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人创业经-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穷人创业经 自序
危机就是转机
改完这本书稿,正是世界金融危机大爆发的时候,一个个资本大鳄相继死去,财富如沙滩上的建筑,一个巨浪过后,消失得干干净净,满眼皆是“裸奔”的人,没有谁可以幸免。
还好,这个世界目前还没有大乱,生活还在继续,生意还得做下去。大到印钞票、小到卖早点,都还需要人去做。只是原来卖燕窝鱼翅的现在可能只得改卖稀饭了。经济危机爆发,所有人的财富都大大缩水,吃得起并且还舍得吃山珍海味的主少了。
想起猪八戒吃人参果,本来是千年结一回的珍品,他老兄一口就吞掉一个,连滋味都没尝出来。对于饥饿的人来说,给他再好的东西,也只能吃出这样的效果。
所以在商品匮乏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精品的,市场的需求太旺盛,不管是大菜还是拼盘都一味地消化,厨师就不重视手艺了。场面上的热闹,往往掩盖着本质上的危机,表现在商品上,就是粗制滥造;表现在人身上,就是心境浮躁;表现在企业身上,就是盲目扩张,管理粗放,一路高歌猛进,对潜伏的危机视而不见。
一旦市道转坏,危机像火山爆发,但此时已经很难控制了。
美国之所以爆发次贷危机,不就是因为金融行业赚钱太容易!赚钱太容易,就会激发人性的贪婪,就会削弱理性的力量,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就会推出大量的金融产品,生怕错过了赚钱的机会;普通人则大量借贷消费,借钱生钱,一本万利;政府也陶醉于表面的繁荣而疏于监管。赚钱太容易,人人都想四两拨千斤,谁还愿意去下苦功夫,对一个产品精雕细刻!整个社会自然充满投机取巧。
最后,危机自然就来了!
怪谁呢?哭,世界大哭,但有什么用?!
当然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人向来信奉祸福相生,否极泰来。危机可以理解为险境降临,还可以理解为危境中的机会。潮水退了,裸泳者暴露无遗,而他们曾经是何等的风光!在这个危机的时代,大佬剥了衣服,大家都赤膊,拼的就是肌肉了。大资本的优势失去之后,真正的英雄正可以大显身手。
经济危机了,正好大浪淘沙。商品过剩时代,人们的口味就特别挑剔,厨师就要优胜劣汰,真正的好东西就能显出它的价值来。
经济危机了,并不是你一个人危机,所有人都在同样的环境中,这时候仍然需要你的人,就是真正需要你的人,你完全可以借此巩固客户基础,确保资源没有配置在错误的地方。
经济危机了,各个行业都在紧缩,各个企业都在裁员,人才满地都是,你就可以从从容容地拣,投入不多,人才的整体素质却提高不少,对企业的发展当然是有好处的。
经济危机了,也给了你一个喘息的机会。对那些大且复杂的企业,正好有暇退后几步,审视自己的业务,审视自己的战略,从而避免错误的抉择。
事物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永远高亢、永远高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有上升就必定有下降,下降正是一种调整,是下一次上升的前奏。
每一次危机,就是重新洗牌,死掉一批,诞生一批。而那些诞生的或者不死的,就是下一轮繁荣的火种。
诞生于明治时期的日本三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之一,在它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7次大的经济危机,至今屹立不倒。每一次危机到来,无数企业鬼哭狼嚎,三菱人却在欢呼,因为:“我们的敌人死了!”
危机,就是强者的机会!
穷人生意经也好,富人生意经也罢,最后都会各得其所。
必备的三个心灵观念
军中曾有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据说这是拿破仑说的。历经血雨腥风的拿破仑,肯定心里很清楚,士兵能够活着从战场上回来的概率,是多少分之一,更不用说最终当上将军的可能性,基本上就等于零了。但是他还是要这样说,没有梦想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又怎么能够出生入死?哪怕是画饼充饥,也必须要画上那么一个饼,在士兵的面前晃来晃去。从这一点来看,拿破仑是非常具有领导艺术的,他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将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套用到今天,可以表述成很多格式:“不想当老板的职员不是好职员”,“不想当领导的群众不是好群众”,“不想当班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当……”。这显然是荒谬的。
好士兵要冲锋陷阵,忠于职守,而将军的作用在于用好这些士兵。老板也一样,老板的高明之处在于用好职员,职员的本分是好好干活。
老板是一个配置资源的人,会聚各种信息,疏通各种渠道,利用各种人才,完成各种项目,最后让他的资本增值。
老板之道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之道,二是用人之道,三是为人之道。
经营之道也就是做什么项目,以什么方式做,这是每一个老板的基本功。
既然老板并不是亲自干活的人,那么谁来帮他干,怎样才能让别人干得最好,这就是用人之道了。用人有时比亲自上阵还伤神。《 三国演义 》里有个诸葛亮,最后几乎是活活累死,他一生都在调兵遣将,也就是在用人。而他自己,其实也是被人用的,那个做了皇帝的刘备,一生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用好了诸葛亮而已。
在老板的三要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为人之道,因为从实用的角度看,每一个具体项目的成败,似乎都由技术层面的因素决定,只有企业文化和宏观战略才与老板的人格密切相关,而这些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恰恰不为一般人所注意,因为它们不直接产生利润。
经营之道和用人之道尚可以学习提高,为人之道却几乎是与生俱来,很难从技术层面改进,所以它又是三道中最本质的一道。
空气可杀人,穷人可翻身
经营之道,用人之道,为人之道!说起来是不错的,会经营、头脑灵活、对生意的来龙去脉搞得懂,那么生意这条船就很结实,不会迷航;会用人,大副水手都很拼命,绝对不乱来,生意之舟就有源源不竭的动力;为人好,人品好,四方服气,船随便到哪里都不缺粉丝、死党、仰慕者、事业赞助者,缺水给水,缺人给人。
道,在中国是很神秘的东西,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至,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常常让活在其中的我们这些灵长类们,几乎忘记了还有空气这玩意儿。有人说,空气污染很厉害,温室效应越来越嚣张,冰山在消融,海平面在抬升,气候地质灾害频发。但许多人却并不当回事。司空见惯的空气是如此温柔,何至于成为戕害我们的杀手?
道,就是这样被漠视的。除非把你忽然发配到珠峰顶上,或者把你猛地放到封闭多年的深窖中,你才会知道,原来空气也一样是可以杀人不见血的。
但我以为,身为穷人,出来做生意,其实不用一上来就那么夸张,直面“道”的问题。须知,空气可杀人,半碗稀饭也可活人。穷人做生意,绝大多数一开始还是要解决半碗稀饭的问题,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就那么简单。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我以为多半老先生口袋里还偷偷藏了半瓶矿泉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或许他早上没有吃完的半个馒头还在身上,可以随时拿出来抵挡一阵。
穷人出来做生意,我想,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根本就是一场豪赌,你如果太讲究文绉绉的大道理,死起来一定既快又难看。如果“道”是空气,那么道就是免费的,对富人穷人都一样均等施舍。既然如此,穷人们大可先不管这些东东。很多时候,我很疑心,所谓的什么道,都是发财后的富人们故意总结出来,供后来的穷人们仰慕的。你如果当了真,全部照着做下去,反而把自己迷失了。
道理听上去都很华丽漂亮,就像龙袍一样,但拜托,穿之前请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足下有没有一身配得上这龙袍的内衣和内裤?如果硬要弄个穷人做生意必备的三个心灵观念的话,我推荐是这样三个:
第一,相信自己!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穷人做生意,大概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济公阶段,没有几个人愿意睬你这个王老五,基本上属于说啥啥吹牛,做啥啥不行。这个阶段,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想法多,手中却缺硬通货。此时,最容易死翘翘了。二是丐帮阶段,好不容易拉起队伍,搞个丐帮,兄弟们却可能个个起得比鸡还早,吃得比猪还差,干得比牛还累,拿得比民工还少。这个时候,人心易散,团队是最不好带的。三是水泊梁山阶段。小有产业,略有余钱,踌躇满志,却也最容易踩不实,掉进万劫不复之境地。
穷人做生意,有时就像在人家刀口上舔血,谁会给你好脸色好言语?如果你自己不相信自己,那还不如三下五除二下课。别人骂你是狗,你可以汪汪叫几声,却一定要相信自己是千里外吃肉的狼,而不是百米内吃剩菜的狗。
第二,依靠兄弟。出门靠朋友,人,一旦落了单,虫子蚂蚁可能都敢拿你当点心。穷人做生意,最要紧的,除了相信自己,就是要依靠兄弟。兄弟不买账,朋友不给面子,再简单的生意,恐怕也难以持久。哪怕是两口子开个小面馆,也需要夫妻同心,相互依靠才行。
第三,做最有效的事情。穷人做生意,太过排场,花样多,招数多,实际上这是最有害的。正确的东西和事情太多了,但未必每一样都适合你。穷人做生意,最要紧的就是,把最有限的钱、人力,放在最有效的事情上。这些就是你的酵母菌,跟着把生意这一可怜的面粉,发酵成满满一大盆,做成香喷喷的面包卖成现钱,而不是天天去琢磨酵母的化学元素、规律原理。这些还是留给须发冉冉的老教授们去研究吧。
把经营生意看成一种生活方式
做生意是种生活方式,写作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有阅读、旅行等等,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件事,如果成了生活方式,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了,你无法放弃。
人活几十年,总要以什么方式度过。老板每天做生意,他的人生也就是在做生意中度过了。其实并不是每个老板都能赚到很多钱,也不是永远都能赚大钱,但不管结果如何,每天必须去做,这个“做”字就是生命的过程。既然选择了它,结果反而退居次要,只不过给你一个“做”的理由。
人之所以要选择一件事,除了迫不得已,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爱。选择做生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对生意的爱的基础上,没有一种强烈的爱,就没有一种强劲的动力,生意就不可能成功。既然爱了,既然选择了,不管怎样,总要做下去,这与其说是一种理性,不如说是一种本能,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
如果问一个没有做过生意的人,老板做生意是为了什么?他可能回答是为了赚钱,风光,为了前呼后拥。
而对真正的老板而言,做生意是种生活方式,伴随他一生。
很多老板虽然资财万贯,却过着简单朴素甚至枯燥乏味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工作就是最大的享受,在外人看来太傻太苦,但他们自己却乐此不疲。
当你把生意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时,生意就不仅仅是赚钱的手段,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命的舞台,是激情的宣泄口,每一次成功或失败,都是浩浩大江中的自然起伏,生命的价值就在这一次次的跌宕中实现。
所以生意人很少问自己为什么活着,因为生意本身就是答案,只要每天还在做,生命就存在,就有意义,就有结果。
做生意其实很简单
古人每逢祭祀、战争、婚嫁等大事都要焚起高香,沐浴斋戒,听好几天高山流水,弄得外人或下人看来神秘兮兮的样子。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时候,现场观战者,耳畔也萦绕着桑林之乐。孔夫子读《 易经 》的时候,读得痴迷了,也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老觉得耳朵里有九韶一样的高级音乐,绕梁不止。
穷人出来做生意,我觉得,多少有点迫不得已。如果家里有老太爷留给你的一座金山、一片银海等你来慢慢败,你这位阔少爷、大小姐,才不愿意起早贪黑磨豆腐,杀猪宰羊,赚个三瓜俩枣,养家糊口。赚了大钱的阔人们都会跟你大吹特吹,生他之日,电闪雷鸣、海啸山崩、神龙在天、紫薇高照。他1岁就能在幼儿园卖棒棒糖给小朋友,3岁就立志要做李嘉诚第二,10岁就赚了10万块。他说自己简直太喜欢做生意了,一出世就把做生意当成了一辈子的事情,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生意对他,就像是救心丸之于心脏病人、降血压药之于高血压患者。
如果穷人一上来就相信了,也笨笨地这样去想,那就完了。生意是生意,生活是生活,两码事。生意就是早上起来,饭碗里的鸡腿,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