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这一年你必须把多少钱投出去,如果投不出去你是要被撤职的,他就苦于找不着
合适的投资对象;如果投错了,他也被撤职,所以,很多投资者特别着急。

    当时我们是去年5 月份开始筹划公司的,然后一直在融资,融到今年1 月份才
融到660 万。其中径历了特别特别多的困难,有两次公司账面上只有两千块钱,没
法发工资,只能借钱发给员工的工资,我们创业者一分钱不拿,到今年1 月份才开
始拿工资,等于公司成立后有半年多的时间没领到一分钱工资,真的特别特别困难。

    拿到融资以后,投资方对我们的要求很多,我们的压力更大。架子铺得更大,
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以前是创业者加上一些员工无所谓,如果失败了,说明就失败
了,也没有太多的可惜和遗憾。

    前段时间感触非常深,发不出工资来,然后很多员工就等着发工资养家糊口,
他们经常是不存钱的,发不出工资来他们都全急了,眼巴巴地看着我们,那种压力
真的很大。

    我们公司的员工都特别年轻,一般都是刚毕业的,还有一两个是还没毕业的。
我们员工的薪水在互联网企业算低的,在普通企业可能算高的。我们一直想节省开
支,所以工资开得不是很高,如果太高了,公司的负担特别重。现在好一点,冷风
刮得大家都冷静了,想跳槽都没地方有高薪的。

    记得今年年初新浪网首席执行官王志东说过,年底将要有90% 的网站要死掉。
他当时强调,死掉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倒闭,一种是被收购。于是本来还盲目乐观
的网络从业人员,如今真的无法在笑对这种局面:资金短缺、裁员、被收购或者倒
闭。

    今年5 月中旬,号称“全球首家网上时装网站”,欧洲最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
之一的Boo 宣布倒闭。这家创立于1994年的网上零售商在最风光的时候市值高
达4。5 亿美元,但最后只以三十多万美元的价格出售。8 月1 日,香港最大的网上
书店——博学堂突然自己进行清盘,实际上宣告倒闭。6 月开始,一些知名的网站
如Tom 、苹果日报网和南华早报网等纷纷裁员。8 月14日,香港的人人网站
(renren)宣布裁员102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后来,包括中华网、
硅谷动力等知名网站也挥起了裁员大刀,互联网业呈现出一派落叶过冬的景象。于
是,媒体纷纷以“互联网的寒冬”来形容互联网业的这种萧瑟景象。

    美国《商业周刊》总结了互联网萧条的主要原因:即在以高科技概念为中心的
新经济里,高度“挥发性”的金融运作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这使得新经济具有
了极为陡峭的性格,快速蹿起,但也快速崩落。在去年的11月3 日,纳斯达克指数
首次突破了3000点,并在随后的3 个月中一路飙升到了5000点以上。一年后的11月
13日,纳斯达克又跌回到3000点以下,又重新回到了起点。在纳斯达克股市大涨特
涨的同时,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似乎都找到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白手起家吸收
风险投资然后进军纳斯达克。可是自2000年4 月份纳斯达克爆跌以来,一度风光无
限的互联网公司也变得沉重起来。



  
                第三节

    很多员工对公司的感情特别深厚,比如我们的财务经理,在今年年初公司发不
出工资来,她从家里拿出十几万给员工发工资,真的非常感动。她也是有家的人,
有孩子,可她把积蓄拿出来了,要是公司垮了,我们还也还不了。

    我们有一个美工,原来在网易那边的,网易给他开八千(月薪),我们这边只
能给他四千,后来他考察了我们挺久,就到这里来了,说这里的气氛好,少拿就少
拿点。如果公司跨了真对不起他,他是从外地来的。

    我们都是年轻人,成天笑嘻嘻的,没摆什么架子,刚开始显得有点乱,后来制
定了一套规章制度,换了一种方式相处,显得有秩序一点,不能随便在公司说这说
那,要说可以私下说。有一次,工程特别着急,逼着一定要抢工程,然后有人把我
叫出去,说你开什么玩笑,你懂不懂呀?这么短的时间内你要让我怎么做呀?出什
么问题你负责呀?后来他据理力争,把时间推长了一点。

    在去年三四月份辉煌的时候,我们管理层受到很多很多的诱惑,像我就受到很
多的诱惑,当时有一家公司来找我,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来想和我们合作的呢,他绕
来绕去最后才把来意说出来,原来他想把我挖过去,他说给我在FanSo 双倍的工资,
甚至四倍都可以……后来我乐得没去。

    公司越困难我们越团结,创业者一个都没走掉,大家纽在一起,跟公司共命运,
包括很多员工也这样,在公司发不出工资的时候他们也不走,别的公司都纷纷出双
倍的工资来挖他们。

    年轻人创业有它的优势,也有他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经验,刚开始创
业一点经验都没有。最明显的就是管理方面,最开始是自己摸索,感觉自己摸索可
能不对,然后去找一些管理顾问,但效果也不好;还有是请管理咨询公司,掏了十
几万,请他们来进行管理改造,最后结果证明这个改造根本行不通;再一个是吸引
高级管理人才,有好几个,月薪都是三万以上的,也不行。

    在管理方面确实需要自己去探索,吃的苦头特别多。现在总算稳定下来了,摸
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一套管理方式。并不是说那些管理模式不好,而是不适
合我们的企业,当然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实在是又费钱、又费时间、又费
很多教训。

    我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公司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创业公司有一个很大的功劳,让每一个创业者感觉到自己在公司里很重要,我
也一样,我感觉到自己在公司里非常重要。

    原来我做网站并不很紧张,只想把“人气”养足就行了。人气直升,大家访问
量高一点。后来我要管很多部门,什么开发部门,新项目的启动,谈融资……基本
上全包,很多项目都开始接触,对自己的锻炼很大,做得也挺拿手的,所以的确挺
骄傲的。

    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上层管理层也逐步放权,让公司的员工感到自己在公司
也非常重要。

    我说,你现在是停学创业,本科学位和文凭还没拿着,清华为你保留着学藉,
你准备什么时间回去完成学业呢?

    我挺想回学校的,回学校感觉那氛围真的很不错。当学生想法也简单,人际关
系也好处,不象现在这么复杂,现在是公司与公司之间、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感
觉挺虚伪的。

    原来想回学校完成学业是肯定的,但现在感觉回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公司不
做好,实在是没法回去。

    听到刘颖的这句话:“公司不做好,实在是没法回去。”顿时感到几分悲怆,
我心里蓦地回荡起古代太子丹送荆轲去刺秦王时荆轲唱出的悲怆之歌:“风萧萧兮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对刘颖说,你现在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是吧?他毫不犹豫地应了声“对”。
我又说,媒体对你们这些“休学创业”的大学生有很多评论,有赞赏的,也有泼冷
水的,你自己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我想这种允许“休学创业”的制度是应该有的,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上
的实践,在社会上培养人才,培养素质。我觉得现在大家是不是太狂热了,总觉得
“休学创业”就能成功一样,其实这个失败率是相当相当高的,风险非常大。我感
觉现在大学生是不是太早熟了点,像我以前也这样,做很多事情都觉得:“噢,这
是理所当然的,或者这很正常。以前我做过调查,对社会上一些丑恶的现象的看法,
或者对盗版的看法……大家都觉得很正常,没办法打击。进入社会以后,会经常觉
得,这个想法是对的,缺很好的实践,没有实践过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很正常,显
得很成熟,而不是通过实践成熟起来。

    创业也是,很多老师,包括一些教授也跟我说,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这可不
是开玩笑,失败率太高了。而年轻人绝大多数认为:创业是好事,你一定要坚持下
去,肯定能成功。但我毕竟吃了这么多苦头以后,真的感觉到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以前想当然是这样,不会想到有这么多挫折。

    我跟其他大学生比较,信仰和理念都差不多,可能我更多的是从实践得来的,
或者通过实践来验证的,所以这也是我创业的一个很大的收获。

    休学创业对人的观念有很大的冲击,敢这样做的人,他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
既然已经找着了自己的方向,那就去做吧,没什么好泼冷水的。也许在这个时代,
人们太看重文凭了,这批休学创业者还没有放弃文凭,所以我们也不必为他们担心。
刘颖最后说:“希望大家冷静下来,不要搞成风潮一样。大学生要有创新的精神,
有了新的念头,那就勇敢地去尝试。现在在大学里创业正好给大家开了一扇窗,从
这扇窗你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风景,我就是从这扇窗爬出去的。”我俩都笑了,我想
起了自己上小学时在课堂里从没有栏杆的窗户爬出去到后面的茶园去玩耍的情景,
是啊,外面的风景让人按捺不住想爬出去。

    人物印象:

    在清华创业园学研大厦一层的咖啡厅,我和刘颖相对而坐,喝着他到对面小卖
部买来的冰红茶。刘颖穿着夹克、牛仔裤和旅游鞋,一身“打工者”的打扮。他掏
出一盒北京牌香烟来,问我抽不抽,我说不抽。他自个抽了起来,并且说:“我不
抽烟不行……”北京牌香烟很便宜,我不知道刘颖是喜欢抽这种烟,还是因为创业
期间勤俭节约?FanSo 总裁鲁军抽的烟比他好。

    刘颖说话很快,也很直率,从不遮遮掩掩,时而发出一两阵急促的笑声。不停
有手机打进来,他一次次地跟我说“对不起”。他实在是太忙了,况且现在又是
“上班的时间”,我希望访谈快点结束好放他走。

    长着浓眉大眼的他显得格外有精神,好象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采访刘颖,让我
想起了几年前在清华七食堂(学生风味餐厅)吃快餐时,偶然认识一个素不想识的
汽车系男生,他说自己是广西人,喜欢文学,而最近忙于做16号楼汽车系的局域网。
他的个子跟刘颖很像,而刘颖也是广西人。遗憾的是我忘了那位男生的名字,后来
在清华园也没碰过面,我心里想坐在眼前的刘颖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偶然认识的那位
男生,我不好意思问起这件事。

    我刚采访过也是“休学创业”的清华博士方兴东,方兴东跟我说过,本科文凭
是一定要拿的,要是连本科文凭都没有,他们公司是不会考虑的。我把方兴东的原
话跟刘颖说,本科文凭还没拿着的刘颖马上乐呵呵地说:“看来我也进不了方兴东
的公司了。”他说得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第一节

    创业者档案:方兴东,1969年生于浙江义乌,1987年至1994年就读于西安交通
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3 月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攻读博
士学位,1999年3 月停学,发起创建国内第一家专业的互联网研究和咨询机构——
互联网实验室,即北京因特雷博互联网咨询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分析家。

    作为IT独立评论家和专栏作家,“数字论坛”发起成员,中国信息化专家论坛
主要学者,被誉为“中国信息产业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1999年,他对微软
“维纳斯计划”的批评以及他提出信息时代“知识霸权”的概念,引发国内外的强
烈争论,促成了中国信息产业未来发展道路的全局性讨论。曾被某报誉为“最具挑
战精神的新锐人物”。

    2000年6 月,方兴东被《亚洲周刊》称为“中国重要的高科技企业家”。2000
年8 月,互联网实验室在《新周刊》的“中国行业新锐榜”中位列调查咨询业首位。
互联网实验室重点研究中国和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目前为国内外二十
多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传统企业提供互联网长期咨询
服务。

    出版过《数字神坛》、《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硅谷时代》、《微软罪
状》、《创新式摧毁力》等IT著作,并出版有诗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