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摩本就贪花好色,见余长宁将那秦清吹得貌比西施貂蝉,心里不由大为意动,但自己身为一国可汗,岂能进入那烟花之地?所以只得苦笑道:“美人虽美,但本可汗毕竟是来朝见天子的,如此行径始终有些不妥。”

见这鱼儿还是不肯吃勾,余长宁心里暗暗焦急,转念一想已是计上心来,大笑道:“可汗啊,你真是太迂腐了,常言道人不风流枉少年,哪个英雄不好色?来到长安若是不领略一番烟花之地,岂能领会到繁华盛世,呵呵,下官还悄悄地告诉可汗一声,来到长安的外国使臣们,好多都喜欢去平康坊玩玩,而且不少人还住在了青楼之内,真是快活似神仙啊!”

“咦?那你们朝廷都不管吗?”

“这是使臣们的自由,朝廷自然不会插手,但可汗的身份有些特殊,不能大肆张扬,到时候我们便服出去就可,一定没人发觉。”

思摩思忖了一番,终于点头笑道:“那好,花魁比赛的时候本可汗就随少卿你出去见识一下,既然那个秦清如此漂亮,咱们是否能……呵呵,你懂的。”

余长宁哈哈一笑,拍着胸脯保证道:“既然是可汗的要求,下官一定记在心上,保管你到时候能够一亲芳泽。”

第558章 一切顺利

又与思摩攀谈了一番,余长宁告辞离去赶往了皇宫,来到李世民书房前禀告后等待片刻,便看见那名老内侍轻步出殿尖声道:“陛下有旨,宣鸿胪寺少卿、驸马都尉余长宁觐见。【】”

“谢谢公公。”余长宁对着老内侍抱拳一躬,已是昂昂地走入了殿内。

宽阔明亮的大殿内,李世民正端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听到余长宁进来的脚步声,搁毛笔看了他一眼笑道:“虚礼可免,余少卿有什么事情直说便可。”

对于余长宁这个爱婿,李世民从最开始的无可奈何,已变成了现在的极为欣赏,所以才会如此和颜悦色。

余长宁拱手道:“陛下,微臣是来向你禀告鸿胪寺迎接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的情况。”

“哦?那你说吧。”

余长宁应了一声,便将迎接的所有经过对着李世民原原本本地道来,直说了足足有盏茶时间。

李世民听到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不由有些奇怪地打断他道:“这些事情你直接给尚书省汇报便可,何须前来打扰朕?”

“陛下,原本臣也是如此打算,不过刚才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提出了一个让臣很为难的要求,想必尚书省也不好决断,所以微臣便来直接找陛下你圣裁了。”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怔,皱眉问道:”思摩提了什么要求让你如此为难。”

“是这样的,刚才微臣与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一起饮酒,无意中说起了平康坊将在三日后的夜晚举办花魁比赛的事情,可汗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要求微臣到时候带他出去见识一番。”

余长宁边说边看李世民的脸色,说完诚惶诚恐地拱手道:“臣见可汗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实在不好拒绝,只能答应了下来,所以现在赶来向陛下你请罪。”

对于他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李世民顿时没好气地开口道:“以堂堂可汗之身流连于青楼,这思摩的确有些不知礼数,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下来,那你就陪他去吧,花魁比赛人多事杂,你得安排侍卫好好保护思摩才是。”

余长宁等的就要他这句话,心里虽然已经乐开了花,脸上却是不动神色地拱手道:“臣遵旨。”

李世民点了点头,突然轻叹一声道:“余卿,你这人虽然很有才华,然而却没有用到正路上。”

乍听此言,余长宁心头一颤,干笑道:“不知陛下何出此言?”

“哼!你去鸿胪寺没几天,便利用那些丧具赚了不少银两,司仪署的人自然对你感恩戴德无比拥护,但言官们却没少在朕耳畔唠叨,说要弹劾你,你今后若不在收敛张扬的行为,就别怪朕哪一天会惩罚你了。”

余长宁微露尴尬之色,笑嘻嘻道:“陛下,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不遭人妒是庸才,既然言官们喜欢弹劾我,就由他们去吧,若陛下实在感到难办,就革掉微臣的官职,让我回宾满楼继续当我的厨师。”

李世民闻言大怒,拍案道:“大胆余长宁,你莫非认为朕当真不敢革你官职?”

余长宁见他突然动怒,颇觉委屈地拱手道:“微臣不敢。”

“哼,你毕竟乃大唐帝婿,公主驸马,若是去宾满楼当一庖厨,皇室的脸面都会被你丢尽!你就安分守己地当好你的鸿胪少卿,少去给朕到处惹是生非。”

“是,微臣谨遵陛下教诲。”

出了大殿,余长宁想起刚才李世民那一通怒斥,不由面露苦笑之色,但想到可以名正言顺地将思摩带入平康坊,心里又止不住的振奋,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愿计划能够一切顺利啊!

夜晚回到公主府门前,秦清又派那名少年仆役前来邀请余长宁去群芳楼议事,余长宁自然应邀而去。

此时恰巧长乐公主回来,见余长宁一副神秘兮兮离去的样子秀眉不由微微一蹙,低声吩咐道:“婉平,你跟着驸马看他到何处去。”

“是,公主。“婉平抱拳一拱,已是快步朝着余长宁离去的方向紧跟而去。

到得群芳楼,余长宁信步走入了楼内,跟在后面的婉平一看这座披红挂绿的青楼,不由面露古怪之色,沉吟半响摇头一叹,转身回去向公主禀告去了。

见到秦清,余长宁便将今天的事情向她徐徐道来,末了笑道:“我吹嘘了几句你的绝世容貌,思摩果然见色心动,花魁比赛那天他若能看见你的真容,一定会陷入这个温柔乡之内,乖乖地走进我们的圈套。”

听完,秦清轻轻叹息了一声,美目流露出淡淡的光彩:“宁弟弟,谢谢。”

很难见到秦清如此正色,余长宁哈哈笑道:“下一话莫非是想对我以身相许?弄得这么客气干什么?”

见他一脸的促狭,秦清噗嗤一笑,俏脸犹如冰河骤然解冻:“我倒是愿意,只是某个胆小鬼不敢而已。”

余长宁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讪讪笑道:“色之头上一把刀,姐姐媚骨天成,只怕在下也是无福消受啊!”

秦清白了他一眼道:“哼,我倒是听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余长宁挠了挠头,突然正色道:“花魁比赛当晚,我会尽量怂恿思摩购买金花送给你,而你要装作十分惊喜的样子,并且让他成为你的入幕之宾,然后与他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在寻机刺杀。”

秦清点头道:“这个办法不错,不过思摩毕竟乃一国可汗,若是他带了武艺高强的护卫那该怎么办?”

“放心,此事交给我便可,我会帮你解决的。”

秦清心知他不会武功,闻言不由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但一见他自信满满的样子,也只得压下了心头的疑窦。

回到公主府,余长宁刚刚走入正厅,便见公主正坐在凤椅上凝神端详一本书籍,而婉平则面无表情地立在公主身旁,对于余长宁的入内似乎视而不见。

见她如此模样,余长宁不由微感奇怪,口气随意地招呼道:“公主,这么晚了,你还没休息么?”

长乐公主抬起螓首,展颜笑道:“驸马,这么晚你到何处去了?为何现在才回府。”

第559章 漠北形势

余长宁微微一愣,面不改色地笑答道:“今天衙门里有些紧急公务要处理,所以耽搁了一些时辰。

闻言,长乐公主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哦,紧急公务?不知何事也?能否说给本宫听听?”

“呃……因为突厥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昨日前来长安,为尽地主之谊,所以本驸马设宴款待了他。“

“原来是与突厥可汗在一起,呵呵,驸马一天果然是公务繁忙。”

话到此处,长乐公主突然收敛了笑容冷声道:“那好,你早点去休息吧。”

见公主神情突然冷了下来,余长宁二丈摸不到头脑,拱了拱手便大步离去。

眼见余长宁的背影消失在了屏风后,婉平不解问道:“公主,你为何……”

长乐公主瞄了她一眼,淡淡道:“你是想问本宫刚才为何不揭穿驸马对吧?”

“对,公主英明。”

“婉平,以你对余长宁的了解,若是本宫刚才当场揭穿他前去群芳楼的事实,他会如何?”

沉吟了一番,婉平回答道:“应该是诸多借口,根本不会认错。”

“不错,到时候本宫一定又会与他大吵一架,这样反倒是得不偿失。”

婉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疑惑问道:“那公主你准备如何处理?”

长乐公主喟然一叹道:“刚才本宫想了很久,觉得对付余长宁这人一定要采取迂回的手段,而不能与其争锋相对,余长宁将家人看得极为重要,对于罗凝更是言听计从,所以我们还得从此入手。”

“但是公主,罗夫人现在可是在江都城啊?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

“无妨!想必余长宁是再等与本宫和离之后,再将他那些莺莺燕燕娶进门来,对此,本宫早就有了主意,必定会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婉平疑惑地问道:“公主,当初的约定只有一年时间,一年之后你与驸马爷便是各不相干,那时你难道还管得了他?”

长乐公主瑶鼻微微一声冷哼,也未回答她,美目中流淌着让人琢磨不透的冷意。

翌日朝参,群臣分班而立山呼万岁,便有殿中御史向李世民禀告今日觐见外臣。

阿史那思摩虽是突厥可汗,但就实而论,不过是唐朝为控制东土厥旧部而扶植的一个傀儡可汗,加之思摩又是朝廷封赐的怀化郡王,所以便已外臣的身份觐见。

李世民微微颔首,一拍龙椅扶手威严发问:“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何在?”

“外臣阿史那思摩在此。”一身突厥可汗服饰的思摩出班跪在了殿中,朝着李世民便是磕头如捣。

唐朝的君臣关系远没有后世的明朝那么森严,所以朝臣觐见天子并不需要行跪礼,但思摩今日为了表现自己对大唐的驯服忠诚,所以才会磕头不止。

李世民眉头一挑,笑道:“可汗何须如此?起来答话便可。”

“微臣遵旨。”思摩从地上爬了起来,神色毕恭毕敬地抱拳道:“启禀陛下,外臣此次前来大唐,除了想要参加封禅议事外,还想向陛下禀告近期漠南漠北形势。”

李世民轻轻颔首道:“可汗但说无妨。”

“三年前陛下封赐外臣为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诏赐南至大河、北至白道川的整个漠南塞外地区为外臣的牧马场,外臣率部落子民一直安居乐业,为大唐戍边,不料薛延陀真珠可汗一直不承认外臣的身份,不仅多番与外臣争夺马场制造纠纷,上次处毕可汗的叛乱更有薛延陀在其中兴风作浪的原因,其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外臣认为我大唐不得不防。”

思摩一番亢声禀告落点,群臣们皆是露出了思索之色。

薛延陀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大唐初年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东土厥,其时东土厥颉利可汗横征暴敛,薛延陀受其压迫一直是敢怒不敢言。

当时唐太宗正在设法削弱颉利势力,认为团结薛延陀有利于大唐对东土厥最后的反击,便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暗里联络薛延陀可汗夷男,册拜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赐以鼓纛。

夷男大喜,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建牙于大漠郁督军山下,与东土厥分庭抗礼,并遣使入贡,成为唐在漠北的一个附属藩国。

贞观四年,唐灭东土厥后,把大多数东土厥部众迁到黄河以南安置,设置了很多羁縻州府,委任原东土厥贵族担任州府长官。

不过这样以来,却造成了漠北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东土厥的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有控弦之士二十万,其势堪比旧日的东土厥。

渐渐地,薛延陀也由大唐的一条忠犬变成了一条恶狼,窥视着中原的大好江山,而作为大唐与薛延陀缓冲地带的突厥,自然是首当其冲。

沉吟半响,李世民皱眉问道:“各位爱卿有何意见?”

话音刚刚落点,余长宁尚在偷偷地环顾四周,却见侯君集闪身出列高声道:“陛下,微臣愿意提精兵十万,灭此朝食,将真珠可汗的头颅献于阙下,已贺陛下封禅之威。”

侯君集战胜高昌回来后,因为过于骄纵而遭到言官弹劾,目前已失去了兵部尚书之职,此番慷慨请战,自然是为了希望重塑战功官复原职。

李世民一听,顿时明白他的用心,还未出言,长孙无忌已是出列否决道:“陛下,微臣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能轻启战端,对于薛延陀这样的蛮夷国家,当下还是应该以安抚为主。”

房玄龄出列赞同道:“长孙大人此言大是,灭高昌后,西域形势已是为之大变,对于大唐来讲,吐蕃与西突厥两国更是首当其冲的大敌,若能拉拢薛延陀制衡西突厥,西疆的压力一定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