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观音-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顿,然后一起看电视、聊天。除了照样各睡各的之外,真的就跟两口子似的,生活得既和谐又快乐。这是在我和女孩子相处的经历中,第一次体会到精神恋爱的美感。



  我和安心“同居”的这段日子,对我后来的生活理想和关于幸福的标准,起到了重要的心理开发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对女人、对爱、对性、对家庭的看法和感受。夸张一点说,这段日子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启蒙运动和重要的里程碑,让我向成年人的心态迈进了很大一步。尽管这些我当时并未意识,也并未马上立竿见影地改变我表面上的生活态度与思维习惯。我还是原来的我。但我后来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对这段日子的回顾和向往。



  和一切美好而不现实的事物一样,这段日子也是短暂的。当它就要结束的那一天,我感到特别的留恋,仿佛觉得它才刚刚开始似的。



  这天晚上我们吃完饭、看完电视,要睡觉的时候,安心突然说:“杨瑞,我不能再住下去了,明天我就不来了。你要自己照顾你自己了。”



  她把汽车和家门的钥匙放在了我面前的茶几上。我没有说挽留的话,因为我知道钟宁马上就要从俄罗斯回来了,我也不能再留她。



  我一声不响,收起了钥匙。闷闷地说:“谢谢你安心,谢谢你这些天照顾我。我很高兴能有这么一段生活,我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生活。”



  安心沉默了一下,看着我,说:“像个家,对吗?”



  没错,她说得没错,可我没有马上认同,反问她道:“你是这样感觉的吗?”



  安心移开目光,低头说:“这种生活,我以前有过。”



  我不解地看着她,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我脱口问道:“你以前……有过男朋友?”



  安心抬头,我们目光相视,在我隐隐的感觉上,那是一种告别的目光。她说:“别问我的事,听了你会失望的。”



  我想听,我真想听到关于安心的故事。也许她的目光让我心里产生了一种结束的预示,也许这种预示让我突然变得宽宏大量,让我不在乎安心到底有什么缺点和经历,哪怕她过去确实有过男朋友,哪怕她其实早已不是处女,我都会像现在一样喜欢她。也许我早该想到,像她这样美貌的女孩子,怎么可能从未被男人追求过,怎么可能从未有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恋情,甚至,怎么可能在男人的追逐中从未开苞完完整整的留着给我?但是,我想过,她不管是什么样,不管过去她发生过什么,她在我心目中永远都是纯洁的。一个女孩儿是否纯洁应该取决于她的个性和心灵,而不取决于她的历史。




    
/* 14 */
  著名作家海岩做客新浪访谈实录(上)     


  作家海岩(右)与新浪网总编辑 陈彤(左)合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请到著名作家海岩老师来到新浪作客。现在已经有很多网友在等着您,您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的情况。



  一、我是业余作家



  海岩:我不是著名作家,是业余作家,今天请了半天假跟网友聊天很有兴趣。



  主持人:已经有很多网友在半小时之前在这里等着您了,有网友问:海岩先生知道有那么多人喜欢您吗?



   海岩:不太清楚,我也不上网。



   网友:您一向说您是一个业余作家,您是怎样抽出时间来创作的呢?



   海岩:晚上10点以后,早上8点以前。



   网友:您写了这么多的作品,有没有一个创作班子在支持你呢?



   海岩:有很多人跟我提,因为我的作品可能不是在最近这些年最好的,可能是创作作家当中,有媒体说在华语小说创作当中是每年出版文字最多的作家,我平均连续七年,每年要出版80万字左右,这对有比较繁忙工务的人来讲很艰难,从体力来讲也很艰难,所以很多人会提出这个疑问。我开始还解释,说绝对没有没有。后来有跟人我说,你不用解释,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创作班子,能一部一部为你写而自己不出头,要么就是你的品牌已经非常巨大,要么就是个人魅力能把这些人笼络住,这是夸你的话,而不是贬你的话。



   网友:您在白天应酬之后,工作很忙,晚上是怎样进入写作状态的,您晚上休息不了多长时间?



  海岩:我大概一天睡四到五个小时。进入这个问题是慢慢锻炼出来的,就象脑子里有一个活门,关掉这个拧开那个,是需要锻炼的。每个人不一样,有的网友根据自己的体验,最少需要两个小时,从现实的俗务当中、尘嚣当中进入灵感的状态,这时脑子里就有灵感的奔涌,我这个过程比较短。就象我养狗,外国狼狗和德国的狼狗,从兴奋到抑制的过程和从抑制到兴奋的过程转化得非常的快,中国的狗慢一点,让它兴奋的时间非常的长,当它咬住你的时候,让它张开也要很长时间。我觉得有时候在这一点上人和狗可能有一点相似。



   主持人:您是不是写作起来非常的辛苦?



   海岩:非常有辛苦,所以我的作品让读者感觉不满意的地方,读者一定要宽容。



   网友:你创作的时候有没有写不下去的时候?



   海岩:经常有。



   主持人:怎么克服呢?



   海岩:暂时先停一停,如果赶不及了就硬写。



   网友:您现在是知名作家,有没有压力呢?



   海岩:我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文学爱好者的定位上,后来提升为业余作家。我不在文学界、文学史上谋求任何地位,所以别人一问我,包括媒体问我,为什么这么忙还写小说,我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改善生活,挣一点稿酬,我的书卖得出去,说明还有部分读者看,因此我已经达到目的了,也不太在乎别人对我怎么评价,我觉得这样稍微让自己过得轻松一些。本来就是业余写写的,还招一帮人骂,自己难受,我觉得生活质量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二、海岩谈创作



作家海岩访谈中
   网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小说太少了,是不是时代的悲剧,作家创作源泉会不会干枯呢?



   海岩:现在小说少,你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也可以说是时代的进化。因为有其他的媒介,比如电脑、电视、电影,和其他的媒介来代替小说的传输功能,人们的娱乐功能、人们感动的一些渠道比较被其他的媒介代替了,在小说兴旺的时候,这些媒介是没有的,或者是不发达的。至于说创作源泉的干枯,我觉得可能和作家的类型有关,有的作家对自己体验生活的依赖太重,对整个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判断不足,他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和听到过的事情写完以后就写不出东西了,这是一种。另外还有和生理、年龄有关,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是从核心部分往外发育的,一层一层发育成功的,当衰老的时候是从大脑外表皮层向里,向脑丘体慢慢衰老的,为什么看老年人对中午的事情记不清,对小时候的事反而记得清,因为小时候的事情是存储在大脑核心区的,也就是说他存储小时候的这一部分还没有衰老,大脑皮层已经衰老。还有一些老年人和年轻一样接受新鲜事物,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到一定程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而老年人不会,一说起观念还是老观念,也就是说他接受现实事物的大脑皮层已经不具备存储的功能,不能积累成一定的量,对原来的信息进行修订、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再写小说肯定是落伍的,他的信息的吸取量和存储量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已经存储不够了。



   网友:你写的哪些事是你经历过的吗?



   海岩:没有经历过,是想象出来的。



   网友:您的小说写的都是警察、警匪的题材,你是否当过警察呢?



   海岩:当过十年警察,我的小说也不全都是警察的题材,比如《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主人公就不是警察,当然警察也串了一小下,还有《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都不是以警察为主人公的小说。



   网友:有没有想过写军事或者商场的,你也做过商场这么久了?



  海岩:军事的,我已经当过兵。商场的,我一直在犹豫,官场、商界是我生活中最熟悉的一部分,我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写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的东西。之所以到现在没有写,是因为我的生活积累,是我作为一个作家财富的宝藏,有人建议我,在现在繁忙的公务当中,每天晚上很困的时候才动笔写,没有足够思考和阅读的时间,在这种状态下最好不要开掘自己最后一块宝藏,要等自己状态好的时候,从业余转到专业的时候做这个比较好。另外我写这个生活中的人物有一些避讳,不会对号入座。再者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每年有新的提法和新的任务,都不一样,现在还不是特别的清楚。古人说你要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你要表达这个生活的时候才能看得清楚,看得客观,所以一直没有动。



  主持人:让网友期待着看你开启这个宝藏。



  海岩:有人提醒我写这个不忌讳的什么,我已经老了,因为写字主要是思维上的老态会出来。看现在50岁以上的人写作长篇小说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也不好看。现在9岁有写长编小说的了。



   网友:你是不是平常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说你的故事里面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



  海岩:跟绝大多数网友观察能力差不多,没有刻意的去观察,只是和人交往当中,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想法,可能会表现在我的作品里。



  网友:您的作品里面有一种冷酷的美,您是不是认为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呢?您的素材是您自己编的,和您的生活积累还有关系吧。



   海岩:这是肯定的。因为生活积累,每一个作家对于生活积累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有那种他要写什么东西,肯定要体验生活,甚至亲身经历这种生活,甚至一定要那个地方去,比如行走作家,一定要到那个地方去。但是有些人可以关在家里闭门造车的,他也要生活,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没错的,但是他可以平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根据他自己的情感积累来推断他没有接触过的事件和人物,他应当在碰到这种情况下是怎样的反应,他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而得到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对生活本身规律性的认识来去推断的。我曾经看过评论界说,中国最真实的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小说,最真实的一部,就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这个长篇小说,有评论界这样说的,但是莫言本人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是听来和想象出来的,为什么真实呢?因为他对中国的农民,那一个地区的农村,当遭遇战争的时候,鬼子来了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的反应、他的做法、他的言论、他的行为,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真实的,所以你会觉得真实,不一定你自己一定要去体验。



   主持人:我想你今天谈的这些问题,对于一些爱好文学的网友也会得到启发。







  三、作品风格


  
网友:你觉得你的作品是伤感文化吗?



   海岩:我第一次听伤感文化这个词,我们作品肯定有伤感在里面的。



   网友:你的作品为什么能打动人呢?



  海岩:我想可能是现在的读者太脆弱了。



  主持人:你现在写的题材好象跟缉毒有关的比较多。



  海岩:其实我还是写情感的,我还是写罪与罚这种事情,而不是写侦破的过程。



   网友:你的作品里面通常有一种女性视角的感觉,能体会到柔情的东西,这是你个人特点吗?



   海岩:我觉得我写的爱情故事和女性作家写的有明确的区别。比如有一些男性作家,拿大师来比较,比如曹雪芹,他的女性视角比较多一点,但是感觉上还是能看出他是一个男性作家,他在论述整个家族的层面上,他是一个男性作家,他的兴趣不仅仅拘泥于女性心理上的东西,有更大的东西。还有曹禺,他写《雷雨》、《日出》,他尽管写女性非常的细腻,但看得出他是男性作家,他观察的东西不仅仅是女性非常隐私、细腻的东西,他尽管有,但是也有其他更大的东西。男性作家当写爱情题材的时候,他笔下的女性,我认为会比相当多女性作家写得美。男性作家写爱情故事的时候,会写出理想当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作家会把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