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长宁悠然笑道:“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看来此言非虚也!”

房玉珠闻言愣了愣,一脸恍然地淡淡笑道:“此话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不过似乎还未完结,对吗?”

“哈哈,我真要佩服你诗人的直觉,俗言都要讲究对仗!”余长宁笑了一阵,继续补充道:“女人之美,在于蠢得无怨无悔;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

话音落点,房玉珠愣了愣,双眸显出了迷茫之色,蓦然叹息道:“余驸马,你会花言巧语地哄骗女子么?”

没料到她竟会问这个问题,余长宁不由微微一怔,讪讪笑道:“在下江湖号称诚实可靠玉面小狼君,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干这般事的,不过也不排出有些意外的情况。”

“哦,请问何为意外?”

“呵呵,若我真心喜欢一个女子,即便使劲浑身解数,费劲一切力量,花言巧语也好,海誓山盟也好,一定会将她骗到身边,用一辈子的时间好好疼爱。”

房玉珠有种被吓到的感觉,摇头轻叹道:“余驸马此言,玉珠不敢苟同,儒家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岂能无媒恋爱苟合?”

余长宁冷哼一声道:“儒家古板迂腐,不知湮没了世间多少美好,房小姐你作为大唐名副其实的才女,岂能偏于一家之见?”

房玉珠沉吟间,余长宁已是笑嘻嘻地开口道:“对了,你可有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初唐时,梁祝传说并未在民间开始流行,所以房玉珠闻言立即摇头。

“好,那我就给你讲述一番,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可歌可泣的爱情。”

余长宁微微思忖一番,便一字一句地慢慢讲述起来,低沉舒缓的嗓音在车厢内久久回荡。

房玉珠起初不过带着三分好奇,渐渐地竟越听越有滋味,当听见祝英台多次暗示自己的女子身份,梁山伯却依旧懵懂无知时,终于忍不住蹙眉插言道:“这个梁山伯真是太笨了,竟连如此明显的暗示都听不出来,真是一块木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梁山伯忠厚纯朴,所以才不解其故,这只能怪命运的作弄吧。”余长宁颇为感概地一句,接着又开始慢慢讲述。

当听见马文才仪仗着家中权势逼婚祝英台时,房玉珠咬牙切齿,俏脸一片愤怒之色。

当又听见梁山伯求婚来迟,与祝英台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最后竟郁郁而终时,房玉珠泪如雨下,一双粉拳攥得紧紧的。

当最后听见祝英台以身殉情,同梁山伯化为了两只彩蝶翩翩而飞时,房玉珠已是伏在案上痛哭失声,身体颤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及至说完,余长宁也忍不住怅然一叹,用优美的《梁祝》曲调低声唱道: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房玉珠嘤嘤低泣良久,终于悄悄用香帕抹去了俏脸上的眼泪,抬起头红肿着美目问道:“余驸马,世间上真的有梁山泊与祝英台么?”

第394章 作词黄鹤楼

这个问题余长宁也无法回答,但看见房小姐哭得这么伤心,便好意笑道:“民间传说而已,何必如此当真,也就听听罢了。( )”

听到这个故事乃是虚假,房玉珠心里好受了一些,强颜笑道:“也不知你从哪里听来的故事,竟骗了我这么多眼泪。”

余长宁淡淡笑道:“爱的深,方才感受得越深,想必房小姐心中也有一段可歌可泣,念念不忘的爱情,所以才会如此感同身受。”

望着他嘴角勾勒出的笑意纹路,房玉珠心头突然掠过了一丝酸楚悲哀,轻轻念诵道:“既为陌路何必相识,既然相识为何无缘?”

余长宁以为她在说梁祝,不由叹息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房玉珠愣了愣,俏脸突然浮现出一丝红晕,豁达地笑道:“我若是祝英台,倒宁愿梁山伯一辈子都不知道我对他的感情,永远都将我当成英台弟,虽然我很痛苦,但至少他会活得很好。”

马车到得黄鹤楼前戛然停下,余长宁跳下车来回身一望房玉珠,正准备搭手相助,不料她却微笑摇手,已是自己下了马车。

陈若瑶正巧此时走了过来,一见房玉珠美目有些红肿,不由奇声问道:“房社长,你的眼睛怎么……”

“哦,没事……沙子吹进了眼里而已。”房玉珠慌忙用香帕拭了拭眼角,遮挡住了自己的尴尬之色。

听到如此憋足的藉口,陈若瑶大是疑惑,好奇的美目向着余长宁望了过来,谁料后者笑嘻嘻地哼着小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

几人刚刚走上台阶,便有红衣吏员恭敬地询问:“敢问各位乃是何地选手?”

还未等房玉珠开口,何长志已是以一副胜利者的口吻回答道:“我们来自关内道,是取得今天诗词大赛第一名的队伍。”

闻言,红衣吏员神色愈发恭敬,拱手道:“请房玉珠社长与余长宁驸马上五楼,其余选手请上四楼。”

何长志听完大奇,问道:“这四楼、五楼还有差别不成?”

“五楼乃是由刺史大人亲自宴请头五名,所以会有所差别。”

何长志正在低声不满嘟囔时,房玉珠已微笑开口道:“那好,多谢大人,我们自己上去便可。”

绕着楼梯攀登而上,陈若瑶三人进了四楼大厅,而余长宁与房玉珠更上一层,来到了五楼之内。

作为昨日最后一轮的决赛之地,五楼大厅早已是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美丽动人的舞女正跳动着曼妙的舞曲,丝竹管弦之乐不绝于耳。

眼见余长宁到来,一名身着红色官服的须发老者立即倾步上前拱手道:“下官鄂州刺史许宗,见过余驸马。”

驸马都尉虽是从六品,不过因身为皇亲国戚,妻子又是金枝玉叶的大唐公主,所以地方官吏虽然品秩高了不少,但依旧是大礼参拜。

余长宁身为平民驸马,自然没有贵胄子弟那般颐指气使的傲慢脾气,反倒上前一步托起鄂州刺史的双手笑道:“大人实在太客气了,当真是折杀本驸马,免礼免礼。”

仅因此点,许宗便对他好感大生,侧身一让伸手作请道:“请驸马爷与房社长入座。”

余长宁与房玉珠点点头,却见孟悠、骆宾王、吴子衡三人早已到来,其中客座为首一案与最后一案乃是空着的,便知座次必定乃是以比赛名次排序,两人也不再踌躇,已是分别入座。

许宗肃然端坐在主人席位,对着旁边坐着的上官仪微微点头示意后,轻轻击掌下令场中歌舞停止,沉声开口道:“各位才子佳人,欢迎各位来到鄂州黄鹤楼参加诗词比赛,本官作为东道,在此敬各位一杯。”说罢端起酒杯环拱一周,已是仰头饮尽。

余长宁等人齐声谢过,也是端起酒杯饮干。

许宗捻须微笑道:“鄂州处于大江中游,历来名士才子极多,各位能来此参加比赛,我等当真是蓬荜生辉。”

“许大人实在太客气了。”上官仪抱拳拱手笑道,“弘文馆本立于治学,这诗词大赛虽由民间组织,但历来天子群臣们都是十分重视,临行之前,天子还殷殷吩咐本官要公平公正地举行好此次比赛。”

许宗点头一笑,突然望着余长宁惊声叹息道:“余驸马当真高才,不仅取得了全国诗词大赛头名,而且还斗酒诗百篇留下一段佳话,下官的确佩服。”

余长宁笑嘻嘻地拱手道:“大人过奖了,在下也是临场发挥而已,实在不足为道。”

许宗叩着座案笑叹道:“虽是如此,但依旧着实让我等敬佩,下官已吩咐吏员将余驸马你所作诗歌的那一百面屏风全部搬进楼内,以供游人瞻仰观看。”

余长宁略一沉吟,微笑开口道:“大人这样做似乎与本驸马低调谦虚的个性不太相符,你也知道我这人平常很是谦虚,如此是否有些太过张扬了?”

许宗慨然摇手道:“余驸马放心,你的百篇诗歌已是成为了黄鹤楼的一景,游客们欣赏还来不及,怎会有异议。对了,下官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驸马爷无比恩准。”

见着老头一副有所要求的样子,余长宁顿知必定没有好事,但处于礼貌,还是微笑道:“大人请说吧。”

“下官听闻余驸马昨日以一首《念奴娇·几度英雄》夺得比赛头筹,所以想请驸马爷以《念奴娇》词牌,为黄鹤楼作词一曲,不知可行否?”

听到只是如此小事,余长宁洒然笑道:“此等小事何足挂齿,笔墨伺候。”

许宗闻言大喜过望,立即吩咐吏员取来笔墨纸砚。

待到一方砚台盛满黑亮浓稠的墨汁时,余长宁微笑离座走至案前提起了铜管大笔,手腕舞动间,漂亮的大字已是龙飞凤舞般出现在了洁白的宣纸上:

“鹤飞楼在,绕缠了多少,叹愁哀乐。

危处临风无仙客,杯举邀谁同酌?

历历晴川,萋萋芳草,恨无生风翼。

波涛橫卷,逝淘雄杰无数。

遥想仲谋当年,登高瞭望,曾觊觎天下。

人生须臾如梦过,往事化为云烟。

江水东流,兴亡几度,何处留英魂?

唯存琼楼,任凭风吹雨打。”

“好词!”

笔锋刚刚落点,一旁观看的上官仪已是忍不住拍手一叹。

余长宁搁笔一笑,拿起宣纸递给许宗道:“谨以此曲,谢谢大人的盛情款待。”

许宗无比正容地双手接过,瞄得一眼沉声道:“多谢余驸马,下官必定命人将此词携刻于黄鹤楼,以供游人瞻仰。”

余长宁微笑点头,落座又与骆宾王等人喝酒去了。

第394章 以作纪念

一通宴席直到申时方才结束,下楼之前,余长宁突然想起一事,对着许宗拱手道:“许大人,本驸马有一事想请你帮忙。”

许宗虽然喝得脸红微熏,但还是慨然点头道:“余驸马请讲,下官一定照办。”

“本驸马原本奉天子之命押解处毕、迟罗两可汗回京,无奈半途遭到奸人挟持,逃过之后还未向朝廷及并州大都督府禀告行踪,所以有劳大人派出快马分别赶赴长安和太原,禀告说本驸马现已安然无恙,择日便会返回长安,请大家不要担心。”

许宗听闻是正事,急忙应诺道:“余驸马放心,下官立即派出信使禀告朝廷。”

余长宁拱手谢过,大袖飘飘地下楼去了。

刚走至楼下,突然眼前绿影一闪,一个娇小柔弱的身影已是挡在了前面,小脸儿紧张得通红无比。

“你……宁小姐?”余长宁注视着眼前伊人俏丽的面孔,不禁有些惊奇。

“原来你真的是余驸马,可笑我那日还不相信。”宁静微微一笑,笑容中却有一丝黯淡。

余长宁微笑开口道:“不管我是不是余驸马,你都是我的朋友。”

“驸马爷,当我是朋友?”宁静愣了愣,显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啊,我们一起前来鄂州,而且沿途交流诗词歌赋,不是朋友是什么?”

宁静闻言露出激动之色,轻咬红唇高兴地点点头,拿出一本书籍道:“余驸马,明日我就要返回江都,今日一别恐怕以后难见,不知你能否给我留下一点笔墨,以作纪念。”

余长宁悠然笑着点头,接过宁静手中的书籍翻得几页,却见上面写着的全是自己昨日作的诗词,不由惊奇问道:“这些都是你抄的?”

宁静俏脸一红,轻轻颔首道:“小女子仰慕驸马爷高才,所以昨日连夜将屏风上的诗词抄在了书上。”

余长宁了解地点了点头,对于宁静这个自己忠实的粉丝,自然不能拒绝如此小小的要求,借来笔墨写上几句勉力的话儿及自己的名字,递给她笑道:“看看这样行吗?”

宁静如获珍宝地将书籍抱在了怀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盈盈一礼,轻轻一句“告辞”,转身摇曳着莲步走了。

余长宁正呆呆地看着她的背影,不知何时陈若瑶已是站在了他的身边微笑道:“人都走远了,还看?”

闻言,余长宁不禁有些尴尬,呵呵笑道:“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而已,我可将她当妹妹一般。”

“你这是做贼心虚。”陈若瑶故作不悦地哼了一声,俄而又微笑道:“既然诗词大会已经结束,你还是早点返回长安吧。”

余长宁点头道:“不错,离开了这么久,我还真有点想念姨娘他们,你不会去么?”

陈若瑶轻叹一声道:“此地里巴县不过数百里,坐船三四天变能到达,我准备回家看看娘亲。”

“哦,看咱们的娘亲啊,我也要去。”

听余长宁如此称呼,陈若瑶不由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叹息道:“你现在乃是朝廷驸马,岂能一天跟着我这商人瞎跑,还是早点回去为妙。”

余长宁闻言不悦,正欲开口反驳,不料此刻房玉珠走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