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57-礼仪金说-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岁月稠哩。”


《礼仪金说》 第三部分《礼仪金说》 节庆礼仪(4)(图)

  其二,准备好足量的接待用品。  其三,顺序、位置、座次的排列问题。来了一个客人没有问题,客人一多就很麻烦。  一般我们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排序的标准位置是什么呢?两个办法:办法之一,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列。比如你家里来了亲戚,妈妈家的亲戚来了,舅舅、姨,爸爸家的亲戚也来了,叔叔、伯伯,这个座位怎么排?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你不可能说,局长坐第一桌,处长和副处长坐第二桌,一般职务的第三桌,无职无权的第四桌。那样不合适,太势利了吧,实际上这个位置就是先来后到,按照先来后到去排序。办法之二,不排列。什么是不排列?不好排列时的排列。  我给现场的同志出这么个难题,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假定你这个单位搞商业性节日,你请了一些明星,这两个明星是同等水准的,同等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说得俗点,大家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听就明白了,成龙与周润发,其 水准不相上下,我现在请你介绍他们两个人,向大家介绍,你怎么介绍?  我碰到一个学生,他绝对聪明,他说我这么介绍:“各位,非常高兴地向你们介绍两位著名的香港影星,他们是谁啊?  不用我说了,大家给他们掌声吧!”  这就是不排列。  如果家里来了两位小朋友,我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呢?家里来了两位小朋友,“小朋友好,大家好,你们好!”不说张三  李四好,瓜子水果放这儿,谁爱吃谁吃。谁先谁后往往就有顺序问题。有时候你要不注意这个顺序很麻烦,得罪人、伤  害人。比如:  我有一次到一个单位去,我是主宾,他们的主要领导陪着我。那里的接待人员过来上茶,第一杯给了领导,第二杯给了  副领导,最后才给我。领导问我:“有什么意见?”  我说:“我有很大意见。”  他说:“什么意见?”  我说:“你们这儿的接待人员不懂游戏规则。招待客人时上茶上酒水,游戏规则先客人后主人,先长辈后晚辈,先女人后男人。”  那里的接待人员,他心里想自己的领导大,所以先给自己的领导。那你想想,如果我到你家里做客的话,你端菜、上水之类的先给你们家人后给我,我作为客人脸面何在?所以这种规矩一定要讲。  有同志会问我一个很实在的问题,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的话,吃饭也好,排座次也好,会客也好,这个上座有什么标准化的具体讲法吗?  一般来讲,你要具体安排座次,桌子是横的还是竖的,是圆的还是方的,是长的还是椭圆形空心桌,其实很复杂。简而言之,我告诉你五句话,这五句话你记住了,一般排座次不管是吃饭不管是会客,不管是走路不管是陪同引导客人,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第一句话,面门为上。家里会客室,你要会摆放的话,最好的主要的沙发,让客人坐的或者让重要人物坐的位置,是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面门为上。您到雅座单间吃饭时注意过没有,主人坐的位置一般就是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为什么呀?视野开阔,这是对地位高的人的一种尊重。而倒过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背对着房间正门的位置那是老末,因为他视野最不好,谁在他背后进来他都不知道。过去古人打仗搞不好那个人就被谋杀了,谁杀他都不知道,含恨而死。  第二句话,以右为上。顺便说一下,我国传统习俗是讲左高的,中文讲得很清楚,前后左右。它明确地已经告诉你了,前面比后面高,左面比右面高。前后左右,实际上就是告诉你左高,古人的习惯是讲左高。我国现行的政务礼仪也是讲左高的,因为是沿袭我国传统。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国际化了,中国是世界的一员,中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人已经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了,所以国际交往中排序的规则,也逐渐进入我国人民的生活。国际交往的规则是什么呢?右高左低。国际惯例是右高,你注意到英文的词组了吗?左右的字词是怎么说的?Right and left,意即右与左。英文词组讲左右的时候是右左,说明右比左高。实际上,我们一般会客的话,家里会客也好,陪着客人吃饭也好,客人的位置是哪里呢?右侧,主人右侧,你注意了吗?面对正门的位置是主人坐的,主人右手坐的就是主宾。你赴宴的时候看,服务生给你摆台都是这样摆的。


《礼仪金说》 第三部分《礼仪金说》 礼品礼仪(5)

    第三句话,居中为上。家里吃饭一般没有必要排位置太讲究,但是爷爷奶奶长辈是放在中间的,尊重长辈这是一种教养,居中为上。    
    第四句话,前排为上。走路也好,陪着客人走也好,一般的原则前面的那个位置高。只有在客人不认路的时候,你才可以在前面带路。前排为上早已成为惯例,像单位开会大家注意了,台上坐的是领导,台下第一排则是各个部委、局、办公室的领导。    
    第五句话,以远为上。这是什么意思呢?离房门越远位置越高。比如说圆桌,圆桌的话主人是面对着门的,离门最近的那个人是末座。离门越远位置越高,离门越近位置越低。    
    其四,宾主聊天的主题。主人有义务为节庆制造喜庆的氛围,进行气氛的调节。说白了就是要寻找话题去聊天。    
    一般情况下,节庆的时候人们聊天最佳的话题是什么呢?    
    节庆时聊天的话题最重要的是三个:    
    一是可以谈谈自己的近况。在一般情况下节庆的时候,它是报喜不报忧的,特别是对外人。爷爷奶奶高寿了,本来高高兴兴的时候,你告诉一句:“爷爷,我下岗了”、“昨天我们单位破产了”、“炒股失败了”、“不想活了”。一般过节过年的时候,人们聊天聊自己的情况是可以的,但是我这儿强调的是报喜不报忧的,因为它会破坏气氛。    
    二是关注时效性问题。就是此时此刻最热闹的问题。比如到哪儿玩去啊?有什么安排呀?现在发生了什么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时效性问题。    
    三是宜谈轻松愉快的问题。一般来讲聊天谈什么轻松愉快的问题呢?电影、电视、体育比赛、名胜风光、烹饪小吃。我有个爱好,我跟人逢年过节吹牛的时候,在一块儿的时候,我喜欢吃,我就告诉他最近又吃到的菜,这菜怎么做的。换而言之,我们刚才讲这三类问题,时效性问题,近况的问题,轻松愉快的问题,都是想告诉你,逢年过节聊天的问题不要太沉重。同时,还须谨记:聊天时不要冒犯禁忌。逢年过节时聊天容易犯的禁忌大概有以下四个。    
    首先,是谈悲哀事、伤心事。“阿毛被狼吃了,阿毛就是被狼吃了,当时我要在,阿毛就不会被狼吃了。”你的不幸的事情拿来与别人分享,你有点不讲职业道德,影响氛围,破坏别人的情绪。    
    其次,不要去质疑对方。什么叫不要质疑对方?就是不要随便去跟别人争执。我主张老两口吵嘴,那一般锻炼身体,帮助消化,排遣寂寞的时光,否则多寂寞啊。但是有时候跟外人争执会彼此都很难受。若非原则问题,大家在那儿聊天你干嘛那么沉重,干嘛那么较真。    
    再次,不要随便对交往对象谈论的问题进行是非判断。不仅不要质疑,而且不要随便纠正别人。若是大是大非,党纪国法,国格人格,理当旗帜鲜明。若是小事小非,你要明白,何必如此呢?!别忘记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和而不同。    
    最后,不要随便对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全部的否定。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你对别人喜欢的事加以否定,实际上是否定这个人的品位和档次,这恐怕比争执更容易得罪人。主人就需要调节,我们一方面要有话题选,万一客人在那儿谈到那些很尴尬的问题,你帮他及时地变化一下。    
    逢年过节时,人们往往还会外出游玩。此时亦须讲究礼仪。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距离有度。交际礼仪告诉我们,距离有度,一般情况下,人际距离有四种,关系不同,距离是不一样的。    
    人际交往中,大体上四种距离:一是亲密距离。什么叫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实际上就叫私人距离,是指交往双方之间小于半米以至无穷接近。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它是家人、夫妻、恋人的距离。但是这种距离在公共场所对别人是不合适的,你设想一下,现场的一个电视观众或者现场的一个观众一个女孩子过来说:“金教授问你一个问题。”咱们怎么也得拉开半米之上吧,你不至于扑哧一下坐到我这个椅背上吧,我也不至于向你逐渐地移过去吧?那就只好敌进我退了。距离是有度的,私人距离,亲密距离,在公共场合绝对不可行,当然过去不少人没这个习惯。    
    有一次我坐地铁,我拿着报纸在那儿看。我正在那儿看着呢,报上刊登了球讯,于是边上一个同志跟我同看,我想同看就同看无所谓。他后来急了:“你快看。”他干脆动手来替我翻。    
    这个也太不见外了。其实你在公共场合,这样做是属于公德问题,因为陌生人毕竟不是自家人。    
    二是交际距离。它又叫常规距离。交往双方相距实际上是多远呢?半米到一米半之间,就是一步左右。你在公共场合和任何陌生人相处,这是最佳的距离,离得太远有时候没有必要,但是离得太近侵犯了别人的空间,会对别人造成妨碍和压抑之感,是不礼貌的,这点你要注意。    
    三是礼仪距离。礼仪距离又叫做尊重的距离,比如我现在讲台和我们现场的听众的距离,就是礼仪距离。这个距离是什么呢?交往双方间距在一米半到三米之间。    
    四是有距离的距离。它又叫公共距离,就是交往双方距离三米之外。我们到公众场所去活动,特别是到国外去,这点非常重要。    
    第二,外出时要注意安全。外出旅游也好,观光也好,游览也好,游玩也好,行车走马三分险,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自己而言对别人而言,都要注意安全。    
    第三,要讲究公德。到公共场所去,公德意识非常重要,我这里特别想强调,现在逢年过节很多人参加出境游,那时务必要注意以下三点问题,如果不注意公德,会影响国家形象,影响民族形象。    
    其一,不要随地抛洒废弃物品和吐痰。我们从小就教育,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地乱扔物品,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引起个别人的重视。    
    其二,不要制造噪音。一个有教养的人,明白一个道理,有理不在声高。说实话我们有些同志粗声大嗓惯了,不管到哪儿去都敢大呼小叫,还有同志喜欢在公共场所拨打移动电话,接听移动电话。观看演出,观光游览,逛街购物,在公众场合出现时若手机乱响,或当众接听,不仅会影响别人,而且影响个人形象,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其三,不要围观别人。这一点我们国内应该是逐渐在改观,过去人们有个习惯,少见多怪,你蹲在那儿系鞋带,也有人围在边上看。如果是在境外恐怕会有麻烦,因为很多国家对隐私权是高度讲究的。    
    所以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要讲公德,不能随地抛洒,不能制造噪音,不能围观别人,否则的话那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逢年过节,令人开心。逢年过节,让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逢年过节,我们应该是精神爽,喜洋洋。在这样美好的时刻,我们要把爱心与别人分享,我们要把善意传递给别人,我们要使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祝大家节庆快乐啊!


《礼仪金说》 第三部分《礼仪金说》 电话礼仪(1)(图)

  第7篇   电话礼仪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电话日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聊天谈事情,约会交朋友,人们在享用电话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  却发现烦恼随之而来。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忙碌的时候总有电话捣乱,甜甜的美梦常被铃声打断。电话仿佛是一 件令人不透的宝贝,运用得体,它会带来成功;运用不得体,它又会成为人们交往中的绊脚石。  其实,困惑人们的还不仅仅是这些,电话什么时间打最得体?电话使用又该注意些什么?使用电话又有哪些技巧?现在  由我为您量身打造一个彬彬有礼的电话形象吧。  昨天我接了一个打错的电话。  一个女孩子跟我讲:“你这儿是保洁公司吗?”  我说:“是哪个保洁?是宝贝的‘宝’,清洁的‘洁’?还是保卫的‘保’,清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