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第一缕秋风掠过了敕勒川大草原,吹黄了摇曳的苇草时,大唐军队开始缓缓撤军了。

秋日艳阳之下,身着火红色软甲的唐军骑兵犹如火龙一般迤逦南下,一路旌旗招展,矛戈生光,甲坚盔明,军容鼎盛,直看得草原上的突厥牧民暗暗称赞不已。

秋季过后整个草原将会被冬雪所覆盖,突厥汗国是不可能在冬天提兵进犯漠南的,所以朝廷才会下旨令平夷大军退回河东道。

虽则如此,为了稳妥起见,李绩还是在漠南留下了三万士卒,一万进驻白道城,另外两万留在胜州大营,提防有可能出现的战事。

作为平夷道粮秣转运使的余长宁,自然跟随大军一道离去,将粮草送到了河东道,并向驻地官员交割了粮秣数量之后,终于可以功德圆满地返回长安。

离别之前,李绩在中军大帐内举行军宴盛情地为余长宁、杜禹英还有柴秀云践行。

席间,李绩大肆褒奖了三人在漠南之战中所取得的功绩,引得了在场将官的一直认同。

诸事完妥回家在即,余长宁心头也是止不住的兴奋,频频举杯邀人共饮,军中将官多为海量,不消片刻便将余长宁灌得是酩酊大醉。

在柴秀云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出得中军大帐,还没返回大营余长宁便是喉头一哽,俯着身子大吐特吐了起来。

眼见他这般模样,杜禹英大感无可奈何,蹙眉埋怨道:“明明知道明天一早还要上路,眼下竟喝得这般烂醉如泥,真是年少轻狂行为放纵。”

柴秀云轻轻地拍了拍余长宁的后背,对着杜禹英展颜笑道:“不过是多喝了几杯,也没多大的关系,禹英何必如此耿耿于怀!”

杜禹英冷哼一声道:“身为主官,却不能严于律己,每次闯祸都是让属下来给他收拾烂摊子,我看不下去教训他几句有什么不对?莫非秀云现在还要护着他不成?”

闻言,柴秀云霎那间脸红过耳,瞄得余长宁一眼,芳心中竟泛起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竟矗在那里不知说什么才好。

此刻,余长宁酒气为之消散,脑海中也是清醒了不少,语带轻浮地开口道:“还是柴将军善解人意,找娘子就应该找柴将军这种,不像有些人自视甚高整日绷着个脸,难怪一直嫁不出去。”

“余长宁,你……”杜禹英气得俏脸带煞,狠狠地注视了他半响,这才压住心头翻腾的怒火冷哼道,“待回到长安复命之后,我杜禹英与你余长宁便没有半分瓜葛,从此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余长宁夸张地大笑了一声道:“是啊是啊,没有你这臭小~妞在我耳畔唧唧歪歪,念念叨叨,我的日子不知道会过得多么惬意,哈哈哈哈。”

听到他嚣张的笑声,杜禹英再也忍不住了,抬起莲足狠狠地踢了他一脚,这才提起长裙怒气冲冲地去了。

余长宁捂着被踢的膝盖痛得一阵呲牙咧嘴,半响之后才对着柴秀云苦笑道:“哇擦!这杜姑娘实在太暴力了,动不动就对人拳打脚踢。”

柴秀云一脸微笑地看了他半响,认真地说道:“其实我倒觉得禹英对余大人你很是不同,听她刚才埋怨你的话,倒是有股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余长宁挑了挑眉头大笑道:“即便本官这块铁不成钢与她杜禹英又有何关系?总之一点,那小~妞管得实在太宽了,好在返回长安之后便可以与她划分界限,再也不用像现在这般受她约束。”言罢,带着一脸高兴的笑意回帐去了。

柴秀云望着余长宁的背影愣怔了半响,唇角这才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转身长腿错落地离去。

然则余长宁和杜禹英万般没有料到的是,睿智的李世民陛下已将他俩的生活捆绑在了一起,两人之间的交集这才刚刚开始而已。

翌日晴空万里,秋风吹拂,顺利完成了粮草押送任务的余长宁、杜禹英、柴秀云三人,在百余骑兵的护卫下返回长安。

秋日的河东山川林木葱茏,苇草枯黄,连绵不绝的山脉犹如巨浪腾空一般错落起伏,抖动着粼粼波光的汾河如同一条优美的玉带绕山而过,使得山川平添了一股娇媚之色。

马队昼行夜宿一日百里,十天之后度过黄河进入了河南府。

河南府乃是中原腹心地带,商贾发达,行商极多,虽是清晨,官道上已经是车马行人纷纭交错了。

这条官道乃是连接长安与洛阳的主要道路,宽约十丈,两边胡杨参天,走得两三里便有一条小路下道通向树林或小河,专一供行人车马下道歇息打尖。

余长宁的马队在一片河谷中歇息造饭后,太阳初升之际便重新上了官道,打马向着西方卷去。

三日之后到得潼关,余长宁吩咐麾下将士在关外箭余之地驻马休息,自己亲自带领着谢千仇前去与守关武将交涉马队通关事宜。

因为过了潼关便是大唐中心地带,所以潼关对来往兵卒盘查特别严厉,若是没有帝命军令,寻常兵马根本不能进入关中,这也是出于保护政权稳定、防止外臣兵谏的考虑。

守关武将仔细勘验了余长宁所携带的公文,签字画押后,立即双手捧上恭敬开口道:“公文勘验无误,余大人可以率军通过了。”

余长宁满意地点点头,吩咐谢千仇将公文收藏妥当后,这才步履悠闲地下得城楼。

谁料刚走到城门洞边,突然听见一阵喧嚣吵闹,余长宁循声望去,只见人群之中几个光光的头颅在阳光之下尤为晃眼,不时有激烈的争吵声传来。

第899章 离队赴会

余长宁正在疑惑打量之际,看明了一切的谢千仇笑嘻嘻地开口道:“好像是几个和尚与守门兵卒发生了争吵,莫非驸马爷想去看看不成?”

余长宁微微一笑,正欲摇头离开,余光一瞥突然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庞,不禁惊奇不已地喃喃道:“他怎么在这里?”

“谁,哪个他?”谢千仇引颈观望,却不知余长宁说的是谁。。

余长宁也不搭理他,大袖一甩朝着城门洞走了过去。

此时,城门洞内外早就被看热闹的人们围得是水泄不通,余长宁好不容易挤了进去,还未走到那群和尚跟前,便听见守门军卒冷笑连连地开口道:“没有度牒怎能证明你是和尚?若在这般胡搅蛮缠,信不信本官将你们丢到大牢里面去。”

“阿弥陀佛。”为首白眉白须的老和尚高声一句佛号,双手合十作礼道,“这位施主,老衲出门之时行色匆匆忘记携带度牒,因身负要事赶往华山,就请你行个方便如何?”

闻言,军卒斜着眼睛看了这老和尚一眼,撇了撇嘴嘲讽道:“行个方便?哼哼,连度牒也没有如何给你方便,劝你还是回去将度牒取来,见了度牒本官一定立即放行。”

这度牒乃是朝廷颁发给僧尼的文书,由于僧尼不服兵役徭役,所以大唐朝廷一直严格控制出家人的人数,没有度牒便会被视为招摇撞骗的假和尚,所以军卒不让这老和尚过关也是履行正常职责而已。

这老和尚德高望重,没想到今日却因未携带度牒而遭到难堪,一时间老脸不由涨得通红,白花花的胡须也是轻轻地颤抖着。

余长宁再也看不下去了,拨开人群走上前来笑道:“本官可以证明这位大师乃是真正的和尚,阁下就不要在此刁难了。”

老和尚听见有人替自己出头,不禁大感疑惑,当看见来人的模样时,顿时惊喜笑道:“原来竟是余驸马,阿弥陀佛,老衲有礼了。”

余长宁双手合十对着老和尚恭敬行礼道:“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无尘方丈,本驸马自然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

原来这位老和尚便是在并州相助余长宁的少林方丈无尘大师。

军卒惊异地看了余长宁一眼,不能置信地伢声问道:“你……是驸马?”

余长宁还未开口,谢千仇已是绷着脸厉声道:“这位大人乃是当朝襄阳郡公、鸿胪寺卿、长乐公主驸马余长宁大人,真是瞎了你的狗脸。”

一席话落点,顿时惊得军卒面无人色。

在这般大庭广众之下,余长宁不想给围观的人们留下自己骄横跋扈的形象,对着军吏和蔼笑道,“校尉大人,本官可以以性命担保,这位大师乃是德高望重的出家人,请你放他通行如何?”

军卒不过是守门的火长,听到大名鼎鼎余驸马竟称呼他为校尉大人,一时间不禁有些飘飘然,抱拳拱手道:“既然是余大人担保,下官岂有不信之理?大师,可以通行了。”

言罢,军卒急忙对着围观的人们挥手道:“拥堵城门成何体统?还不快快散去。

围观的人群眼见事情已经圆满解决,加之军卒出言喝斥,立马便作了鸟兽散。

“谢了。”余长宁淡淡一笑,对着无尘大师道,”大师,我们走吧。”

“阿弥陀佛。”无尘大师一声响亮的佛号,这才带领着门下弟子跟随着余长宁大步去了。

出得城门洞,余长宁吩咐谢千仇前去通知柴秀云领军进关,自己则与无尘大师寻来一间官道旁的茶棚,坐下喝茶闲聊。

亲自替无尘大师倒了一杯凉茶,余长宁端起茶盏笑道:“大师,天气闷热,长宁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感谢你昔日在并州援助我征讨叛逆。”

“余驸马实在客气。”无尘大师微微一笑,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轻叹一声道,“老衲年老忘事,这次出门竟然忘记携带度牒,还好余驸马路过此地,否者一定耽误正事。”

余长宁笑吟吟地说道:“大师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自然有菩萨庇佑,才使得长宁碰巧路过潼关解围而已。”

听罢此话,无尘大师不禁捋须一笑,大是敬佩余长宁予人恩情,却丝毫不邀功的翩翩风度,随口问道:“余驸马此行莫非是要返回长安?”

余长宁笑着解释道:“今年春夏之交在下奉天子之命前去黄河治水,其后又担任平夷道粮秣转运使赶赴漠南督运粮草,前不久战事结束,所以准备返回长安。不知大师此行欲往何处?”

无尘大师摇头叹息道:“说起来真是惭愧,身为佛门弟子本应该诵经念佛与世无争,不料最近魔教弟子频频出没中原,而且听闻魔主武不破也是复出,武林盟诸大门派为此忧心忡忡,故在华山举行武林大会,商讨对抗魔教之事。”

闻言,余长宁不由回想起了昔年自己与瑶瑶偷偷前去参加武林盟大会之景,一时间脸上不由浮现出了缅怀之色。

无尘大师自顾自地的接着说道:“余驸马有所不知,那武不破乃是武林中恶名昭著的第一魔头,满手血腥,残忍厮杀,只要是正道人士,无疑不对他痛恨之际,听闻魔教利用河南道瘟疫之机,赐人救命符水,从而大肆收买人心,老衲等人担心魔教会凭借此点兴风作浪,祸害武林的安定,所以才前去华山商议对策。”

余长宁回过神来,奇怪地问道:“河南道多久发生了瘟疫,怎么我竟没有听说?”

无尘大师叹息道:“凡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今岁河南道水灾频频,淹死人畜不计其数,这瘟疫自然而然就发生了,所幸朝廷及时下令治水大总管房玄龄控制疫情,而且……魔教教徒制作了一种符水,感染疫情者喝下去之后两三天便能控制痊愈,所以并未酿成多大的祸患。”

余长宁沉吟了一下,淡淡笑道:“大师,这次魔教可是为天下作了一件好事啊,你们正道武林又何必这般耿耿于怀呢?”

无尘大师陡然正色道:“自古正邪两立,若没有阴险龌蹉的目的,那些魔教之徒怎会这般好心拯救世人,余驸马,你千万不要被魔教妖人所蒙蔽了眼睛。”

余长宁讪讪笑着摸了摸鼻尖,暗暗道:“本驸马早就被魔教妖人蒙蔽了眼睛,还是两个动人无比的魔教妖女。”

想到瑶瑶和秦清,余长宁心头顿时止不住的怀念。

无尘大师早就将余长宁当成了自己人,岂会料到他与魔教有很深的牵念,继续说道:“这次武林盟大会,乃是由昆仑剑斋亲自出面提议召开的,所以声势尤为浩大,不仅是声名赫赫的正道八派,许多江湖小门派也会前来参加,共同商讨对付魔教之事。”

余长宁一愣,双目中顿时泛出了惊喜的神色,问道:“既然这次大会乃是昆仑剑斋所提议,那岂不是剑斋传人也会前来出席?”

无尘大师点头道:“不仅是剑斋传人苏姑娘,而且听闻宁羽仙子也会亲自前来,所以大会可谓盛况空前啊。”

余长宁压抑心头的狂喜,正容开口道:“大师,长宁特别敬佩的就是你们武林人士,你们维持江湖正义,抵御邪恶势力,实在令长宁大感仰慕,不如大师你也带我前去武林大会见识见识如何?”

无尘大师捋须好一阵思忖,有些犹豫地开口道:“余驸马并非武林人士,而且身为朝廷命官,前去武林大会似乎有所不妥吧?”

余长宁闻言正在无比失望之际,无尘大师话锋一转,又笑着说道:“不过念在余驸马你一片赤诚,而且在并州破坏魔教阴谋也算吾等同道中人,老衲就破例带你前去见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