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氏家族全传-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蔼龄话说得恰到好处,但是没有从正面回答宋子文的问题。因此宋子文只是嘿嘿一笑,未做回答。 
  蒋介石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岂不让宋子文占了上风,便说:“我想,从关系上讲,由财政部掌管,是不是更顺一些呢?” 
  宋子文听后不慌不忙地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张写满了英文字母的信纸,像早有准备似地说:“财政部?我先来念一封美国人给财政部的信吧……‘我们寄去的是北卡罗来纳州查佩尔布尔的斯帕西圣诗班的一小笔经费。我们中间没有一个富人,但我们了解孩子,知道饥饿的滋味。所以我们愿意从我们并不富裕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救济中国的儿童。但我们最近看报纸上说,我们捐献给可怜的孩子们的钱,被在中国黑市上高价出售,肥了某些贪官的腰包,愿基督在天上睁开他的双眼,惩罚那样毫无良心的恶人吧!”’ 
  宋子文念完信,对蒋介石说:“这笔对华救济联合会的捐款可是由财政部掌管的,怎么样?这笔捐款总共有1700万美元,干什么用了?再让他们去掌管租借法物资,结果难以想象!” 
  宋蔼龄坐不住了,这不是冲着孔祥熙去了吗?! 
  “子文,”宋蔼龄说:“这话你说得可有点出格,那笔钱并不是财政部直接掌管的。财政部只是代收,然后转到专门的机构去处理,与财政部没关系。” 
  宋子文看了宋蔼龄一眼,没反驳她,总算给了姐姐一点面子。但旋即宋子文又说:“好,救济款与财政部没关系,通货膨胀和财政部有没有关系呢?最近美国公布了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1938年是49%,1940年124%,到了今年已涨到235%。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如此之高的通货膨胀率?这也跟财政部没关系?!” 
  “子文!”宋美龄觉得宋子文扯得太远了,她分明看见宋蔼龄脸都被气红了,想来制止宋子文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 
  可宋子文正在兴头上,话匣子一打开就刹不住车了:“财政部财政部的官员都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我再举一个例子,按照财政部的规定,一美元换20法币。可你到大街上看看,哪家银行会给你20法币?现在黑市的价格就一美元250法币,有哪个国家对美元的汇率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好啦,你说完没有?”蒋介石显然沉不住气了。他堂堂一国之君,怎能容忍宋子文目无一切地侃侃而谈。10年前就是因为宋子文目无君臣父子之规,口出狂言才挨了蒋介石一记耳光,并从此丢掉了财政部长的位子。难道他今天又想重蹈覆辙不成? 
  “目前国家经济出现的问题,是日寇入侵造成的。如果要追究责任,就要算在敌人头上,怎能同室操戈,说出亲痛仇快的话来?” 
  “我是……”宋子文还想解释。 
  蒋介石一挥手,从座位上站起来说:“环球贸易公司的事,你必须查个清楚,并保证以后不再在美国给中央政府丢脸。否则,你要负责任!” 
  蒋介石说完便看也不看宋子文一眼,独自进入卧室。宋子文也喘了一口浊气。蒋的话表面说虽硬,实际已做了退步,不再提换人的事,而是让他调查,等于是放了他一马。当宋蔼龄回去后把这一晚的情景和孔祥熙说了之后,孔祥熙瞪圆了他那双本来不大的眼睛说:“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宋子文的这次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却大大鼓舞了他的士气。因为这是他当着蒋介石的面公开挫败了孔祥熙的“进攻”,这是近十余年来所没有的。宋子文虽然不善于奉迎和在官场上周旋,但也懂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他发现孔祥熙并非不可一世,并非无懈可击,他一方面放手做他的生意,紧紧拉住美国做为自己的后台老板,大赚其钱,一方面寻找一切机会发泄对孔祥熙的不满。 
  抗战后期,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批评孔祥熙的浪潮。说他的子女在美国吃喝玩乐,挥霍无度;说他贪污腐败,任人唯亲。在这些方面,宋子文透露的情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M年,孔祥熙赴美参加“国际货币基金会议”和“橡树园会议”,向美方提出拨还战时欠款的问题而得罪了美方。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宋子文向蒋介石提出建议,要求中国政府更换财政部长。当宋子文又一次坐在客厅里向蒋介石谈起罗斯福总统的建议时,他似乎找到了感觉,蒋介石不动声色地听他把话说完,而后一言未发。但宋子文感到他已胜券在握,因为孔祥熙失道寡助,蒋介石也要权衡利弊。而要把孔祥熙赶下台,唯一能接替的人就是他宋子文。 
  1944年12月,宋子文终于如愿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他曾大度地打电话给孔祥熙,对其“不幸”下野表示安慰。1945年抗战胜利前,宋子文又担任了行政院院长。 
  孔祥熙对自己的失宠当然是悲痛的。他也知道有人在背后搞他的鬼,但并不十分清楚是宋子文。他觉得那个书呆子在政治的角斗场上表演还是嫩了一点,况且他也不相信宋子文比他强。但后来他发现,宋子文上台以后在公开的场合不断发表抵毁原财政部工作的讲话,有时甚至不点名地提到他本人,他才慢慢发现宋子文也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事后孔祥熙曾对宋蔼龄说:“想不到你这个弟弟还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 
  抗战胜利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到重庆找到蒋介石,说抗战胜利了,燕京大学将重新选举一个校长,这个校长最好由中国人来当。孔祥熙得到消息后很感兴趣,就打电话给司徒雷登,说他有意得到这个位置。可能是下野之后空虚无聊,想到年轻时办贤铭学校的情景,有点怀旧吧。司徒雷登很当回事,立即打电话给在北平的美国燕京大学托事部,但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了回音。后来孔祥熙才知道美方不同意他担任燕京大学校长,原因是他政治色彩太强,而且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声誉不好。孔祥熙十分气恼,就怀疑是宋子文在搞他的鬼,因为宋子文一向和他作对,和美国人关系又好,便对宋蔼龄说起了此事。但孔祥熙这次却是冤枉宋子文了,因为宋子文当时正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事。 
  但孔祥熙耿耿于怀。1947年借口去美国探望宋蔼龄,准备离开中国到美国定居。临行前一些旧友到家中送行,但见家中冷清,院内枯叶满地,不禁怨恨陡出。当时他对旧友说:“都说我败家败国,我在抗战时期做了7年的财政部长,给宋子文留下了9亿美金和6000万两黄金,现在全叫宋子文弄光了。造孽呀!” 
  后来国民党监察院通过调查发现,孔祥熙所说的不错。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所发的国难财共有外汇9亿美元,黄金600万盎斯,日伪工厂及固定资产10亿法币,联合国救济总署救济物资数亿美元,而这笔庞大的财富似乎不翼而飞。到了孔祥熙走时的1947年底,国民党国库空虚,负债累累。宋子文也因“不善理财”被免去了财政部长职务。但此时的蒋介石已无暇顾及这些“琐事”了,在军事上的连连失利使他夜不能寐。 
  孔宋两家的角逐,随着蒋介石在大陆的失败而结束了。但这段历史却为后人留了下来,他们相互利用又相互争斗,喂肥了自己,坑害了国家和人民,终于落得个身败名裂、死在异国他乡的下场。 
  2.与陈氏兄弟反目成仇 
  当年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陈果夫和陈立夫的CC系是后起之秀。当时有一种说话,即因陈果夫、陈立夫名字英文写法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所以美国人就把陈氏兄弟和他们领导控制的派别称为CC系,后又叫做CC豪门。 
  国民党内部派系繁多,最后形成四足鼎立是有深刻原因的。如汪精卫、林森和张静江等虽也担任过党或政府的第一把手,但终究不能形成气候。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都没能在政权或党内控制一个或几个重要部门,没有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派别,没能充分利用矛盾团结其他派系,所以最终难免昙花一现。 
  而在蒋、宋、孔三家中,蒋孔都是围绕宋家结成的姻亲。蒋孔之间虽没有直接关系,但蒋介石和孔祥熙的关系却好于蒋介石与宋子文的关系。这里除了孔祥熙对蒋介石言听计从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孔祥熙的夫人宋蔼龄。名义上宋子文是宋家的代表,但一般以为宋蔼龄才是宋家的核心。所以蒋介石对于宋蔼龄的丈夫亦即孔祥熙不得不加以重视,这也是蒋介石起用孔祥熙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氏兄弟与这三家没有亲缘关系,但与蒋宋之间却有着历史的渊源。 
  陈果夫和陈立夫的父亲叫陈其采。陈其采的弟弟陈其美曾是上海青帮最有影响的头目之一。辛亥革命前,陈其美受同盟会委派打人青帮,随后便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辛亥革命时陈其美夺得了上海军政府都督的宝座,可见其影响之大。当年蒋介石混迹于上海时,就是陈其美手下的人,对陈其美崇拜至极。因陈其美不听袁世凯的招呼,被袁世凯派来的杀手杀害于上海。陈其美死后,陈其采代替了陈其美继续在青帮活动,蒋介石又通过陈其采和青帮挂上了钩。在蒋介石以后的政治生涯中,青帮一直是他利用的帮凶。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青帮头子杜月笙就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所以蒋介石和青帮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对陈其采的儿子陈果夫、陈立夫另眼相看,也就不足为怪。 
  但陈氏兄弟真正在国民党中起步,却大大晚于蒋、宋、孔三家。1927年蒋介石进行反革命政变后,陈果夫在国民党内成立了国民党中央俱乐部。不久陈果夫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的组织部长,又掌管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国民党的高中级干部都必须经过政治学校培训后产生)的领导权;而陈立夫则掌握了国民党意识形态大权。自此开始兄弟二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并以国家的名义,先后投资于银行、商业和工业等领域,逐渐成为不仅在政治上势力强劲而且在财力上也可以和孔宋争雄的国民党政权中的新豪门。 
  当年美国《时代》杂志记者自修德曾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描写过陈氏兄弟: 
  “一个腐败的派别控制着国民党,它既有坦慕尼大厅的一些最恶劣的特点,又有西班牙宗教法庭的一些最恶劣特点。沉默寡言、神秘莫测的兄弟俩陈立夫和陈果夫……实际上通过恩赐、秘密警察、间谍活动和行政权力控制着全国思想界。哥哥陈果夫完全控制着通天的大门,送委员长的文件和备忘录,都要通过此人转交。 
  ‘他弟弟陈立夫身体虚弱,面色清秀,比他更加重要。陈立夫工作起来孜孜不倦,刻苦、廉洁。他的带有神秘色彩且气魄很大的、貌似富有哲理的文章,几乎没有人看得懂。” 
  孔祥熙和陈氏兄弟原来的关系一直不错,特别是陈氏兄弟当初羽翼未丰之时,便极力和孔祥熙搞好关系。但随着抗战后期孔的权力极度膨胀,作风也日益霸道起来,便和陈氏兄弟的CC派发生了摩擦。以后则愈演愈烈,终于反目为仇。在1944年前后的倒孔运动中,陈氏兄弟起了重要作用。 
  早在1932年蒋介石和宋子文的“耳光风波”之前,蒋介石因宋子文对“剿共”的消极态度便准备撤换他这个财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消息传出后,国民党内的政学派积极活动,想谋求这个位置。因政学派和汪精卫关系密切,蒋介石虽然一直想把江置于自己之下,但有时为了长远利益也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为此蒋初步决定让政学派的张群接替宋子文的位置。 
  历史就是这样微妙。如果张群当时真的担任了财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命运将大相径庭,国民党的历史也许还要改写。当政学派听到这个没有最后落实的消息欣喜若狂,一个年轻的记者不知轻重地在上海影响很大的《中报》抢先发出了消息。而就是这则几百字的消息,改写了孔祥熙的历史。 
  当时陈果夫天天看《中报》,张群即将出任财政部长的消息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陈氏兄弟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政学派为主要障碍。财政部长一职若落在他们手中,后果不堪设想。陈果夫找到陈立夫商量后,由陈立夫起草了一封秘信,派人立即送到宋蔼龄家中(宋家在上海投资发迹,和青帮也是密友)。 
  宋蔼龄接到陈果夫的信,看后大吃一惊。立即驱车从上海赶到南京,直奔蒋介石的官邸。因宋蔼龄是宋美龄的姐姐,门卫侍从皆不敢阻拦,任凭她直闯了进去。 
  蒋介石一见宋蔼龄来了,当时也没给她好脸色,还没等宋蔼龄开口,就把宋子文臭骂了一顿。宋蔼龄就听着,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