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官-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将军高风亮节啊。”
    三号首长长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道:“老将军的遗嘱固然重要,但你也得考虑到老太太的感受。四年了,一次墓都没扫过,她能不伤心吗?”
    一到清明或忌日,别人都全家老小持着鲜花去八宝山,可八十三岁高龄的奶奶却没地方去。只能吟着眼泪在遗像前斟上一杯白酒,一站就是一个上午。搞得全家人心惊胆战,生怕老太太坚持不住。
    想到这些,一股酸酸的感觉涌上了乔伟的心头。见酋长紧盯着自己,连忙点头说道:
    “首长,请让我考虑考虑,再说这么大的事,我也得跟老太太商量商量。”
    “还考虑什么考虑?难道**人连这点人情世故部不讲了?”
    三号首长狠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老将军生前说得最多的话是什么?是革命就应该给人以温暖!不让地方政府知道他安葬在老家,不让你们回去扫墓,是不想惊得地方政府。只要你低调点,还能有什么问题?”
    “是,首长批评的是。”
    “做什么事都得讲究方式方法,一点要灵活,看来你在办公厅呆得太久了,是该下去磨砺磨砺了。”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乔伟一直都没离开过中央办公厅。首长这句话让他意识到自己要被外放,顿时一阵的狂喜,还没等他开口说话,首长便抽出一份内参,意味深长地说道:“另外还得加强学习,别以为是从办公厅下去的理论水平就有多高。回去研究研究这份内参吧,我想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圣人张巡?食人张巡?》华新社这份内参,让乔伟眼前一壳,忍不住地笑道:“报告首长,内参上的这位我认识。”
    “你认识?”首长一愣,忍不住地问了句。
    乔伟重重的点了下头,不无得意地解释道:“您还记得四年前J省的HIV感染事件吗?
    第一例感染HⅣ病毒的供浆员就是他发现了。当时他是空D师和315厂拼凑起来的龙江空军医院院长,爷爷去世时他还来过,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出国留学了。”
    三号首长沉思了片刻,突然问道:“甜瓜?老将军拉着老脸帮着求字的甜瓜院长?”
    “是的,就是甜瓜。”
    “呵呵,原来还有这段渊源。”
    三号首长露出了笑容,指着他手中的内参,哈哈大笑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小子消停了几年,刚回来就又闹得满城风雨。”
    乔伟翻看了一下内参,摇头笑道:“别人我不知道,甜瓜我还是了解的,这个汉奸卖国贼呀……怎么扣也扣不到他头上。据我所知,四年前刚处理完HIV感染事件,他就带着几百名官兵上了抗洪第一线,整整坚守了两个多月,下来时是遍体鳞伤,还荣立了一个三等功。
    转业后担任龙江船舶制造公司总经理期间,更是倾家荡产搞集资,救活了负债高达三千多万的龙江造船厂。蓝天集团组建后,他那几十万集资款转化为原始股。可他愣是除归还银行贷款外的集资款外分文未取,把套现所得全部捐献给了空军医院的义诊基金,用于龙江爱滋病感染者的救治。”
    三号首长可不认为乔伟夸大其词,不禁唏嘘不已地叹道:“老将军慧眼识珠啊,而这个甜瓜也没有让他失望。”
    “首长过奖了,不过那小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材。”
    “现在还有没有联系?”
    “没有,老爷子去世后就没有了联系。话又说回来,如果他遇上什么事还来找我,那他就不是老爷子另眼相待的甜瓜了。”
    令乔伟倍感意外的是,三号首长突然话锋一转,呵呵笑道:“看来我的消息比你灵通,’圣人张巡’和‘食人张巡’的争论一开始,外交部就提交了一份报告,说甜瓜政治上还是过硬的。在哈佛留学期间表现不错,不但积极参与领事馆组织的活动,还主动联系瑞克.罗斯、麦库姆斯、理查德森、艾英格等十六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闻学家和政治学家,从科学的角度批判**。”
    乔伟乐了,忍不住地笑道:“没想到,真没想到这小子还能干点大事儿。
    “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能放弃绿卡和哈佛大学的工作回来,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儿啊。”
    “首长,那这份材料您是怎么看的?”
    “**期间,他们不敢给政府添乱,一下子没有了靶子,正好甜瓜又冒了出来,不骂他骂谁?”
    三号首长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说对他们而言,骂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断向外界发出声音。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甜瓜的回应还是可圈可点的。你骂你的,我讲我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孰高孰低,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乔伟这才松下了一口气,连连点头道:
    “看来甜瓜成熟了,不像四年前那么幼稚了。”
    三号首长摆了摆手,一边示意他出去,一边似笑非笑地说道:“要我说啊,我还是喜欢四年前的甜瓜。毕竟像他那样的年轻人,现在不多了。”
    田文建啊田文建,能在三号首长这里挂上号,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你小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幸运口阿。乔伟暗叹了一口气,微微的鞠了一躬,这才离开了办公室。
    十分钟后,正在分厂检查工作的陈红军,接到了乔伟从京城打来的电话,不但请他代为安排回乡扫墓事宜,而且还点名要求田文建随行。
    这把陈大老板搞得一头雾水,毕竟他只是一个企业家,对学术圈内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哪知道田大教授已成为了Z派的众矢之的,更不知道田大教授被人家扣上了“汉奸”、“卖国贼”、“美狗”、“带路党”等一系列大帽子。
    正处在风口浪尖,却若无其事的田大教授,也被陈红军这匪夷所思的邀请搞得稀里糊涂,得知乔老将军的骨灰并没有安葬在八宝山,而是秘密安葬在虎林山区时,田文建这才明白了过来。
    小娜可没有那么淡定,毕竟这半个月来发生的事太可怕了。网上骂骂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一批久负盛名的专家教授,给江大联名发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公开信,不但将田文建骂得狗血喷头,而且还强烈建议江大开除田文建。
    好在学生们的眼睛是亮得,在刘亦舟的组织下也写了一封抗议信。针锋相时的抗议专家教授们的恶劣行径,强调学术自由。
    深更半夜的,没什么事能打电话吗?小娜有点忐忑不安,田文建刚从书房走了出来,便急不可耐地问道:“老公,出什么事儿?”
    “陈老板的电话,没什么事。对了……明天上班时你请几天假,过两天跟我一起去龙江扫墓,顺便再去空军医院和船厂看看。“”扫谁的墓?”小娜悟了,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是一位高风亮节的老前辈,去了你就知道了。”
    PS:感谢lengxia01985、清兰可心、三圆猪猪、ranier、空降兵45、110309124808717等书友的打赏支持,谢谢,谢谢大家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人格魅力
    形势急转直下,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田大教授,都不敢相信不但国内的一些知名学者站出来力挺自己,连风马牛不相及的香港学者都掺和进来,就“圣人张巡?食人张巡?”这个问题与Z派打起了口水仗。WwW、
    《香港文汇报》率先披露了“张巡嚼齿”
    的典故,以及”张巡杀妾飨三军”的史实。
    文章一见报,舆论便一边倒,有人连韩愈也一块质疑了。认为韩愈在考证“张巡杀妾飨三军”一事后,不是为女性鸣冤叫屈,而是说“无睢阳即无江淮,无睢阳即无大唐”,未免美化了张巡。更何况张巡“吃”的不仅仅只有小妾,而是骇人听闻的三万多老弱妇孺!
    《大公报》更是发表评论员文章,声称:
    “一个能够将一口牙齿咬碎的人,心肠一定比牙齿还要硬。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在生死存亡的时刻,环境逼人异化,张巡杀小妾,应该是铁板钉钉的事。”
    有人借用鲁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句,从人性角度分析,说张巡算不上真豪杰。更有人大段援引《1日唐书》中记载张巡的一段话,得出的结论是:“看了这段历史,不寒而栗。总在想,那个小妾真是可怜之至,连个妻子名分都没有,连个姓名都没有留下,就糊里糊涂成了别人的腹中餐,成就了张巡一代将军的美名。”
    之后,力顶此观点的人借张巡杀妾的“恶劣行径”,发今世之感慨。说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有殉国的张巡,却无人关注他的小妾,以及那三万多老弱妇孺。这种牺牲个人利益来成就集体利益、自身利益的做法毫无人性可言。再者说了,既然失败无疑,为什么还要残忍地把自己的爱妾抛掷出去,还不是为成就自身的功名吗?这不是自私又是什么?
    由此推之,“程婴救孤”的佳话也不再是佳话,而是没有人性的愚忠了!因为虎毒还不食子,他又怎能为了所谓的“忠”和“拯救国难”而舍弃自己的骨肉…是不是沽名钓誉之举?
    正如z派大佬们之前所预料的那样,随着论战的升级,教科书上绝大部分的民族英雄因此受到质疑,按照这样的逻辑反思下去,连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都岌岌可危了。
    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张巡,被没事找事的田大教授从历史浩瀚的烟海中翻找出来。于是,他的行为和人格似乎要重新面临质疑,遭受痛责。如果张巡地下有知的话,在被后人揭去痛了近两千年的血痂时,他该怎样反思?是沉痛,是辩白,还是沉默?
    至于两千年前的张巡怎么想,不得而知。
    但江大上下却因此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这一切发生的很不是时候,就在昨天上午,50万香港市民上街游行,反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
    毋庸置疑,“一国两制”的确是个创举。
    但这么一来“国家”与”政府”的概念分界却很模糊。民主制度容许市民监察政府,但基本法第23条却使反对“政府”等同于反对“国家”。而这时候香港自由派知识分子,尤其是自由党人士站出来力挺名不经正传的田文建,其用心就太耐人寻味了。
    原以为田大教授是块“宝玉”,到头来却发现是块烫手的山芋。将他扫地出门倒是容易,可那么一来无疑是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彻底表明江大没有任何学术自由。而继续保持沉默,又要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毕竟新一届领导人刚上台,谁知道风向往哪边吹?
    在政治上,尤其在路线上犯罪没问题,但犯锚却是万万不能的。
    万般无奈之下,素以“讲政治”而著称的苏校长,不得不召开常委会,再次讨论田文建的问题。
    “眼看就要放假,没想到却摊上这事。说起来这件事也怪我,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给他安排教学任务,而是让他当个三不管的系党委副书记算了。”
    四个月前,曾振振有词的宣称田文建脱离组织太久,不再适合继续担任党内职务的刘书记,一开口就做起了自我批评,一脸追悔莫及的表情。
    自前任总书记把江大钦点为985高校以来,老师教授们当官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对学术的兴趣。甚至还发生过几十个教授,头破血流争一个副处级行政职务的怪事儿。可以想象,从美国回来的田大博士一不找人,二不使钱,自然也就与正处级系党委副书记无缘了。
    田文建出国前就是哲学系党委副书记,而且还是省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人事上你是说了算,可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摘人家乌纱帽吧?害得自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老校长不算,现在还摊上这档子破事。
    提起这个,苏校长就是一肚子的气。尽管如此,苏校长还是不想影响班子的团结,而是凝重地说道:“老刘,现在说这些都晚了。当务之急,是怎么面对眼前的问题。总这样一声不吭不是回事,时间一长,方方面面部会认为沉默就是默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认同田文建的观点。”
    李副校长是江校长时代的老人,虽然身为常务副校长,可一直以来部被眼前这几位边缘化。见苏校长表了这个态,立马冷冷地来了句:“同志们,别人断章取义,我们可不能。
    田文建有什么观点?……他的观点就是没有观点!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如果连这点压力都项不住,那还有什么学术自由?还谈什么科学精神?”
    在坐的不是博士生导师就是硕士生导师,哪能不明白这些?
    不等苏校长开口,陈副校长便抬起头来,摇头苦笑道:”李副校长所言极是,可问题是你跟人家讲学术,人家却跟你讲政治。更何况香港还出了’那档子事,想撇清关系谈何容易呀!”
    说着说着,又回到上一次常委会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