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耶律宁追来之后,余长宁毅然选择留下单独对敌,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柴秀云与文成公主,在那一刻,以前无赖驸马的形象瞬间在柴秀云眼中无比的高大。

其后她不眠不休地在草原上寻找余长宁,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余长宁叛变大唐,投靠了突厥的消息,那时,柴秀云只觉自己的心陡然碎了,余长宁高大的形象也是瞬间轰塌,她甚至宁远余长宁已经死了,而不是卑躬屈膝地投靠了敌人。

护送文成公主进藏,一路走过了千山万水,柴秀云都是高兴不起来,当文成公主终于得知了一切之后,却没有柴秀云那般的苦闷,笑问一句道:“柴姐姐,难道你相信以余驸马的为人,他会投靠突厥?本宫相信这必定是他的权宜之计而已,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大英雄,就如同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一般,他一定会回来的。”

当时对于此话,柴秀云却是不置可否的苦笑,显然觉得文成公主有些异想天开,然而一个月前陛下当众宣布了余长宁清白时,柴秀云才恍然发觉原来文成公主才是最信任余长宁之人。

带着百般感概的心情,柴秀云向陛下请命,率领骑兵前来潼关迎接余长宁归来,李世民自然是欣然允诺,于是就出现了今天的这一幕。

沉默半响,柴秀云轻叹一声问道:“你……这些年过得还好么?”

余长宁愣了愣,拨弄着篝火淡淡笑道:“好是好,就是突厥的饭菜实在太难吃了,顿顿都是烤羊肉、炖羊肉、羊肉干,吃得我都快成为灰太狼了。你呢?过得怎么样?”

柴秀云不知他说的灰太狼是什么意思,猜想必定是草原上一种自己没听说过的狼名,不由莞尔一笑回答道:“送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之后,我又参加了大唐对西突厥的战事,忙忙匆匆,碌碌无为,也算得过且过吧!”

余长宁哈哈大笑道:“堂堂从三品的左威卫将军也算碌碌无为,若这般说的话,那我这从五品下的驸马都尉岂不是已经混回了娘胎里面去。”

柴秀云面颊微微一红,蹙了蹙眉头显然有些责怪他的粗俗,沉吟半响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件道:“这是文成公主让我带给你的书信,说是有些离别之言对你讲,本来我以为没有机会交给你了,但是还好,你没有让公主失望。”

余长宁接过信封愣怔了,盯着“余驸马亲启”五个娟秀字体思绪飘了很远,一股复杂的心情蔓延而起。

他不是笨蛋,对于文成公主的朦胧爱意岂能不知?但是两人的身份地位天壤之别,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加之对文成公主,他心里敬佩成分居多,完全没有一丝爱意,所以对于文成公主的情意只能采取置若罔闻的手段。

如今她已经和亲吐蕃,贵为了松赞干布的王后,也构建了汉藏人民友谊的桥梁,其精神其灵魂其功绩不朽,为千百年后的世人赞颂,但是在余长宁的心中,永远也忘不了与文成公主所走过的那段日子,有些人并不一定非要拥有,当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想起了她的笑脸,知道她过得很好,那就已经足够了。

长吁了一口气,余长宁洒然一笑,将手中的信封轻轻地丢入了熊熊燃烧的篝火中。

第758章 接风庆典

“你你你,疯了不成?”柴秀云倏然睁大了美目,不能置信地惊呼了一声,抢步上前便要去拿出篝火上的信封。…叔哈哈…

余长宁连忙拉住了她,轻叹一声道:“我与文成公主说不定今生已无再见的机会,何必拆开信件咬文嚼字徒增伤怀牵挂呢?”

柴秀云对文成公主的女儿心思隐隐约约猜测到了一些,思索了一下,喟叹一声道:“虽是如此,但还是太过无情了。”

“并非无情,这样对公主,对我都好。”

蓦然之间,柴秀云觉得余长宁仿佛变了一般,面色复杂地看了他半响,轻声问道:“就如同你对那位美丽的突厥汗王一般?”

“你,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余长宁瞬间惊讶了。

柴秀云蹙了蹙秀眉头,淡淡开口道:“狄知逊回京之后,已将突厥汗王甄云与余驸马的情事详细禀告了陛下,她为了你不惜舍弃名节举行大婚,最后得知一切后断箭射情郎,毅然抛弃与大唐的盟约举国离开漠南,最近更是兵戈万里席卷漠北,你们的故事早已成为长安城达官贵族,升斗小民热议的话题,对于你这位大英雄,大家都是期盼得很啊!”

话音落点,余长宁露出了哭笑不得之色,暗暗嘀咕道:泡妞泡得家喻户晓举国闻名,数千年来的驸马恐怕也只有我余长宁一人了,不知长乐公主知道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婀娜动人的美丽影子出现在了余长宁的脑海之中,浅笑莞尔,黛眉含春,一时间他不由想得痴了。

……

杨柳新枝堪堪抽出,河冰堪堪化开,渭水两岸的茫茫草滩堪堪泛绿,一场盛大的接风典礼在长安城外铺排开来,欢迎余长宁驸马的归来。

大典由太子李承乾亲自主持,房玄龄与杨师道两名重臣具体承办,在京的文武百官全都参加,一万红甲骑士列成的方阵旌旗招展,斧钺声威,直看得观礼的黔首百姓移不开眼来。

举行如此重大的欢迎庆典,李世民除了想对余长宁三年来的艰难万苦进行褒奖,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宣告正是因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才使得突厥汗国与薛延陀为之反目,从而取得了漠南大战的胜利。

这个时候魏征已逝,李世民虚心纳谏之风大减,渐开奢侈之风,也有些刚愎自用了起来,特别是因为这两年帝位之争愈演愈烈,已使这位伟大的君王心力交瘁,李建成和李元吉冤死的亡魂更是经常出现在李世民的睡梦之中,让他很不安宁,所以才渴望用一次次丰功伟绩证明自己坐上大唐皇帝之位的正确。

在李世民的亲自关怀下,接风大典准备得很是顺利,当得知余驸马的车马只有十里之遥时,一切准备工作开始有条不絮地进行了起来。

坐在观礼席上,罗凝激动得小脸泛红,双手也是情不自禁地搅动着锦帕,盯着东方一双美目已快望穿秋水。

余长致张大嘴巴伸长脖颈,身子左一晃右一动地不停打量着官道尽头,肥硕的身躯不知不觉便挡住了罗凝的视线,弄得后者很是无奈与恼怒。

终于,罗凝忍不住了,抬起纤手在他头上狠狠地敲了一个爆栗,轻声责怪道:“长致,你就不能安安稳稳地坐一会儿吗?山猴子这般晃来晃去,晃得我眼睛都快花了。”

“姨娘,我这也是心急啊!”余长致回头委屈地看了罗凝一眼,目光满是期盼之色。

余长静笑嘻嘻地开口道:“娘啊,就大哥这个德行,他坐得住才怪!还是三哥稳重一点,目不斜视,正襟危坐,对吧三哥?”

比起以前的老实木讷,余长远已是成熟了很多,淡淡笑道:“我并非不着急,但是三年都等了,难道现在一时半刻还等不得?”

一言方罢,余长远笑吟吟的表情瞬间凝固在了脸上,“呀”地一声惊呼跳起来颤声道:“回来了回来了……二哥回来了!”

东面官道尽头,一队红甲骑士正护卫着一辆驷马高车飞驰而来,仿若快速移动的云朵。

霎那间,余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激荡的心情不约而同地充斥了每个人的心海。

看到余长宁的马车已是尽在眼前,李承乾矜持地咳嗽了一声,高亢下令道:“余驸马归来,备车出迎!”

话音落点,两排长号对着天空呜呜齐鸣,李承乾乘坐的战车在六马架拉下磷磷启动,向着余长宁的车队迎去。

今日李承乾头戴前后垂挂着晶莹冕旒的天平冠,身着黄色九章衮衣,其中上衣绘山、龙、华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正是皇太子参加重要庆典的服饰,此刻李承乾凭栏远眺目不斜视,直如天神那般威风凛凛,太子殿下千岁的呼喝不绝于耳。

柴秀云早就知道回来会有如此盛典,所以并不奇怪,她纵马上前行至马车侧面高声道:“余驸马,太子殿下正在前面迎接,你可要做好准备了。”

余长宁没料到李世民竟会派出太子李承乾来迎接自己,一时间顿时明白了这场接风典礼规格肯定不低,心头一凛已是掀开车帘走到车辕上吩咐驾着车夫道:“箭余之地劳烦阁下驻马停车。”

车夫应得一声,当看见两车迎面距离差不多一箭之远后,立即轻吁一声停下了马车。

余长宁干脆利落地跳下了马车,行至数步来到骑队之前,对着迎面而至的战车深深地抱拳一躬,接着便垂手而立。

战车在离余长宁十步之遥处停了下来,由于腿有脚疾,行动不便,李承乾在军士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他扫了余长宁一眼,一瘸一拐地迎上前来爽朗大笑道:“长宁,本太子奉父皇之名迎接你归来,一路可曾顺利?”

余长宁拱手笑道:“托陛下和太子殿下的鸿福,一路还算顺达。”

李承乾急忙上前扶住了余长宁的手臂,又顺势执住余长宁的手叹息道:“余驸马为国精忠,以至于流落异地他乡三年之久,回想你我昔日饮酒为乐,似乎还历历在目,本太子甚为挂念,现在看到你平安无事归来,实在是太好了。”

对于李承乾,余长宁一直秉持着不得罪,也不亲热的态度,淡淡笑道:“身为臣子,这些都是长宁应该做的事情,倒是有劳太子殿下费心了。”

李承乾亲热地笑道:“来,长宁,你我同车而行,群臣们还在前面等着你。”

余长宁微笑颔首,与李承乾并肩而行登上了战车,凭栏迎风而立备显英姿飒爽。

“哗啷”一声大响,高大的兵车立即磷磷隆隆地启动行进,在骑士们的护卫下犹如旋风一般向着前方卷去。

当余长宁所乘兵车抵达欢迎骑阵之前时,列阵的一万骑兵突然不约而同抽出长剑向天一指,呐喊高呼道:“欢迎余驸马平安归国!”

声音如雷似浪,震得所有人的耳膜都是隐隐作痛,在平原上远远地回荡开来,四周观礼的庶民们也是欢呼如潮,呐喊不断,场面一片热闹。

望着站在兵车上的那个白衣男子,远观的罗凝情不自禁地站起了身子,两行清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在俏脸上奔涌流淌。

余长致三兄妹也是激动得不能自禁,欣喜的泪水都是忍不住为之滑落。

道柔软鲜艳的红地毯铺在青绿的草地上,余长宁在李承乾的陪同下踩着地毯慢慢地走过,望着周边欢呼呐喊的人群,一股仿若隔世的感觉油然而起。

地毯尽头处,一个须发皆白的紫袍官员正垂手矗立,眼见余长宁缓步而来,老眼中不由浮现出点点泪光。

“房大人……”余长宁惊喜不已地高呼了一声,已是一个箭步冲了过去。

那名紫袍官员正是房玄龄,他对着余长宁点头一笑,突然重重地咳嗽一声,高声喧呼道:“驸马都尉余长宁接旨!”

“接旨?”余长宁心头一惊,脚步也是戛然而止,顺势跪下道,“臣驸马都尉余长宁跪接陛下圣旨!”

房玄龄抖开一面黄娟,展开亢声朗读道:“门下:朕闻大政之要,首在用人任事,兴国之本,尽在人才荟萃。驸马都尉余长宁,忠贞爱国,碧血丹心,披肝沥血,竭忠尽智,以一己之力周旋于强敌环伺之间,以一己之谋颠覆敌国阴谋,为我大唐漠南大胜提供必要条件,实乃国之良臣,朕之良婿,现册授余长宁为鸿胪寺卿,宣布遐迩,咸使闻知。贞观十八年二月十三日。”

“擦,竟是从三品的鸿胪寺卿,没想到宁哥我现在居然位极人臣了。”余长宁心头暗呼一句,重重磕头道:“臣余长宁谢恩。”

房玄龄微微一笑收拢圣旨,开口道:“恭喜余鸿胪,你可以起来了。”

余长宁刚刚站起,一旁的李承乾高声下令道:“来人啊,端上天子御赐的洗尘酒。”

“诺。”一名小黄门应了一声,端着一个铜制托盘已是一溜碎步地走了出来。

李承乾端起铜盘内晶莹剔透的白玉酒杯,递给余长宁一杯,自己又端起另一杯道:“余鸿胪,请!”

余长宁微笑颔首,一扬酒杯便已是一饮而尽。

第759章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洗尘酒饮罢,李承乾笑吟吟地开口道:“父皇还有口谕,余鸿胪不必急着进宫面圣,先回家探视亲人朋友,三日之后父皇将在大殿举行朝会,欢迎余鸿胪归来。”

余长宁谢恩道:“陛下关心入微,臣何以为报!谢陛下恩典。”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刚要说话,一声“二弟”的高呼骤然从不远处响起,李承乾皱了皱眉头正欲回身瞧瞧是哪个不长眼的浑球打断了大典,不料余长宁周身一震,目光望向出声之处竟是凝固了,一直平平淡淡的表情也骤然起了变化,露出了无比激动之色。

“姨娘,大哥长远长静”余长宁大叫一声,瞬间热泪盈眶,已是飞步走了过去。

“余鸿胪,大典还没有……”李承乾急急地提醒一声,但却发现余长宁根本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