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驸马-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对对!”玉娘高兴了起来,看着萧莫道:“就这么办!”

萧莫无语地摇摇头,心里却飞到了林一叶的身上。

这小子……啧啧啧!

都纳妾了,享尽齐人之福啊!

看来要想办法敲他一顿,这一年来,在慎县少府的这个位子做得稳稳当当的,看来应该没有少捞油水!

打定了注意,萧莫这才往自己的后山走去,继续为母守孝……

三月下旬,李准终于进京了!

这一次李准回到京城,自然受到了百姓们的欢呼!

得胜而归,这是安朝多少没有过的盛事了。

可悲的是,好不容易打赢了一次仗,却是安朝的内战!

所以李准没有笑,受到百姓们夹道欢迎的他脸色肃然,一直到进了皇宫,见到皇上!

李准拜倒说道:“吾皇万岁,臣奉命伐白莲教,终于不负皇上所托,得胜而归!”

“李爱卿平身!”赵权让李准站了起来,然后看着满朝文武说道:“李爱情为朕为天下,立了大功!众卿说说,该如何封赏?”

有功必赏,这是安朝的祖制。

参知政事纪平站出来说道:“启奏皇上,昨日枢密使曹刚,引罪自辞,皇上也准了,如今曹大人到山东主事去了,这枢密使一职便空了出来,不如就由李大人兼任可好?”

说是兼任,因为李准的身上还有太子太师的这个职位!

“嗯!”赵权点点头,说道:“从枢密副使到枢密使,也算是奖赏……不知道有人有异议没有?”

谁还会有异议?现在辽国大兵压境,这枢密使总理国家军机,平时看起来威风,是国家军政首辅大臣!但是这个时候,枢密使的位置却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连曹刚都躲到山东去了,满朝文武除了李准,谁还敢担任?

于是满堂寂静。

赵权等了片刻,见没有人回答,便对太子说道:“那就依纪爱卿之言吧!”

赵子继点点头,现在他是监国太子,赵权把处理朝政的大权给了他,让他来主持朝政,便应该由他来下这个命令!

于是赵子继大声道:“着太子太师、枢密副使李准,听封!”

李准拜倒道:“臣谢主隆恩!”

赵子继道:“孤念李爱卿为国平乱,劳苦功高,今官加一等,封枢密使,总理军政!”

李准拜谢道:“臣谢过皇上,谢过太子!”

再起来的时候,李准的头就抬起来了!

当年安辽一战,让李准丢了相位,这日李准终于又回到了朝中三大首辅的行列的当中!

早有太监准备好了枢密使的官服、官帽和印鉴,在李准谢恩以后便送了过来。

李准双手接过太监手里的木盘子,然后再次拜谢!

拜谢完毕,赵权才对李准问道:“李爱卿,北方辽军压境,该如何是好?”

李准早就知道自己回到京城是来干什么的,所以对赵权的问话早有准备,于是行礼说道:“回皇上,依老臣只见,辽国欺人太甚!如果朝堂奸佞以除,又挟山东之胜,军心旺盛,所以老夫建议,应该和辽国大战一场,让他们知道我堂堂天朝的厉害!”

这意思,是要战!

赵权闻言皱了皱眉头,说实话,要是没有太子为他求平安符,京城百姓一起跪着为他祈祷的场景,赵权的心病也不会这么快有气色的。

而且……因为太子和京城百姓给赵权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也让赵权当年的壮志雄心又回来了一些,所以赵权才在知道纪平和曹刚他们要和辽国开战的时候,没有马上拒绝!

现在听到李准的话,赵权沉思了许久,终于还是咬咬牙,对李准道:“开战便开战!但是李爱卿,何人可以为帅?”

李准闻言,一个扑通跪了下来,对赵权说道:“启奏皇上,臣认为这挂帅之人,非皇上莫属!”

一句话,让满朝文武炸开了锅!

第432章 人臣之道

皇上为帅,这是又要御驾亲征啊!

难怪满朝文武会惊讶,四年前太原一战现在还历历在目,这伤疤还没有完全揭过去,李准居然又要皇上御驾亲征?

什么的大佬?

这才是大佬!

满朝文武之中,恐怕只有李准才有这个魄力,敢在这个时候要求皇上御驾亲征!

但是李准有他的理由,只见李准俯在地上说道:“皇上,如今我朝国强民盛,军心大震,非当年可比!并且这次辽国贸然出兵,师出无名,若不予之迎头痛击,怕只会助长辽人的野心,日后我安朝不得和宁矣!皇上御驾亲征,此乃表态,使三军同心。”

安宁是长公主云雪的名号,所以李准便用了和宁两个字!

李准先是说明了现在安朝的国力和国内的形势,认为可以和辽国一战!又说到了辽国这次出兵南下师出无名,不得民心。也就是说,天时和人和都在安朝这边,而辽国主攻,安朝防守,这又占了地利!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安朝这边,所以李准认为这一仗安朝完全可以打;又说了这一次如果不和辽国开战的危害,最后才说到了李准御驾亲征的事,这也让他的进谏更有说服力!

赵权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心中却是无法平静。

御驾亲征?

那是他一生中的永远铭记的痛!

“纪爱卿,你怎么说?”

赵权沉声问了纪平一句。

纪平犹豫了一下,然后他看向了李准,问道:“李大人,皇上龙体抱恙,此事御驾亲征……只怕不妥吧?”

听到纪平的话,赵权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以纪平的稳重,从性格上来说,对于御驾亲征的事肯定没有李准那样激进,这也让赵权从秦王之乱以后,第一次看到了朝堂上大臣们出现了意见分析!

这是好事!如果朝堂上臣子们的心都抱在一块儿,将朝堂变成了一言堂,这样就危险了!

这也是赵权近几日愁眉不展的问题,按理说,清除了朝中秦王一派的官员以后,这对太子赵子继来说是好事,但是……

老臣们如果真紧紧地抱在一块儿,那么朝堂之上,成了一家之言,那还要自己这个皇上干什么?

所以赵权心情好了,对李准道:“李爱卿,你先起来说话!”

“谢皇上!”李准站了起来,然后朗声说道:“臣闻,杯弓蛇影,是心有愧;草木皆兵,是心有惧!相由心生,若是皇上能心无杂念,臣再问皇上一句,这天下谁最大?”

意思是,杜宣杯弓蛇影,是因为问心有愧;苻坚草木皆兵,是因为他心生畏惧。这些人都因为被外界的事物扰乱了自己的心境,产生了幻象而已,如果皇上你的心里不去想这些让你害怕和有愧的事物,你觉得这天下谁最大?

赵权傲然说道:“当然是朕!”

这是事实,天下除了赵权,谁敢称自己最大?

就是辽帝,也比赵权矮了一个辈分!

李准这才对纪平说道:“纪大人,敢问人臣之道,侍奉皇上首要做的是什么?”

纪平对赵权抱拳道:“自然是侍奉皇上周全!”

针锋相对,李准说要皇上御驾亲征,纪平马上就说要为了皇上的安全着想!

朝堂上,大臣都看着这昔日和如今的两位首辅,不知道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按理说,李准和纪平两人是故交,虽然性格上一个比较激进,一个非常沉稳,但是李准和纪平两人的关心可是公认的铁哥们,今天两位这是怎么了?

李准会怎样回应纪平的答案?

“错了!”李准反驳得很干脆!

错了?

这李准……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着皇上的面,居然敢说为人臣子的,不应该把皇上放在第一位!

大臣们不禁替李准捏了一把汗,连站立在金銮殿上的太子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个李准,刚回朝堂,就要得罪父皇么?

再看赵权,脸色又沉了下来,发出了非常轻微的一声冷哼,显然是有些不快。

这个细节被离赵权很近的赵子继察觉到了,于是赵子继也皱起了眉头!

“哪里错了?”连纪平也察觉到了赵权的不快,于是赶紧朝李准使了个眼色。

毕竟他和李准都是老臣,李准好不容易刚回朝中,如果因为和自己一场争辩,而让皇上生气,又将李准贬出京城,那就得不偿失了!

没有了李准,谁来主持北方的战事?

李准当然也知道赵权对自己刚才的话不快,但是他丝毫也不怕,反而昂首挺胸地说道:“为人臣者,首先得不使皇上受辱,主辱臣死也!又有言道:名垂青史!为臣子者,只想着皇上的安全,却不为皇上谋生前之功,立身后之德,以致遗臭万年……这样的臣子,敢问皇上,敢问纪大人,你们觉得是臣子么?”

“这……”纪平听了李准的话,幽幽一叹,然后退到一边,表示自己没有话说了。

然后,李准转向了赵权,对赵权行礼问道:“皇上认为呢?”

“生前之功,身后之德?”赵权喃喃地念了一句,又想到了李准后面的话。

是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

是做一个青史留名的一代帝王,还是做一个遭千古骂名的昏庸皇帝?

赵权当然想做前者,想成为一代帝王,不想做一个死后还惨遭后人诟病的昏君!

于是,赵权沉默了起来。

他不想做一个昏庸的帝王,但是……

他又不敢御驾亲征,去和辽国开战!

内心万分纠结,李准的话,像一把刀子一样立在了赵权的心头,让他想避站,却又无法开这个口!

到底怎么办?

赵权纠结了起来,心里非常地郁闷,便站起身,说了一声:“退朝!”

然后,赵权起驾,离开了金銮殿。

赵权离开之后,各位大臣也陆续离开了金銮殿。

出了殿门,纪平和李准走到了一起,纪平问道:“李大人,你说这一次皇上会答应御驾亲征么?”

李准摇摇头,说道:“我们臣子做了我们该做的,剩下的事……”悠悠一叹,李准道:“只有天知道了!”

ps:晚上努力更新,今天有事耽误了!

第433章 御驾亲征

纪平忧心了起来,问道:“那北方怎么办?辽军压境,时日可是拖延不得了!”

李准道:“所以,在今晚处理完枢密院的事务以后,老夫打算明日早朝向皇上辞行,前往太原,日后枢密院这边,纪大人就要多多照应了!”

纪平点点头道:“也只有如此了!”

然后两人一起出了宫门。{}

赵权回到御书房,心中有些闷闷不乐,想到自己的生前身后之事,他根本开心不起来。

坐了一会儿,太监来报,说是太子求见。

赵权准许,赵子继走了进来,来到赵权的身边说道:“父皇,儿臣在想,这御驾亲征之事……”

“你别说了!”赵权打断了赵子继的话,说道:“你姐姐昨日找朕了,说她不答应让你挂帅,言恳意切,朕听了她的,毕竟你是未来的储君,不能以身试险!”

赵子继低着头道:“父皇,儿臣无能!”

“你下去吧……”赵权有些心烦,不想说话。

赵子继犹豫了一下,最近赵权对他的态度转变了许多,也让他有了和赵权说话的底气,于是咬咬牙说道:“父皇……李大人说得对,这一次辽军师出无名,若是三军坚守,待辽国粮草不济,自然退兵!则父皇便成功业!”

赵权闻言眉头一皱,问道:“这话是谁告诉你的?”

赵子继道:“回父皇,是儿臣自己想的!”

“你?”赵权对赵子继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呵呵……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没想到继而也有这等远见!”

赵子继道:“儿臣谢父皇夸奖!”

“你下去吧!”

“是……”

赵子继离开了御书房,赵权看着他的背影笑了起来,对旁边的御前太监说道:“太子刚才之言,倒是让朕刮目相看,不过说得也在理!这样吧,去将杨爱卿叫来!”

太监领命去了,不一会儿杨玉廷来了,他刚才在演武场耍了一套刀法,听到赵权召见,杨玉廷连身上的盔甲都没有换,就来到了御书房。

这让赵权看到了,眉毛一挑,问道:“杨爱卿,何故如此急切?”

杨玉廷和御前太监面面相窥,都不知道赵权这话的意思。

见杨玉廷不解,赵权哈哈一笑,说道:“玉庭,你跟多久了?”

杨玉廷道:“回皇上,属下自七岁入宫,跟着皇上已经二十九个年头了!”

“二十九年了!”赵权悠悠一叹,对杨玉廷道:“卿天生神力,乃是勇将之才,却幼遭不幸,跟着朕……也蹉跎了二十九年的光阴……”

不懂赵权在说什么,杨玉廷只得说道:“皇上,属下何曾蹉跎光阴?”

赵权道:“以卿之才,不能上阵杀敌,难道不是憾事?”

杨玉廷摇摇头,但是却没有说话。

这是杨玉廷对赵权的尊敬,所以才没有说话,也是变相地承认了他想为国上阵,在沙场上厮杀的想法!

见到杨玉廷不说话,赵权笑了,笑得很开朗……

“你……也认为朕应该和辽国打这一仗是不是?”

赵权对杨玉廷问了一句。

杨玉廷点点头,说道:“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