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世纪无可回避的话题-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的利润,它就挺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它敢冒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看来,人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是人的社会化的问题。
  三、人的问题能够损毁发展的成果
  没有人的完善,没有人的问题的解决,科技、经济发展的成果,可能会被到处都存在的有问题的〃人〃,所损耗与〃吞噬〃;乃至会被人用高科技发展所放大的能力,毁于一旦!
  处在相当现代化阶段的今天的人类,可能更加紧迫地需要切实地解决爱因斯坦所曾忧虑的人的问题。因为,手拿大刀长矛的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与掌握高科技乃至原子弹氢弹的个人或群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后者的能力已增长了无数倍。前者不择手段的损人利己,与后者不择手段的损人利己的结果,将有天壤之别。
  今日地球,高科技在向人类展现美好的未来。而既是天使,又可以是〃地使〃乃至〃魔鬼〃的人,也在不断强化着新的高科技的军备竞赛。从〃星球大战〃到〃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我们也是在非常实在地看到,高科技在〃人〃们的手中,正向人类预示〃核冬天〃的完全现实的可能性。
  现时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的福祉。但是,可能并未日益减少、似乎还在日益增多的贪污、受贿、走私、贩毒、谋财害命、造假坑人、以权谋私,也在损毁发展的成果,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如果对〃双刃剑〃般的高科技掌握不当,也可能造成对人类的毁灭性的灾难。
  四、发展不能忽视人——人的完善和发展应当放在〃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们在新世纪谈发展,在许多方面是不是也应当注意人的问题,人的完善?这是不是比一般的加快发展,更加重要的问题呢?我们应当怎样应对、处置,乃至会同全球的〃人〃们来应对、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因为,解决不了这问题,人类所争取到的其他发展,可能被损耗诸多,甚至将会是徒劳。人的问题的危机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会损毁人类已经和正在构建的现代大厦,可能导致社会发展的倒退;而〃核冬天〃的〃雪〃,更将会埋没几乎一切。
  五、人的问题解决的前景与可能性
  人的问题,能够得到一劳永逸的、彻底的解决吗?
  恐怕,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人的问题〃。人的属性特点,决定了〃人的社会化的问题〃,要不断地〃解决〃。这是因为,就人的个体来说,无论上一代人社会化程度有多高,其后代一出生时仍然不知不识,社会化程度为零。上一代人的经历、阅历、知识、素养,不会如同相貌一样遗传给其后代。这决定了人类必须对其后代新生的个体,一个一个从头、从零开始,培养、教化,以使其社会化。而人的个体的生理存在,对人的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会有自发直接的影响,使人产生对个体自身的自发顾及。在一个个体不了解(这在新生者是必然的)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及其结果时;或者,不愿意顾及(这在利益攸关时是可能的)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及其结果时,个体会倾向于只顾自己,表现出自发的、先发的非社会化倾向。我们可能需要面对不断自发产生的非社会化倾向,而不断的〃割韭菜〃。
  在现代人类文明程度〃高者未必高、低者未必低〃而又层次极为不齐的条件下,我们也恐怕不可能解决所有存在的人的问题。但应当尽可能多的解决,可以解决的人的问题。特别应当注重解决那些影响社会进步乃至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或倒退、中断或毁灭的重大、关键的问题。例如,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实质性的正负影响而非道义性的、观念舆论性的即价值观性质的影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控制应用问题;等等。
  
  
  〃社会发展〃的〃另类〃思考和质疑
  
  1、人类社会应当发展到什么程度?
  若干年前,曾读到一篇科幻小说,描述人类高度发达之后,只需坐在轮椅上,只要一个手指,任何需求只要用这个手指按一下电钮,就能实现。于是,人的双腿、双手的其他手指等,都因不再使用而退化了。
  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或终极状况,不应该是这样的。
  见《纽约时报》2001年5月19日载文称:美国一系列研究调查表明,50年来,美国的富有程度大大提高。普通美国人都能够支付第二辆汽车、飞越大洲的机票和在家里播放电影的设备。二战前,这些只有富人才买得起。平均看来,今天的人们可以买到更好的食品,得到更好的保健,似乎也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作为整体,美国人并不认为自己比过去快乐。事实上,调查显示,美国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比过去更不满意。其原因是,各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已经压过了收入增加等对幸福感产生的作用。例如,失业机会更多;工作时间加长;离婚率增高;……
  按理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或曰效果,应当是为人类更多地造福,也不应该如上文这样。
  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以较少劳动时间生产较多可供生存的产品,已成为现实。人类已经在进一步的〃富有〃起来。那么,人类当今、将来乃至最终应当〃发展〃到什么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呢?
  是不是国要强大的能持强凌弱?人要富足的骄奢淫逸?
  中国应该发展成什么样?是发展成现在世界上比较发达国家、地区那种样子?还是只管发展,能变成啥样就啥样?还是……?
  应当说,对国家来说,发展的目的无外乎:强大、发达、平安;对人民来说,应当是:丰衣足食,居住舒适,体健心愉,……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类,而不是〃减福〃。
  2、〃发展〃有没有〃限度〃?〃发展〃要不要处处挑战极限?
  如果发展没有限度,是否在任何方面都没有限度?
  如果有限度,为什么要有〃限度〃和极限?
  应当在哪些方面有限度?哪些方面没有限度?哪些方面应当挑战极限?哪些方面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挑战极限?
  3、发展是不是必须〃高速度〃?
  有时我们听说,某某国家摆脱了〃低速发展〃的阴影,似乎低速发展完全是一种厄运或灾难。
  诚然,能够高速健康发展,确实是件大好事。但是,当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是不是必须维持〃高速度〃才行呢?
  笔者以为,中国目前在世界的发展水平是较低的,应当维持高速发展。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须高速发展。恕直言,在达到相当水平之后,高速发展,可能主要与〃资本〃的〃高速赚钱〃有关。
  我们不能盲目对〃高速发展〃叫好,在一定水平之上,是不是〃适度健康发展〃为好。
  4、社会发展究竟靠什么?
  人们常常说,欠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太穷,没资金——没货币,没钱。
  货币是什么?货物(即市场中的商品)是物质实体,货币是代号。货币不过是货物(商品)通用的代表、代换物,是一般等价物。
  没有资金,货币,就不能发展。是因为,没有资金,就换不来发展需要的物资、人力,……这样看来,似乎社会发展靠的是物质实体的代换、代表物——货币了?
  社会发展究竟靠什么?从实质上看,社会发展并不靠作为代号的货币资金。社会发展真正靠的是,人类的〃能力〃,即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所能达到的社会生产力。当然,仅仅〃能〃,还不够,还要把这种能力组合、调动起来,用于发展社会。
  或许,比较全面地说,社会发展实质上是靠人以利益激励等手段,对人类的现有能力、各种资源等因素作合理的适当的调度和利用。
  5、要不要平衡发展?
  要平衡发展,也要不平衡发展。因为,适度不平衡可能有利于竞争发展。过于平衡,可能〃四平八稳〃。
  如果要平衡发展,要不要〃牺牲〃或曰放慢一部分或某些方面的发展,以腾出财力、人力去首先实现更加必要的发展?
  那么,怎样〃不平衡〃的发展?怎样用〃不平衡〃来促进发展?
  6、〃发展〃是否要顾及〃可能〃?怎样看发展的可能性?
  〃不可能〃,不会真有发展。
  〃可能〃,也要发现、挖掘。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也是一种可能。但是潜在的可能。
  〃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人、财、物和政策等等。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之一。或许可以说,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之上,有人才,就会有财、物和政策。陕甘宁边区可能是粮仓吗?当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精英带领特别能战斗的八路军,在那里奋斗的时候,可能。当这批精英人物离开之后,这种可能性就减小了。——陕甘宁边区前后的发展或许能说明这一点。
  
  
  浅探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与发展模式、途径
  
  ——从苏北农村的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说起
  题记:1999年我参加了江苏省委扶贫工作队,在苏北较贫穷的灌南县新集乡扶贫一年,了解了当地农村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一些实况,参与了有关的工作。加之近些年来对西北、西南、华东、华南的农村有过粗略的实地观察了解,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略有所思所得,因以草成此文,以供参考。或许对西部开发,也有点滴价值,则幸甚。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农村扶贫工作实践和观察,认为农村的城市化、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具备一系列因素和条件;探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条件,提出了体现这些条件各自的重要程度及评估各条件整合作用的〃公式〃;建议农村经济发展,应根据客观和主观情况,采取不同模式,设定不同目标战略,以不同的进度去实现;并讨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决策步骤和可选模式。
  关键词:农村发展条件可选模式
  一、解剖一个麻雀:苏北一乡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实况
  这是江苏苏北相对贫困地区的连云港市灌南县新集乡。这里距离连云港市约九十来公里,有宁连一级公路和省道与该市相连,堪称是连云港市的〃南大门〃;距离灌南县城约十三公里,有柏油路面的公路与本县城相连。应当说,距〃城〃要算近,距〃市〃不算远,交通可称便。
  但是,这里的〃城市化〃,还处于小城镇建设稍有外形的阶段(具体可见文后所附扶贫工作因特网网页所载图片)。这里名为〃新集〃,倒是一个附近乡镇常来就市的老集市所在地。每每〃逢集〃,则〃日中为市〃,各类农产品、畜产品、日用品等交易,人气尚旺。
  虽然公路交叉,穿乡过集,但是仍然〃留不住财神〃。全乡年财政收入仅300万左右,常常入不敷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虽然粮食有吃,余粮不少,但有些农户时常出现没有现钱买盐打油的。近年来,农业上开展了多种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生产荷藕、种植中药,也有一定规模和产量。但是,建立在人均3亩左右土地的各家各户、个自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成本不低,并没有产生较大的规模化生产的效益,没有摆脱〃卖难〃,种的多不一定多收入。办过几个乡镇企业,没有形成什么气候,倒有办砸的,办成负担的。科教状态也不够理想。全乡仅有一所初级中学,但直至九九年尚未配置一台电脑。99年初中全市统考,乡初中没有一人考入本县县中高中。……
  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好的经济大省,虽然苏北与苏南相比,仍然比较贫穷落后,差距甚大。但作为经济实力比较厚实的经济大省,江苏对苏北的投入是大的。仅就交通而言,可以说是已经把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脉管通到了乡镇。但是,有了〃动脉的脉管〃,还要有〃血液〃、〃源泉〃,才能〃大流通〃、大发展。这一点,即使在江苏,在一些地方尚未实现。
  二、从欠发达地区农村现状,看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条件、因素及各相关条件的重要性程度
  结合苏北一乡的实况,联系本人近些年来对西北、西南、华东、华南一些地区农村实地的粗略观察了解,结合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系列因素和条件所形成的合力,来启动、运行,才能成功或比较有成效的。
  我们可能应当看到:
  中国的传统农业自给自足和〃自给不足〃的状态的改变,并非易事,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单因素或某几个因素的作用就能实现;
  这些条件、因素的作用,有大小、主次之分;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各地的客观和主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