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乡小农民-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雯雯这丫头听了立刻就抬起了脑袋。两只大眼睛亮晶晶地带着笑意点点头,然后给王菲夹了一大筷子过油肉。

“姐姐你吃,这可是我的拿手好菜,张爷爷说比干爹做的都好呢!可好吃了,你快吃啊!”

小姐妹俩和好如初。你给我夹一筷子,我给你夹一筷子的,看着她们俩这样,王勇和王杰心里真的是既欣慰又高兴。

“姐姐,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啊?”

雯雯歪着小脑袋看着吃的狼吞虎咽地姐姐,从心里感到高兴。

自己做了这么多回菜,只有姐姐吃的时候是最欢快的。别的人都是吃一口就不吃了然后一个劲儿的夸自己做的好吃,就只有姐姐是只顾吃连夸奖自己都顾不得呢!

王勇要是知道自己闺女这种想法。肯定要大喊冤枉了!平时都是一桌子人吃饭,自己怎么好意思像王菲这样吃啊!要是不给别人留点,那大家还不一起向我开炮吗?

“嗯?姐姐最喜欢吃鱼!什么鱼都喜欢!”

这话一说完。桌上其它三个人都愣了!这一下,让王菲倒是有些不知道所措了,不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哪里出了毛病。

看到王菲眼中闪过的一丝慌乱,一丝自卑,还有一丝害怕。他的表情落在王杰和王勇眼里,两人刚想赶紧安慰她。没想到被雯雯抢先开口了。

“哇!真的么?姐姐,我干爹也喜欢吃鱼呢!而且是非常非常喜欢吃。每天不吃鱼都不行呢!你们都喜欢吃鱼呀!”

雯雯毕竟还是年纪小,语言表达能力让她这段话说的让人感觉云山雾罩的。

不过王勇是听明白了。这丫头是说王菲和自己一样喜欢吃鱼,以后让王菲陪着自己吃鱼,这样她就不用总是陪着干爹吃她不喜欢的鱼了。

雯雯这丫头对于鱼不是很喜欢,虽然也吃,但是她更喜欢螃蟹和大虾。

每次来自己王勇这里,看到他总是吃鱼,小丫头总是嘀咕一句“有那么好吃吗?”。

然后看到干爹点头之后,自己也夹一点尝尝,却发现干爹吃的津津有味的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

“呵呵,那真是太好了!以后啊,要是想吃鱼,就到叔叔这来,叔叔这里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鱼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可惜你妹妹就是不喜欢吃,你说怪不怪?”

听了雯雯和王勇的话,王菲眼里明显的亮了起来。在她的记忆力,除了过年的时候,其他日子从来就没在家里吃过鱼。

可是这个有钱的叔叔却是天天都能吃到鱼,这得多幸福啊!

自己做梦都没梦到过有人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想到那香气扑鼻的一整条的大鱼,还有在冬天冻成的鱼冻,王菲感觉自己口水都要流出来。

“呵呵,等着,叔叔这就给你露一手,让你尝尝叔叔做鱼的本事!”

说完,王勇站起身转身就奔了厨房。

家里人虽然也都吃鱼,但是像自己这样一天不吃鱼就难受的还真没有,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和自己同样爱好的人,王勇那里还忍得住啊!

前两天炖的大鱼还有半锅呢,除了当天那顿其他人多少吃了一点之后,这锅鱼就几乎只有王勇一人吃,吃了几天也只不过才吃了一半。

从冰箱里端出一大盆的鱼,直接倒锅里,放到液化气炤上面热上。再端出一盆里面没有鱼刺。只有碎鱼肉的鱼冻,最后又偷偷从小世界里拎出来一条大鲤鱼。

将清理好的鲤鱼在身上俩面都切几刀,然后放到盆里放入葱姜蒜,盐,鸡精。料酒腌制备用。

开大火,锅中放油,待油温烧到八成热时,把沥干的鲤鱼裹上一层鸡蛋液,然后入锅炸制,等鱼炸制的两面金黄之后捞出放到盘子里备用。

锅里留少许底油。然后放入葱姜蒜炒香,然后加入酱油,白糖,醋,盐。料酒鸡精等,烧开后,加入水淀粉。待汁水浓稠之后起锅淋在炸好的鱼身上。

端上桌之后,自然大受王菲欢喜,连带着和王勇也开始亲近起来,看的王杰心里直嘀咕着,以后也要多学点做鱼的本事了。

一顿饭吃完,四个人一块收拾桌子。嘻嘻哈哈地就把桌子清理干净放到一边。

干妈他们也没有打个电话过来,应该是还在市里血拼呢!不过肯定饿不着他们,用不着王勇操心。

刚坐下没一会儿。王菲就欲言又止地看着王勇,王勇微微一笑就知道了她在想什么,也不说破,起身对王杰说道:

“吃饱喝足了,咱们带她俩去学校看看吧!”

没等王杰说什么呢,王菲就已经拉着雯雯的手站起来了。

看到闺女这么急切地想知道将要去上学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王杰也只好不舍地从舒服的沙发里站起来,跟着王勇他们往外走。

出了大门。顺着一条弯弯曲曲地水泥路,王菲拉着雯雯跑在前面。王勇照顾着王杰行动不便,则是不慌不忙地跟在她们身后,不时提醒她们一句。

“别跑那么快!”

“别摔了!”

“慢点,等等我!”

两个小丫头轻快悦耳地笑声洒满一路,加上一路的青翠的花草树木,不时响起的几声悠远动听的鸟鸣,合到一起顿时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来到小东山脚下,顺着新修筑的上山的台阶,几人漫步而上,闻着花香,听着鸟鸣,看着满山的绿树,倒是有了一种春天到郊外踏青春游的感觉。

“哇!好漂亮啊!”

刚到学校大门,看到里面一栋栋的小楼,王菲就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与她印象中的学校相差太远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所自己将要在这里上学的学校会这么漂亮!

“走吧,去里面看看,里面可是更漂亮呢!”

从敞开的大门走进校园,已经跟着她干妈来过好几次的雯雯又开始显摆自己了,拉着王菲就给她介绍起这所学校。

“这里就是雯雯要上学的地方,你看是不是最漂亮的?”

这是雯雯指着幼儿园的那栋很是卡通的楼向王菲姐姐骄傲的显摆了一把。

“这栋楼是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上学的地方,姐姐你也是在这座楼里上课的。你看,这里有个牌牌,上面都写着呢!”

这是雯雯在给王菲指点她将要学习的地方。

“后面那个是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学的地方,山的那边还有一座是更大的哥哥姐姐们学习的地方。干妈说以后雯雯长大了也要到那边学习上课。可是雯雯不喜欢那里,雯雯喜欢这个漂亮的房子。”

这事王勇也听媳妇儿提过,雯雯这丫头就认准了幼儿园的漂亮房子,说以后不想离开这里,问媳妇儿能不能够以后都在那里上学。

几个人走在好几种颜色组成的塑胶跑道上,看着操场上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王菲就根本停不下来的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在她原来的那所乡村小学里,根本就没见过这么多的东西。那里除了水泥板做的乒乓球台,和两个木质的破破烂烂的篮球架,就再也没有任何的体育设施了。

而在这里,还有足球厂,网球场,羽毛球场,都是崭新的,最让她高兴地是学校里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开满鲜花的花坛,还有里面养了很多小鱼的水池。

等到王勇带着她们进了食堂,告诉王菲在这里吃饭不用花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时候,王菲瞪大了眼睛,好长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满眼都是那种很好看的白色桌子,桌子旁边是很好看的黄色,红色,蓝色的连在一起的椅子,她感觉都数不过来这里到底能坐多少人。

等到了打饭的地方,就看到那里有一个镶着白瓷砖的台子,上面摆放着好几个不大的盆子,里面还有一些剩菜,虽然已经凉了,但是却还是不停地冒着香气往几个人的鼻子里钻。

特别是那盆还装有不少的小鱼的不锈钢大盆,让王菲刚吃饱的肚子感觉似乎又饿了一样,看着它们狠狠地咽了几口唾液,强忍住诱惑才扭过头去不看它。

“呵呵,老李,在没在?”

王勇对着里面喊了一嗓子,没一会儿里面就出来一个一身白色厨师服的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看到王勇立刻笑呵呵的从里面打开门走了出来。

“哎呀!这不是王大村长吗?您怎么有时间来学校视察了?你说说这怎么好?来之前也没通知一声啊?”

“别贫了!赶紧把这些鱼给我侄女都装上,我们带走。”

“不是来视察的啊?你早说吗?害的我还以为你过来挑刺的呢?”

说完也不理会王勇的白眼,转身又进了里面。

这家伙是张叔选出来的厨师长,以前一直在一家星级酒店工作,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跑来这里应聘的。张叔一面试,就定了他当食堂的头。

等了有几分钟,老李才拿着一个挺大的白色食品袋出来。

在王勇的帮忙下,把那盆里剩下的小黄鱼做的酥鱼全部倒进袋里,然后笑咪咪地递给王菲。

雯雯这个小丫头老李是见过几次的,王勇说的侄女就只有站在雯雯身边的王菲了。

“拿着,喜欢吃的话就跟伯伯说,或者跟你们老师说也行,到时候伯伯就给你做出来让你吃个够。”

看着眼前这个陌生但是却和蔼可亲的伯伯递给自己那一大袋子看着就想尝一尝的小鱼,然后又跟自己亲切地说想吃什么就找他,这让从小受尽冷落的王菲眼睛一酸,眼泪差点就掉下来。

“这丫头和我一样喜欢吃鱼,你记得每天都有鱼就行了,什么鱼都可以,怎么做都行。是不是丫头?”

王菲已经惊喜地说不出话来了,就一个劲儿的点头表示自己的赞同。

ps:四千字大章送上!

能顶两章不?算是房子把承诺的那章欠账还了吧!

第四百三十六章元旦

元旦,据说是始于五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zhuanxu),这位在传说中那可是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又称黑帝或玄帝。

而现如今能够查找到的史书的记载,“元旦”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晋书》中。里面有这样的记载:颛顼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关于元旦的说法和不同的节日习俗。很多史书和诗歌里也都有关于“元旦”这个节日的记述。

中国的元旦,历来都是指的是农历,也就是阴历的正月初一。但是具体到各朝各代,正月初一的算法却大不相同。

据史书记载,夏朝的夏历是以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是以腊月也就是十二月为正月。到了周朝,周历是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到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又以阳春月,即十月为正月,也就是说元旦在秦朝是在阴历十月初一。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规定孟喜月,也就是元月为正月,把这个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之后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各省都督代表开会决定使用公历(也就是现在的阳历)纪年,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为春节,而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不过当时并没有直接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而是规定阳历的一月一日为“新年”。

元旦真正的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实在一九四九年九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代表们讨论之后,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的两个新年。又考虑到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一般都是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农历的一月一日就成了“春节”,而阳历的一月一日则定义为一年的开始,也就是元旦。

现在,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都是把元旦称为“阳历年”,实际上这个元旦早就在阳历出现并流行起来之前就已经存在几千年了!

传说中,元旦的由来是因为那天是舜帝祭祀天帝和先帝尧帝的日子,,慢慢的人们就把那天当做是一年的开始,称为元旦或者是元正。

在古代。历代皇朝也都会在元旦这天举行盛大的庆贺祭祀祈祷等活动,民间也有一些相同的风俗。如祭祀祖先,写门联,写福字,舞龙灯。守岁,吃团圆饭,放鞭炮等等。

从这方面来看,在古代的元旦应该是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春节的。

元旦这天,王勇照例是睡懒觉睡到了上午十点多。实在是睡不着了,才不情不愿地爬起来穿好衣服,胡乱梳洗打扮一下,就出了屋。

今天这个日子。在农村叫阳历年。一般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不过阳历年的,大家更在乎的是阴历年,也就是春节。

但是随着元旦这个法定节假日的放假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也开始过元旦了。

因为很多外出上学,工作的年轻人在元旦这几天都是放假的,离着家近一些的人大部分都会选择回家看看。

孩子们回来了,不管是什么日子,在家里老人眼中那都跟过节是一样的。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唠唠嗑。聊聊家长里短,学习工作和生活。快乐的,或者是不如意的事。最后再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春节也不过如此。

在农村没有城市里那么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没有到处都是琳琅满目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