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初步拟定的意见是倾向于向合肥方向进攻,然后向武胜关方向挺进,几位都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讨论讨论?”李天成穿着一身笔挺泛亮的戎装,站在一个布满半面墙壁的军用地图前方,用细长匀称的教棒尖部滑向地图上芜湖和合肥的方向说道。

地图上标明了各地的地形、地势和守军人数、位置等基本信息,分布了许多红、蓝两色的行军箭头。

“依我的意思,我们还是挥兵南下,进攻铜陵、池州、安庆,然后再南下九江和南路军会合。安庆是安徽省的省城,安徽巡抚朱家宝又是袁世凯的人,他势必不会轻易向我军投诚,若是我军进兵合肥,一路西进,那朱家宝若趁机出兵,在我后方捣乱,那我军又不得不分兵回防,这样势必对整个战局的进展不利。为消除后患,我军应当步步为营,打到一地就要彻底拔掉这个地方的每一颗钉子,稳当扎实地向前推进,我建议攻打安庆应为我军的主攻方向。”路羽铮先扫了其它二人一眼,见他们没有开口,随后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路师长的看法也有道理,刘参谋长和马副司令有什么不同看法吗?”李天成朝路羽铮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扫向刘醒吾和马朝云问道,他不赞同路羽铮的意见,也不急于反驳。

马朝云是李天成任命的中路军副司令,但他也同时是第一师师长,直接指挥第一师,军队目前需要他这样富有经验的军官亲自领兵作战。

“刘参谋长有什么意见吗?”马朝云望了刘醒吾一眼,见他是新来的,于是礼貌地向他询问道。

“我跟路师长的看法有所不同,我觉得朱家宝在安庆未必能坐得安稳,安庆如芜湖等地一样,军士之中革命热情已被点燃,朱家宝势必无法驾驭住目前的局势,他都自身难保了,根本没有能力派兵出来攻城略地,扰乱我们的后方,他顶多能保住安庆一地不丢失,便已是大功一件了。”刘醒吾年纪和李天成差不多,长着一副长脸,人显得比较消瘦,刚刚减掉辫子穿上振国军的军服之后,显得精神多了,他性情较为耿直,没有多想就接着说道。

“因此我认为安庆的朱家宝对我们的威胁并不大,我军大可放心大胆地一路西进,占领合肥、六安、信阳等地,掐住清兵在武昌的两路军退路,然后在南北夹击之下,威逼他们投降,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武昌困局,而且可以对北洋军造成重创,北洋六镇精兵,一下子失去两镇之后,实力必然大减,日后我军再挥兵北上,障碍可就要小得多了,一统中国的目标不久就可以实现了。”刘醒吾略微一顿,继续解释道。

“刘参谋长说得不错,你的想法和马某、还有总司令的意思是一致的,既然如此,那就少数服从多数吧,总司令,我们就这么决定下来吧,如今时间紧急,也不容过多地纠结在这个问题上。”马朝云随后便表示了赞同,然后转头向李天成建议道。

“可是……?”路羽铮似乎还有话要讲,不过李天成挥手打断了他。

“其实这两种进兵路线,对于我军而言,都有取胜的把握,但我更认同刘参谋长的看法,我北路军若是攻下了合肥,南路军攻下九江,安庆就被夹在了中间,量他朱家宝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出来,安庆想必也会像武昌、芜湖等地一样,爆发反清起义,这样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安庆,而北洋军在武昌的两万多人如果退回河南腹地,日后将成为清廷对付我们的一大资本,若是我们能将其逼降,我军将增加两万多将士,而清兵则损失两万多人,这里里外外一算可是四万人的差距。”李天成随后便望着路羽铮说道。

“不过清政府一旦得知我们进攻合肥的消息,他们有可能会立即召回武昌的两路军,以保存实力,就算是清政府不召回他们,这两路军也会立即猜透我军意图,可能为保全自己,抗命退回河南,我相信袁世凯不会轻易将这两路军留给我们,这可是他们北洋的顶梁柱,怎会轻易让人,所以当我们派出轻兵占领武胜关之后,还要看弟兄们能坚守多久,坚守的时间越长,将这两路军压迫在武胜关以南的可能性就越大。”李天成随后便继续分析进攻合肥的好处。

“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利用直升机的超强机动能力,快速向武胜关运兵,能运多少过去就运多少过去,这两架直升机虽然不是最终确定的生产型号,但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过大的故障,基本上达到了初步使用要求,因此可以临时让它们在战场上担任高强度的运输工作,每次能运送四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过去。”

“从这里抵达武胜关有近四百公里路程,直升机需要五个小时左右可以进行一个往返运兵,但北洋军肯定会从京汉铁路坐火车撤退,我们则无法跟上他们的速度,所以切断汉口至信阳段的铁路成为这次战役的重点,这个任务将由直升机运送的特种部队来完成,我们必须将京汉铁路汉口至信阳段沿线多处捣毁,才能保证他们无法及时通过维修保证铁路畅通。”

“没有了铁路的机动能力,北洋的两路军只能从武汉徒步撤离,随后他们步行到武胜关也有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若他们以强行军速度前进,每日推进五十公里,也需要三天时间,况且他们此时还在武汉与民军激战,以疲惫之身,不可能以这么快的速度撤退,估计他们抵达武胜关的时间需要四天左右,而我们可以利用直升机在这段时间内,运过去几百名特种兵,用于捣毁、炸毁铁轨和铁路桥梁等,而后可运送大量步兵至武胜关,按三天时间算下来,可运送六百名以上的士兵至关口,而我们中路军的骑兵队有四个连共六百人左右,加上北路军也可以分出四个骑兵连来支持我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北洋两路军退到武胜关之前,在关口一带布下约两千人的兵力。”

“两千人虽少,但在这种地形复杂的关口上,两千人守住阵地两三天肯定没有问题,要是能守住四天以上时间,我们的大部队就可以抵达武胜关,一举截断北洋两路军的退路,至此则大功告成。”

李天成一口气分析了一大通,这些都是他事先想好的,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结论,当然其中的变数也有很多,比如如果两千人的轻兵无法有效遏制北洋军北上,那到时只能让他们退回郑州了,不过这对于振国军南下夺取湖北、湖南倒是影响不大,只不过是少吃了两只肥美的螃蟹罢了。

随后李天成就进攻合肥的具体事宜展开了一番具体部署,分析到进攻合肥的速度,对于整个计划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一旦中路军在合肥受到阻滞,那大军推进武胜关的时间将会大大延长,阻截北洋军的战略目的根本无法实现。

李天成对于此时正在合肥进行的政治劝降和策划起义工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必须做好合肥内部起义一旦失败,大军将无法顺利通过合肥的打算。

所以为保证整个计划顺利实施,李天成立即命令北路军在安徽六安县的部队分出一个旅五千人,向西南合肥方向进发,以对合肥城内清兵形成高压态势,这样便可减轻中路军的压力。

第一卷辛亥大战第一百零一章袁大头的苦恼

最后经过讨论之后,李天成又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就是中路军直接从西南方向的庐江、舒城方向挺进,绕开合肥,目前清兵主力部队都在合肥和安庆两地,大约有一万人左右,这些小县城对于振国军而言,几乎等同于不设防,所以此时中路军暂时放弃了安庆和合肥两地,直接从两地中央的间隙地带穿插出去。

这样做也要冒一定的风险,留着合肥和安庆两地,等于在自己的后方留下了两个隐患,一旦两地的局势没有像芜湖那样,以起义的方式倒向振国军一方,而是坚守城池,那便是一个大麻烦。

所以此时北路军一部向西北挺进的步伐必须暂时停止,以防安徽战局有变,等合肥、安庆两地到手之后,才能继续向蚌埠、淮南挺进,一旦合肥、安庆局势不利,只好由北路军这一部南下收拾局面,而这又必然会使北路军的北上进攻计划受到很大拖延,使得清廷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布防,给了他们苟延残喘的时机。

总之两个进攻方向,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弊病,总体看来,还是将两万多北洋军锁在武胜关以南的诱惑比较大,一旦成功,对于战局的影响也较大。

完整的作战计划制定完毕之后,李天成命令独立直升机排立即展开运送特种部队深入敌军防地的任务,八个骑兵连队也开始整装,准备在大部队行动之前向信阳地区进发,此时一定要跟敌人抢时间,在敌人嗅出我军意图之前,争取到一点时间,对于整个战役的成功实施都将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直升机排由于执行任务的特殊性,所以在浙江战役完成之后便成立,它属于独立编制,没有隶属于某个部队,这次便是先在北路军辅助占领南京之后,又调到中路军执行任务,这也是由于直升机数量有限,而不得不在最需要的地方使用他们,让他们被频繁调动。

直升机排由驾驶班、维修班、后勤补给班三个班组成,执行任务时由驾驶班派出机师执行运输或是空中打击任务,返回后由维修班负责检修,后勤部则负责管理油料和直升机保养需要的必备物质等工作。

十一日下午一点,直升机排已展开行动,向京汉铁路信阳至汉口段进发,运动特种部队先行进入前方。

八个骑兵连组成两个骑兵联队,分两路向信阳进发,由于考虑到骑兵连在路上有可能遇到阻击,所以大部队必须随后便出发,以对敌方守军造成压力,让他们无力分兵去阻击这几个执行特殊任务的联队,如遇到小股清兵阻击,则只好强行冲过去了。

在所有的马匹得到了足够的饲料补充之后,骑兵连在下午两点左右便开始出发,一路上行军还要考虑马匹休息和补充草料问题,因为是强行军,还要带上马匹所需的饲料,以日行一百二十公里以上的速度计算,两个联队达到武胜关的时间也需要三天以上时间,不过也可以抢在段祺瑞的大部队抵达之前赶至,当然如果路上出现更大阻力时,有可能会继续延期到达,造成这次任务的流产。

振国军到达芜湖之后,第一时间已发布了公告,要求安徽各地守军立即放下武器,向振国军投诚,对于投诚者,振国军将保持其军职、待遇不变,还额外有嘉奖,所有投诚的官兵待遇都会提高到振国军士兵的标准,这一点也是在物质上对清兵进行一定的诱惑,事实上对于目前中国国内的军人而言,物质还是促使他们进行战斗的主要因素之一,物质的诱惑也在各地频频取得了良好效果,它的作用仅次于政治和军事诱降的作用。

在振国军发布公告之后,原本人心浮动的安徽各地守军更加动荡了起来,到了下午四点已有提前得到消息的舒城、太湖等六个县宣布倒戈,倒向振国军一方,其它地区要么是还在犹豫不决,处于内部激烈争论之中,或是没有及时收到芜湖光复的信息,合肥和安庆方面也还没有什么动静,但振国军进入城内的特派人员仍然在继续展开活动,争取在城内联合各方力量尽快发动起义,以促使中路军进兵信阳的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而在前方战事正如火如荼地演绎,风云动荡之时,位于后世北京城东四南边,那里是前清外交部街所在地,街道旁有一座西式洋楼,格调颇为典雅大气,一名五十出头的男子正在惬意的享受着洋楼内的先进西洋设备。

“今天怎么这么难啦!”

男子正坐在宽敞整洁的卫生间内的马桶上,露出一个闪闪发亮的光脑袋,油光的脑门下是一张堆满了横肉的圆圆滚滚的脸庞,嘴上一缕有些发白的浓密胡须在微微颤动着,额头上的青筋突起着,上面的汗珠子粒粒可现。

男子身旁站着一名三十出头的男性仆人,正拿着大蒲叶扇用双手给他扇着风,男子正是在武昌起义之后刚刚拒绝出任湖广总督,而硬是逼迫清廷给他一个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将原来逼迫自己下野的摄政王载沣反逼下王位的袁世凯,也是历史上的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你说今天怎么就这么难呢?”袁世凯憋足了一股劲,脸上的肌肉连连抽搐了几下,露出难受的表情,对身旁的男子吃力地说道。

“总理大人,您这几天为国事操劳过度,休息太少了,这是由于火气太大,所以造成了便秘,大人不要着急,慢慢来,慢慢来!”仆人在一旁拼命摇着扇子,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满脸大汗,却想要让袁世凯舒服一些,但炎热的天气却让他的努力起不到多少作用,袁世凯已是憋得满头大汗。

“不急行吗,前方战事不利,振国军已打到芜湖了,要是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