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春秋一言未了,金德曼已是微笑替他补充道:“就如同被人灭口了一般。”

金春秋一拍双手,点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

金德曼秀眉微颦,长吁一口气道:“此事多有疑点,其中最可疑的,是金毗昙死得太过蹊跷,春秋,本王觉得有必要暗中调查监视朴廉宗,因为他很是可疑!”

金春秋正色颔首,抱拳道:“姑姑宽心,侄儿一定尽心调查,让那些暗中藏匿的妖孽无所遁形。”

金德曼很是相信金春秋的办事能力,立即轻轻颔首。

独自一人走到余长宁所住的宫殿外,金德曼又是裹足不前了,她很想进去探望余长宁一番,然而却发现竟没有理由前去打扰他休息。

回到王宫后,金德曼已经隐隐听见有人议论自己和余长宁的事情,毕竟自己奋不顾身跳下悬崖去救余长宁,肯定会在文武百官中引起极大的轰动,难保别人不会朝着男女之情方面去作想,看来现在与余长宁,须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否者对他对自己,不会是一件好事。

心念及此,金德曼轻轻一叹,调转身子慢慢地离去了。

……

三日后,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平壤道行军副总管柴秀云率领六万唐军,已在新罗沿岸登陆,不日将抵达金城。

消息犹如飓风一般卷过新罗,金城的黔首百姓全都载歌载舞,欢乐不已,这段时间被围城攻杀的恐惧也是烟消云散了。

其中最高兴者,自然要数新罗女王金德曼,她心知这六万唐军只要一到,那么唐新联军对百济就有压倒性的兵力,防守之势也将转为反攻,而且余长宁当初还说过,将会率领联军攻入百济国内,让这个存在了数百年的国家变为历史。

于是,金德曼开始了忙碌的准备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调运充足的粮秣以资大军,尽管是小国寡民国力贫瘠,然而金德曼依旧不予余力,将所有官仓的粮食几乎都抽调一空。

这项重要的工作,金德曼并未让主管钱粮的户部令朴廉宗负责,而是交给了金春秋,尽管托词是事务繁杂不忍老令受苦受累,然而朴廉宗还是很敏锐地感觉到了王上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一时间,朴廉宗不禁坐如针毡,寝食难安,思忖良久,这位狡猾的老人终于想到了一条毒计,准备孤注一掷了。

秋风卷落叶,八月下旬的天气已经有了丝丝的寒凉,六万红衣甲胄的大唐军卒卷过萧瑟枯黄的原野,来到金城之下。

余长宁早就战在城门外等候,这几天他一直窝在王宫内养伤,很少外出,今日为了欢迎柴秀云的到来,他特地起了一个大早,在金德曼以及文武百官的陪同下驱车出城,欢迎远道而来的唐军。

及至辰时,远处鼓号大作,旗幡飘扬,金戈耀日,赤红的军阵犹如一片秋日里的枫叶林般徐徐开来,六万大唐军队终是到了。

行至金城里许之地,大军停下行止,一队彪悍的骑兵从阵中卷出,风驰电骋般向着金城而来。

第1156章 决战开始

渐行渐近,可见骑队为首女将头戴飞凤银盔,身着亮银甲胄,大红锈金斗篷猎猎舒卷,头顶帅矛灿灿生光,直如女将花木兰那般英姿飒爽。( )

余长宁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独自一人走出了欢送队列,等候骑队来到。

“吁……”的一声娇呼,银甲女将在离余长宁三尺开外收缰勒马,马蹄激起的尘土飞扬而起,然女将依旧丝毫不顾地翻身下马,大步行至来到余长宁身前。

她正欲抱拳说话,却见余长宁笑着虚手一扶道:“秀云,一路行来,幸苦了。”

银甲女将本以为余长宁会公事化的呼唤自己为“柴副帅”或者“柴将军”,不意竟是这般亲切的称呼,愣怔了一下后,这才展颜笑道:“秀云率军六万赶赴新罗,归于元帅麾下。”

余长宁点点头,目光落在了跟在柴秀云身后的三员大将身上。

这三员大将皆是顶盔贯甲肩系红色斗篷,一人高而瘦,一人胖而壮,一人年轻英伟,都有虎踞龙盘的大将之风。

感受到余长宁探寻的目光,高瘦大将抢先抱拳开口道:“末将程名振,参见余元帅。

胖壮大将不甘落后,抖动着颌下黑须正色道:”末将庞孝泰,参见主帅。”

英伟武将剑眉一拧,拱手沉声道:“张文干见过余元帅。”

“好,不错,都是我大唐虎将。”余长宁立即上前将他们扶起。

柴秀云笑着解释道:“我军本来还有冉仁德总管,抵达新罗之后,末将令他看守楼船,所以并未跟随大军前来金城。”

余长宁点了点头,亲自为柴秀云等人介绍新罗一方的人员,当看见新罗女王金德曼竟是一个如此美貌如花的女子时,不仅是三位总管,就连柴秀云也是呆住了。

吩咐程名振三人返回大军中安置扎营,柴秀云跟随余长宁等人进入了金城。

柴秀云也未乘坐新罗替她安排的单独马车,而是前去与杜禹英挤的一辆,她俩从小到大都是闺中姐妹,见面自然有很多话儿要说,所以余长宁也未觉得奇怪。

一场简单的午宴结束,金德曼将余长宁等人请到了专用议事的偏殿,商议军情。

殿中挂着一幅巨大的行军地图,金春秋手拿一根长长的竹杖,指点着地图解释道:“余元帅、柴元帅、杜军师,三位请看地图,这是敝国国都金城所在的方位,再往西百来里,则是敝国大耶城,目前百济王扶余毗正率领大军攻掠此城,与敝国大将军金庾信在城外对持着,而扶余毗手下的这五万军队,也是百济的主力。”

柴秀云插言问道:“不知大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

金春秋正容答道:“原本有六万大军,不过这段时间大小战事不断,恐怕也锐减了不少,据保守估计,四万人马还是有的。”

柴秀云点了点头,她心知余长宁不懂军事,直接建议道:“元帅,陛下给我军的命令,乃是攻占百济全境,其后以此为据点,配合辽东道主力大军南北夹攻高句丽,所以末将以为,当务之急,主要在于消灭扶余毗这支军队。”

杜禹英同意点头道:“柴元帅说得不错,扶余毗得知围攻金城的军队被我聚歼,倭国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相信一定已经萌生了退意,再加上我军援军已到,扶余毗最好的选择便只能撤退回国,然而我们不能让他这样轻易的离开,须得在野战中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以便为来日的攻城战作出准备,我意,我军应该立即赶赴大耶城,与新罗大军攻杀扶余毗的军队。”

听两女说得很有道理,余长宁认同点头,问金德曼道:“不知女王殿下意思如何?”

金德曼正色回答道:“不管唐军如何行事,新罗一方都将坚决的配合,而本王也将御驾亲征,带领花郎卫陪同贵军前往大耶城。”

“那好,就这样决定。”余长宁微笑颔首,“柴元帅,传本帅将令,明日全军开赴大耶城,与百济展开决战。

……

大唐贞观十九年八月一十四日,平壤道行军的大总管余长宁率领六万唐军,与御驾亲征的新罗女王金德曼一道,徐徐开赴大耶城。

百济王扶余毗已经得知大唐援军抵达的消息,几经考虑自知不能抵挡,在向高句丽求援的同时,偷偷向百济国内撤退。

然而可惜的是,新罗大将军金庾信乃是一名文韬武略的名将,早就看穿了扶余毗想要撤军的心理,待百济大军撤退的同时,新罗军队倾巢而出,死死地咬住百济军队不放,逼其决战。

扶余毗心知强行撤退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暂缓撤退进行反击,同时,派往高句丽的求援特使去的更急了。

八月十六日,大唐平壤军抵达大耶城外,与新罗大军一左一右夹击百济,开始了惨烈的对决。

弥天杀声中,唐军六万大军同时发动,漫天红潮向着百济军阵压了过来,两军距离一箭之地时,唐军弓弩阵立即发动,长大的箭镞呼啸着,如同疾风骤雨般扑向百济军队,哀嚎惨叫声不绝于耳。

弓弩阵之后,唐军踏着战鼓节奏,前举黑色铁盾,形成一片刷刷移动的钢铁坚阵,犹如一道势不可挡的洪流生生插入百济大阵,飓风般分割绞杀,顿时与百济军队搅成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团漩涡。

在所向披靡的大唐铁军面前,百济军队一经接战便大为惊骇,唐军士卒砍杀如惊雷闪电如行云流水,百济军士纷纷中刀翻倒,大战没过多久已经是尸横绊脚了。

大战进行了整整一天,直到黄昏日落,扶余毗终于下了撤退之令,带着残存军队向着西面仓惶败退。

待到追杀了十余里,余长宁下令鸣金收兵,驻扎在大耶城之外。

广袤的山塬在秋日的夕阳下混沌无边的雾红,极目望去,伏尸遍野,残烟袅袅,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浓郁的血腥味四处飘荡,激战了一天联军士卒并没有得到休息,数万人开始打扫战场,各部清点伤亡,原野上腾升而起的篝火亮若天上繁星。

=========

ps:这周推荐票比上周多了三分之一,谢谢各位支持!

第1157章 德曼之邀

及至翌日天明,一封战报已经送到了新罗女王金毗昙的案前,尽管一夜未眠,然而女王依旧是精神奕奕,她伸出纤手拿起战报展开细读,当得知百济竟战死有三万余人的时候,一双美目陡然就亮了起来。

一员须发雪白神色健旺的老将正站在女王旁边,正是新罗大将军金庾信,此际他微笑说道:“王上,这次真是一场了不起的大胜啊,仅此一役,相信百济再也无侵略我国之力,边疆也能安定十来年了。”

金德曼放下战报,笑盈盈地问道:“大将军只求安国定边么?难道我们就不能拓展国土?”

金庾信老眼一闪,问道:“女王之意,莫非是想要攻入百济?”

“对,唐军也是这种思量,余元帅想让百济国变为历史。”

金庾信捋须沉吟了一番,皱眉道:“王上,微臣觉得此事很是不妥。”

金德曼秀眉微微一蹙,说道:”大将军此言何意?“

“启禀王上,如果真让唐庭顺利攻占了百济全境,那我国岂不是也处在了唐庭的兵锋之下,假日时日若唐军攻灭高句丽,作为三韩的我们,只怕也难逃唐庭的兵锋啊。”

金德曼轻轻叹息道:“大将军所说本王也曾想过,若非当初百济来势汹汹,本王也不想求助于李世民,然现在事情已成定局,唯一可做的,就只能跟随唐军平定百济。”

金庾信叹息点头,正色说道:“老臣认为在此之前,女王应该与余元帅达成协议才行,百济之领土,新罗也应该有份,而非唐庭独吞。”

金德曼知道金庾信是在为新罗考虑,思忖了一番,不得不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长叹出声道:“好吧,本王就试试看,但愿他能够同意。”

得到金德曼的邀请,余长宁委实有些意外,从自己坠崖负伤回到金城之后,两人的关系不知不觉有些冷淡了下来,即便是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也多为公事,余长宁很敏感地发现,金德曼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躲着自己。

今夜金德曼只请自己,没有邀请柴秀云等人,很明显是想与自己举行单独会谈,至于会谈的内容是什么,尚且不得而知,然而余长宁可以肯定的是,新罗方面必定是有所要求。

与苏紫若两人搭乘着华丽的王车缓缓入城,走得没多久,一片围着高墙的府邸出现在了余长宁眼前,这是大耶城的城守府,也是金庾信大军的幕府,金德曼御驾大耶城之后,正居住其中。

到得车马场下得王车,早有王宫侍婢在此等候,将余长宁两人引到了一间僻静的院落。

院落不大,一排古色古香的砖房呈马蹄形排列,院中种着一片花草,不过在萧瑟的秋风中皆已经衰败枯黄,唯有角落那棵胡杨树依旧傲然挺立。

侍婢将苏紫若请到偏屋歇息,对着余长宁笑道:“王上正在房内等着元帅,请元帅自行进去片刻。”

余长宁点点头,当下也不迟疑,走上台阶敲响了房门,清脆的“笃笃”声立即打破了院内的安静。

敲门声方落,屋子里立即响起了一个柔美的女声:“进来吧,门有没有闩。”

余长宁推门而入,目光微微一凝,便看见金德曼正端坐在一张红木长案前,细心地摆弄着一个燎炉,那认真的模样比起她处理国事,也不遑多让。

感觉有人进来,金德曼抬眼一眼,当发现是余长宁的时候,眼眸中立即流露出了无比惊喜的神色,起身屈膝一礼道:“元帅万福。”

余长宁笑着拱了拱手,走上前一瞄桌案上的茶具,不由微笑开口道:“没想到今日王上竟有闲情雅致,煮茶为乐,着实让外臣深感奇怪。”

金德曼抬手示意余长宁落座,然后自己跪坐在了他的对案,美目流转着动人的神光,淡淡笑道:“闲情雅致说不上,本王今天只是想亲自动手而已,不知元帅可有兴致尝尝本王的茶艺?”

余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