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长宁愕然抬头,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颤声问道:“可汗,你,你有办法帮我?”

“对,真云身为突厥王族坐拥漠南之地,最大的愿望便是统一漠南漠北重现昔日突厥汗国的强盛,若余驸马愿意帮助本可汗完成如此伟业,他日兵马强盛之际,我们一定可以挥兵南下攻克长安,以报余驸马你家破人亡之仇,不知你意下如何?”

余长宁双目终于有了一丝神色,显然颇为意动。

甄云见状,继续补充道:“真云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曾多次耳闻余少卿的聪明才智,然而李世民无慧眼识珠之能,只让余少卿你担任区区接待使臣的鸿胪少卿,致使明珠蒙尘,若你愿意归顺本可汗,真云立即让你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

余长宁似乎更是怦然心动了,他脸上显出了挣扎之色,迟疑不定地喃喃道:“但是这样,我岂不是真的成为了叛国的逆贼?”

甄云正容道:“现在在大唐所有人眼里,余少卿本来就是逆贼,大丈夫生于当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建功立业报仇雪恨,还是就此沉沦任由青史谩骂,余少卿你可得好好想想。”

余长宁本想立即答应下来,但觉得这样似乎有些太没原则了,便故作犹豫地开口道:“这……事关重大,请可汗你给我一点时间好好想想。”

甄云同意颔首,轻叹一声道:“你若想好,便来金帐见我便可,我等你的好消息。”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余长宁眼中闪烁着让人琢磨不透的神采,嘴角溢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

三天之后,余长宁正式求见真云,向他禀告自己愿意投靠突厥。

甄云闻言大喜,立即设宴亲自款待了余长宁,席间多番抚慰,让他在突厥安心任事,并当场擢升他为自己的首席谋士。

念及自己昔日不过是长安城一个庖厨,眼下竟成了突厥可汗的首席谋士,一时间余长宁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但余长宁不知道的是,甄云现在所用的人几乎都是她以前库莫部族的几个手下,可谓人才十分稀少,就拿谋士来说,目前也只有余长宁一人而已,首席两个字的确是没多少实际的意义,况且除了为突厥可汗出谋划策之外,余长宁还有负责书房事务、起草文书通告、颁布可汗赦令等等,用一句话来说,他便是甄云的秘书兼办公室主任。

心知自己已是成功了第一步,余长宁不由暗暗高兴,而住处也搬到了金帐旁边,随时接收云可汗的安排调遣。

黑夜沉沉,余长宁却是无心睡眠,脑海中反复思忖一点,如何才能得到真云的信任,并将自己当作他的心腹?

自己胸中有几点墨水余长宁十分清楚,若论文韬武略,智计权谋,相信云可汗一定会比自己强上了不少,若论从军征战,灭军破国,芷云、耶律宁、黑穆尔也比自己高强,自己要凭什么才能得到真云的垂青?

不知在帐篷内转悠了多久,余长宁几乎绞尽脑汁想到了自己所知道的每一个历史事件,扫**一统华夏的秦始皇、王侯将相另有种乎的陈胜吴广、知人善用的痞子刘邦、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横扫匈奴的卫青霍去病……希望能从他们的事迹中发现点点滴滴可用的东西。

想着想着,余长宁猛然双目一亮,一个绝妙的主意已是浮现在了心头,细细琢磨半响,不由满意点头,哈哈大笑着睡觉去了。

翌日,甄云刚刚起身坐在书案前处理公务,便听见内侍禀告余长宁前来。

她淡淡一笑,头也不抬地吩咐道:“请余先生进来。”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最开始主要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后来又渐渐的变成了对知识分子的尊称,比如说闻名遐迩的“孔明先生”便是最好的例子,甄云用“先生”尊称余长宁,便是对他才能知识的一种认可。

余长宁刚刚入内,甄云便长身而起笑道:“来,先生请坐。”

余长宁见案上满沓沓的羊皮文书,不由肃然起敬道:“可汗昃食宵衣,躬勤政事,实在令下官大为敬佩。”

甄云不以为然地笑道:“事无巨细,自然须得尽心处置,先生实在过奖了。”

马屁拍完,自然该说正事,余长宁轻咳一声,拱手道:“可汗,今日下官前来,是替你谋划了一条长策大谋。”

甄云心念此乃余长宁第一次为自己出策谋划,必定会如同诸葛亮的隆中对那般惊人,不由露出了凝重之色,肃然道:“先生请讲。”

余长宁轻轻点头,一字一句犹如钉子一般深深地楔入甄云耳朵:“下官为可汗谋划的便是,建汗国,称汗王、改官制、练精兵。”

一句话听得甄云耳畔轰然一声大响,即便是如她的沉静,此刻也忍不住变了脸色,特别是余长宁所说的第一点,乃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一时之间,一双美目紧紧地盯在余长宁的身上,静待下文。

“先说第一点和第二点,建汗国、称汗王。”余长宁徐徐开口道,“昔日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国祚便已不在,东~突厥与西突厥虽是后续的正统政权,却从来没有明确谁才是突厥汗国真正的继承人,可汗你现在尽占漠南之地,虽然兵少将微,然若建国称王重现突厥汗国于世,对于所有的突厥人来讲,那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在突厥人眼里,你便是正统,你便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若他日可汗你挥戈征战西突厥,必定会从者云集,降者无数,所以建国称王对于可汗来说,有着莫大的好处。”

余长宁这点建议来是根据朱元璋的“缓称王”而想出来的,不过他反道而行,却是有着不可告人的因数在里面。

第641章 建国之议

元末之际群雄纷争,军阀并起,朱元璋只是其中一个势力较小的军阀,与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已纷纷称王称帝实在弱小,然而他凭借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谋划,一步一步地吞食天下,从而建立无上帝业,将蒙古鞑子赶出中原,恢复了华夏江山。

不过今日余长宁反道而行,将“缓称王”变成了“速称王”,因为中原历来王朝衰败,各地割据势力云集之时,当先称王称帝乃是最笨的举动,如秦末的陈胜、如汉末的袁术等等,虽然迫不及待地建国称帝,然而后来却都成为众矢之的,不管是平叛的朝廷,还是其他的军阀割据,都不会放过那些率先称帝之人,因为天无二日,称帝乃是对周边势力一种无声的挑拨,所以大家便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若甄云按照余长宁的提议行事建立突厥汗国,那必定会在她与薛延陀之间埋下一颗猜忌的种子,更加深周边势力对甄云的防备之心,的确是一招杀人不见血的阴谋。

甄云一双娥眉紧紧皱起,显然正在激烈的思考当中,余长宁喝着热腾腾的牛骨茶耐心等待,根本没有催促的意思。

过了大概盏茶时间,甄云轻轻一叹道:“你的提议虽然很好,不过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余长宁以为她看出了什么,心头不由一跳,问道:“不知可汗觉得下官的提议有什么弊端?”

甄云对着他一瞥,似乎是在责怪他的疏忽,淡淡道:“最大弊端,便是我们建国称王之举必定会引起周边国家的提防,特别是大唐与薛延陀,如此一来大唐更会视我们为肉中之刺,恨不得出之而后快。而我们的盟友薛延陀也会产生异心,毕竟在真珠可汗心中,我真云可是他们的附庸势力。对了,还有西突厥,若我们是正统,那西突厥又变成了什么?所以这样一来我们便将周边最为强大的三个国家都得罪了。”

没想到自己苦思了一夜的奸计被真云盏茶时间便看破,余长宁不由大是尴尬,但不料甄云又是微微一哼,接着补充道:“建国称王之举虽有利有弊,但却是利大于弊,一个部族想要走向强盛,有些代价是必须付出的,特别是能够树立突厥汗国的大旗,对于突厥所有人来讲,无疑于确认了一个正统。”

余长宁听甄云的口气颇为意动,不由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可汗你的意思是……”

“明日召集所有人等商议此事,容当后定。”甄云断然说了一声,但余长宁已猜到他已是为之意动。

甄云长吁了一口气,洁白如玉的脸上挂在因为激动而泛起的红晕,淡淡笑道:“对了还有第三点与第四点,请先生继续道来。”

“是,”余长宁应了一句,沉声开口道:“根据下官以前的了解,所谓的突厥,便是一个松散的军事联盟而已,可汗乃是盟主,而所有部落的头人们便是成员,从军征战是由盟主发号施令,其他部族蜂拥而至,就如同中原夏商周一般,天子只是盟主摆设而已,这样一来,无可避免诸侯独大从而威胁王权,所以下官建议可汗你若能建国称王,首先要做的便是将部落政治改为中央集权制,集政权、军权于中央,大量分化部落头人们的权利,建立一支高效能的文官运转国政体系,建立一支只听命于可汗的精兵,这样才能保持国祚长久不衰。”

及至听完,甄云想也不想便摇头笑道:“这两点虽然不错,却还是太理想化了,部落头人们早就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在他们各自的部落,他们便是土皇帝,而部落之兵便是他们的私兵,若本可汗强力推进官制军制改革,说不定改革之令刚刚出了部落,这些头人便会组成叛乱大军要本可汗收回成令,弄不好还会激起血光之灾。”

及至说完,余长宁当真汗流浃背了,嗫嚅道:“可汗,我的确有欠考虑,不知道竟会有如此大的隐患。”

甄云脸上丝毫没有责怪之色,淡淡笑道:“你只是对突厥的情况不甚了解而已,本可汗并不怪你,其实严格说来,你这两点比建国称王还具有更深的意义,也是维持王权的最好办法,可惜,现在我们势力太过弱小,加之突厥尚未统一,并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若以后情况允许,你我君臣说不定会有实现改官制军制的那一天。”

余长宁点点头,表情一片肃然。

甄云轻轻颔首,正色道:“明日本可汗将召集所有人商议你提出的建国称王一事,到时候你也前来参加,并做好反驳各种反对意见的准备,毕竟,本可汗不可能独断专行。”

“可汗放心,下官一定尽心尽力。”

“对了,还有一点,切记今日不可将你提出的改革突厥官制军制的事情说出去,否则会为你惹来杀身之祸。”

余长宁心头一凛,抚胸行礼道:“下官知道了。多谢可汗提醒。”

出了金帐,余长宁不由摇头苦笑,暗暗道:这个云可汗,真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物啊。

第二日清晨一早,甄云在金帐召集麾下大将并部落所有的头人,商议立国称王的事情。

经过上次因左贤王忠为反叛而引发的血腥清洗,许多部落头人们都被甄云处死,所来之人自然是寥寥无几,只有右贤王泥孰老态龙钟地坐在最前面,宛如成为了东~突厥部落的代言人。

见泥孰似睡非睡地闭上老眼,甄云一双好看的秀眉不由微微蹙了起来,沉声问道:“右贤王可是昨夜累了?若是如此,下去休息便可。”

泥孰恍然睁开眼来,一脸憋直的笑道:“启禀可汗,昨日老朽新纳了一房小妾,那皮肤,啧啧,当真白得如羊奶一般,所以一时兴起雄风大展,在榻上折腾了一夜,倒是让可汗你见笑了。”

霎那间,金帐内顿时轰然大笑,刚才紧张的气氛也是一扫而空。

甄云暗暗捏紧了粉拳,心里说不出的厌恶,脸上却笑道:“色字头上一把刀,还望右贤王多多保重身体,以后本可汗需要仰仗你的地方还多得很。”

“哈哈,可汗啊,老朽已经老了,以后可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泥孰摇头一叹,老脸满是怅然之色。

便在此时帐帘一动,余长宁进来了。

他今日并未穿着突厥服饰,青丝带束发,身着一件白色锦袍,脚蹬一双白色翘尖鞋,潇洒而入如同一个风流倜傥的大唐士子,站在这些身着袍服的突厥头人中间,当真宛如鹤立鸡群一般。

然而更让突厥人为之奇怪的是,余长宁不知从何处找到了一把白羽扇,此刻他羽扇轻摇,嘴角含笑,成竹在胸,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

正在众头人疑惑之际,甄云脸上露出了古怪之色,心头也是忍不住一阵莞尔,暗暗想到:这余长宁真是一个痞子,才让他当我谋士,他便扮起诸葛孔明来。

甄云虽然想笑,但脸上却还是绷得紧紧的,起身礼贤下士地一礼道:“先生请坐,今日本可汗想聆听先生高论。”

余长宁拱手入座,很是骚包地从怀中掏出一块丝帛,轻轻地拭擦着羽扇,不言不语。

待到人员到齐,甄云一敲几案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唐军战败为之远遁,我突厥又重新控制了漠南全境,当此之时,本可汗决定召集大会,商议建国称王之事。”

寥寥几句话语顿时在金帐内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