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449-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宗留意着石亨的脸色:武清侯,列位爱卿对你都赞赏有加,你又何故摇头叹气啊? 
  石亨似有难言之隐:臣这点功劳算什么,不提也罢。 
  英宗:哦?武清侯莫非有难言之隐? 
  石亨点点头:既然太上皇下问,臣也就不惴冒昧,臣的部下石彪和孙镗等一班将领受皇上封赏,多圈了几亩地,于大人要从严查处,只怕这两人性命不保了。 
  景帝听见石亨在孙太后寿辰上提出石彪一事,微微皱起了眉头。 
  英宗却大感兴趣:武清侯,石彪和孙镗这班将领圈地是真的了? 
  石亨:是……是真的。 
  英宗装出气愤的样子:真是如此,那就太不应该了,石彪、孙镗身为朝中大臣,怎能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过分,过分啊! 
  石亨见英宗是这种态度,吃了一惊。 
  英宗马上又是惋惜的表情:不过,石彪、孙镗都立有大功,朕为他们惋惜啊! 
  石亨:石彪、孙镗是有罪,可他们毕竟是有功之臣,朝廷难得的两员大将,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臣没想到我朝的功臣也是这个下场啊! 
  景帝听了,不由一愣。 
  英宗:难得武清侯如此爱惜部下将士,朕好生感动。 
  石亨:太上皇,臣的职责是带兵打仗、保家卫国,没了这帮弟兄,臣如何保得朝廷安宁? 
  英宗动容地:武清侯处处为朝廷着想,依朕看,朝廷也不可一概而论,石彪、孙镗立有大功,虽不知轻重,犯了点罪,也是情有可原,现今天下太平了,万不可妄杀了功臣。 
  孙太后听了,也微微点头:这话在理。 
  石亨见英宗和孙太后如此表态,大喜过望:太上皇、太后圣明,臣替石彪、孙镗,还有那几位将士谢谢太上皇和太后了。 
  孙太后又看着景帝:皇上,你说呐? 
  景帝正要回答,这时,于谦空着双手,姗姗来迟。 
  景帝忙把话岔开:哦,于爱卿来了。 
  于谦拜见孙太后:臣来迟了,望太后恕罪。 
  孙太后:哦,于爱卿啊,不必多礼,来来,哀家正要问你,那石彪、孙镗圈地之事,你处理得怎么样了? 
  于谦:回太后,臣正在审理。 
  孙太后笑嘻嘻地:刚才太上皇说了,石彪、孙镗功勋卓著,请你看在他们两位出生入死,为朝廷效力的份上,从轻发落。 
  于谦一惊:太后,国法在上,臣不敢徇私枉法。 
  英宗迫不及待地:于爱卿,对有功之人,朕看还是多加爱护为好,否则,犯了点事,就杀无赦,岂不寒了将士们的心?这朝廷还让谁来保护啊? 
  英宗此言一出,景帝听了,也为之一惊。 
  陈循等纷纷附和:太上皇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于谦却不为所动,平静地:太上皇,臣以为不然,有功之人犯了国法却不予严惩,那天下百姓呢?他们会怎么看?他们难道不会寒心吗? 
  英宗倒被于谦的反问给问住了:这个…… 
  孙太后:于爱卿啊,你这话也说得太严重了,石彪、孙镗有罪,稍加惩处即可,大可不必非得砍他们的脑袋。 
  于谦肃然地:太后,国法如山,不可因人而异,江山社稷,民为重啊! 
  孙太后见于谦毫不退让,脸上有点挂不住。 
  英宗听到“民为重”几个字,拂然不悦,哼了一声:于爱卿,今日乃太后寿辰,你……你又何必如此顶真?让太后不快? 
  于谦一愣,只得朝孙太后拱拱手:太后见谅,臣只知直言…… 
  孙太后讪讪地:于爱卿,你该不会说哀家多管闲事吧? 
  于谦无奈地:臣不敢。 
  孙太后:那好,今日哀家高兴,就私自先作主了,石彪、孙镗有罪,但念其初犯,罪不致死,即刻将石彪贬出京城,镇守边关,孙镗官降一级,留在京城大营,令其将功赎罪。 
  众大臣见孙太后如此宣布,都鸦雀无声,偷偷看着景帝和英宗。 
  英宗:太后懿旨已下,朕自然听从。   
  十三 整肃朝纲(9)   
  孙太后看着景帝:皇上,你看呢? 
  景帝见英宗已把话说满了,无法反对,只得点头:好吧,朕依太后就是。 
  石亨大喜:谢皇上、太上皇、太后隆恩。 
  于谦还想说什么,王直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不可再谏,于谦只得忍住了。 
  可他还是盯了石亨一眼,目光中充满了失望和沉痛。 
  英宗喜滋滋地:列位,来来,为太后祝寿。 
  景帝紧盯着洋洋得意的英宗,对他的戒心似乎又加深了许多,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阴沉地皱起了眉头。 
  20、南宫书房 
  英宗回到南宫,仍然亢奋不已,又拿出那把七星宝刀把玩起来。 
  钱皇后:太上皇对这把宝刀真是爱不释手,日夜把玩,视若性命。 
  英宗笑笑:是吗? 
  钱皇后开玩笑地:要不是一把刀,臣妾看你这副痴迷的样子,可要吃醋了呢。 
  英宗得意地:娘娘,朕是要它派用场了。 
  钱皇后一惊:太上皇,你要拿这刀派何用场? 
  英宗神秘地一笑:娘娘不必惊慌,待会自有分晓。 
  正说着,袁彬悄悄进来,叩见英宗:属下叩见太上皇。 
  英宗:平身。 
  袁彬:谢太上皇。 
  英宗打量着袁彬身上穿着的锦衣卫服装:袁彬啊,你升了锦衣卫指挥,这一身装束,挺神气嘛。 
  袁彬:托太上皇洪福,属下蒙皇上提拔,都是太上皇和于大人替属下说的好话。 
  英宗:哦,你知道就好,朕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你护驾有功,朕自然不会忘了你。 
  袁彬感激地:谢太上皇。不知太上皇召属下所为何事? 
  英宗:朕要你去见一个人。 
  袁彬:谁? 
  英宗:武清侯石亨。 
  英宗说着,将七星宝刀递给袁彬:朕将这把随身携带的七星宝刀赐给武清侯。 
  袁彬吃了一惊,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有点不安地:太上皇,这…… 
  英宗拉下脸来:怎么?你不愿替朕办事? 
  袁彬:不不,太上皇吩咐,属下岂有推托之理。 
  英宗转怒为喜:朕就知道你对朕一片忠心,那好啊,你就替朕去办吧。 
  袁彬迟疑着接过宝刀:太上皇,有一句话,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英宗:讲吧。 
  袁彬:武清侯乃皇上最为倚重之人,统领京城三大营,太上皇私下与武清侯来往,多有不妥,一旦传将出去,对太上皇你…… 
  英宗冷笑一声:行了! 
  袁彬:属下肺腑之言,望太上皇三思。 
  英宗恼火地:袁彬,朕这个太上皇,在你眼里,赐一把刀给有功之臣,难道就犯了弥天大罪不成? 
  袁彬见英宗恼火的样子,赶忙谢罪:属下不知轻重,冒犯太上皇圣威,请太上皇恕罪。 
  英宗:朕知道你是好意,你是朕的患难之交,朕自然不会怪罪于你。 
  袁彬:太上皇,属下…… 
  英宗:好了,去吧。 
  袁彬只得收下宝刀,躬身退下。 
  英宗看着袁彬走出大殿,嘿嘿笑了。 
  21、石府厅堂 
  袁彬来见石亨:锦衣卫指挥袁彬拜见武清侯。 
  石亨高兴地:在下多闻袁指挥英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袁指挥,请。 
  石亨给袁彬让座,袁彬却站着没动:武清侯不必客气,属下是受人之托,要给武清侯一样东西。 
  石亨:哦?是谁啊? 
  袁彬并不回答,而是掏出那把七星宝刀,奉了上去:武清侯可认得此刀? 
  石亨双眼一亮:这不是太上皇…… 
  袁彬:太上皇有旨,特将此七星宝刀赐予武清侯。 
  石亨大喜过望,假惺惺推托着:这可是太上皇心爱之物,在下无功无德,怎敢受此恩宠? 
  袁彬:太上皇说了,武清侯有功于社稷,理应获此殊荣,望武清侯万勿推辞。 
  石亨感激涕零,诚惶诚恐接过宝刀:石某不才,谢太上皇厚待,不敢有忘。 
  袁彬见石亨收了宝刀,便拱手告辞:武清侯,属下告辞了。 
  石亨也没留袁彬:袁指挥,请。 
  袁彬走了几步,突然转身:对了,太上皇吩咐,这把宝刀乃稀世之物,武清侯别忘了时时把玩,啊? 
  石亨似乎听出了话外之音,不由一愣。 
  22、石亨书房 
  一个小偷正在书房行窃。 
  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小偷一惊,赶忙躲到房梁上。 
  书房的门开了,进来的是石亨。 
  石亨仔细关好门,掏出宝刀,细细察看着。 
  他轻轻抽出宝刀,只见寒光一闪,满屋为之一亮。 
  那小偷在房梁上见了,差点失声喊出来。 
  石亨欣赏着宝刀,赞叹不绝:好刀,果然是把好刀哪,想不到今日到了我石亨手上,哈哈哈哈。 
  石亨的笑声突然打住了,因为他看见刀鞘里似乎有一样东西。 
  他把那东西掏出来,原来是一张纸,上面写着几行字:见刀如见朕矣!武清侯乃大明第一功臣,宝刀配英雄,各得其所。日后为国尽忠,朕惟指望武清侯耳! 
  石亨看着英宗的御笔,顿时明白了英宗的用心,不由大惊失色:原来太上皇是要收买我,他这话的意思,分明是要我为他所用!   
  十三 整肃朝纲(10)   
  石亨拿着字条,越想越怕,手都颤抖了:难道太上皇是另有所图?果真如此,那可是掉脑袋的差事,一着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他又看了遍字条,终于下了决心,将字条凑到烛火上烧掉了。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敲门声,一个侍女的声音:老爷,宋将军求见。 
  石亨一愣,忙把宝刀藏进柜子,然后不慌不忙打开门:来了。 
  这一切,都被躲在梁上的小偷看在眼里。 
  小偷见石亨出门,便悄悄从房梁上溜下来。 
  他打开柜子,取出宝刀,藏进怀里,然后翻窗而去。 
  过了一会,石亨送走宋城等人,回到书房。 
  他打开柜子,想去取那把宝刀,突然大吃一惊,脸色极为怪异。 
  柜子里空空如也,那把宝刀已不翼而飞。 
  石亨如雷轰顶,脸色死灰,呆在那儿。 
  23、街上 
  店铺林立,行人三三两两而过。 
  王文慢悠悠走过来,一路东看西看。 
  王文向一家当铺走去,当铺里摆满了古玩。 
  王文大摇大摆出现在门口。 
  掌柜笑容满面地迎出来:哎哟,那不是王大人吗? 
  王文:掌柜的,可有新鲜玩意儿给在下瞧瞧? 
  掌柜:王大人多日不来,今日可是碰巧了,小的这儿,倒真有一件好东西, 
  请王大人赏眼。 
  王文大感兴趣,跨进当铺:哦?是什么东西啊? 
  掌柜:宋朝的官窑,嘿嘿,王大人可有兴趣? 
  王文已急不可耐了:快拿出来,啊? 
  掌柜连声答应着,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官窑花瓶。 
  王文眼睛一亮,接过花瓶,仔细鉴赏了一会,连连赞叹:好东西,好东西啊! 
  正在这时,那个偷了七星宝刀的小偷大模大样出现在柜台前:掌柜的,当样东西。 
  掌柜忙去接待小偷:不知客官所当何物? 
  小偷掏出一个布包,砰一声撂在柜台上:喏,在这儿。 
  掌柜见小偷一副落魄相,不愿正眼相看,只是懒洋洋地打开布包,嘀咕着:又不是什么宝贝,嗓门倒不小。 
  小偷诡秘地:嘿嘿,掌柜的,你还真说准了,我这东西就是一样宝贝。 
  掌柜:来我这儿的人,没有一个不夸口说自己的东西是宝贝,唉―― 
  掌柜话还没说完,眼睛突然直了,张开的嘴巴半天没合拢。 
  那把七星宝刀珠光四射,华丽无比。 
  小偷得意地:怎么样?是件宝贝吧? 
  掌柜又仔细察看了几眼,眉头皱紧了:这把刀绝非寻常之物,我怎么越看绝觉得是宫里头…… 
  王文还捧着那只花瓶欣赏,听见这话,抬了一下头,一眼看见宝刀,觉得有点眼熟,便把花瓶放下,走了过来:掌柜的,我来瞧瞧。 
  掌柜把刀递给王文:王大人见多识广,这把刀…… 
  王文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打了个激灵:七星宝刀,这不是太上皇…… 
  掌柜:王大人莫非认得此刀? 
  王文点点头,突然一把揪住小偷:你这刀是哪来的?说? 
  小偷变了脸色:哎,哎,你这是干什么?干什么? 
  王文厉声地:干什么?拿你去告官! 
  小偷吓得浑身颤抖,转身就想跑,王文紧揪着小偷不放:想跑,没这么容易,走,跟我见官去!   
  十四 幽禁英宗(1)   
  1、乾清宫书房 
  景帝又在读已读了无数遍的《资治通鉴》。 
  但今晚他显得有些心情不宁,看了没几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