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乡小农民-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是把粉面子加水,溶解那些晒干的粉面子。这个时候没什么要点,只要注意别太稀也不能太浓稠了。

搅拌均匀,似的粉面子都充分溶解之后,在进行下一步。往里面加入明矾,这是因为白矾可以让最后酿出来的粉皮更白净好看。

弄完了这个,剩下的就是如今干妈正在做的了。放一勺粉面子浆水进镟子里,然后放到烧开锅的铁锅里,转两圈。是的浆水均匀的分布到圆形的镟子底部。

一般锅里的水热度够的话,两三圈就足以了。这个时候再把镟子往锅里一铲。放进去半镟子的热水,过上十几秒就可以拎出来放到冷水里冰一下。然后就可以把镟子里的粉皮掀下来,放到用高粱杆穿成的帘子上晾晒。

晒干后就是粉皮的成品了,把它们打捆装包,就可以出售了。

王勇之所以这么清楚这事,那是因为他小时候家里就干过这个买卖。

那时候家里的粉面子全部都被他父母做成了粉皮,相比直接卖粉面子,一斤可以多卖出一块多块钱来。生意好的时候甚至是可以多卖两块钱。

一天他父母两人可以凉出来一百多斤的粉皮,相比直接卖掉粉面子多挣一百多元,那个时候,干这个买*外出打工赚钱多了。

只是干这个伙计一天到晚就没有什么闲工夫,总是忙乎的脚不沾地,从早起五六点钟开始,一直能忙到夜里*点,甚至是十点钟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可以说在当时,这就是个费时间,费精力,赚头还不错的活。只是太熬人也太辛苦了,整个村子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五六家人做这玩意儿。

“呀!儿子,你认识这玩意儿啊?”

干妈一边悠闲地转着锅里的镟子,一边诧异地看了一眼门口的王勇。只是她手里的镟子里酿出来的粉皮是在是太难看了,看的王勇都无语了。

厚薄不均不说,还有的地方发白生着呢就被干妈给拎出来了。然后就被干爹在冷水里揭出来在冷水里涮一下,才放到案板上那一堆歪七扭八的粉皮上。

“切!这有啥不知道的,我苦逼的童年。少年时光可有一大部分都是跟它为伴的。那个时候,啧啧,苦啊——!”

“别瞎叫唤了!真难听!”

王勇这一叫。叫的那真是让人心烦气躁的,直接被身边的媳妇儿在胳膊上拧了一把。气呼呼地让他住嘴,别再制造噪音了。

“真的?快点,快点来看看,看看我们怎么就做不好呢?”

干妈一听王勇的话立刻就兴奋地向王勇招手让他过去,指点一下这东西的做法。同时也想知道他们为什么都照着今天看到的那些人一样的做了怎么做出来的粉皮就那么的惨不容忍睹呢?

“嘿嘿,这活别看挺简单的,好像是没什么技巧,但是你要不是熟手还真玩不转。您还是让让吧。看我给你们露一手!想当年我可是酿粉皮人送外号快手王啊!”

“这还没夸你呢就喘上了,别光说不练,你做一个试试。”

干爹不屑地瞪了一眼王勇,眼睛里满是怀疑和不信。不仅是他,雯雯,妞妞,干妈眼里也都是充满了怀疑。

转过头一看,自己媳妇眼里也是同样的怀疑和不信任。

王勇怒了!

太瞧不起人了吧?今天非要给你露一手,让你知道什么叫高人,什么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啊!

直接大步的走上前去,结果干妈手的铜做小镟子颠了颠,“小了。也轻了!这是最早的时候用的小镟子,现在用的都是大镟子,直径比这个得大出十多公分。”

“对,对,我们今天看到的人家用的这玩意是比这个大多了。当时人家就说这是他们早先用过的,如今有了大的,小的用不着了,就送给我们了。”

干妈兴奋地嚷嚷道,那样子就跟个小孩子一样。看的屋里其它几个人都是目瞪口呆。干妈一直以来在大家眼里那都是跟一个贵族公主一样,从来都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什么时候露出过这种小女儿的样子啊?

王勇摇摇头,聚集起精神。一手拿着镟子,一手拿起勺子。先是把勺子伸进盛放着粉面子水的盆里舀了一勺子,然后一倾斜让勺子里的粉面子水又重新到了盆子里。

“这是看看粉面子水合适不合适,是稀了还是稠了。做这玩意,不能太稀,更不能太稠了,要刚刚好。这个有点稠了,再加点水。”

王勇给大家解释了一句自己这么做的原因,然后让干妈用打水勺子慢慢往里加水。他则是用勺子慢慢搅拌着,待觉得差不多了立即出言让干妈停手。

王勇又搅和了一阵,觉得差不多了,这才舀了一勺粉面子水放进镟子里。一挥手把镟子放进锅里快速一转,另一只手则是仍然拿着勺子搅和着盆子里的粉面子水。

锅里的镟子随着王勇的转动,肉眼可见的里面的粉面子水就均匀的分不到整个镟子底部,然后看着它慢慢变白,紧贴在镟子底部。

镟子一慢下来,就再给它加把力让他继续转。王勇转了三次之后,看都不看的一提镟子一边,另一边倾斜着往水里一铲就不管了。随手拿起另一个镟子,用勺子再次舀了一勺子粉面子水放到这个空镟子里。

把勺子放到盛有粉面子水的盆子里,一手拿着镟子,另一只手从锅里一捞,把那个锅里的镟子提溜出来放进边上的冷水盆里,同时另一只手的镟子立刻入锅,旋转。

腾出手来的王勇一手稳住镟子,另一只手沿着底部边缘一转,然后一揭,一张粉皮就被揭下来了。

“拿走!”

王勇把粉皮很是豪气地往闺女手里一放,然后拿起空镟子开始再次重复起之前的步骤,开始拿勺子舀粉面子水。

“哇!好厉害!”

“好棒啊!”

“叔叔最厉害了!”

“还真有一手啊!”

没用二十分钟,王勇手边的那一盆粉面子水就见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叠摞到一起几十张粉皮。

ps:感谢yu0421的月票打赏,谢谢您的支持和厚爱!

第五百四十章粉皮的吃法

粉皮这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小众食材,很多人可能对于粉丝都非常了解。至少没吃过也都见过实物。但是粉皮这种圆圆的,薄薄的像张大饼的东西恐怕很多人别说见了,听说过的都很少吧。

这玩意儿本地做出来打捆装包之后,大部分都是卖到东北地区,华北以南都很少见到。不过现在也有一种被称为宽粉的东西,按王勇看到的实物来说,和粉皮切割后的产物倒是有些类似。

“咦?这不是跟凉皮一样吗?”

媛媛突然冒出这么一声,让王勇也突然想起来了,这玩意儿还真是跟凉皮很像。只是原材料不一样罢了。

凉皮这东西王勇还真没有怎么了解过,所幸现在粉皮都酿完了,干脆就翻出手机百*度了一下相关的知识。

原来凉皮这东西历史还挺久远的,传说是源于秦朝的陕*西秦*镇地区。距今可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啊!

这么一说恐怕这粉皮还真就是借鉴了凉皮的做法之后冒出来的一种新的吃法罢了。毕竟甘薯这东西按照史书记载,最早也是在明代才出现在华夏的。

凉皮分为米面皮和面皮,米面皮是用大米磨成粉制作的,这叫米皮,也叫凉皮。面皮则是使用面粉(当然最好是高筋面粉)制作而成,一般称之为面筋面皮。

不仅是制作方法相类似,吃法也是几乎一样。一般来说都是凉拌着吃,也有炒着吃的,就看个人的喜好不同罢了。

粉皮这东西在市场上出现的由于都是干制品,所以买回家吃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煮要泡,要把干硬脆的粉皮煮软才好食用。

如果用泡的话更是十分的麻烦,一般来说至少也要用热水泡上几个小时以上。才可能得到可以加工食用的粉皮。

粉皮吃法十分的丰富多样,一般家里都是用来凉拌或者炖肉的时候放一点,代替片粉。相对于片粉。粉皮更加的劲道,q弹。爽滑,吃起来十分的过瘾。

也有把粉皮切丝,然后加入一些肉和蔬菜炒制食用的。这种做法做出来的粉皮,有点像是南方的炒河粉,只是要比河粉劲道儿更爽口。

粉皮好吃,但是做法太费事,太耗时间了,而且是看天吃饭(天气不好是不能做的。当天干不了,粉皮就缩了),完全手工制作。前面说过的那种疑似粉皮切割的宽粉,据说已经有工厂用机械化进行生产了。

这也可能是如今粉皮不时十分流行的原因之一吧,毕竟付出那么多,收获却没成正比,那么干这一行的人必然要少很多了。

而且如今这个凡事利益为先的社会,很多人,不,应该说已经几乎见不到真正的甘薯淀粉制作的粉皮。粉丝了。

甘薯淀粉因为甘薯生长周期长,在北方地区一年只能成熟一次,从四五月份插秧到十月份收获。然后粉碎分离出淀粉,再晒干,一直都要忙到十一月甚至是进入腊月还有人淀粉没有晒完。

正因如此,纯的甘薯淀粉价格高昂,成本上来讲就要比别的淀粉高上不少了。

而且甘薯淀粉还有一个特性,纯甘薯淀粉酿制成粉皮之后,很容易就会缩水,特别是在冬季,原本直径大于三十多厘米的粉皮。天气不好的话可能会缩小到直径不到二十厘米,甚至更小了。

所以。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往里掺入木薯粉和玉米粉了。这两种淀粉要比甘薯淀粉便宜很多。比如玉米粉,要比甘薯淀粉便宜一半还要多。木薯淀粉的价格也和玉米粉相差不多。

目前。酿制粉皮使用的原料主要就是木薯淀粉,因为它的稳定性好,不缩水,耐寒。即使是在数九寒冬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天气,也只要一些简单的保暖措施就可以保证它不会被冻坏了。

纯甘薯淀粉就不行了,一旦天气太冷,粉皮被冻了,外形上就会变得很是苍白,不再是那种透亮通透的样子,很是难看。而且吃口上也会变味,丧失了原有的那种劲道口感。

“当当当——”

一阵阵的刀碰案板的声音将王勇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定睛一看,是干妈正熟练地拿菜刀在切粉皮。

一张粉皮被卷成一卷,顺着干妈手上的菜刀不断的提起落下,很快那张粉皮就变成了一条条的粉皮丝,堆成了一小堆。

一边自己媳妇儿媛媛正用切丝器在擦一个黄瓜,凉拌粉皮黄瓜丝,这可是在附近相当一段时期都非常受欢迎的,至少要比所谓的凉皮好吃多了。

当然了,这也许是王勇的想当然了。要不怎么人家凉皮风靡全国,而粉皮还是一个少有人知的东西呢?

抓上一把黄瓜丝,和粉皮一起放到一个盆里,准备加入调料拌一下。这调料也没啥好讲究的,愿意怎么吃都行,加什么都好吃。

王勇这边一般都是用麻酱来拌的,首先要把浓稠的麻酱加水稀释一下,然后如果口重的话可以再加点盐。

把调好的麻酱直接浇到粉皮和黄瓜丝上,搅拌均匀,再淋上一点香油,加适量的白醋,有条件的再加上一点葱丝,蒜末,香菜丝,尖椒丝那味道就更好了。

如果有人不喜欢吃麻酱的,那也可以用酱油来拌也是可以的。不过在王勇看来,用酱油的话就破坏了这道吃食的颜色的。

正所谓“色香味气形”,一道菜好不好,正是要从这五方面来考量,其中颜色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

加入酱油固然使得这道菜颜色更鲜艳了,但是却破坏了原本清清爽爽的意境,在王勇看来有些得不偿失了。

也有人可能是麻酱和酱油都不吃的,那么也不用着急,还有一种更简单的调味方法。

直接使用水把适量的盐化开,然后加入白醋,浇到粉皮上,滴几滴香油,搅拌均匀,就可以享受这道本色,简单,美味的凉拌粉皮黄瓜丝了。

这道菜亦菜亦主食,绝对会让你有一种与凉皮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那劲道,q弹,爽滑的口感,混合着黄瓜丝的清香,一定会让你在吃够了大鱼大肉之后,胃口大开,欲罢不能。

王勇家里各种食材调料都准备全全的,所以今天干妈的做法更加奢侈一点。不仅是加了麻酱,香油,还加入了鱼露,镇*江香醋,花椒油,辣椒油等等十几种调料。

除了各种调料,还加入了彩椒丝,尖辣椒丝,葱丝,蒜泥,干豆腐丝,香肠丝,豆芽菜,胡萝卜丝以及香菜。整道菜成品一出来那真是五颜六色香气扑鼻,让人胃口大开,忍不住地流口水啊!

“奶奶,妞妞好想吃啊!”

妞妞嘴角留着口水,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干妈手里的盆子,拽着干妈的裤腿娇声说道。

“呵呵,好,奶奶这就给妞妞吃。”

说完,干妈从旁边橱柜里拿出几只盘子,每只盘子里都拨了一点。然后拿起第一只盘子递给妞妞,又接着给同样馋的开始吧嗒嘴的雯雯,还有急不可耐的媛媛。

接过盘子,想都没想三个人就开始用筷子往嘴里扒拉。尤其是妞妞这个小丫头,筷子用的不是太好,一着急,直接把筷子扔到一边,直接不管不顾的用小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