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57-礼仪金说-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7)(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8)(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9)(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10)(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后  记

    后  记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便开始致力于现代礼仪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先后出版过十几部有关礼仪的专著与教材。现在呈送给广大读者朋友们的这部《礼仪金说》,不仅是我的一本礼仪新作,而且也是与我的其他礼仪著作、教材颇有不同之处的一部著作。为此,我需要做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它为什么要叫做《礼仪金说》?    
    其实,我更愿意称本书为《礼仪今说》。为什么呢?“今”者,现代也。“说”者,谈话也。如果本书名为《礼仪今说》,岂不名正言顺地表明:它是一部有关现代礼仪的谈话体著作吗?然而本书责编再三恳请我,本书还是应名为《礼仪金说》。她的理由有二:一是便于强调本书的“含金量”,二是可以强调我的知识产权。到头来在其再三要求下,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它为什么要选择谈话体?    
    近年来,我曾多次应邀在媒体进行过有关现代礼仪普及与推广的讲座、报告。诸如,199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涉外礼仪系列讲座”,2002年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商务礼仪”,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金正昆谈现代礼仪”,200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等。在此期间,我还近百次地为全国各地的广大市民、公务员、公司职员以及大学生进行过专题礼仪讲座,为2006年沈阳世园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行过专场礼仪报告。    
    客观地讲,我的这些抛砖之举,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我的相关的讲座、报告,被许多人录音、录像,还有人私下在网上将其进行推销。有些我的有关礼仪的讲座、报告的记录稿,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过传播。有朋友建议:与其如此,甚至以讹传讹,不如由我出来,统一一下。我问朋友:讨论或报告的文字记录稿正式印出来不俗吗?会有人看吗?答曰:谈话体著作古已有之。俗则俗矣,但其平易近人,易于阅读,亦受百姓欢迎,依旧可以载道,何乐而不为?于是听之任之。    
    第三,它为什么要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在出版前,曾有多家出版社有心于此。最终我选择将其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是因为该社在业内口碑甚佳;二是因为它属于教育系统,与我这名教师的具体身份相称;三是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本人的“陕西情节”:1959年我出生于陕西,此后我又在那里的八百里秦川上生活过多年,我爱陕西。第一次在陕西出书,令我有一种“回家”的温馨感觉。    
    不可讳言的是,谈话体著作虽有其长,亦有其短。加之本书由我数次礼仪讲座、报告的现场实况录音整理与润色而成,故此难免逻辑上不够缜密,语言上不够典雅,案例上小有重复,口语化倾向过于浓重。……凡此种种,令本书的漏洞与不足随处可见,实在难称“金说”,敬请广大读者见谅。    
    我的学生,凤凰卫视记者何润锋与思考者(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王笑东先生对本书的成书推动良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尤其是本书的特约编辑史新平女士为本书的精益求精不遗余力;在此深表我对他们的谢意!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听众与读者对我的厚爱,并由衷地欢迎大家对我多多指教。    
    作者    
    2006年2月28日于北京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