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6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去春来,余长宁在王帐度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与甄云黏在一起,两人或纵马飞奔踏雪观景,或带领思远琉夜四处游玩,日子过的是不亦乐乎。

而甄云更是放下了一切的军国大事,如普通女子般陪伴在夫君身旁,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当正月十八日那天参加了耶律宁和芷云两人的婚礼,余长宁算了算时日,心知自己差不多该要离开了。

甄云自然百般不舍,然而也知道余长宁要立即赶回百济统领平壤军,征战高句丽,实在不能在突厥呆得太久,只得默默为余长宁收拾打点行装。

及至起行那一天,琉夜、思远两姐弟抱着余长宁哭的是稀里哗啦,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他离开,历来坚强果敢的甄云更是暗地里偷偷抹着眼泪,强忍悲恸亲自将大唐车队送到了百里之外。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离别在际,两人紧紧相拥,不知过了多久,甄云才离开余长宁怀抱,红着眼眶勉力笑道:“此去百济遥遥万里,愿夫君善自慎重身体,从戎征战不可去阵前鲁莽冲杀,切记切记!”

余长宁点头笑道:“为夫必定切记娘子之言。”

甄云满意地轻轻颔首,拉着余长宁来到金德曼前面,突然将余长宁的手交到了金德曼的纤手中,微笑开口道:“德曼姐,甄云就将夫君交给你了。”

金德曼俏脸酡红,略带羞涩地点头道:“妹妹宽心,我一定会沿途照顾长宁的。”

“那好。”甄云展颜一笑,飞身翻上了马背,对着两人挥手笑道,“夫君、德曼姐,咱们就此别过,告辞!”说罢深深地看了余长宁一眼,及其利落地拨转马头,带领苍狼卫呼啸离去。

眼见甄云至始至终都没有回首再来看自己一眼,余长宁不由大感失望,喃喃自语道:“这丫头走得可正是干脆利落啊!”

金德曼轻叹一声道:“长痛不如短痛,甄云多留在这里一刻,心就多痛一分。”

余长宁想想也是,对着金德曼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也早点出发吧。”

金德曼微笑颔首,与余长宁一道登上了高车,在薛仁贵等人的护持下,磷磷隆隆地去了。

……

初夏时节,三韩大地草长莺飞,杨柳飘拂。经过三个月的跋涉,余长宁与金德曼两人回到了位于百济的唐军大营。

返回中军大帐的第一件事,余长宁便召来杜禹英和柴秀云两人,倾听这段时间平壤军的具体情况。

柴秀云从戎多年,处理军务井井有条根本不用余长宁担心,待听到目前大军整装待发、兵器粮秣准备充足,攻城器械打造完毕,余长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听完冗长详细的禀告,余长宁正色开口道:“现在辽东军业已度过千山山脉,正与渊盖苏文亲领的八万高句丽军队对持,在没有完全的把握前,辽东军不会冒然与渊盖苏文展开决战,本帅离开天子行辕时候,陛下曾要求我们即刻与新罗大军挥师北上,并对平壤军寄予重望,听闻渊盖苏文以令高句丽禁军大将朴难升率军五万屯于边境,意欲抵挡我军,不知你可有收到消息?”

杜禹英微笑说道:“启禀元帅,我们已经在高句丽安插了不少暗探,更策反不少高句丽的王公大臣,高句丽大军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我们的眼睛,朴难升是仅此于渊盖苏文的名将,目前所领的五万军队屯于汉山城周边,依仗地势之利抗击我军,如果能够剿灭这支军队,南面战场便没有能够对我们存在威胁之敌。”

余长宁振奋道:“好,那么我们就先斩朴难升祭旗,禹英,知会新罗一方明日召开联席军议,商讨出征之之事。”

“遵命!”杜禹英微微拱手,立即出去传达军令。

第1216章 北征起行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翌日清晨,中军幕府旁边的聚将鼓剧烈地轰鸣了起来,三通鼓声过后,唐新双方将领全都集结于联军幕府,商讨出征之事。

平壤军方面除了元帅余长宁,还有副元帅柴秀云、军师杜禹英、总管程名振、庞孝泰、张文干、刘仁轨六人;而新罗方面除了女王金德曼,便是兵部令金春秋、大将军金庾信两人,汇聚了唐新联军所有的高层。

军议伊始,余长宁通报了目前高句丽战事具体形势,侧重讲述辽东军在北面战场与渊盖苏文对持情况,当听到高句丽几乎可以说是一战可定的时候,将领们全都露出了振奋之色。

说到最后,余长宁长吁了一口气,陡然正色道:“诸位,战局尽管正向着我们有利的一方发展,然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在北面战场渊盖苏文拥兵八万死战不退,而在南面战场,高句丽禁军统领朴难升率军五万固守汉山城,成为联军北征的障碍,当务之急,便是攻灭朴难升这支敌军。”说完,他用力挥手斜劈,作出了一个斩杀的举动。

金德曼秋水般的双瞳望了余长宁一眼,颔首淡淡笑道:“余元帅说的不错,尽管我们有很多条路可以绕过汉山城攻打平壤,然朴难升不除,联军的粮道后勤线根本无法保证,新罗军队将全力配合平壤军的行动攻打汉山城,并听从余元帅你的指挥。”

金德曼此话相当于将新罗军队的指挥权交到了余长宁的手上,一席话落点,金春秋和金庾信脸上都有些微微变色,不解女王此举何意,特别是金庾信作为新罗大将军,让他将手中指挥大权拱手让人,心里自然很是不快。

余长宁对着金德曼笑着拱手道:“王上客气了,既然是联军,那本帅以为在重大军事决定上还是双方商议为主,由本帅代替指挥贵**队,恐怕、有些不妥。”

金德曼秀眉轻轻一挑,郑重其事地说道:“常言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大军之中也是只能一帅为尊,若是令出多门,难保不会出现差池,此事本王是经过慎重考虑才作出的决定,望元帅不要推辞。”

余长宁正在沉吟中,杜禹英已是开口道:“元帅,属下倒认为王上此话很有道理,大军军令通达才能做到如臂使指,由元帅统一指挥两**队,正当其所。”

余长宁点头道:“那好,既然王上执意要求,本帅也不再推辞,此番北征我平壤军除了在百济保留部分守军外,可出动五万大军,不知新罗方面军力如何?”

金德曼嫣然一笑:“新罗国小兵弱,可比不上贵国家大业大,这次北征,本王欲出兵三万,不知元帅意下如何?”

余长宁笑道:“三万足矣。”

说完之后,余长宁从帅案后站了起来,双手柱剑于地环顾一周,肃然开口道:“诸位将军,本帅决定两日之后联军正式开拔北上,攻入高句丽境内,望大家戮力同心,精诚合作,共创伟业,待到攻下平壤城,本帅在为诸位请功。”

“诺!”所有大将全都抱拳领命,高亢的应答震得大帐嗡嗡作响。

回到新罗王帐,金德曼召来金春秋与金庾信两人,详细安排部署出征之事。

及至金德曼说完已是午后,刚走出王帐不远,金庾信便对着金春秋忿忿不平地开口道:“王上将新罗军权全交由余长宁指挥,实在有失妥当,这岂不是要我们全都受制于余长宁的节制?”

面对金庾信的怨气,金春秋却是淡然一笑,拍了拍金庾信的肩头开口道:“大将军不要为此生气,我倒认为女王的决定不错,在攻灭百济大军的诸多战事中,余元帅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这次由他统一指挥联军,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差池。”

金庾信冷哼一声道:“黄口小儿倚仗运气侥幸赢了几次而已,有何值得称道之处?你们也太高看他了。”

说完这一句,金庾信虎着脸道:“我倒听说王上与他之间不明不白似乎存在私情,否者也不会放弃垂手可得的利益,而将百济拱手让给大唐。”

闻言,金春秋脸色微变,却不知该如何作答,在他看来,金德曼将军权交给余长宁的最关键因素,便是不想两国再如以前那般,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龌蹉,如今金庾信摆明了不会服气余长宁的节制,对于联军来讲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愿两国不要因此产生误会才好。

金庾信却没有注意到金春秋脸上神色,长叹一声道:“王命不可违,身为臣子图奈何也!本将可以听从余长宁的号令,不过倘若他将我新罗大军至于险地,本将一定不会听从。”说罢对着金春秋拱了拱手,大步而去。

……

两天之后的辰时,号角呜呜,军旗烈烈,八万唐新联军在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余长宁的率领下,万仞绝壁般齐刷刷压过泛绿的草地,向着北方而去。

飞扬飘拂的大纛旗下,余长宁骑着一匹白如霜雪的骏马,不疾不徐地行进在中军之内。

今日他头戴九寸矛头帅盔,一身棕皮夏甲,一领绣金黑丝斗篷,腰间悬着一口金鞘长剑,脚蹬长腰铜钉战靴,端的是虎虎生威。

看着原野上旌旗招展,兵戈闪烁,烟尘蔽日的景象,余长宁心头升起了无可名状的豪情壮志,有谁能够想到,五年前的长安商贾子、市井儿竟成为了大唐丞相、元帅,达到了出将入相的人臣巅峰境界?

回想起贞观十四年上元节的夜晚,余长宁嘴角溢出了一丝缅怀的笑容,若非那天遇到偷偷出宫的长乐公主,只怕他永远也不会成为天子帝婿大唐驸马,正是因为与公主的一番情感纠葛,才使得他平步青云成为皇亲国戚,获得了创立功业的立足点,长乐公主不仅是他心爱的妻子,更是他命中的贵人。

想到长乐公主,余长宁心里涌出了说不出的思念,也不知道她们现在如何了?可是在长安城翘首期盼等待他归来?还有姨娘和大哥他们,许久没有家书,真是忍不住思念啊!但愿能够尽快结束高句丽战事,返回长安与家人团聚。

第1217章 攻打汉山(上)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车辚辚马萧萧,大军向北行进百余里,一座城池在黄昏的霞光中跃入眼帘,朦朦胧胧仿佛是盘踞在青山之下的怪兽,正是此行的目的地,汉山城。

汉山城昔日曾是百济王国的国都,地处阿利水(汉江)北岸,连绵不绝的低矮山峦绕城而过如列城郭,形成一片不甚宽阔的盆地,地势易守难攻。

公元477年高句丽长寿王攻破汉山城,杀百济盖卤王,并吞汉江流域,从此汉山城便化作了高句丽的领土,因这片地域物产丰饶,故此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常为争夺统治权而大打出手,而在后世,汉山城还有一个声名遐迩的名字,那就是大韩民国的首都首尔。

余长宁驻马而立手搭凉棚遥遥观望,看那青山如黛城池巍峨,半响叹息喃喃道:“汉山城,我们终于到了。”

柴秀云一双美目细细地端详良久,拱手禀告道:“元帅请看汉山城西面那片山峦,上面有新罗营垒驻扎。”

余长宁依言望去,那片苍翠欲滴的青山在山腰处生着一片难看的“秃斑”,显得是如此突兀难看,隐约可见“秃斑”上飘动着无数旌旗,迎风招展。

见状,余长宁剑眉一拧,双手握着马缰久久地沉思着,胯下骏马前蹄刨地咴咴喷着鼻息,似乎在提醒主人起行。

杜禹英轻声提醒道:“元帅,想必是这片盆地无法铺排大军防御阵形,故此高句丽放弃了城前防御,屯兵西面山腰建立营垒,与汉山城互为掎角之势,抗击我军。”

柴秀云点头道:“禹英说得不错,看来高句丽这一次是准备完全采取守势,这样一来就有些麻烦,我军若专攻汉山城,山腰高句丽营垒便可出军骚扰我们攻城,而倘若攻打山腰壁垒,一则以下攻上极难攻打,二则汉山城必定不会坐视不管,着实有些麻烦。”

余长宁凝神思忖了半响,长吁一口气道:“如此说来,现在最关键的一点,便是须得破除高句丽的掎角之势,我看要不这样,采取分兵同时攻打营垒和城池,大唐攻打汉山城,而新罗军队则攻打山腰营垒,不知这样是否可行?”

望着巍峨高大的城墙,柴秀云轻轻叹息道:“可行是可行,但是强行攻打坚城,我军伤亡必定会非常的惨重。”

余长宁右手握紧了马鞭,脸上浮现出犹豫之色,过了片刻,他正色开口道:“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攻下汉山城歼灭朴难升大军,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死不旋踵地闯过去,传本帅之令,现在立即扎下营垒,待到明日一早,平壤军攻打汉山城,新罗大军攻打山腰壁垒,务必取得胜利。”

军令一下,唐新联军立即开始就地扎营,待到月上青山,一片军灯闪烁的连绵军营布满盆地,梆梆的刁斗声中,军卒们埋锅造饭美美地饱餐了一顿,除了必要的守卫军士,全都进入帐篷休憩养足精神,以备明日的大战。

而作为主帅的余长宁却没有闲着,中军大帐中灯光闪烁人影晃动,议论声不断响起,隐隐有争吵声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