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科学发明家-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狭小了。为了进一步深造,1850年他在征得父亲的同意以后,离开了爱丁堡, 



① 笛卡尔,十七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曾经创立解析几何,在物理学上也有很大贡献。 


… Page 58…

转到人才辈出的剑桥大学学习。 



                                  利器在手 



     剑桥大学创立在1209年,是英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有优良的科学传 

统。牛顿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三十多年,达尔文 (1809-1882)也是在这里毕 

业的。十九岁的麦克斯韦初到剑桥大学,一切都觉得新鲜,他几乎每天都和 

父亲通信,报告自己的见闻、感想和学习收获。第二年,他由于考试成绩优 

异,获得了奖学金。当时,大学生大多数都是自费,获得奖学金的总是最勤 

奋的学生。按照规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都在一起吃饭,因此,麦克斯韦结 

识了一群有为的年轻人,他逐渐克服了少年时代的孤僻,活跃起来。不久, 

他被吸收加入了一个叫做“使徒社”的学术团体。这个团体又叫做“精选论 

文俱乐部”,专门评选学生中最优秀的论文。有意思的是,“使徒社”的名 

称是根据 《圣经》取的。因为耶稣只有十二个门徒,“使徒社”也只能由十 

二个成员组成,所以整个剑桥大学每届只能有十二个学生属于这个团体。这 

个团体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皇家学会”,必须是最出类拔萃的学生才有资 

格参加。 

     这个时期,麦克斯韦专攻数学,读了大量的专著。他的学习方法,不象 

法拉第那样循序渐进,井井有条。他读书不大讲究系统性,有时为了钻研一 

个问题,他可以接连几周其他什么都不管;而另一个时候,他又可能碰到什 

么就读什么,漫无边际,象一个性急的猎手,在数学领域里纵马驰骋。 

     课后,“使徒社”的成员们常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他们很欣赏麦克斯 

韦即兴创作的诗,但是要和他对话却很困难,因为麦克斯韦说起话来,和他 

读书一样,常常是天马行空,前言不搭后语,一个题目还没有讲完,他又跳 

到另一个题目上去了。他的思路过于敏捷,让人难以捉摸。再加上他还保持 

着小时候的习惯,喜欢突然提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死甲虫为什么不导电 

呢?”“活猫和活狗摩擦可以生电吗?”就更使人反应不过来了。有一次, 

一位朋友同他到郊外散步。整个傍晚,大约都在讨论对某道难题的解法,麦 

克斯韦不停地说着,对方生怕不能领会,听得很仔细,但是最后还是一句都 

没听懂。麦克斯韦这种机枪式讲授法,给他后来当教授带来不少困难。他一 

生都不被人理解。中学时候他的服装不被同学理解;大学时候他的语言不被 

人理解;到后来,他的学说也是很长时间不被人理解。尽管“话不投机”, 

社友们还是把他看做他们中间独一无二的人。麦克斯韦惊人的想象、闪电般 

的思维能力、讥诮的诗句,把他们征服了。 

     这是一个奇才,需要名师指点,才能放出异彩。幸运的是,有个偶然的 

机会,麦克斯韦果然遇上了伯乐,那就是剑桥大学的教授、著名数学家霍普 

金斯。一天,霍普金斯到图书馆借书,他要的一本数学专著恰好被人先借去 

了。一般学生是不可能读懂那本书的,教授有些诧异,向管理员询问借书人 

的名字,管理员回答说:“麦克斯韦”。数学家找到麦克斯韦,看见年轻人 

正埋头作摘抄,笔记上涂得乱七八糟,毫无秩序。霍普金斯不由得对这个青 

年发生了兴趣,诙谐地说:“小伙子,如果没有秩序,你永远成不了优秀的 

数学物理学家!”霍普金斯所说的数学物理学家,是指善于运用数学方法解 

决理论问题的物理学家,通常也称做理论物理学家,需要在数学和物理学上 

都有很高的造诣。从这以后,麦克斯韦成了霍普金斯的研究生。 


… Page 59…

       霍普金斯学问渊博,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有多方面成就的威廉·汤姆生 

   (就是著名的开尔文勋爵)和数学家斯托克斯 (1819-1903),都是他的门 

  下。麦克斯韦在导师的指导下,首先克服了杂乱无章的学习方法。霍普金斯 

  对他的每一个选题,每一步运算都要求得很严格。那时,麦克斯韦还参加了 

  剑桥大学的斯托克斯讲座。斯托克斯比他大十二岁,在数学和流体力学上都 

  有建树,他在数学上的重要发现在科学史上曾经有记载。经过两位优秀数学 

  家的指教,麦克斯韦进步很快,不出三年就掌握了当时所有先进的数学方法, 

  成了有为的青年数学家。霍普金斯对他的评价是:“在我教过的全部学生中, 

  毫无疑问,这是最杰出的一个!” 

       尤其重要的是,麦克斯韦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学家。这一点也要归功于他 

  的老师。历来的数学家有两派,一派以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 

        ① 

  500)为鼻祖,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抽象的数,数学决定一切;另一派以十 

  七世纪的笛卡尔为代表,他指出数学是客观事物的定量反映,也是一种知识 

  工具。这位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曾经针对那些纯粹的数学家说:“没有什么 

  比埋头到空洞的数学和抽象的图形中更无聊的了。”这两种对立的态度,导 

  致人们对数学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把数学看做纯粹的符号,为数学而 

  数学;另一种却把生动的物理学概念同数学结合起来了,把数学当成研究物 

  埋学的手段。霍普金斯和斯托克斯都属于笛卡尔派。 

       麦克斯韦受到他们的直接影响,很重视数学的作用。他一开始就把数学 

  和物理学结合起来。这一点对他以后完成电磁理论,是重要的。 

       1854年,二十三岁的麦克斯韦参加了数学学位考试。主考人是斯托克 

  斯,题目涉及曲面积分和线积分,难度很大。事后大家才知道,那是斯托克 

  斯刚发现的一个定理。这个定理后来对麦克斯韦的电学研究大有帮助。考试 

  结果,麦克斯韦获得了甲等数学优等生第二名。也就是这一年,他对电磁学 

                                                                         ①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1804-1876)说过:“在 

  抽剑向敌以前,必须练好剑术。”麦克斯韦现在掌握了过硬的数学本领,他 

  是利器在手,只等冲锋了。 



                                 接过法拉第的火炬 



       麦克斯韦毕业以后留在学校工作。起初,他研究的课题是光学里的色彩 

  论。不久他读到了法拉第的《电学实验研究》,马上被书中新颖的实验和见 

  解吸引住了。当时学术界对法拉第的学说看法不一致,有不少非议。主要原 

  因是“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影响还很深,旧的大厦动摇了,但是并没有倒 

  塌;同时,也因为法拉第的学说在理论上还不够严谨。作为实验大师,法拉 

  第有许多过人的地方,唯独数学功夫不够,他的创见都是用直观的形式表达 

  的。一般的理论物理学家都不承认法拉第的学说,认为它不过是一些实验记 

  录。有个天文学家就公开宣称:“谁要是在精确的超距作用和模糊不清的力 

  线观念之间有所迟疑,谁就是对牛顿的亵渎!”在剑桥大学,学者们也有分 



①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在西方首次提出勾股定理,但是他把数的概念神秘化了, 



认为“凡物皆数”。 

① 乔治·桑,法国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塑造了下层人民的正面形象,曾经 



得到恩格斯的好评。  


… Page 60…

歧意见。其中最有见识的,要算威廉·汤姆生了。这位青年教授对电学很有 

研究,曾经多次向法拉第请教。在麦克斯韦毕业前一年,汤姆生发表了一篇 

题目是 《瞬变电流》的论文,指出莱顿瓶的放电有振荡性质。麦克斯韦见到 

论文十分佩服,他特地写信给汤姆生,请求他告诉一些研究电学的门路。汤 

姆生比麦克斯韦大七岁,他后来没有能够把电磁研究坚持到底。但是,他对 

麦克斯韦却有不少帮助。麦克斯韦在给父亲的信里曾经高兴地谈到,汤姆生 

很乐意指教他。 

     麦克斯韦受这位先行者的启示,相信法拉第的学说中包含着真理。他在 

认真研究了法拉第的著作以后,省悟出力线思想的宝贵价值,也看到了法拉 

第定性表述的弱点。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科学家决心用数学来弥补这一点。 

     一年以后,二十四岁的麦克斯韦发表了《论法拉第的力线》,这是他第 

一篇关于电磁学的论文。在论文中,麦克斯韦通过数学方法,把电流周围存 

在力线这个现象,概括做一个高等数学里的矢量微分方程。根据这个方程, 

每一股电流都产生一条环状磁力线。这一年 (1855),恰好法拉第结束了长 

达三十多年的电学研究,他在科学笔记里写下了最后一个编号:5430。正是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麦克斯韦接过了这位伟大先驱者手 

里的火炬,开始向电磁领域的纵深挺进。 

      《论法拉第的力线》这篇论文,虽然基本上是对法拉第力线概念的数学 

 “翻译”,却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为麦克斯韦一开始就使用了数学方法, 

而且选定了法拉第学说的精髓——力线思想,当做自己研究的起点。这表明 

麦克斯韦的科学洞察力确实是不同凡响的。他认准了主攻方向,就坚定不移 

地研究下去。他后来的一系列论文,步步深入,都是沿着这条正确道路走的。 

这一点,是他比汤姆生高明的地方。汤姆生已经走到真理的边缘,却迟疑不 

前;麦克斯韦抓住了真理,就锲而不舍。所以麦克斯韦尽管起步比较迟,却 

第一个登上了光辉的顶峰。 

     科学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正当麦克斯韦的研究很有希望的时候,一桩 

不幸的事情打断了他的计划。一天,他正在埋头研究几篇新近的电学资料, 

邮递员送来一封家信。他拿到信,一眼看出不是父亲的笔迹,心头不由一惊。 

他许久以来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父亲年老体弱,健康恶化,突然病倒在 

床。那封信是父亲请别人代写的。麦克斯韦读完信,心里十分焦虑和难过。 

他对父亲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从幼年起,父亲就是他的良师益友,也是整个 

家庭的支柱。十几年来,他们朝夕相处,十分融洽。麦克斯韦离家求学以后, 

他们几乎每天通信,交换各种科学思想和对社会的见解,也畅谈有趣的日常 

生活。 

     为了照顾父亲,麦克斯韦只得离开剑桥大学,到离家比较近的阿伯丁工 

作。阿伯丁是英国北部的一个海港,那里的一所学院答应让麦克斯韦担任自 

然哲学讲师,可是需要等一段时间。麦克斯韦整夜守在父亲床前,尽力减轻 

老人的病痛。但是不论他怎样小心伺候,还是没有挡住死神的降临。1856年 

春天快要到来的时候,父亲终于离开了人间。这在麦克斯韦生活中,无疑是 

不可弥补的损失。他悲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不久,阿伯丁的马锐斯凯尔学院正式聘请他当自然哲学教授。麦克斯韦 

在就职以前,回到剑桥大学办理一些事务,停留了好几个月。他当时的心情 

很矛盾。对于母校,他是留恋的,而且父亲已经去世,他留在阿伯丁的意义 

也不大了,更主要的是他的电磁研究刚刚开始,他不知道在阿伯丁有没有合 


… Page 61…

适的研究条件。但是,马锐斯凯尔学院已经给他下了聘书,据说院长很赏识 

他,他不好推脱,只得上任了。这一去,他的电磁研究竟推迟了四年。 



                                 在阿伯丁 



     在初冬的一片纷纷扬扬的雪花中,麦克斯韦来到了马锐斯凯尔学院。他 

十一月开始正式任教。这时,他正好是二十五岁。讲座的名称叫“自然哲学”, 

讲的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