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世纪无可回避的话题-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亡〃,同归于尽?
  各种各类正在争斗、将要争斗的各方(进步程度不同的各形态文明之间;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能不能〃互让共存〃?应当能。
  巴以不能互让?非也。是互不相让。不是互不能让。……依此类推,南斯拉夫、印巴等等的地区、民族、国家,都应当可以〃互让共存〃。
  面对战而难胜,〃互让〃则〃共存〃,〃互斗〃将〃俱亡〃的现实,我们也只能和应该〃互让共存〃。我们不必要也不再可能〃持强凌弱〃、〃以弱斗强〃。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应该切实认识这一现实,实事求是地俱备应有的理智和文明,以免除应该和可以避免的那种〃人类自戕〃式的灾难。
  我们需要提高人类整体的人文、社会理智水平,切实加强人类之间的理解、沟通;不盲目发展和盲目崇拜〃技术〃。人类的科技、教育发展,应当更多地投注于怎样完善、管理好人类自己,实现共同文明、共生同存和共同富裕,而不仅仅主要是谋求经济利益,开发自然、创造自然科学的奇迹。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水平发展到今天的人类,走向〃共同理智的文明〃,这种人文性质的〃共同文明〃,或许已经比其他更加重要了。
  
  
  简议〃价值〃的客观辨识及人的价值目标的
  现状与调适
  
  题记:爱因斯坦说,自然科学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应当是什么样?〃需要社会科学来解析辨识〃价值目标〃去引导人们努力实现。
  世界将会是什么样?这看来是需要人类的〃人文性质的文明〃来导演和决定。因此,确立清醒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是当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大课题。
  一、价值辨识的必要性
  价值,或许可以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和精神产物的有用性及其有用程度的评价。
  价值,正在受到现代社会人们的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人类各自形成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活动。然而,价值是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实实在在的辨识。只有客观、全面的辨析认识〃价值〃,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才能引导人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自然)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之外〃(《爱因斯坦文集》,中文版,第三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的确,〃世界是什么?〃——这可以由自然科学来回答;而〃世界应当是什么样?〃——则不是自然科学所能回答的。这需要以人文社会科学来解析辨识〃价值〃,从而确定价值目标,并向着这目标去努力。
  二、不同价值的内涵及其特点
  价值,或许可以简略地分为一些〃组对〃: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非经济价值;现实价值,潜在价值;显性价值,隐性价值;实用价值,基础价值;有形价值,无形价值;眼前价值,长远价值;……
  不同的价值,会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潜在的价值,是当前还未显现、但今后会逐步显现出来的价值。例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的栽树;例如教育,在进行时,其并不能立即显现价值,但教育培养的人才今后会有大用。
  无形价值、隐性价值,是正在发挥作用、但不如有形部分那样明显凸现的价值。我们容易看到原子核爆、卫星上天;但可能没注意到,没有〃曼哈顿工程〃,没有相当地、有效地管理、调度和组织,没有这些相对无形的软件,也不会有原子核爆、卫星上天。
  基础性价值的东西,有时显得不如实用性的价值那样〃值钱〃;但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往往离不开有基础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看到横跨长江的大桥的桥梁和桥面在承重,但不能忽略那桥墩之下还有几十层楼高的〃基础〃。它们承载的比桥梁桥面更多,〃功劳〃更大。
  有些有价值的东西,有立即变现的能力。因此,有价值,常常被解释为〃值钱〃。其实,这是那些〃值钱的东西〃,有立即变现的经济价值而已。
  三、价值的〃价值域〃、〃价值量〃和〃价值期〃
  价值应该说有〃价值域〃,即价值发挥作用的区域或〃领域〃。例如,人类所说的〃价值〃,最大的〃价值域〃往往主要在人类社会范围内。我们不一定能在对地球生物圈所起的作用的意义上,来评价人类所说的所有的〃价值〃。更不容易在对太阳系乃至宇宙的作用的意义上,来评价人类所说的〃价值〃。
  本文所讨论的〃价值〃,最大的〃价值域〃也主要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其中,很多〃价值〃,其〃价值域〃,还小于〃人类社会〃的范围。应当说,这也是〃价值〃的相对性。实际上,价值域越大,价值量可能会越小。
  就人类的一定行为来说,其所投射的价值域至少是以人所交际的社会范围为低限的。价值域过小,价值的〃质〃将〃塌陷〃,不被社会认同。而一个社会人,其〃价值〃是必须为社会认同的,没有认同的价值,可能是无意义的价值,或是被否定乃至〃封杀〃的价值。
  价值,有价值量——价值的大小;也有价值期——价值持续的时间的长短。
  有价值的东西,其价值量、价值期是会变化的。有些有价值的东西,当人们拥有它超过一定的量之后,其价值不再增长,有的还会不断地减小。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仍然在追求乃至疯狂追求那对他来说价值已经不断减小了的东西,直至其变为〃负价值〃。例如,那些一旦有权就贪得无厌地〃腐败〃的人。直到被判处死刑时才认识到,一个人只能〃吃三升睡八尺〃而已,贪得万亿有何用?到头来,反而可能〃既腐必败身先死〃,害众害家害自己。贪婪所得这时对他恐怕就是〃负价值〃。
  有些有价值的东西,不具备立即变现的能力。这些〃有价值〃,不一定〃有价〃,或许在一定阶段上,还会显得很〃不值钱〃因而似乎〃无价值〃,其实此〃无价值〃可能是〃无价〃的。其价值量可能更高,价值期可能更长久。
  有些有价值的东西,有立即变现的能力。有一定的价值量。但是,价值期甚短。
  四、人的〃价值目标〃的现状及其调适
  人都有价值目标,或曰价值取向。但是,当今人类价值目标的现状,还是很不理想的。可以说,时至今日,相当大比例和数量的人们,对〃价值〃还是处于自发的、非客观的认识和行动的状态。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还处于过于集注于眼前的、有形的、经济的、实用的价值的状况。这恐怕要算是,在这方面还属于人类文明比较初始的一种状态。
  人们最容易认同的价值是,现实的、有形的、实在的价值,如前文所分析的不同价值〃组对〃中的前者。人们往往以此为价值目标,而容易忽略、忘却似乎不现实的、社会的、潜在的、隐性的、基础的、无形的、长远的价值。譬如,人们易于看到办个小化工厂,立即财源滚滚的眼前实惠;但有人会忽视化工污染、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生物、为害人命的后果,甚至〃要钱不要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可以说,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还不仅仅是对学生要有〃价值观教育〃。人类应当对〃价值〃有更加客观、全面而非主观、片面的清醒认识。现代人对〃价值〃应当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并进而调适、改进人的〃价值目标〃。——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关键之一。
  我们应当辨识〃价值〃,阐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价值〃,使人们认识这种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同时,在社会体制、机制上,也可以和应当做必要的构设,以强化那些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其实很重要乃至更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必要的法规制度,转换一些易为人忽视或不认同的价值,变其为人所容易认同的现实的、有形的、实在的价值。
  例如,据了解有国家对任职期间奉公守法的公务员能〃善终〃者,有给予终老优惠保障的制度。这就是一种将正确对待职务权利、不贪图眼前利益者的价值,用长远保障的价值予以置换和肯定的制度。同样,我们也可以对人们容易忽视的其他价值,如社会价值、非经济价值、潜在价值、隐性价值、基础价值、无形价值等,予以必要的、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并从制度、法规上将其作必要的、向易认同价值的转换。
  作为相当发达、聪慧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类,我们是应当切实地认清所追求者价值的不同及其大小、长短,而更清醒的去努力,以尽可能大的价值域内,获得较大、较长的价值。
  我们应当重新认识人类生存的真正的、实在的、根本的价值。在认识这些〃价值〃的基础上,适当淡化人类活动的经济(货币资本)价值,调整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过于集注于眼前的、有形的、经济的、实用的价值的状况。提高人们对社会价值、长远价值、根本价值的追求,从而影响和改进社会发展的激励机制,进而促进人类文明向更高级的状态和方向发展。——在科技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这种必要性可能更加明显和迫切了。
  人类必须在自己行为的价值认识和目标取向上,更加文明、清醒。——现时世界发展的许多状况,不能不使我们进一步紧迫的感觉到:没有较高的〃价值文明〃这类〃人文性质的文明〃,人类将可能不能有效掌握和控制〃科技性质的文明〃来为人类造福。
  世界将会是什么样?这看来是需要人类的〃人文性质的文明〃来导演和决定的。
  附:从周总理看人生价值
  ——《亲历联合国哀悼周总理》摘录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在纽约的联合国广场……
  挂满各国国旗的广场上出现了少见的一幕:中国的国旗降至一半,正迎着风雪飘扬。……联合国广场上下半旗对周总理的逝世表示哀悼了。这可是一件少有的事情,因为联合国从1945年成立至1976年的31年期间,尽管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元首与世长辞,这里还从来没有为哪位元首的去世下过半旗。……一些国家的代表在议论。我走过去,想听听他们讲些什么。原来他们尊敬周总理,但不知道联合国总部为何要对周总理作为中国政府首脑(第二把手)的去世下半旗致哀,而他们国家的元首去世时,联合国总部却从来没有下过半旗表示哀悼,为此他们想了解联合国总部是否有了新的规定。
  过了一会儿,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从秘书处大楼38层乘电梯下来,来到了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他迎着寒风,看了一眼正在飘扬的中国国旗,神情严肃地环视了一下周围,然后发表了感人又意味深长的讲话。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
  ……这时广场上的外交官先是哑口无言,接着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作者:中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吴妙发,载《参考消息》2001。11。22)
  
  
  简议民主和〃正主〃
  
  ——人类进步需要〃人民作主〃,也需要〃正确作主〃
  一、什么是民主和为什么要讨论〃正主〃?
  (1)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是广泛听取民众意见
  (3)民主是民众的自主意识和民主监督
  (4)民主本来应当包含〃正主〃。但民主还常常被人理解为,各方都要有说话、作主的权力,因此有必要突出说明〃正主〃及其在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主的作用
  (1)有利于集思广益,形成正确的主张
  (2)有利统一众人思想,齐心协力(经过民主讨论,按多数意见决策,有利于各方理解,自觉实施)
  (3)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宰历史的作用
  (4)有利于制止和防范个人独断专行,独断误行
  三、单纯民主的副作用
  (1)众说纷纭,难于统一,难于决策
  (2)参与者有时易受眼前、局部利益的影响,有时多数也不一定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