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6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不管如何,他都必须立即回援平壤,争取在坚城之下与唐军打一场防御战,这也是目前高句丽唯一的机会。

心念及此,渊盖苏文不再犹豫,即可下达撤军的军令,整整一个白天的秘密准备,待到夜晚五更,高句丽营垒已是人去营空了。

第1226章 连番大胜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李世民早就已经收到了余长宁的禀告,自然推测出渊盖苏文得知都城被围,肯定会回师救援,待到高句丽大军悄悄撤退的夜晚,两万唐军铁骑也是静悄悄地出动了。

这支骑兵由新晋总管苏定方率领,衔枚裹足速度飞快,待到五更时分便追上了撤退的高句丽军队。

八万高句丽大军参差不齐丝毫没有建制,在平原上几乎拉成了一字长蛇阵,苏定方暗暗端详了一番,分出一万骑兵悄悄绕到高句丽军队两侧,一丝黎明的曙光浮现在东面天际时,沉重凄厉的牛角号已是在原野上嘶鸣了起来。

两万骑兵放马疾驰,左右夹攻如两条细线陡然出现在原野尽头,片刻之间,曙色之下的金红色细线变成了汹涌的红潮,沉雷隆隆卷地,旌旗翻飞铁骑纵横号角响亮,铺天盖地压来,像一片赤潮陡然卷向高句丽军队。

渊盖苏文看得肝胆俱裂,抽出长剑嘶声大喊:“快快接阵,抗击唐军。”

然而高句丽阵形凌乱,加之突遭攻击军心大乱,岂能形成有效的抵抗?转眼之间便被飞马而至的大唐铁骑冲击得七零八落,狼奔豕突地四散溃逃。

渊盖苏文眼见败局已定,牙齿咬得嘴唇泛出了丝丝鲜血,当下也不迟疑,在护卫的保护下向着南面狼狈而逃。

一战之胜,原野上布满了高句丽人的累累尸体,鲜血汇成小溪静悄悄地流淌着,秃鹫起起落落,述说大战的惨烈。

苏定方没有停留,带领骑兵继续衔尾追杀,足足三天三夜,待行至离平壤城不过五十里的山谷地带,原本八万高句丽军队只剩下两三万残兵败将了。

前天在乱军之中,渊盖苏文肩头中了一箭,此际又是疼痛又是疲累,眼见平壤城城池已是历历在望,他陡然振作精神高声道:“大家一股作气杀入平壤,这是我们唯一活命的机会。”

士卒们闻声应命,三万军卒官道上散开,朝着平壤城涌去。

这片山塬林木茂密,山道狭长,余长宁带领五万联军埋伏在纵深十多里的两边山塬,丝毫不露痕迹。

当看见溃败的高句丽军队进入包围圈后,余长宁冷冷一笑吩咐手下挥动司令军旗,陡然之间鼓声如雷号角凄厉,埋伏在山塬密林中的唐新联军潮水般杀出,漫山遍野压了下来。

高句丽人惊慌大乱,自相践踏,溃不成军,肩头受伤俯身马背的渊盖苏文不能置信地瞪大了双目,还未来得及调转马头逃命,便被一阵突然飞来的箭雨射成了刺猬,惨叫一声栽倒在地。

一个时辰后夕阳西下暮霭沉沉,高句丽万余士卒拼命杀出重围,顺着来路争先逃窜,未走几里,却听见一片奔雷般的马蹄声响彻天地,整肃的红色大阵席卷而来铺满了整个原野,苏定方率领的两万骑兵赶到了谷口,完成对高句丽人的合围。

当那隆隆战鼓雷鸣般漫山遍野滚动时,当唐军铁骑喊杀声铺天盖地扑来时,剩余的高句丽士卒已经彻底绝望了。

有人投降有人死战,天色终于黑尽,大战搏杀也是结束了,漫山遍野皆是高句丽人交织狰狞恐怖的尸体,唐军的欢呼声响彻山谷原野,高句丽最后的精锐力量已经不复存在。

火把遍野,照得山谷如同白日般明亮,浑身浴血的苏定方驰马来到那杆大纛旗下,下得马来拱手开口:“辽东军总管苏定方,见过余元帅。”

“苏大哥?是你?”正在与刘仁轨低声交谈的余长宁闻言一愣,随即露出了惊喜之色,飞奔而上抓住苏定方的肩膀便是一阵哈哈大笑,“早听说辽东军骑兵神勇了得,打得渊盖苏文抱头鼠窜,没想到竟是苏大哥你统领的。”

苏定方与余长宁关系要好,尽管余长宁现在已是高官显爵,苏定方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生分,笑道:“若没有元帅包围平壤城之功,渊盖苏文怎会急着逃跑?这次大战平壤军功不可没,我们完全是沾了你们的光而已。”

“哈哈,苏大哥实在客气了。”

余长宁摇手一笑,正欲说话,突然柴秀云面带喜色地匆匆而至,惊讶笑道:“咦?师兄也在这里?”

余长宁微笑解释道:“今番正是苏大哥率领辽东军铁骑与我军配合,全歼渊盖苏文的八万大军。”

柴秀云展颜一笑,继而收敛笑容正色禀告道:“元帅,打扫战场的军卒发现了渊盖苏文的尸体,渊盖苏文浑身中箭已经气绝而亡。”

余长宁和苏定方对视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里面的惊喜之色,余长宁正色道:“尸体何处?快带我们去看看。”

柴秀云点点头,带领二人沿着山道走得片刻,没走多远便看见一具尸体正躺在一方偌大的山石上,四周布满了警戒把守的军卒。

余长宁快步上前看得一眼,渊盖苏文死不瞑目的脸膛出现在了眼前,他细细地端详了一番,轻轻一叹道:“一国枭雄竟落得了此般结局,权力可以成人也可以害人,渊盖苏文终归是走错了路啊!”

苏定方沉默半响,说道:“渊盖苏文一死,只怕平壤守军更会没有抵挡之心,明日我们不妨将渊盖苏文的尸身运到城下,试探一下守军是否会投降。”

余长宁点头同意道:“苏大哥此话不错,好,明日我们不妨试试。”

翌日一早,一辆孤零零的马车载着渊盖苏文的尸身缓缓行至城墙下面,没有驭手唯有一面长长的旗幡迎风飘扬,上书“渊盖苏文尸身在此,投降不杀。”

陡然之间,城头发出一阵剧烈的骚动,士卒们不能置信地望着马车上的尸体,片刻后又陷入了一片可怕的沉默之中。

然而令余长宁没有想到的是,片刻之后城头陡然落下一阵箭雨,顿将马车和渊盖苏文的尸身射成了刺猬,可怜渊盖苏文昨日中箭甚多,郎中好不容易才清理干净,今番又被平壤守军箭雨摧残,死了也不得安稳。

“看来平壤守军是不肯投降啊!”

余长宁有些郁闷的说了一句,司令旗劈下,联军军阵齐发,又开始了残酷的攻城大战。

第1227章 尘埃落定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厮杀正酣,未及午时不少唐军便攀上城墙,城头顿时被一片刀光剑影所笼罩。

余长宁看了半响,长吁一口气微笑说道:“今日高句丽人似乎并没有多少抵抗之心,看来得知渊盖苏文死讯后,高句丽守军都知道失败已成定局,现在拼死抵抗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杜禹英点头笑答道:“不错,听闻陛下帝驾离平壤不到百里,但愿我军今日便能破城,陛下知道了一定会龙颜大悦。”

正在说谈间,响彻原野的喧嚣声突然停息,余长宁尚在奇怪当儿,突然听见城头传来了一片高声呐喊:“高句丽投降了,马上打开城门恭迎唐军入城。”

“擦,现在投降?该不会是请君入瓮之计吧?”余长宁立即不敢相信地瞪圆了眼睛。

杜禹英正色道:“平壤不过数千守军,即便是诡计也奈何不了我军,元帅,必定是守军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我们须得尽快控制城墙才是。”

余长宁点点头,立即下令攻城军卒作速控制城楼,没有遇到一丝一毫的抵抗,身着红色甲胄的唐军将士已经布满了整片城墙。

余长宁下得云车刚行至城门处,那道包裹着铁皮的厚重铁门已是“轧轧轧”地慢慢洞开,手无寸铁的高句丽军卒拥着一人走出城门,那人长发披散浑身白衣,正是渊盖苏文之子渊男建。

渊男建双目含泪神情悲愤,孤身一人走到唐军阵前,对着余长宁深深一躬跪在地上开口道:“渊男建奉王上之命率领群臣投降,请贵军高抬贵手放高句丽一条活路。”

余长宁扬鞭一指,冷声问道:“今晨本帅已经给了你们投降的机会,没想到你们丝毫不珍惜,反倒拼死抵抗!大战进行一半出来投降,这又所为何也?”

渊男建跪地拱手哽咽垂泪:“启禀元帅,守城将军乃是家父亲信,眼见家父遗体悲伤不能自禁,故此才下令继续抵抗天军,王上知晓了这个消息后,立即派出在下接掌守军兵权放弃抵抗,恭迎贵军入城。”

“阁下身为渊盖苏文之长子,难道就不想替父亲报仇么?”余长宁奇怪一问。

沉默了好大一阵,渊男建这才悲声道:“高句丽败局已定,困兽犹斗只怕平壤城会寸草不留,王上为了城内庶民,故此下令投降,渊男建纵想替父报仇,然而也要顾全大局。”

余长宁翻下马背,将渊男建从地上扶了起来,口气淡淡地说道:“在大唐眼中,高句丽只有高建武一位国主,阁下口中的王上只不是傀儡伪王而已,本帅现在就入城取其冠冕,收押听后陛下发落。”

闻言,渊男建身子陡然一颤,脸膛也是雪白一片。

夕阳吻在了青山一角,西方天际浮动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动人晚霞,在一片欢呼声中,三万唐军进入了平壤城内,控制了王宫、府库、官衙、校场等等要地,圆月出升之时,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余长宁在苏定方的陪同下,带领五千铁骑开入了王宫广场。

步上二十九级台阶进入正殿,殿内全是手持刀剑的大唐军卒,一名面色苍白的青年正在殿中王座上瑟瑟不安地发抖,当看见余长宁到来,立即飞步而下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连连高呼元帅饶命。

当知道他就是当了一年高句丽国主的高宝藏时,余长宁心内不禁一声喟叹,挥手下令道:“王者不可辱,将他待下去好生看管吧。”

苏定方立即拱手应命,吩咐侍立在一旁的军卒将高宝藏押了下去。

四顾打量着雄阔的大殿,余长宁不由想起了当年自己身为突厥国师,来到这里参加高句丽王宴席的事情,曳莽、高尧、李恪、高建武……一张张面孔飞快掠过脑海,有人已经魂归地府,有人已经威风不再,时光如白马过隙,过得真是过得太快了。

安排完一切后,余长宁并未在高句丽城内休息,而是前去了城外大营,毕竟李世民已经摆明不会灭亡高句丽国祚,高建武势必要重新成为高句丽之主,他如果就这么留宿王宫,还是不甚妥当。

两日后的午时,西方天际烟尘蔽日,晴空变成了灰黄之色,八万辽东军士卒护卫着李世民的銮驾到了。

余长宁率领平壤军一干要员,与金德曼等人前去十里之外迎接,当那红色军阵出现在了眼前后,他立即翻下马背带领众将拱手齐声道:“臣等恭迎陛下圣驾。”

红色军阵慢慢停止了前行,片刻之后,整肃的军阵陡然两分出现了一条甬道,一辆高大的兵车气势磅礴地顺着甬道磷磷隆隆而出,车辕上站着的正是大唐天子李世民。

见到余长宁,李世民虚手一抬,笑着说道:“众爱卿不必多礼,快快平身便可。”

余长宁上前一步,正色禀告道:“启禀陛下,我军已顺利攻下平壤城,伪王高宝藏率守军投降,微臣将其看押在王宫内,听后陛下发落。”

“不愧是朕之帝婿,好样的!”李世民拊掌一笑,神情大是振奋,对着余长宁招手道,“来,长宁,与朕同车进城。”

话音落点,几乎所有人都呆住了,与天子并肩而行同车入城?自从大唐开国以来,谁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李世民心内却是另外一番感受。

隋末之时,他便是闻名天下的名将,早年破薛举定陇西,接连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为大唐建立了赫赫战功,更被高祖皇帝封为“天策上将”。

不过继位登基以后,李世民就几乎没有再上战场,今番远征高句丽御驾亲征,也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战。

然而没想到辽东军却在安市城下受挫,若非余长宁所领的平壤军势如破竹连番击败众多强敌,只怕声名赫赫的“天可汗”便要在安市城下铩羽而归了。

对于余长宁,李世民又是器重又是欣赏,甚至还有一份隐隐约约的感激,所以才作出了这等从来没有过的邀请。

余长宁害怕落人话柄,然而也不敢忤逆李世民的意思,他眼珠一转已是有了主意,恭敬拱手道:“微臣爵封驸马都尉,正应为陛下驾驭帝车,遵旨!”

说罢他大步上前翻上车辕,从目瞪口呆的驭手手中接过马缰,昂然而立。

驸马都尉之称源自汉朝,汉武帝时始置驸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皇帝出行时自己乘坐的车驾为正车,而其他随行的马车均为副车。正车由奉车都尉掌管,副车由驸马都尉掌管。

到三国时期,魏国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司马懿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常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