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57-礼仪金说-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女同志你是不能当众蹲下来的,尤其在外人面前,万不得已蹲,我们只能够变通就是跪或者背对着别人。有时候你要找东西,系鞋带、提袜子,帮助小朋友,那你就得背对着别人,否则那个姿势是极其不雅的。    
    在讲到举止的时候,我们要讲三个要点,这些都是基本的礼仪。    
    第一,要美观。虽然美的标准在不同时代它有一点点变化,但是相对而言,它有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们古人讲几句话:立似松、坐如钟、行似风。实际上是讲约定俗成的美。女同志也好,男同志也好,你坐别人对面,你至少上身要挺直,你上身要趴着行吗?没有人的时候你趴着可以,有人的话趴着不太可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你要美观。    
    第二,要规范。相对而言,你的坐相、站相、站姿、坐姿、走姿,那个姿势要比较规矩。大家注意过穿裙子的女同志上下轿车的姿势吗?当然,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咱怎么上车都行,摸爬滚打练倒立都可以。最重要的是得坐上去。没座位坐那就没有意思了。但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比如你到一个单位开会有人接你,或者说你到一个单位去,你上车别人送你,有经验的穿裙子的女同志都知道:她要坐在轿车里的位置上的话,门打开后她应该怎么坐?她首先是背对车门,先坐下去,坐下去之后再把并拢的两条腿收进去。她不该先伸一条腿进去,那很麻烦的。门儿一打开,你一条腿进来,容易出现走光的问题。司机在看你进来没有,所以她背对着就看不见,她两个腿再并拢收上来。下车她怎么下呢?下车的标准姿势,实际上是车门打开之后,两个脚首先着地,双腿并拢,两个腿着地,然后人再慢慢移出去。否则一个脚探出去,头再拱出去,这个姿势都不好,而且很麻烦。所以这个要养成习惯,就是举止动作在大庭广众之前要规范。    
    第三,要从众。从众,具体来说,就是要令自己的举止动作与此时此刻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与自己的交往对象保持一致,从而被交往对象理解和接受。比如,大家知道大拇指与食指组成一个圆圈,也就是英文里的OK,是“好、行、可以”。这个姿势在英语国家里是同意的意思,可是这个姿势你要是给它换一个国家,比如到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到日本就不同了,日本过去那个习惯是什么?这是一个零。到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则更麻烦了,它是一个很下流的动作。所以这个举止动作它都有一个互动,你得让别人看懂。


《礼仪金说》 第二部分《礼仪金说》 仪表礼仪(7)

    再比如说握手,握手它有习惯动作,习惯动作是什么呢?一般握手要用右手,不用左手,除非没有右手。一般跟别人握手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我们有个别女同志的缺点是太短,男同志的缺点是太长。有个别女同志跟你握手,不正眼看你,给你三个指头,不用力,不晃动,好像一条死鱼。还有同志好像怕你抓住她不放似的,一碰你的手就跑,要知道没有人拉着你不放。男同志有时候则犯另外一个错误,他下手比较狠。女同志伸一个手,他一下伸出两只手,做一个汉堡包,“见到你太高兴了”。这也不合适,凡事过犹不及,做事要有规矩。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从举止动作,握手这个角度来讲,握手的时候谁先伸手谁后伸手有讲究,我给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的听众出个小问题,握手的时候应该谁先伸手?    
    它其实有具体而规范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是地位高的人首先伸手。比如下级和上级在一起,上级首先伸手,晚辈和长辈在一起,长辈首先伸手,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女人首先伸手。比如我介绍,这位是李先生,这位是王小姐,后介绍的王小姐是地位高的,那么王小姐愿意跟李先生多说两句话,王小姐就会伸手,“你好,我叫王丽。”她可以自报家门,说自己什么单位的。她要不想认识这个李先生,我给他介绍:“这个是李先生,这个是王小姐。”王小姐跟李先生点点头也就行了,“你好。”没下文了,李先生就会适可而止。我也见过不自觉的男同志,别人介绍说:“马先生,那一位是高小姐。”那个马先生一只大手立刻就伸出去了,当然我们一般女同志碰上这种不自觉的人还是跟他握手的,顶多心里想这个家伙不太懂规矩。但是有一次见到一位小姐比较狠:人家两手搭着不理。抢先出手的那位先生手回不去了,停了足有一分钟,想一个绝活,“蚊子!”打只莫须有的蚊子去了。结果就挺尴尬。    
    当然这个规范它有时候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主人和客人握手,伸手的前后次序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客人到达的时候,主人应该先伸手,客人到达的话,主人先伸手表示对客人是欢迎的意思。我跟你说:“王阿姨,我来看你了。”我好心好意看你来了,你怎么也得伸个手表示欢迎啊,你说:“来了,坐吧。”这个是让我吃闭门羹的意思。但是客人走的时候是倒过来的,客人走的时候是客人先伸手,我在你们家做客,我得自觉,我一看,五点了,你们该做晚饭了,“王阿姨,再见,下次再来看你。”我说再见的时候我站起来先伸手,那意思就是阿姨你留步了,你别再送我了。我还刚跟你说,我说:“阿姨,我要走了。”你立刻就伸手道一声,“再见。”你的意思是滚蛋,别在我这儿混饭,你有逐客之意。但是这个规矩还是要讲的。举止动作它要有规矩。    
    仪表礼仪最后一块儿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表情。表情者人的面部感情的外显。严格地讲,一个人的表情是有眼神、笑容、面部肌肉的动作。比如说有时候眨眨眼,耸耸鼻子呀,嘴巴歪一歪啊,它都有一定的含义。但是,一个人的表情是通过眼神和笑容体现出来的。这个我分别来说说。首先我们来讲眼神要注意什么,眼神要注意这样一个习惯,就是要注意四个字:目中有人。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我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养成注视对方的习惯。我刚才讲了你跟人说话,你跟别人说欢迎光临、说再见你从头到尾不看别人一眼,别人是不高兴的。当然,进而言之,从礼仪的角度来讲,你看别人有三个角度:第一个角度你看什么部位。第二个角度,你看的时间的长短。第三个角度,你从什么方向去看别人。此三者都很有讲究。比如一般情况下,近距离交谈,我们两个人一米两米这样的距离,看对方的眼睛或者头部,特别当你面对异性的时候要养成习惯,通常不看中间,尤其不看下边,否则别人说你色迷。你跟一个男同志说话,你是一个女同志,这家伙盯着你头不看,他看你别的地方,你什么感觉?不舒服!所以跟人说话看别人的部位是有讲究的。    
    第二,你看别人的角度也是有讲究的。有同志有坏毛病,他不看你还好,他一看你就把你气个半死,他不正眼看你,用眼角斜视你。你要养成习惯,当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转过身来,正面面对别人。还有同志更可恶,他对你进行全方位激光扫描,怀疑你是一毛贼。你们每天上电梯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人这样扫视你,你什么感觉?我们坐电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公用电梯人比较多的话,进去之后应面对周围的电梯壁,或者脸朝里,你别去看随后进来的其他人。你想想,这个电梯里面全是老爷们,七八个,过来一个小妹,进去之后大家都这么看你,你什么感觉?它有时候是影响别人的感受的,所以你看别人的角度有讲究。    
    进而言之,你看别人时间的长短也有讲究。一眼不看,绝对失礼,长时间看着不动、没完也不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你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比如俩人坐在一块儿聊天,你看对方的时间应该多长?比如我们两个人在一块儿坐十分钟,聊十分钟的天,你看着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多长呢?1 3到2 3时间之内比较好。比如你10分钟在这儿聊天,看对方应该是四、五、六分钟比较好。你要少于1 3的时间,有蔑视和轻视之嫌。你要百分之百的时间都看着别人,则说明你看上这个人了。什么情况下你要看着他呢?表示理解、表示支持、表示赞同、表示同意、表示认可、表示重视。比如你跟我说:“金教授,您刚才讲的那个问题太重要了。”这时候你得看着我,那我在这儿坐着呢。你跟我讲:“金教授,你讲的问题太重要了。哈哈,太重要了。”双眼却注视其他地方,你跟鬼说话呢?所以这个眼神它是很有意思的,眼能传神,眼也能走神。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表情的时候你要注意眼神。    
    最后,在表情中我们还要简单谈谈笑。虽然说笑比哭好,但是你得注意,笑也有一个分寸,微笑,含笑,大笑,狂笑,冷笑,苦笑,它的适用对象是不同的。在笑的时候,你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四个字,当笑则笑。也就是讲:不该笑你别笑。我很少把服务礼仪跟微笑服务这四个字挂钩,因为很多情况下不需要笑的。    
    假如我在银行工作,储户跟我讲:“先生,不好意思,我麻烦你,我存折丢了。”你笑,这就是表示:“丢了吗,很好,欢迎再来。”那样就不太好。该笑再笑,我这儿过马路,今儿下雪了,一个老先生摔了一跤,我应该主动上去搀扶他,或者我表示一种关注的神态,这样做才比较好。老爷子摔那儿了,我不拉他,不扶他,站边儿上乐,这是很不道德的。    
    总而言之,我们讲仪表礼仪,最重要的是要强调一个概念,就是要表里如一。徒有其表是不行的,但是只有内心的善和美,而没有外在的美的表现也是不行的。宏观来讲,我们强调仪表礼仪要自然,要规范,要协调,要美观,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礼仪金说》 第二部分《礼仪金说》 服饰礼仪(1)(图)

  第4篇   服饰礼仪  我们曾经说过:服饰在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里居于重要地位。伟大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正在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服饰礼仪是人人皆须认真去考虑、去面对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同志在穿着打扮方面,基本上还是处于无师自通的状态。所以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专门来谈谈服饰礼仪。我是个男人,我得先说说男人的问题,我想跟我们在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出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一个男人打领带的时候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什么?  我们曾经有一句话:女人的时装永远少一件。女同志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穿,时装总是少一件。但是同样的道理,男人的领带也永远少一条。其实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男人打领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礼貌。比如我们穿西装,一般情况下男同志穿的西装、套装主要是蓝色的纯毛套装,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上班装。上班装你没有必要天天换,你换衬衫、换领带。比如一个男同志一个星期上五天班,他要足够聪明的话,他的领带每天换一条,他给别人的感觉就像是天天换衣服。  打领带有些什么问题比较重要呢?第一,与之配套的服装有讲究。金教授有一句很俗的话,穿套装的时候不打领带是不行的,像我现在穿的是套装,那一定要打领带。穿套装要没有领带,这西装就没味道。倒过来说,不穿套装的时候,大可不必去打领带。我们一般同志会犯几个常识性错误,比如我们经常见到同志穿短袖衬衫打领带。我想告诉你,如果你穿的是短袖衬衫不是制服的话,大可不必去打领带。短袖衬衫属于休闲装,严格意义上讲,它跟裤头儿差不多,它跟背心儿差不多,你穿裤头儿穿背心儿会打领带吗?所以在行家眼里你穿着短袖衬衫打领带的话,你会给别人煞有介事之感。我有时候参加一些商务活动,我也挺有点不爽,比如一个签字仪式,它在国际社会普遍受到重视,国外的客人来了,不管天气多热他们都是西服革履的,就我们这儿个别同志怕热,给你穿件短袖衬衫再打一条领带,这其实是不伦不类的感觉。  你要打领带,它还有很多讲究。比如领带的色彩有讲究,领带的面料有讲究,领带的款式有讲究。如果不穿制服,最好不要打“一拉得”领带,就是带拉锁那种,穿制服的人用它配套,是为了省事。正式场合,假如你穿身高档的西装,你把这一拉得领带一打,你的档次就下来了。因为那玩意档次不高,它是配套装制服的。其实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