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乡小农民-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棵树,到底是值得还是瞎胡闹?这样的讨论想想就让人兴奋?

虽然采访不到王勇,但是可以亲自到杨家村去看看那可发生了神奇变化的大槐树。排上几张相片,采访几个人,随便一弄都可以轻易地吸引大批的观众和读者的注意了!

蜂拥而至的大票的记者将大槐树的故事以最快的速度发了回去,为了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报道,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许多的报社的总编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赶紧要求改版,将这一条消息放到了报纸的第二版甚至是头条。

当然。对于看电视台和网站的记者就没有这么麻烦了?只要把拍好的视频通过网络上传回台里和网站总部,很快就能出现在观众面前了。

大树底下,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围着这株大树你追我赶的玩着不亦乐乎。忽然其中一个脚下一绊,猛地一个前扑,眼看就要摔倒在地的时候,一条带着无数嫩芽的柳枝猛地弹出来。一下子就兜住了将将要摔倒的那个孩子。

这一幕被很多过来看稀奇的乡亲们看在眼中,还被一个摄影记者用摄像机清晰的拍摄到了。只是没等他出村,两名警察和几名武警就把他拦住,录像带被没收了!

这种事情,在没有彻底搞清楚原因之前。任何一个负责人的国家也不敢将消息放出去。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是在心里下意识的恐惧多过惊喜!

只是对于这棵变得似乎成了精的大槐树,国家的相关部门讨论了一天也没有拿出一个处理方案来。结果还是王勇打给一号首长的一个电话让这场争论彻底平息。

不管是立刻消灭也好,还是要在严密保护下仔细研究一番,或者干脆圈起来不让任何人接触,都在王勇一个电话之后,被中央的直接命令给闹蒙了!

装避雷针,那是属于半山度假村的范围。

就这么两句话,就将大槐树的问题解决了。大槐树在半山度假村所属范围内,就该交由半山村处理。另外为了表示国家对于这棵树的重视,经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在大槐树周围十几米处的范围修建一个高度达到十八米的避雷针,来防止这一地区夏季多发的雷电对大槐树的危害。

虽然国做了一些工作来防止关于大槐树的消息泄露,但是现代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太快了,在国家队的强力措施还没有出台的时候,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关于大槐树的新闻就猛地冒了出来。

“神奇的大槐树!”

“死而复活,继而成精!”

“会照顾小孩子的大槐树!”

“大槐树救了我的孩子!”

“天才王勇再造奇迹,两亿美金神奇药水让濒死古槐树,起死回生,拥有灵性!”

“树精?这不是神话!”

“神话时代来临!树精出现!”

“古槐树成精,对人类出奇友好!”

一则则的消息让杨家村和古槐树变得一下子就蜚声中外,千里迢迢地赶来看这柱神奇古树的人群络绎不绝,一时间不少人都觉得没准杨家村要成为半山村第二了!

可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大槐树似乎对于总是接连不断地涌来的人群感到厌烦了。特别是还有很多人似乎没有那么友好。

在第十二个妄图要偷偷折一枝树枝回去繁殖的人再次失败并被杨家村人擒获,交到了半山公安局接受了半个月的拘留处罚和高达两万的罚款之后,大槐树沉默了!不再和人们互动,不再变现出任何的灵性,似乎一夜之间又变回了一棵普通的树木。

之后,似乎对于无穷无尽的人群也感到厌烦的杨家村人几天决议之后,就将这棵树的处理权交到了半山村。反正等移民开始之后,这棵树也会交给半山村管理,早几天,晚几天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很快,半山村就将杨家村的村口给封了,对外称要在杨家村施工,先一步为即将开工建设的度假村建设做一些准备工作。之后,大批的工人和杨家村的村民就开始了一场疯狂的植树场面。

实际的数字根本无法统计,也许只有提供树苗的王勇知道。一个多星期后,通过几百人的共同努力,杨家村周围的所有耕地和空地都变成种上了一片片的树苗。

细心的人发现,这些种植的树苗似乎分为了四种,因为种树的人群被分成了四个组,每个组都只能在一个区域种植。其中一种最多,应该不会少于大几千棵。特别是在杨家村那条已经被养殖场排出的废水染黑的小河边,清一色的都是那种树。还有垃圾堆旁,甚至村里的那个臭水坑周围,都种上了这种树苗。

有不少村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些污染严重的地方肯本种不了东西,那些树苗种到那里不时白费事吗?还浪费那么多钱?有不止五个过来种树的附近村子的村民找到了王大海说起这个事。

只是这个事情是王勇弄得,他说这是什么特种树苗,就是为了处理污染才开发出来了。越是污染严重的地方越能体现它们的处理各种污染的优势和好处。王大海也就用这句话劝回来不少仍然抱着怀疑心思的善良的老农民们。

一个星期的时间种完了三、四万棵树苗,不得不说是人多力量大。同时也和这些树苗都不大也有关系。树苗种完了,杨家村村民就成了第一批半山度假村的员工,他们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这些新种下的树苗。

当天旁晚,一阵突然刮起的大风吹得飞沙走石,鬼哭狼嚎。一块乌云很快就从东北掩了上来,十几分钟之后,就遮住了一大片的天空。

在大风还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豆大得雨点就噼里啪啦的犹如瓢泼似的从天而降!

ps:

十分感谢老友佳视美眼睛的起点币打赏,房子的欠更还要等几天,最近房子在找机会存稿呢!勿急!勿怪!

第二百六十三章长势惊人的树苗

呼呼的大风携带着大颗的雨点不停地到处乱撞,砸的到处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不时的在高高的天空中响起的炸雷声以及忽然闪现的闪电,更是增加了大雨的威势。

只是这场大雨并没有下多久,仅仅不到十分钟,大雨就变得小了下来。似乎那些乌云也被阵阵的狂风给赶走了,只剩下偶尔落下的一点雨滴。

可是人们的庆幸还没有过多久,又是一阵狂风吹过之后,噼里啪啦的雨点拍打窗户,房顶,地面花草树木的声音再一次的响起来。

似乎实在和人们开玩笑一般,仅仅过儿不到五分钟,雨势就又小了下来。透过昏暗的路灯,还可以看到如牛毛一般的细雨斜斜的从天空飘落。只有不停的闪现的闪电还是一如既往的突然照亮整个天空,然后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响起来,警告人们下一场雨就要袭来!

“唰——”

又是一道照亮了整个天空的闪电突兀的出现在半空,紧接着没几秒一连串的滚雷声就在舞动着一片枯枝落叶的大风的陪伴下响了起来。

“轰隆隆——”

雷声响过,预想中的大雨却未落下来。正当人们感到差异的时候,又是一个更加明亮的闪电闪现在天空,瞬间整个天空亮如白昼。

在人们还在等待预料中的雷声的时候,豆大得雨点再次呼啸而下,激起一片的雨雾。之后才听到了一阵轰隆隆由远及近的滚雷声响。

就在这种捉迷藏式的雷阵雨中,王勇脱光光的抱着同样脱光光的媛媛慢慢地陷入沉睡之中。整个天空慢慢的静了下来,没有了电闪雷鸣,也没有了狂风暴雨,只有那些漫山遍野的植物,在趁此机会努力的大口喝着水源,它们还要努力地储存一些,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夏季最炎热的天气。

当第二天的太阳公共冲破了高山的阻拦,再次把阳光洒向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村庄的时候。很多杨家村的人一大早起来都发现了自己村子的异样。

那些遍布村子各处,刚刚栽种下的树苗,似乎,似乎一夜之间就全部成活长大了!

是真的长大了!从不足一米半的高度。小拇指粗细,到了现在很多都长到了两米多高,大拇指粗了。更让人不知所措,让村民们无法理解的是,那些刚栽种下的树苗竟然全部都成活发芽了!

而且还不仅仅是发芽那么简单,有一些栽种的早一点的树苗甚至都伸展开了满树嫩嫩的叶子,在早晨的微风的吹拂下,在逐渐消散的晨雾中来回的舞动着,显得活力十足!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村里的树苗的异常,这么高的成活率。太吓人了,要知道许多树都是栽种在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能成活的的地方,比如垃圾堆。大家满脸惊奇,纷纷聚到一起热烈的讨论起来。

“哎!我看咱们是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杨家村的杨树海老人叹了一口气。看着围在自己身旁的几个年轻人,落寞地说道。老人家是杨家村的种植能手,从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种植各种果树,最后更是主要种植桃树。这么多年来靠着家里地里和山上的桃树,他们一家曾经一度成了村里最富裕的一拨人。

可惜的是,前些年随着果树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普通水果的价格持续走低。加上一些新种植户栽种的都是一些更受市场欢迎。价值更高的新品果树,使得杨树海老人的名气渐渐地被新崛起的一批有技术,更有闯劲儿的年轻人取代。

而因为种果树的辛苦和产生的经济价值的不匹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家里伺候那些不值钱的果树。

“二叔,您这是什么意思?您老这是怎么了?”

“就是,二叔。您先给我们说说这事怎么回事啊?这到底是什么树苗啊?这长得也太快了吧?”

“别是和大槐树一样也成精了吧?”

“我说大宝啊!不懂你就别瞎说,咱村的大槐树那都长了多少念了,是这些刚种下去的小树苗能比得了的吗?”

“行了,都听我二叔怎么说,你们你一句我一句的瞎猜个什么劲儿啊!”

杨树海看着眼前一株他亲手栽种下去的果树。抚摸着刚伸展开的嫩绿色的小叶子,就像抚摸自己最喜欢的小孙子的脑袋一样,无尽的爱怜出现在老人的脸上。

“前些时候,我不是因为种树的事,去找了半山村的王大海吗?”

“对呀!您老在咱们种树的第一天就发现了问题,还特意去找了半山村的王书记。”

“就是,下寨子的那个老潘还什么果树大王呢?我看出了比您差远了!您老出名的时候,他还满村子的玩泥巴呢!”

“就是名不副实,我看我二叔才是咱这十里八村最厉害的种树高手!”

听着后辈们的奉承的话语,杨树海却没有一丝的高兴的意思。别人不知道,他自己却是知道他的技术是怎么来的,比起那个不是师傅的师傅来说,自己可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看到二叔摇头不语,神情也不是那么高兴,有些知趣又对小时候的事情知道一点的中年人顿时明白了。

“哎!你们这些小年轻人啊!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好?”

“是啊,别的不说,就是王勇他干爹曹勇,人家那才是真正地专家。当年就靠着种果树硬是成了方圆多少里的第一个公认的万元户!更不用说后来人家的成就了,听说连外国的学生都跑来和人家学习,咱们这些老农民也就在家门口说两句大话罢了,可不敢到外面乱说,没得让人笑掉大牙!”

杨树海老人听了这话才微笑着点点头,年轻人干什么事都容易冲动,说话办事都不经大脑脱口而出,根本就不想不管说出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当时人家王大海跟我说了,说是王勇弄来的特殊品种。这些树越是污染严重的地方生长的越快。当时我还以为那不过是他敷衍我呢,可是看到眼前这些树苗我信了。科技的力量真的是不可思议啊!”

“是啊!以后啊,都把家里的孩子管好,无论如何也要上学,上好的大学!这样咱杨家村才会有希望,有未来!”

杨家村的书记杨国良最后的总结发言,深深地印到了在场的所有人的心底。之后很多年,杨家村的一代又一代们,出现了无数的优秀教师,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官员。人们在探寻缘由的说时候,除了村里那棵大槐树之外,无一例外的都会提起杨树海老人和当时的村书记杨国良的话。

正是从那时起,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化,杨家村人的学知识,用知识的学风和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村风都没有改变过,

杨家村也因此得以整体保留,并没有像其他那些被并入半山度假村的村子一样完全融入了度假村,再也没有了原本一个个村子的名字。一说起来,都是很骄傲地说自己是半山村人。只有杨家村,因为要看护那四种王勇引入的外星植物和村里不断涌现出的各种名人精英们,总是更加骄傲地称自己是杨家村人。

这些长势奇快的树苗并没有因为人们的关注而停止或者减慢生长速度,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一天一个样对于这些奇怪地树苗来说并没有什么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