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11之后的美国-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是纽约重要的观光点,平均每年接待大约一百七十多万游客。

  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开建于一九六六年,完工于一九七三年,一九九五年对外开放。大厦施工时,最多时有三千五百多工人在工地工作,但工程死亡人数竟为零。 

 
第二十三章 站在世贸中心废墟前
  登临过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我,站在那一片瓦砾的废墟前,不胜唏嘘,不由得扼腕长叹。

  在圣保罗教堂四周,摆满鲜花、蜡烛、遇难者遗照、花圈、星条旗、米字旗、加拿大的枫叶旗。

  世界贸易中心废墟,被美国人称为“零地带”。

  2002年1月4日,美国方言协会在旧金山举行了2001年年度美国流行词语的评选。

  这种评选,一年一度。从流行词的评选中,往往能够反映出在那一年老百姓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在2001年,许多夺标的流行词语,大都与“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有关。

  其中有:“GroundZero”(零地带,指世贸中心废墟)“Let'sRoll”(“咱们开始行动吧!”在“九·一一”事件中,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次航班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讲出了这句话。为了不让飞机成为恐怖袭击的武器,他们与劫机者殊死搏斗,同归于尽在匹兹堡郊区)等。

  经过评选,“GroundZero”(世贸中心废墟)最终当选美国2001年度最流行语。

  我站在世界贸易中心废墟前,思绪飞到了那灾难深重的“九·一一”……

  就是在那个“九·一一”早上,使多少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子女,从此永远天上人间,无法逾越,无法相见。

  亲属们献出遇难者生前的爱物,在这里祭奠那些屈死的灵魂。

  “向他们悼念致敬,他们不会白白地死去!”人们发出这样的心声。

  特别是孩子们,献出自己心爱的绒布狗熊,献出印着红心的T恤,献上自己的圣诞小红帽,献上自己编织的花篮,献给在血与火中丧生的父母,献给数以千计的死难者。

  一个小男孩画了一幅漫画:两架大飞机正在撞向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他在画上写了一行稚嫩的大字:“Wewillstopterror!”意即:“我们必须制止恐怖!”小男孩发出了纽约人共同的心声。

  墙上挂着签名布,密密麻麻签着各种文字的名字和悼念之词。一位头上包着星条旗的美国小伙子在签名。我也拿起了笔,在上面签下我的名字,表达对于死难者的深切悼念。

  一位头发苍白的长者,面对废墟,用风笛奏起凄凉哀婉的乐曲,牵动了现场每一个人的心。

  在现场,最受尊敬的是牺牲的消防队员们。他们的遗像前,放满了鲜花。一个孩子还特地画了一幅米老鼠向消防队员献花的漫画。

  我步入圣保罗教堂。牧师正在主持弥撒,向死难者致哀。

  我在纽约的那些日子里,尚未倒塌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门面的骨架,瘦骨嶙峋地歪在那里。那架子呈三角形,底座大而顶上尖。从架子上可以清楚看见大门和窗户。我站在这架子前拍了照。我想,如果永久保留这架子,倒是一座最形象、最生动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纪念碑!

  然而,没多久,这个架子被拆除了。因为这儿是纽约的黄金地段,不能空废,纽约市长建议在原址建造新楼。 

 
第二十四章 几千人过滤瓦砾
  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废墟的瓦砾,据美国专家估算,总共有一百二十万吨!

  在废墟现场,我见到大型挖土机在不停地工作。这样的清理工作,还要持续半年以上,起码要到2002年6月才能把这些瓦砾运走。

  在废墟底下的地下室,存放着大量金银。工作人员一边清理废墟,一边打通通往地下室的道路。

  特别是加拿大的一家银行,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地下室中存放着价值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黄金。

  纽约商品交易所金属贸易部也在地下室中存放了十二吨黄金和约三千万盎司的白银。

  已经找到的部分金银,装了两卡车,在特工的严密护送下,运出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废墟。

  由于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废墟中,既有诸多重要文件和物品,又有遇难者的尸体、尸块,所以这些瓦砾并不能一倒了之。这些瓦砾被集装箱、大卡车运到纽约对面的斯坦登岛。那里“外人莫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严密监视下,几千人悄悄地在做瓦砾的清理工作。

  从瓦砾中寻找散落的黄金、钻石、名表固然是动用几千人进行清理的目的之一,然而难以对外启齿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找回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大量绝密文件!

  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专门负责收集外国情报的机构。这是一个既秘密又庞大的系统。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方面派出自己的谍报人员打入各个国家,一方面又收买各国间谍为自己收集情报。这里的绝密文件万一外泄,引出的麻烦就可想而知。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绝密文件,怎么会混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瓦砾之中呢?

  这个秘密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遭到“九·一一”恐怖袭击之后,才慢慢地透露出来。

  原来,世界贸易中心除了那两幢众所周知的摩天姐妹楼之外,附近还有一组楼群,其中包括四十七层的七号楼。这七号楼紧挨着双子星楼,也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中倒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重要部门——纽约分局,就以联邦政府一个机构名义伪装门面,设在七号楼。中央情报局不把这样重要的部门设在世界贸易中心姐妹楼里,大约因为那里进进出出的人太多,而七号楼不那么醒目,容易隐蔽。

  中央情报局纽约分局,是除了设在华盛顿的中央情报局总部之外的最重要的情报机构。这个情报机构不仅有着关于世界各国的秘密情报,更有着关于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诸多秘密情报!

  不过,中央情报局消息毕竟比别人灵通,当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上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北楼的时候,七号楼里的中央情报局工作人员当即全部转移。所以,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中,中央情报局纽约分局无人伤亡。当然,这也只是“据说”而已。 

 
第二十五章 美国最悲惨的一天
  刀刻铁铸一般,二○○一年九月十一日这一天,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恐怖的一天,已经永远留在美国人的记忆之中,而且作为“标志性事件”永远留在美国的历史上。

  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中国日报》驻北美办事处总经理孙玲玲正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北楼三十三层办公。她死里逃生,她当时的口述是“九·一一”事件的真实记录:快九点的时候,我正在位于三十三层楼的《中国日报》北美发行公司办公室里打电话,突然听到猛烈的撞击声。整幢大楼都在颤抖,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发生地震了,但是又不像。紧接着,第二声巨响到来了,我赶紧走到楼道里,一看没有人,楼道很安静。看来,谁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我赶紧回办公室,整幢大楼里充满了浓烟,大家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在走廊里面没命地乱跑。这时,我丈夫从牙买加打电话给我,说他从CNN上看到恐怖主义分子用飞机袭击了世贸中心,大楼已经着火,他让我别废话,镇静下来,赶快往楼下跑。

  于是,我随着人群向楼梯走。到了楼梯口,才发现楼梯里已经挤满了人,大家走得很慢,但是紧张有序。到了三十层,已经基本走不动了。这时,楼上开始有担架抬下来。大家主动让出一条通道,让伤员先走。伤员身上伤痕累累,血肉模糊。

  有一位女伤员烧焦的头发沾在脸上。有的人心脏病发作,在大楼里工作的盲人带着导盲犬也下楼来,大家也给他们让路。这时,人群中有掌上电脑的人告诉大家是客机撞上了大楼。走到二十多层时,我们看到消防队员往楼上冲。他们背着沉重的消防器材,边跑边问伤员哪层楼着火了。伤员说可能是七十八层着火了。消防队员全身是汗,大家拿水给他们喝,还往他们身上洒水。这时抬下楼的伤员越来越多。大家慢慢地下楼。

  走到大厅时才发现,我脚上的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我赤着脚走进大厅,看到大厅里的很多大理石都被震掉了。从三十三层到一层的八台电梯统统被毁,那时候正值上班时间,不知道电梯里面有多少人。由于大楼着火,所有的灭火装置都在洒水,我们走出门时全身都是泥浆。在大门口,我见到八年里朝夕相处的警卫。

  他们对我们说:“别慌,但是行动要快。”

  我刚从惟一的疏散出口处出门,就听到一声响,发现有人跳楼了。我回头看时,两幢楼都在着火。我刚刚走过一个街区,世贸中心南楼就像化了的巧克力一样坍塌下来。整幢大楼被夷为平地。

  在“九·一一”灾难爆发之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对美国来说,这是最悲惨的一天。” 

 
第二十六章 五角大楼遭到重创
  就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双子星楼双双倒塌、使纽约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五角大楼,也遭到重创。在“九·一一”上午九时四十三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57飞机,撞上华盛顿五角大楼坠毁。这架客机的航班号77,从华盛顿杜勒斯机场飞往洛杉矶。

  如果说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是美国经济的象征,而五角大楼就是美国军事力量的象征。恐怖分子显然经过周密的策划,攻击美国经济和军事的标志性建筑,以表达对于美国的憎恨。

  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所在地,所以也就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名词。

  五角大楼,是一幢五角形的大楼——由五幢五层的楼房联结而成的。

  美国部队分为五个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军防卫队。五个兵种各占大楼中的一幢,所以这座大楼成了“五角大楼”。

  其实,在建造五角大楼时,原本只准备盖四层大楼。在大楼的建设过程中,才决定盖成五层。

  五角大楼是美国当时重要的工程,总统罗斯福亲自过问五角大楼的建设。当工程图纸已经设计得差不多时,有人提出,大楼设计成五角形,建筑物朝外凸出,很容易成了敌人的轰炸目标。

  于是,设计委员会向总统罗斯福请示。罗斯福很明确地答复:“我喜欢五角大楼的造型,各位知道为什么?就因为它造型的前卫性。”

  就这样,五角大楼照原样设计,建成五角形。

  五角大楼很大,光是走廊的总长度就达二十八公里。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一天,一个孕妇在五角大楼请求卫兵赶快带她出去,因为她快要生孩子了。卫兵感到奇怪,你是临产的人,怎么还来上班?谁知那妇女说:“我自从走进五角大楼之后,一直在走,走不到尽头。进五角大楼时,我还没有怀孕呢!”

  五角大楼自从建成之后,向来有着一种神秘的色彩。那里只允许工作人员和官方参观代表出入。在一九七六年庆祝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之际,五角大楼对外开放,允许民众参观。从此,每年大约有十万人次游客参观五角大楼。当然,正如白宫也对外开放,五角大楼所开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五角大楼最为机密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作战室。

  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号称“美国国防部的灵魂”,重要的军事决策都是在这里作出的。

  作战室则是最高军事指挥所。这里的电话在二十秒钟之内可以接通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军事指挥所。室内一面墙上挂着战时总统或可能接替总统者的名单,每个人的名字旁边有亮光,表明此人目前正在何处。如果爆发战争,美国总统的命令将在这里发出。 

 
第二十七章 最恐慌的一天
  在五角大楼遭到袭击之后不久,一颗汽车炸弹在美国国务院附近爆炸,又引起一阵慌乱。

  美国国会两党领袖们当天乘直升机从国会山转移到一个秘密地方。民主党参议员多德说,“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使人想起当年的珍珠港事件。

  华盛顿所有政府机构都关门,二十五万美国联邦政府的工作人员提前下班回家。

  商店也大门紧闭。惟一开门的是体育用品商店,因为交通管制之后,车辆不能行驶,人们只得步行回家,运动鞋成了热销商品。

  其实,即便是五角大楼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