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之祸害-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同意,我同意!”

纳瓦布撕心裂肺地尖叫着。

“抱歉,你已经被淘汰了!”

杨怀歉意地说道。

就在同时旁边拽着绳子,缓缓把纳瓦布大人往下放的锦衣卫士兵,一脸坏笑地松了手……

一个小时后,因为前任孟加拉纳瓦布横征暴敛,导致境内民不聊生,而且克扣军饷,nue待士卒等等总之一大堆罪状,在他手下头号大将哈桑的率领下,孟加拉军民毅然起义,并迅速推翻了他的残bao统治然后拥戴哈桑为新的纳瓦布。紧接着又以孟加拉是孟加拉人的孟加拉为口号宣布脱离莫卧儿帝国,然后成立新的,du立的孟加拉王国,以哈桑为孟加拉国王,称为哈桑一世。同样紧接着哈桑一世陛下,又以大明皇帝陛下仁德宽厚,英明神武,神护天祐等等一大堆优点为理由,派出使团前往大明觐见皇帝陛下请求内附为属国。

当然,这支使团不是空着手去的。

“装上,全都装上!”

杨怀满意地看着他面前。

这里是纳瓦布大人的一处秘密宝库,在新的孟加拉国王哈桑陛下威逼利诱下,当然主要是看过了纳瓦布大人的现状后,他的一位宠姬很痛快地供出了这处藏宝库,顺便自己也爬到了哈桑陛下的床上,当这座宝库大门打开的时候连杨怀都不禁有点头晕的感觉,不计其数的金币和银币还各种各样的宝石,装满了数十个巨大的木箱,胡乱地摆放在宝库中。

而现在,这都是孟加拉国王对大明皇帝陛下的孝心了。

“大人,清点完毕,一共是黄金一万八千斤,白银十二万斤,各种珠宝价值龙元三百万。”

一名锦衣卫军官说道。

“才这么点?”

杨怀有些不满地说。

一万八千斤黄金听上去的确不少,当然,看着其实也挺多,但实际上还不到五百万龙元,十二万斤白银则不到两百万,加上珠宝也才不过是一千万龙元而已,而孟加拉人需要向大明进贡五千万,也就是说这才仅仅是五分之一而已。

“国王陛下,您任重而道远啊!”

他转过头,拍着哈桑一世的肩膀一本正经地说。

后者咬了咬牙,然后对身旁的孟加拉军官说道:“抄那些寺庙和富商,哪怕神像上镶嵌的宝石也给我挖出来,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把给皇帝陛下的贡品凑齐。还有,在阿尔巴格堡内所有可能埋藏财宝的地方,挖地三尺给我找,派出士兵清空各地所有城市的官府仓库,能搜集到的金银珠宝全都送过来。另外告诉那些老百姓,莫卧儿人的大军正在赶来,如果不想再给莫卧儿皇帝当奴隶就拿出所有金银,大明皇帝陛下才是我们的救星,大明皇帝陛下不但会让孟加拉人自己管理国家,而且以后不会再收人头税,所以现在必须要让皇帝陛下看到我们的忠诚。”

那军官立刻跑去照此办理了。

而杨怀则满意地拍了拍哈桑一世的肩膀,然后继续指挥锦衣卫把宝库里的金银珠宝装车了。

实际上对于孟加拉人,尤其是哈桑和那些支持他的官员将领们来说,并不是很抵触明军的入侵,因为明军给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他们可以在明军保护下,彻底摆脱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虽然明军要的比较多,但这些又不可能是他们出,相反可以借此机会玩一下清除异己,把那些对莫卧儿帝国比较忠心的官员,将领,富商统统抓起来抄家,然后用抄家的收入做为给大明的贡品,换取大明的保护。

至于老百姓……

那个就更不会受影响了,为了凑出给大明皇帝的贡品,哈桑的确无所不用其极,实际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都是很干脆地派出军队把看中的目标抓起来,扔到地牢里,和半死不活的纳瓦布大人一块儿关几天,什么时候目标的家人把满足他标准的金银送来了,什么时候再放出去。

但他祸害的是有钱人。

普通老百姓有个屁钱,他就算抓一万人,到最后勒索出来的说不定还不如随便一个富商的。

他根本不可能拿那些普通老百姓当肥羊,后者有个屁油水,如果杨丰要得缓,那么他可以通过压榨普通老百姓,慢慢一点点凑出来,但杨丰要他一个月凑出五千万龙元,那么他就只能去祸害有钱人了,既然他祸害的是有钱人,那么孟加拉老百姓闲得蛋疼了也不会起来反抗的。

总之,随着锦衣卫的进驻,孟加拉就是这个样子了。

孟加拉人民在孟加拉苏丹国灭亡两百年后,终于又重新恢复了他们的du立与自由,虽然他们需要紧接着向大明称臣,但这没什么大不了,向大明称臣的国家有的是,总比之前他们作为莫卧儿帝国一个省要强。更何况大明对待属国可以说是最好的,大明一不干涉属国内政,二不收属国老百姓人头税,三不征调属国老百姓上战场当炮灰,无论相比起莫卧儿帝国还是欧洲殖民者,杨皇帝都要好得多。唯一的问题也就是大明商人的种种特权,摧毁了属国本地的工商业,让这些属国全都变成了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彻彻底底沦为经济殖民地。但这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普通老百姓受本国商人压榨和受大明商人压榨,都没感觉有什么区别,甚至大明的廉价工业品还让他们收益,比如说廉价的棉布就让很多以前衣不蔽体的贫民穿上了衣服。还有就是作为大明属国,肯定要面临汉人传教士或者说教化使的问题,这对于宗教氛围浓厚的孟加拉人来说的确会有点抵触,但欧洲殖民者在这里一样是传教,既然孟加拉人民能够忍受欧洲传教士,当然也能忍受大明的教化使。

总之面对明军入侵,孟加拉老百姓表现淡定,最上层也在为以后彻底摆脱莫卧儿帝国而兴奋不已,也就只有中层不满,在一些地方官员,富商,还有寺庙长老们鼓动下,也爆发了一些地方上的叛乱。

当然,这就是哈桑一世的工作了。

反正明军是不会管这个的。

在迅速把达卡变成向印度纵深进攻的大本营之后,明军内河舰队和第二军主力水陆并进,继续他们的远征。

而就在同时,莫卧儿人的二十万大军也到达穆尔西达巴德,这里才是这时候的孟加拉首府,只不过纳瓦布因为想玩割据,这样穆尔西达巴德这种临近莫卧儿帝国,而且面对从西而来的莫卧儿大军,可以说没有任何屏障的地方就很明显并不合适了,但达卡就很合适了,所以才迁到了达卡。

而明军北上,同样需要面对这道关口。

同样,这也是巴哈杜尔沙选择的决战之地,此时这位皇帝陛下都快被气得吐血了,他没想到杨丰如此丧心病狂直接就要给他把孟加拉切下去,这片水网纵横的三角洲是莫卧儿帝国最主要粮仓啊,孟加拉的富饶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过,这块地方他当然不可能放弃,现在已经不是让不让明军过去的问题了,而是他要保卫自己领地的问题了。

好在这也给他解决了一个麻烦。

他不用再考虑孟加拉人的问题了,只要击败明军,那么就可以用孟加拉人反叛为理由,几十万大军直接推过去,把所有该杀的统统杀光,重新牢牢掌握住孟加拉。

当然,他得先击败明军。

实际上他已经开始了行动。

玄策府。

“想玩围魏救赵?那得有这个能力才行啊!”

玄策府守备队队长秦旭坐在威廉堡,或者说玄策府府城的钢筋混凝土暗堡中,望着外面胡格利河上源源不断驶来的莫卧儿战船自言自语。

就在明军沿梅克纳河,博多河,恒河这条最主要航线北进的同时,巴哈杜尔沙派出的莫卧儿军开始沿帕吉勒提河南下,进攻明军在这里的主要据点,以王玄策名字命名的玄策府,也就是加尔各答。之前他没这么干是因为还不想和杨丰撕破脸,但随着明军肆无忌惮侵蚀他的领地,巴哈杜尔沙也不再瞻前顾后,反正他现在伸脖子一刀缩脖子也是一刀,那还不如豁出去和杨丰大打一场。

先分出五万人大举进攻玄策府,然后逼迫明军第二军派兵解救。

明军就一个军,但军部和一个步兵旅需要留守达卡和保障沿途的运输线路安全,实际北进的只有三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旅,一旦玄策府告急,那么就只能再从北进各军中调出至少一个旅前来增援,那么剩下北进的就只有两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旅,总共加起来还没两万人呢。

而莫卧儿军在穆尔西达巴德集结了十五万大军。

几乎八比一啊!

而且还是明军进攻他们防御。

巴哈杜尔沙认为如果自己还打不赢,那就干脆找根绳子吊死算了。

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又犯了一个此前很多试图挑战杨丰的人都犯过的错误,他又低估了明军的堡垒防御能力,他又落入了明军最喜欢的绞肉机陷阱,很多年前康麻子犯过这个错误,然后荷兰人犯过这个错误,后来英国人和他们的盟友爪哇人也犯过这个错误,然后……

“让他们把血流干吧!”

秦旭淡淡的说道。

紧接着他很随意地挥了挥手。

暗堡外面,这座英国人修筑的棱堡上,绵延的一米厚钢筋混凝土护墙后面,一门门大炮骤然喷射出了烈焰,各种口径的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紧接着砸落在那些刚刚靠岸的莫卧儿战船上,瞬间爆炸的火光淹没了这片相距足有七里的简易码头。

可怜那些莫卧儿士兵,还没等踏上河岸,就在这恐怖的炮击下粉身碎骨。

而这仅仅是开始。

302。第302章 杨皇帝下南洋

玄策城下,欧洲式棱堡和大明式堑壕铁丝网,再加后膛枪炮再一次完美演绎了什么叫铜墙铁壁。

可怜的莫卧儿人!

尽管他们有五万大军,而且都是zhen主最虔诚的勇士,他们前赴后继,他们浴血奋战,他们勇往直前,但却依然攻不破一座只有三千多人,而且还有部分是民兵守卫的城堡。钢筋混凝土的护墙后面,大炮与步枪疯狂地向外喷射着钢铁的火雨,他们在这钢铁的火雨中一片片倒下,绝望地无奈地倒下,他们的鲜血汇入身后的河水,他们的骨肉化做泥土的肥料,他们的生命卑微如草芥。

在这里神灵也没什么卵用。

呃,或许他们的神灵本来就没什么卵用。

玄策城外那在血火地狱中挣扎的莫卧儿人,无不在心中生出无限的茫然。

他们的神灵在哪儿?

此时矗立在他们面前的仿佛不是一座城堡,而是一尊吞噬生命的魔怪,它巨大,黑沉沉,在漆黑如墨的阴云下接天连地,无数或明或暗的火光在它身上诡异地不停闪烁着,大地上回荡着它的吼叫咆哮或者怪笑。

得意的吼叫,猖狂的咆哮,渎神者的怪笑!

然后莫卧儿人的死尸在它周围不断堆积。

然后莫卧儿人的勇气在它周围不断消逝。

取而代之的是……

绝望。

当然,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明军根本就没有分兵去增援玄策城,王松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要是秦旭的玄策府守备队连区区五万莫卧儿军都顶不住,那还不如自己找块石头撞死好了。更何况那地方是可以开进大型海船的,实际上玄策府是重要海港,而不是河港,那里哪还需要什么陆军过去增援,海军随便过去几艘巡洋舰就能碾死莫卧儿人了。

就连他的军部,也开始从达卡登船北上。

实际上随着明军越过贾木纳河交汇口,浅水重炮舰队已经无法再继续前进,恒河虽然算是一条大河,但因为含沙量仅次于黄河,所以下游淤沙问题也相当的严重,虽然下游河道宽阔,甚至宽达几千米十几千米,可淤沙让河水都并不深,吃水普遍在两米左右的浅水重炮舰是无法在恒河上航行的。明军已经登岸并且在库什蒂亚停下,等待正在赶来增援的内河第一舰队,全部由川江炮舰组成的内河第一舰队甚至能够直接开到德里去。但因为不适合远洋航行,这支舰队只能紧贴海岸线一站站缓慢驶来,速度不会比古代帆船快多少,而明军进展实在太快,所以至少还得在库什蒂亚等一个月时间。

而且他们还得等一个重要人物。

他们的皇帝陛下。

好吧,杨皇帝又要御驾亲征了。

最近杨皇帝在宫里闲得都快蛋疼了,迫切地需要出去找个地方放松一下,胤礽好歹跟他也是老熟人了,像这种接乾隆皇帝回来跟亲人团聚的事情,他还是很愿意亲自出马的,当然,主要是他对祸害印度人民充满了难以抑制的热情。反正现在朝政基本上没他什么事儿,事实上大明内政上现在根本不需要皇帝陛下来操心,当然,他其实本来也就很少操心,所有事务内阁基本全都办了,也就是在一些大事上请示他一下。

现在的皇帝陛下颇有几分神宗万历皇帝风格。

内政全扔给内阁首相,也就是皇后的爷爷,而且连下一任首相都定好了,也就是和皇上一直私交很好的邵廷采,后者作为大明学术界领袖,也算是众望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