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云正色解释道:“善战者不虑胜先虑败,情况不明而冒失出击乃是兵家大忌,本王宁愿失去这一机会,也不会冒这风险。”

耶律宁还想出言争辩,没想到甄云已是开口吩咐道:“请将军密切关注对岸形势,待到天明我们再作打算。”

回到王帐,芷云替甄云解开肩头披风,犹豫半响终还是忍不住问道:“汗王,以前的你若是遇到了这样的机会,即便有所危险,也一定不会放弃,为何现在却有些……”

说到这里,芷云欲言又止,似乎在思考该用什么词汇合适。

甄云淡淡笑道:“将军是在说甄云越来越胆小求稳了吧?”

“属下不敢。”芷云立即惶恐一躬。

甄云喟然一声长叹道:“以前的我们一无所有,所以对于机会只能不计一切的去争取,即便输了也没关系,如今可不同了啊!身为王者肩负着兴盛国家的使命,不能只站在局部,而是必须站在全局来思考问题,此战关系着漠北稳定与汗国存亡,所以一定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必须稳扎稳打稳中求胜。”

三个“稳”字展现了甄云这次的战术,芷云默默地思忖了一番,心悦诚服地点头道:“汗王说得不错,的确是属下想得太冒失了。”

甄云微笑点头,因为怀孕嗜睡,待到芷云告辞离去后便吹灭油灯翻上了床榻休息。

不过或许是因为对岸铁勒大营杀声不断的关系,这一夜甄云睡得并不踏实,天刚五更便起身出了王帐向着岸边走去。

来到河边,甄云竟发现耶律宁早就站在那里,不由惊讶笑道:“将军起得可真早,多久来的?”耶律宁对着甄云抚胸行礼,犹豫了一下如实回答道:“启禀汗王,属下一夜都站在这里观望铁勒人的大营,派探子渡河前去打探后,证实他们果然发生了内乱兵变。”甄云叹息道:“将军一夜未睡,真是劳苦功高,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第八三八章 抵达濮州

甄云笑着解释道:“若是当真发生了内乱,那就更不用着急了,本王猜想内乱的起因必定是有人向投降于我们,所以对主战一方进行兵变,而且从昨夜的动静看来,兵变的部队一定不在少数,不管是哪一方获胜,大乱之后的铁勒对我们来讲都是不足为虑。 。”

耶律宁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笑道:“原来汗王早就已经胜算在胸,倒是属下多虑了。”

望着对岸的铁勒大营,甄云轻声开口道:“待到杀声停息,咱们再前去收拾残局,到时候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厘定战局!”

天刚蒙蒙亮,喧嚣了一夜的喊杀声终于停止了,对岸的情况也是展现在了甄云的眼前。

原本整肃雄阔的铁勒大营经过一夜的厮杀,早就壮观不再,到处烟火四起,帐篷倒塌,一片支离破碎。

见状,甄云正欲下达全军渡河荡平铁勒大营的军令,不料一队打着白骑的骑兵渡过了河水,朝着甄云的大营飞奔而来。

见来骑十余人上下,且皆未佩戴武器,甄云知道他们并没有恶意,吩咐卫兵将他们带到了王帐内。

当看见美丽无匹的汗王在王帐中傲然而立时,为首的男子露出了兴奋之色,抚胸行礼道:“铁勒拔野部落头人猡迦钊,见过汗王陛下。”

此人颧骨锋棱如同悬崖凌空,脸膛却像宽阔的原野,相貌既不英俊也不丑陋,色彩斑斓的虎皮围在壮如铁塔的身上,腰间勒着大板牛皮带,无发光头锐利得像一支长矛,望帐内一站,一片肃杀便弥漫开来。

闻到了他身上浓郁的血腥味,甄云心中顿时一阵翻江倒海般难受,努力挤出一个淡淡的笑容道:“头人来此所为何事?莫非是来宣战的?”

猡迦钊又是一礼道:“启禀汗王,铁勒本是部落联盟,一直由强盛的回纥部落担任领袖,而我等部落只得依附其生存,回纥首领木乞儿向来不满汗王你在漠北的统治,所以这次才会聚兵作乱,对于木乞儿这般蛮横无理的举动,我等早就心怀不满,所以昨夜拔野部落联络思结、同罗、契苾、拔悉蜜发动兵变,当场击杀回纥首领木乞儿,如今猡迦钊特率领族人前来投靠汗王陛下。”

甄云听得心头止不住地振奋,点头道:“好,本王接受你们的投降,猡迦钊,你做得很好,待到战事一完,本王必有重赏。”

猡迦钊点头道:“多谢汗王,现在铁勒大营已在我等掌握之中,请汗王派遣大军前去接管。”

甄云颔首下令道:“耶律将军,你立即领军两万渡河接管铁勒大营,若与反抗,杀无赦!”

耶律宁抚胸道:“末将领命!”

两万突厥骑兵犹如洪水一般渡过河流,昨日还骄横得不可一世的铁勒部落瞬间便沦为了阶下囚。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甄云大喜过望,战事一结束便册封猡迦钊为九姓铁勒可汗,让他统领整个铁勒部落。

对此,芷云忧心忡忡地进言道:“汗王,那猡迦钊乃是一个可耻的背叛者,不仅背叛了自己的部落,而且还杀害首领木乞儿,这样的人将他留下合适么?”

甄云默默思忖了一番,轻叹道:“现在正值用人之际,加之降服的铁勒部落还未稳定,任用猡迦钊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待到南征大唐结束之后,本王再处理此事。”

芷云知道甄云现在对南征大唐特别的执着,只得点了点头。

平定铁勒反叛后,甄云返回王庭举行祭天大典,邀请漠北所有的头人前来出席,而也在大典之上,甄云正式下达了南征的决定。

王命一下,整个漠北顿时天翻地覆处处喧哗,无数的牧民们跨上战马,带上弓箭,跟随各自的部落头人前往王庭集结,新降服的铁勒部落在其新任可汗猡迦钊的带领下更是出兵三万,跟随汗王南征。

短短几天,王庭外共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汗王甄云不顾身怀六甲,跨上战马毅然御驾亲征,如浪似潮的突厥大军向着漠南隆隆压来,大战一触即发。

……

此刻,余长宁等人在治水大总管房玄龄的带领下,刚刚来到了治水大营所在的濮州,站在一处山岗远远瞭望,一片辽阔的灰蒙蒙大营顿时展现在了诸人的眼前。

“哇,竟有如此多的人!”余长宁望着大营内黑压压的人群,不由惊讶失声。

紧随房玄龄的濮州刺史王本敬开口解释道:“因为黄河泛滥,本州所有军民已全部为之动员,这片大营还只是临濮县的军民,其他县的军民都分驻在各段堤防。”

房玄龄皱着眉头沉吟了一番,问道:“如此一日军需民耗需要几多?”

王本敬拱手答道:“启禀大人,根据日口粮两升的标准计算,本州二十七万军民每日须消耗五千四百石粮食,其他消耗尚不计。”

房玄龄默默思忖了一番,老脸上紧绷的皱纹松弛开来:“以洛口仓一千七百万石的存粮,即便算上郑州、滑州、齐州、济州,也是足够支撑。”

王本敬继续禀告道:“至于住宿方面,目前治水大营已经征调各处军队帐篷数十万顶,没有发生让治水军民露宿野外的情况,而筑堤工具也到位迅速,全都是崭新结实的工具。”

“如此甚好。”房玄龄点了点头,吩咐道:“涉及筑堤事宜的郑州、滑州、齐州、济州四州刺史何在?”

王本敬道:“得知大人前来,下官已经飞马传书让四州刺史前来相见,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能抵达,然后一起接收大人的领导。”房玄龄轻轻颔首,在骑队的护持下进入了濮阳城。濮阳乃是河南道的大城市,也是濮州的州府所在,加之位于黄河岸边,历来商贾众多,工商发达,可惜如今因为洪水泛滥,城中百姓几乎都已经出城修筑堤坝,繁华的大城已是变得空空荡荡了,一路行来竟没有看到多少人烟。

第826章 召开会议

治水幕府位于州府衙门之内,那是一片围着高墙的青砖房屋,房玄龄一行入内后,王本敬立即吩咐吏员们安顿住处。

余长宁贵为从三品鸿胪寺卿,加之又是高爵襄国郡公,所以王本敬替他安排的一间单独的院落,而其余四位驸马就没有这般幸运了,四个人住的一间院子。

不过这样一来,喜欢热闹的余长宁顿觉有些清静,好在出发之时他将幕僚谢千仇也带了来,倒也可以作个伴儿。

在吏员的带领下,余长宁穿过正厅走廊向着自己的住处走去,而谢千仇则扛着行礼很是苦逼地跟在余长宁的后面。

转过一道月门,余长宁突然看见顶盔贯甲的柴秀云正与一名穿着月白色衣衫的丽人说笑而来,见丽人动人的俏脸,他顿感头皮一阵发麻。

刚想转身躲开,不料谢千仇已是惊讶问道:“呀,大人,与柴将军在一起的那名丽人是谁?不知年龄几何?可有婚配?”

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院落却尤为地突兀,柴秀云两女闻声止步,目光向着余长宁与谢千仇望了过来。

余长宁恨不得将谢千仇这不长眼睛的家伙一脚踹飞,面对两女投来的目光,他只得讪讪笑着上前拱手道:“柴将军,杜博士,在下这厢有礼了。”

与柴秀云一道的那女子正是杜禹英,由于精通治水筑堤,所以李世民这次委任她担任治水总军师,虽然没有官衔,但是她的建言献策可不能忽视,房玄龄必定会对她委以重任。

出发虽然已经十多天,但两人碰面还算首次,杜禹英想起他损坏了自己视如生命般的玉扳指,自然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冷冷开口道:“纨绔子弟也懂治水?莫不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余长宁知道杜禹英心中有气,原本不想招惹她,没想到她开口第一句话就如此不留情面,不由揶揄反诘道:“这次在下乃是奉帝命前来帮助房大人治水筑堤,没想到治水还未开始军师大人便质疑在下的能力,莫非军师是怀疑陛下看人的眼光不成?”

没想到这小贼如此油滑,竟用陛下来压自己,杜禹英心头更是愤怒,冷言冷语地开口道:“见微知著,小事可见为人,既然余大人如此有自信,那我们就不妨拭目以待吧!”

言罢,杜禹英冷冷挥袖,对着柴秀云淡淡一句“秀云,我们走!”便快步去了。

谢千仇若有所思地思索了半天,突然望着余长宁正色道:“大人,这军师大人似乎很讨厌你啊!莫非你曾调戏过她?”

余长宁狠狠地在他头上敲了一个暴栗道:“还不是因为你惹事生非,否者她怎可能看见我在这里?”

谢千仇捂着脑袋一脸委屈道:“冤枉啊大人,我怎么知道你们以前有过节?大不了以后我见到这杜军师躲得远远的便是,再也不胡乱说话!”

余长宁眼见这厮惹事生非的能力丝毫不逊于自己,不由大感无奈,摇头叹息着去了。

一夜休憩,顿时将连日赶路的疲惫消除了不少。

第二天上午,房玄龄在治水幕府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军师杜禹英、护卫将军柴秀云、余长宁、萧锐、王敬直、柴令武、房遗爱五位驸马,另外还有濮州刺史王本敬、郑州刺史钱利云、滑州刺史杜本、齐州刺史林云、济州刺史赵满志,除了王本敬之外,其余四位刺史都是昨天方才赶到。

十余人济济一堂分为左右两厢肃然端坐,坐北面南一案坐的是治水大总管房玄龄,今日房玄龄头戴幞头,身着紫袍,满是皱纹的老脸上绷着肃然的神情,瞧这架势便知今天商议的内容一定十分重要。

会议伊始,房玄龄开门见山地正色道:“诸位,这次黄河水患乃历年罕见,目前中下游所有州郡都已经告急,特别是濮州、济州更是首当其冲,不少河段更是有决堤之危,为此,陛下任命本官为治水大总管,统领整个河南道抗击洪水,治水如治军,贵在号令统一,上下一心,望各位众志成城,共同抵御洪水。”

众人立即起身应是。

紧接着,五州刺史开始向房玄龄汇报各州情况。

黄河乃是北方第一大河,从走向来看,黄河西来过云中郡陡然转南,然后一路劈山越岭又折向东流穿越整个河南道,以地势而论,郑州、滑州处于上游,濮州处于中游,而济州与齐州属于中下游,目前险情最盛的便是濮、济两州,所以这两州刺史禀告也是最久的。

濮州历来是黄河水患的多发地带,也是这一次水患的重灾区,昔日汉武帝之时,黄河曾在濮阳决口,大量洪水经过瓠子河灌进巨野泽,最后洪水又由巨野泽向东南溢出冲入淮泗之地,将千千万万的百姓卷入浪潮变成了鱼虾之食,因洪水死亡者不计其数,据当时的保守估计只怕就不下四十万人,更别提还有许多因无家可归和洪水后发生疫情致死之人。

而济州之地全为平原,境内的阳谷县黄河段也是容易决堤的地方,如今这一带的黄河水已暴涨了两丈,许多堤防已经告急,并有崩塌的危险,情况很是不容乐观。

房玄龄带领众人在幕府正中陈设的沙盘前一通打量,绷着脸正色道:“如此说来,这次治水的主战场应该设在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