土的暗堡中探出头去,俯瞰着龙牙门的辽阔海面,炮口内径粗得甚至都能钻进一个成年人的脑袋,在炮身后面,那些炮手正在用吊臂吊起一枚差不多有水桶粗的炮弹,小心的放到供弹槽上,然后迅速推入炮膛,紧接着开始放入一个个药包。

好吧,这是大明新一代岸防炮。

七寸炮。

也就是二百二十四毫米。

炮弹重量三百斤,最大射程二十里,实际上这样一门大炮,就可以覆盖整个龙牙门航道。

“开炮!”

用望远镜看着对面巴淡岛附近一座小岛上,那面代表着靶标的旗帜,杨皇帝兴致勃勃地说道。

304。第304章 大明男人的天堂

“臣叩见陛下!”

镇南城的行宫内,南洋经略使陈泰和镇南巡抚韩光,带着各自属下的主要将领和官员叩拜在地喊道。

“都起来吧,这些年你们也都辛苦了。”

杨丰淡淡的说道。

“谢陛下!”

陈泰几个赶紧谢恩爬起来。

杨皇帝其实在自己人面前没什么架子的,也就是对属国那些君主们比较喜欢摆个排场,但朝廷之上其实很随便的,有时候在一些学术性的问题上,甚至都不介意手下有不同意见,比如老邵就经常和他因为科学问题发生比较激烈的讨论,陈泰这些人都是从起兵就跟着他的,当然也都很清楚这些,起来后就各自站在一旁伺候着,等待皇帝陛下的询问。

话说他们这些年也的确劳苦功高。

尤其是陈泰和他部下这帮将领们,相比起北方各军,他们这边格外地辛苦,北方各军作战规模大归大,但却都是正规大兵团作战,而他们的敌人实际上是几乎无穷无尽的游击队,恐怖xi击这一类东西,尤其是还有热带环境里的各种疾病,雨林区里的毒蛇虫子,甚至沼泽瘴气。北方各军打完仗基本就没事了,而他们实际上没有打完这一说法,他们的每天睁开眼都是战斗,直到现在零零星星的战斗还时有发生,尤其是爪哇岛上,至今一些当年逃进山区的抵抗分子还没被彻底清理干净。

当然,他们成绩也是辉煌的。

从当年明军赶走荷兰人直到现在,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他们为大明打下了整个爪哇岛,整个马来亚,大半个苏门答腊岛,另外婆罗洲不属于文莱王国的部分也纳入大明直属。除此之外在苏拉威西岛,安汶,帝汶岛,还各有一个直属的府,这些整个组成了镇南省,为大明帝国开疆拓土近三百万平方里,也就是一百万平方公里,而且全都是极其富庶的土地。

而在这期间明军为此付出了四万士兵战死或者病死,另外还有近十万人伤残的代价,至于他们杀死的敌人……

这个早就没有确切数字了。

反正镇南省刚刚搞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省汉人,也就是大明迁来的华人,一共是三十二万多人,这里面不算驻军,实际上光驻军就得近十万,至于土人,也就是乱七八糟的本地民族,一共是四百万,其中女性三百多万,也就是说这片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还有不到一百万土著男人,而这里面青壮年实际上还不到十万。

而根据最初估算,这片区域的人口应该在一千万左右。

也就是说六年间,他们让这里损失了六百万人口,当然,这么多人不可能都是明军杀的,有打仗死的,有瘟疫病死的,也有饥荒饿死的,还有被掠卖做奴隶的,总而言之就是,这时候原本历史上的印尼和马来亚两国土地上,除了亚齐和文莱两个王国,还有加起来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万人口外,剩下的地方就还有包括十万青壮年和三百多万女人在内的,总共也就是四百万人。

“不过这个数字也没那么准。”

韩光小心翼翼地说道:“臣等只是统计了那些熟番的,一些深藏在山区丛林里的食人生番,这个都无法进行统计,就像婆罗洲腹地还有苏门答腊沼泽地区这样的。”

“那个慢慢来!”

杨丰很不在意地说。

那个的确不好办,主要是成本太高,尤其是婆罗洲腹地这样的,即便现代都属于可以拍狂蟒之灾的,这时候明军进去真得危险性太大,二战时候连日军都被达雅克猎头族打出来过,他可不认为这时候明军比二战日军战斗力还强,再说食人生番没多少,而且也不会对他构成妨碍,他们喜欢躲在森林里就继续在那里好了,最好世世代代都别出来。

“这里的教化工作做得怎么样?”

他紧接着问教化使。

大明在各属国,边疆区,还有殖民地,都设有专职教化使,归属礼部统一管理,采取类似教区制,每一个教化区一个教化使,下属教化官和教化员,主要职责是清除所有yin祠邪祀,清除所有异端,清除所有违禁书籍和雕刻,塑像之类东西,总之就是清理干净旧的所有印记,然后再教当地土人四书五经。

不过现在有点变质。

这时候的教化使们更热衷于建杨皇帝的圣祠和圣像,还有就是传播圣谕书,甚至还有内地虔诚信徒,自发跑来传播皇帝陛下福音的。

“陛下,臣无能,至今只有不足一半的土人摆脱愚昧。”

教化使跪下说道。

当然他没敢说这一半里面还有多半是表面上,真正虔诚皈依的连他也不知道有几个,实际上目前镇南省的主要冲突也就是这个问题造成的,那些土人对大明来殖民他们倒不是很敏感,反正他们就是被统治来统治去,谁统治他们还不都一样。但对于让他们改变信仰,这个都表现得非常不友善,也就是那些在大明种植园当苦工当女人,对于先进文明接受度比较高一些,但那些小的土著部落,对此就比较抗拒了。

哪怕明军拆了他们的庙烧了他们的经书,也没法逼着他们去教化使那里听讲。

这个总不能用刺刀吧?

明军倒是不介意用刺刀,可问题是哪有那么多士兵?更何况押他们一次可以,不能天天让士兵押着他们去圣祠啊!

“不要光胁之以威,还要诱之以利。”

杨皇帝说道。

“尤其是在那些橡胶园甘蔗园里的土人,可以由教化司购买一些衣服食品,对于那些在这方面进步比较快的,进行适当的奖励,这个朕会告诉礼部专门安排一项这方面的资金。另外也可以帮她们向雇主争取一下获得更高的工钱,毕竟作为接受了我华夏高等文明的,也就不能和那些愚昧之徒一概而论,她们获得更高一点的报酬也很合理,至于对那些雇主,可以由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一下补偿,比如在税收方面优惠一下。”

紧接着他又说道。

“皇上圣明!”

那教化使赶紧说道。

当然,这个其实他也知道,现在无非就是通过皇上变成制度化而已,要不然他想做也没用,毕竟他只是教化使,又不是什么主管官员,人家那些种植园主又没什么义务听他的,凭什么他说给信徒高工资就给呀?但现在有皇上圣谕,有税收优惠就不一样了,而一旦那些种植园里的女工过上好日子肯定会成为榜样的。

当然,这只是小事而已。

传教从来都是得需要漫长时间的,这才不过几年而已,这东西第一代人不行,至少得下一代才能真正见效。

实际上在这里就算不传教也没什么大不了,总共四百万土人而已,而且还绝大多数都是些女人,就算男人也都还是些没成年的,这时候在镇南省的奴隶贸易依然红火得很,每年都有数以十万计土人被掠卖,等这些男人成长起来,估计也差不多该被以各种方式抓到大明当奴隶了,这样这些民族很快也就消亡殆尽了。

至于那些女人,那个属于融合的行列,这时候那些土著女人都是随便上的,而且因为这里毕竟是大明直属领地,所以这里的女人和汉人生下孩子都算汉人,这样内地那些来这里淘金的男人哪还能控制得住?

可以说在这里的每一个大明种植园主都有一个后gong。

话说这也是来南洋淘金的一个重要吸引力,虽说那些土著女人算不上漂亮,但问题是有足够的数量可供选择,其实真要算起来,那些土著女人也都不是太丑的,总比黑鬼强多了,尤其是对国内那些没学历没关系没技术的底层老百姓来说,跑到镇南省随便领个殖民证,跑到银行贷一笔起步资金,圈块地,雇一批土著女人种上……

无论种上什么都行。

香料,橡胶,甘蔗,甚至就是直接种水稻都行,就这一带那些火山灰地方,可以说无论随便撒点什么种子都保证能结出丰硕果实,那水稻都是一年三熟,再配上高产良种,一年随便一亩地都得两千斤产量。

这比起国内简直就像白捡一样。

然后守着一大片属于自己的种植园,没事儿再随便给点好处,引诱一下自己种植园里的土著女人搞搞另一种形式的种植,那样的生活也是很惬意的,话说这时候的镇南省土著女人多半都严重缺乏男人抚慰,哪怕不引诱都能主动上前引诱雇主的,抛开审美观问题,这里那简直就是男人天堂一样。

要不然国内老百姓还不爱往这里跑,但有这样的好处那就很吸引人了。

尤其是那些在这一带服役的明军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